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家庭成员是其最重要的学习模仿和交往对象,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特别是长期监护孩子成长的家长,其自身价值观念、气质性格、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工作性质、社会交往等都会对子女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明显或潜在的影响。目前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分为家庭残缺、家庭教育空缺和家庭教育失当三类。其一,家庭本身残缺。我国是离婚高发国家,残缺家庭数量庞大。离异家庭通常是以父母一方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其生活质量无论经济和精神上都受到较大影响,有些离异夫妻双方都不愿意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留给一方的父母抚养,对孩子的成长不良影响更大。此外,家庭残缺还包括未婚单亲、有婚姻但事实上单亲抚养、矛盾冲突较大的重组家庭等,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二,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缺失主要指健全家庭不能正常教育子女。生活能力较弱的双独年轻父母,因不会教育子女而疏于家庭教育;父母工作压力过大,外出务工与子女异地生活,或职场竞争所至,与子女相处机会有限形成空间、时间距离,致使家庭教育缺失;祖父母年纪较轻,精力旺盛,特别是在4:2:1或2:2:1的家庭结构中,祖父母越俎代庖,隔代抚养,阻挠、干预年轻父母对其子女进行教育,使年轻父母被动弃权。以上三种情况均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三,家庭教育失当。家庭教育失当既有教育观念上的失当,也有教育行为上的失当。对子女过分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并把自己的孩奴意识强加于学校和老师,过分干预学校教育;偏重智力发育和知识教育,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忽视品德培养;以教育经费的投入替代教育精力的投入,把家庭教育责任通过金钱转嫁给学校或老师,最终家庭教育流失;父母言教与身教脱节,即使对子女有正确的价值引导,但由于自身身教的表帅作用不足,甚至与言教相反,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起到反作用;父母自身价值观存在问题,言传身教给子女,导致子女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这些情况在中小学较为普遍。
(二)基础教育因素
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中小学,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在学生的行为、品质和观念上反映出明显的差异。目前中小学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教育应试化,使教学和考试因果倒置,手段和目的错位。应试教育不仅使升学率和分数成为评价学校和老师优劣的唯一标准,也成为衡量学生的最重要的尺度,导致教育上的短视行为。小学、初中、高中均分段规划学生,目标是开发学生成绩的最大潜能,轻视甚至无视学生的习惯、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抑制学生个性发展,注重标准化、技术化的考试能力培养,甚至透支学生脑力和体力,要求学生到大学补偿娱乐时间,对大学新生造成严重误导,不仅影响中小学生价值观形成,也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其次,教育的产业化,使优势教育资源集中,教育公益性、公平性难以实现,给学生价值观形成带来不利影响。高考竞争和对文凭的片面追求不可避免地延伸到基础教育,重点校、重点班成为优势教育资源,为了获取进入资格,加班补课、利用人际资源、转迁户口或户口造假、财物贿赂普遍盛行,教育不平等现象严重,教育腐败难以杜绝。表象上家长的教育成本提高,事实上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学生,不仅要面对与年龄不相宜的巨大学业压力,而且要面对片面教育和抑制个性的定型化成长,其内在品质包括价值观难以健全。此外,由于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形成重点校、实验校类巨型教育实体,通常班额巨大,学生人均占有教室、实验室、操场等面积过低,所谓副科课时被挤压或被主科抢占,班主任和主科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培养学生的精力严重不足,因人施教和对学生价值形成的关注,实现困难。再次,道德教育虚无化,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缺少可信度。由于中小学教育的应试化,任何科目均知识化、分数化,并根据升学考试的所得分数的多少划分地位,包含道德教育的政治课在中小学中均被列为副科,经常被挤占课时,得不到重视。某些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和政治性过强,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目前小学生入学年龄普遍提早,中学政治课的学习内容有些超过学生的接受的能力,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较远,缺少指导意义和可信度,所起到的德育作用有限。
(三)社会因素
中小学阶段,学生较少接触社会,直接从社会交往中受到的影响较小,但通过电视、杂志等传媒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并且因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等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突出。此外,电脑和智能手机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问题,偶像明星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也较大。目前以上三个方面均存在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广播电视对社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当前很多电视节目缺少社会教育责任感,质量有待提高。有的仅注重正面宣教,节目内容过于政治化和理想化,脱离生活实际,成为空洞的宣传口号;有的过于娱乐化甚至庸俗化,文化品味低俗;有的制作粗糙,缺少原创精神,篡改历史,大量展现家庭矛盾、婚外恋情、宫廷斗争内容等,包含大量不健康的思想内容。大众传媒对观众的价值观影响具有导向作用,传媒应当承担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互联网和无线通信对社会价值观教育副作用过大。互联网是学生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也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来源,但互联网的弊端同样突出,负面宣传、虚假新闻、色情图文、暴力游戏等网上泛滥,缺乏必要的客观约束手段,目前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网瘾导致的体质下降、自闭、荒废学业和价值观扭曲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另一问题是智能手机。据统计目前大学生手机使用率百分之百,84.4%的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全天使用手机时长平均超过4小时,且大部分时间在看电影、聊天、看网页,与学习相关的占极少数。同样手机上传播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中学生中同样存在着过度依赖手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同龄人的沟通和交流。此外,偶像明星和成功人士的言行及成功经历对青少年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失当。我国自古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今天的青少年更具有偶像崇拜情结,但偶像不再是道德楷模和励志典范,通常为各类当红明星和富人排行榜上的成功人士,其成功背后有机遇、有能力、也有社会关系积淀,甚至有各类荒诞离奇的炒作,遗憾的是普遍缺少可效仿的真实励志故事。偶像的榜样作用和失当言论,往往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更偏于事故、功利,更具投机性。
二、影响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因素
(一)高校因素
