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应对人工智能方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教育应对人工智能方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教育应对人工智能方略

摘要: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主要在虚拟导师、互动数据分析、全球课堂机会等方面,但人工智能在大学教育的具体运用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融入教育核心当中。而且在部分教育领域方面,人工智能的运用,虽然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但是不会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教育;人工智能;方略

随着人工智能理念的不断普及,为避免在大学教育过程当中违背教学理念,忽略教学本身的现象,在当前改进过程当中,要把握人工智能对大学教育带来的技术变革,从大学教育的本质出发,科学运用人工智能的同时,还要积极地采取应对策略,时刻秉持大学教育的初心。那么,针对人工智能对于大学教育带来的冲击,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

一、丰富教育项目

在大学教育开展过程当中,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机器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技术,在线搜索工具等方式,实现在网络上课在家学习。单个院校的概念消失,学期教育模式也被全年学习逐渐取代。为此,要重点强调合作的关系,要不断地对教育项目进行开发,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基础上,以学生就业方向为主,融入更加灵活的教育项目。在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同时,更加便利学生学习方式[1]。

二、加强国际合作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下,也逐渐地延伸了全球课堂,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跨国学科的开展,为学生将来更好地接受教育,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为更好地就业提供基础。例如,在新加坡院校改进过程当中,政府采用了未来技术项目,通过明确建立两个发展指标,为学生培育提供一定的渠道。通过发挥学生适应性的学习技能,来对国际当中的气候变化、金融等国际性问题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强化学生认知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

三、落实资金支持

在当前教育模式当中,文科面临的困境日益显著。部分传统名校逆势而行,增加了对人文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对文科的资金支持,借助实际行动来表明哲学、人文、音乐、艺术在大学教育当中的重要性。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阅读、思考以及辩论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学生的参与,为研究领域提供背景的同时,让毕业生能够获得终身受益的哲学理念。文科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决策者,在文科的有力支持下,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基于全球化的发展理念,大学的成功并不来源于“赶时髦”,而是通过学生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不断地提升在文科方面的专业技能,集合在线课程以及传统课程的优点,而促使学生在新领域当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四、结合技术以及文化

受人工智能的影响,文科的地位也逐渐提升,具体主要通过文学、宗教、音乐、历史语言等形式,来将我们对世界和社会的体验进行记录。在感受纽带意识的同时,选择有利可图的职业。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在定性分析时,不仅仅只是依靠数据,还遵照人性的本能,从动机和需求出发,来对相应物品进行营销。此间,文化能力的提升在算法时代的基础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优势,能够深入到人性问题当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应对人工智能的过程当中,要拓展教育,延伸到兴趣、哲学探索以及技术领域当中,来向成功的方向迈进。将与就业有关的技术以及文化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也是当前院校首要的发展方向[3]。在文化以及技术两种能力具备的基础上,使学生思维变得灵活。根据具体的工作场景来进行自我调整,在良好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力的应用下,深入对其他文化的理解,落实技术与人文艺术的结合。

五、实行裸教教学

裸教教学的理念来自于股撤院校院长乔斯•安东尼•伯温,他认为,在高等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要从课内外技术实用出发,创造新工具。学生获得的知识不一定多,就能提出好的问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主要在于学生们有能力进行改变,从中获得新的数据信息,对虚假信息进行辨认,拓展思维[4]。在大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智慧来源于相互学习,从而带动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学会接受、共存以及竞争。从总体的角度而言,针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作为大学教育机构,要合理地进行区分,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贯彻到其中,秉持着未雨绸缪的发展理念,才能在应对过程当中获得一定的主动性。

六、结语

受人工智能的影响,大学教育的普化程度越来越高,降低了学术标准,而且也相继导致学位和证书膨胀贬值。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当中,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新自由主义机构,把知识以及课本当作投资,把学生作为了经济的来源,导致整个大学教育沦为商业化产物。官僚机构扩张,国家资助少,市场价值观逐渐向垄断地位发展,人工智能的冲击,使得大学已经出现了生存危机的问题。为此,针对当前的发展局势,在改进大学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丰富教育项目、加强国际合作、落实资金支持、通过把技术以及文化结合起来等方式,来应对人工智能对大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推进大学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赵慧臣,张娜钰,闫克乐,梁梦.高中人工智能教材的特征、反思与改进[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12-18.

[2]胡沛然,李远亮,周毅,等.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功能定位———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1):67-72.

[3]竟成.“计算思维培养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召开[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Z2):6.

[4]何昕航,武文芳,章琬茹,张鑫焱,田子玉.法律人工智能对法律职业的挑战与应对———以我国法科人才培养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8(13):30-34.

作者:卢红 单位:云南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