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之心理危机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心理问题往往都不是一蹴而成,往往原生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心理问题有很大原因是原生家庭导致。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等方方面面都会映射出家长的影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国家极其重视的工作,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和学生家长打交道,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可以充分利用家校联动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和干预,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奋斗实践,促进学生培养优质心理特征,健全人格。
[关键字]互联网;家校联动;思想政治教育;家长;心理危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应积极将互联网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进而确保心理健康教育高效开展。学生的心理问题不管是不是由原生家庭造成,学校对学生进行干预都要得到原生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早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需要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在此基础下,家校联动机制在学校发展趋势日渐明显。而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联动机制坚持以尊重学生发个性自由和独立为基础,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在高校与学生家庭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和危机,共同寻找问题原因,从而展开相应措施,最终使学生心理问题和危机顺利解决,且心理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一、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联动的重要性
心理危机干预运用家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花名册”作用。我们的大学生从五湖四海来到学校,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等差异,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学生进入学校之后,为了更好了解学生的情况,各个部门都要掌握学生的信息,虽然着重点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学生入校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学生的信息,综合全面的把握情况。每一位辅导员都有一些重点关注学生的信息,尤其是心理问题学生的信息更为全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学校和家庭相互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更是一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心理危机干预运用家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大家长”作用。近年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针对需要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干预,家长与高校合力解决,会增强干预的效果。一般的情况,学生十分在意家长,容易认可家长的教育,如果学生心里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帮助,对学生来说更容易依赖并接受帮助。并且心理问题不会是一簇而成,往往都是在学生年幼时期就萌芽产生,很多病症都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更需要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针对性地关注,给予学校快速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共商对策,正确应对问题。
二、当前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联动的现实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中学生“家长惯性认知”。大部分父母对于大学生的上学问题普遍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家长参与其中。同时,很多家长不重视学生心理问题,错误认为只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即可,不在意心理危机的严重危害性。甚至,有些家长自己管不住学生,把教育问题交给学校,完全逃避,也是我们常见的惯性认知。因而,在这样惯性认知下,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学生家长通常会反映成这个问题是学校的责任,需要学校解决。缺乏互联网应用意识,无法形成高校思政教育合力发展。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一小部分学生存在享乐主义思想,政治信仰迷茫、缺失,价值观受到冲击,导致老一辈留下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高校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也未能有机结合互联网,致使无法适应新时期下的发展要求,也出现了很多薄弱问题。这些薄弱问题会随着时间逐步扩大,导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发挥应有价值。最后,由于社会对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心和关注度不够,导致学校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无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力量,也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意义
(一)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
在互联网开放平台中,可利用云共享实现可视化存储与数据转化,这些模式可极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连接性。在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给很多教师提供了移动网络、微课教学、信息技术课堂、资源共享等优势,这些优势可不断提高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与效率。
(二)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在某地区2019年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城区8所高校,4509名中学生进行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36.2%,有1309人(36.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问题1023人(28.3%)、中度心理问题178人(4.9%)、偏重心理问题23人(0.6%)。心理问题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心理健康量表因子阳性检出率前三位分别是情绪不稳定(46.2%)、学习压力(41.2%)、强迫(37.2%)。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利用互联网开放性、多元性的原则,使大学生掌握大量关于思政与心理健康的信息资源,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弊端,也改变了学生在接受信息资源时的被动性、无效性的情况。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下,可让学生随时随地加入教师开展的思想教学讲座,并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大大缓解了以往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互联网技术提高了信息渠道的传输效果,避免了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从而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资源。按照表3显示,67%的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关注新闻时事,55%的学生利用互联网关注娱乐新闻,而关注体育、网游、生活的学生占比例相差不多,这些都是目前高校学生在利用互联网时最为关注的事情。以此,在互联网技术下可有效以各类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认识视野,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高校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并以手机、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将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政政治教育资源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提取出来,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分享。
四、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联动的方法途径
(一)增加高校核心意识,推动家校联动顺利展开。建立心理危机家校联动机制观念就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其放在解决问题的重要位置。只有从思想上进行重视,并付诸实践,纳入高校每年的教育工作计划当中,在日常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制度及政策,将学校和家庭紧密结合,达到学生心理教育有良好结果的目标。同时,高校重视家校联动,可积极运用新时代科技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面对面”沟通。
(二)强调家长重要责任,推动家校联动顺利展开。高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的“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设安定团结的高校,服务学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应当与学生监护人沟通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和心理问题学生接触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心理危机个案的主要问题都是家庭原因导致。家庭教育的特点之一是终身性,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家长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对子女产生的影响极大,且容易因为家庭关系复杂造成子女的心理问题,因而,家长需要在思想上与高校保持一致。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格外重视。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就业困难、学业沉重等,心理健康环境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通力合作,正向引导。一般性心理危机干预都是一个较长的流程,需要家校长时间联动,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建立常规的心理危机家校联动机制,能够更好地维护学生的个性自由和独立,最终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发展接力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作者:高娟娟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