高校行政化和产业化是影响大学生价值教育的根本性因素。高校行政化滋生教育腐败,高校产业化则必然导致教育的功利化。学校首先是官僚体系和经济实体,学生则首先成为学校培养的产品和文凭或课程体系的消费人群,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退居最后,高等教育无论是大学还是大学生都普遍存在大学精神丧失的根本性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次生因素。首先,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我国普遍存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断层的问题。大学新生入校普遍存在不适应感,不适应没有家长照顾、老师监管、高考压力的生活和学习,不适应大学半社会化的人际交往和自主性学习,大部分学生精神迷茫涣散,一般性的引导和说教起不到帮助学生顺利过度的作用。学生对高考的价值产生怀疑,原有价值观发生动摇,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扩招使教师队伍迅速扩大,教师接受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减少,其教学和管理水平受到影响。同时教师队伍扩大的速度并没有满足学生扩招数量的需求,师生比失调,教师授课压力增大,授课班额过大,学生接触教师的机会减少,接受教师单独辅导的机会不足,影响教师在专业和品格上的言传身教,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不合理,盲目并校丧失专业优势,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成为滋生厌学情绪,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的原因之一。高校大规模升格,致使文凭贬值,致使家长和学生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收效降低。在追赶不断升级的文凭过程中,出现了考场舞弊、招生和毕业潜规则等各种教育腐败,也加剧了本科生的学习无用论思想,分化出放弃专业忙考研、报班盲目考证与彻底放弃专心玩乐的人群分化和价值观分化。其次,高校教育者的职责履行影响大学价值观教育。高校管理层作为行政体系的官僚层和经济实体的管理层,追求政绩和经济效益成为其主要职责所在,发展教育事业则成为政绩工程和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校长成为大老板,院长、博导、硕导等成为项目经理式的小老板,功利化的教育和科研否定了教育和科研自身的价值和精神,扭曲了受教者的身份和价值观。学团工作队伍行政化,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大约在1:200左右,辅导员大部分工作时间陷于行政事务,用于与学生、特别是普通学生交流思想的时间极为有限,学生从辅导员那里得到价值观指导较难。学团队伍自身素质和职业责任也有待提高,高校辅导员大部分是过渡性工作,一段时间后或转为专任教师或将转行政干部,任职期间专注研究和探索辅导员工作规律的较少,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热情不高、精力投入不足。专业课教师的主要精力被迫投放在科研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层次和数量不仅决定职称级别,也决定能否聘任和工资收入,成为专业教师的唯一衡量标准,教学能力和育人精神仅成为辅助或象征性标准。教师为获得科研项目忙于应酬、讲座、赚取名利,或放弃科研,做兼职弥补收入损失,授课精力投入不足,课后对学生关注不够,指导不足。有些教师为迎合学生的心理,课堂教学娱乐化,考试形式化,也有部分教师无法应对扩招部分学生素质下降,学风差,学习能力弱的新情况。以上因素均使得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作用受到影响,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此外,高校学生社团受到高校整体制度和风气的影响商业化、功利化甚至庸俗化,成为社会的缩影,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自我教育作用。
(二)社会因素
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更明显。大学具有开放性,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更频繁,更密切,且大学生均已成年,进入社会的意识强烈,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提高,自觉把自我同社会联结起来,有融入社会的心理需求。大学生价值观受社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化过程中的落差与失衡。首先,大学生的职业期待与社会现实的落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学生通常自上小学起就把上大学当作奋斗目标,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大学可以带给自己理想的职业和所期待的未来,对大学的内心期待无限完美,真正进入大学后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第一个落差,从大学看到大学生就业现状,产生第二个落差,原有的价值观被动摇,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对所学专业和大学本身的价值产生怀疑。其次,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社会的实际需要间的落差。社会需要两类人才,一是精英,包括科技精英和管理精英;二是素质过硬的技术工人,但大多数大学生不属于这两类人才。社会对大学生的普遍期待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有高学历和高水平,但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往往是普通工人和低层次管理者,大学生一方面不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另一方面也被大材小用。当大学生看到同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低于技术熟练的农民工时,对专业和知识本身的看法必然受到影响。再次,部分大学生及其家庭的教育投入与可预期的社会收益之间的落差,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所谓教育成本之高,主要花费分为四个部分:基本教育消费;用于择校择班的调节费、赞助费、人情费等,这部分花费远远高于基本教育花费;参加各类补课班、素质班及由此支付的比赛费、材料费和交通费等;家长与教师沟通的人情费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读大学的各项费用。教育高投入与一般大学生毕业就业后的收益很难达到平衡,投入与产出落差不仅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影响学生家长的价值观。此外,社会竞争的起点、规则不公正等因素也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般不会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但家庭环境,特别是家庭的经济地位和家庭的社会资源占有情况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较大。重大的家庭变故也是影响和改变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如家人突发重病或意外事故,家庭经济条件的突变,父母职务上的重大变化等情况。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大学应当承担的责任,但不是大学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究其根本,是涉及民族文化和民族前途的一项社会任务,是生存方式决定的,受社会制度的制约。解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有赖于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生存方式的转变、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社会观念的改变。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反腐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特别是教育领域内的综合改革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决定,不但为解决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政策性前提,也为解决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做好大学生的价值教育观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者:于秀丽 刘卫财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