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散打选项课价值属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散打选项课价值属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散打选项课价值属性

摘要:高校体育课程开设散打选项课是由散打的价值属性决定的,文章从高校体育课程开设散打选项课的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三个方面分析课程价值,阐述高校开设散打课程的多元价值。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散打

1前言

散打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直接体现了中华武术的竞技特征。散打在规则中明确禁止打击部位,体现了中华武术的武德,同时也保证参赛选手的生命安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高校开展散打课程是由散打的价值属性、高校体育需求属性、学生多元化体育需求属性决定的。本文立足高校开展散打课程现状,分析高校开展散打课程的价值属性,为高校可持续开展散打课程提供参考。

2散打运动的社会属性

2.1三大来源于社会选择

散打的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自下而上、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并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古称相搏、手搏、卞、弁、白打等。

2.2解放后散打的发展

2.2.1散打陷入低谷期:

1950-1955年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把发展武术运动提上了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1952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后为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后,武术被正式列为推广项目,在随后研究发展的重点上,先将武术套路运动形式定为推广、表演和竞赛的重点,但是散手(打)在民间仍广泛流传。1953年11月8-12日,在天津市举行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技大会。武术是这次大会的主要表演项目之一。有145名运动员进行散手、短兵、拳术、器械、对练等332个项目的表演。在会期间,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提出了发掘、整理、提高、发扬光大武术的主张,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届大会让拳击第一次在全国比赛中出现。但由于办赛经验缺乏,造成广东队一名队员意外死亡,刚刚开展起来的拳击项目就此停顿。易出现受伤的对抗项目不被提倡,关于散打项目的研究也随之中止。研究中国武术技击功能的主张被视为“唯技击论”,散打运动的发展陷入空前的低谷。由于主管部门的认识偏差导致散打陷入低谷。

2.2.21955—1979年,散打进入停滞期

这一时期属于时期,一切以政治挂帅,大部分体育项目属于停滞期。

2.2.31979年至今,散打进入高速发展期

1979年后,随着一股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中国中央政府体委按照现代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在上述三个试点各设置了至少一个体积在八十厘米高,八米见方的擂台,以方便参加项目的运动员在上面进行比赛及训练。当时的散手比赛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技法,但不允许使用擒拿肘膝也不许攻击喉、眼、裆、后脑等人体要害部位;而运动员则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竞争。当前的散打运动已经买入市场化阶段,散打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优胜劣汰是社会选择的基本法则,散打运动能够存在这说明其具备社会价值。

3散打运动进入高校课堂的客观价值

上世纪90年代,由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散打运动以此为契机,顺利进入了部分高校课堂。散打能够在高校课堂存在与发展是其自身特征决定的,散打运动具有对抗性、体育性、民族性的特点,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发展心智、培养竞争意识的作用,愈来愈被大学生所钟爱和接受。武术中的散打运动是比较激烈的搏击运动,其结果,成功与失败、痛苦与高兴、失落与得意,两者必居其一。竞争意识是现代社会各种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散打运动最能培养不骄不馁的竞争精神。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武术散打练习,成人以后,进人社会的竞争行列,将会更加朝气蓬勃而又充满竞争活力。通过武术练习,同时又能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劳、灵巧等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提高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很好的作用。通过散打练习还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散打运动的训练过程十分单调,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能培养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陶冶人们的情操,发展人们的个性,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4散打进入高校课堂的主体需求价值

4.1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课程承担丰富校园文化的功能,大学生通过学习散打,并且组织校园比赛,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武术散打运动以独特的形式和方式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食粮,改变了大学生对传统武术的认知。

4.2校园需要公平、公正,散打运动为校园活动提供了范式

公平公正是散打运动规则追求的目标,公共、公正也是我国核心社会价值观。散打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地战胜对手,校园生活也需要公平公正的环境,以散打为范式,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

4.3散打武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武术散打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为“过去形式”、“历史形式”或“传统形式”。民族形式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演进的。过去,习武之人不伤人不打人,点到为止,这是“武德”。学习武术首先应学会做人,人做好了哪有学不到的本事。散打运动的存在弥补了大学校园传播民族文化的不足,同时散打提倡武德,校园需要武德烘托,散打也需要大学校园传承,二者相得益彰。

5以散打价值属性为立足点,高校开展散打选修课对策

5.1以教育为基础,以教育为动力

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搏击时代浪潮的现代人,是家庭、社会极其关注的对象。培养他们成为全面的人才也是民族、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散打运动合理地推广到普通学校,将会为其健康的发展注人新的活力。将武术散打运动纳人到学校这一基础教育机构,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和发展武术散打运动。

5.2走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从1992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武术散打产业化逐渐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一方面,散打运动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具有体育运动的一般功能。体育就是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与其相关的服装、器材、装备、场地及相关产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散打运动相关性产业的兴起,既可以增加地方体育部门的收人,又可以协调与其它有关部门的利益问题,这是民族体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而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参与群体,健康、强壮、精力充沛具有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再生产中可以达到增殖的作用。

6结束语

三大的存在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选择,这是由散打的价值属性决定的。高校开设散打课程,这是由散打的主体属性决定的,散打运动的项目特征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校园开设散打课程,进一步传承了散打运动,发挥武术散打的内在价值、功能和外在功效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武术散打运动才能更好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起来;也只有这样,在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下,武术散打运动对民族文化、对人类发展才会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昊.浅议武术散打在高校的有效推广[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6):135-137.

[2]张琢.当代中国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72.

[3]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9.

[4]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3,(4):3-5.

[5]宋庆伟.我国散打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1):180-181.

[6]刘昊.浅议武术散打在高校的有效推广[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6):135+137.

[7]应磊,周直模.四川省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04):82-85.

作者:余?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