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大学教育中确立合理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促进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这种合理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教育方法相互补充、教育理念相互贯通。
【关键词】道德;法制;教化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其在整个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孤立的,并没有实现有效地结合。这无论是对大学教育本身,还是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是十分不利的。如何实现大学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是当前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实现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明确结合的目标、结合的原则、结合的重点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大学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
在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在内容上它们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和法制无论在本质上还是形式上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质的。道德主要是一种内在要求,依靠的是自律,而法制主要是一种外在约束,依靠的是他律。同时,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还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这两种教育在内容上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等。这些教育本身实质上就是要求大家无论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是在职业领域和私人领域都要遵守社会规则的教育。而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各种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教育,就是要求大家要知法、守法的教育。这种教育实质上也是要求大家要遵守某些社会规则。正因为大学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能够做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比如,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也可以进行法制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到社会公德同时也具有法律上的依据,如果过度违反社会公德就不仅仅是道德上谴责和否定,其更是一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要受到法律上的惩戒。这就是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的一种样式,当然这种相互渗透的样式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去研究。
2.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相互补充
大学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尤其是在教育方法上存在很大区别。如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内心入手,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来达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而法制教育则主要是从外在的强制入手,通过强大的外来约束力来让大家自觉知法、守法的目的,进而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但是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也存在着很多的一致的地方,如法制教育中案例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而道德教育中案例教学也十分普遍。在比如,在法制教育中,十分重视在实践中来加强法制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实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方法。正因为大学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着很多一致的地方,所以他们能够在方法上实现互补。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应用到法制教育中,以补充法制教育方法上的不足;法制教育中的一些方法也可以应用到道德教育中,以补充道德教育方法的不足。这就是两种教育方法上的互补。
3.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育理念上相互贯通
大学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道德教育的理念重在教化,而法制教育的理念重在约束。道德教化的目的在于向善,而法制约束的目的在于遵守规则。道德的向善是由内而外的,法制的约束是由外而内的。由于道德教育的整体理念奉行的是由内而外的教化,所以一个人一旦从内心做到了要遵守道德规范,那么他就一定会从外在行为上对自己进行控制,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而法制教育的理念是通过严厉的外在约束而不是内在教化让一个人去遵守社会规则,这就可能出现一个人遵守社会规则是迫于外在的约束而并非从内心真正地想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所以如果在缺少外在约束的情况下,这个人就可能去违反社会规则。如果将道德教育的由内而外的教化的理念贯通到法制教育的理念中,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贯通了这种理念之后,一个人在接受法制教育过程中,也会从内心去遵守法律、法规,而不是依靠外在约束,即使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这个人也会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反之,将法制教育的理念贯通到道德教育当中,就会使受教育者感受到道德教育中也存在着一种外在约束力量,使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道德,也会使道德教育中的缺陷得以弥补,让道德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刘同君.守法伦理的理论逻辑[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小虎,康树华.法制教育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李龙.法理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6]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7]汪习根.法律理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靳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光明出版社,2004.
[9]丁以升.法治问题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0]刘金国,蒋立山.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作者:李傲雪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