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近几年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体迅速成为时代的宠儿,尤其是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微媒体时代”悄然而至。生态道德教育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对自然、对生态、对环境追求一种和谐相处的认同或认知教育。“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也展现出新的形式,以微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载体、以微媒体为主要形式的网络载体、以微公益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载体成了“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创新载体。科学地利用这些载体,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微媒体时代;生态道德教育;载体;微公益
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应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风靡盛行,使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微媒体时代”。在创建美丽中国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创新载体,充分利用新载体的特点和优势,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微媒体时代”的内涵及特点
“微媒体时代”是一个蕴含着发达的科学技术、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新型的人际交往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微”、传播模式“裂”的特点。它给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形式,同时也给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微媒体时代”的内涵
当今时代可以称之为是无“微”不至的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微媒体一时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它们如雨后春笋般占领了社会各个领域,伴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步入了“微媒体时代”。“微媒体时代”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信息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背景,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依托于移动化与便捷化并存的显示终端,进行以互动和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是一个蕴涵着多种传播类型的传播时代,如文化传播、社会传播、人际关系传播等。在“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受微媒体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个性化、开放化、多样化成为他们性格特征的代名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顺应“微媒体时代”潮流,结合微媒体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需求,创新“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将生态道德知识通过多种新型的载体传授给大学生,使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并将生态道德理念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行动。
(二)“微媒体时代”的特点
“微媒体时代”是一个包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大时代,不同类型的传播载体造就多种多样的内容表现形式。“微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有很大的区别,最为明显的特征有三个。
1.传播速度“快”。在“微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事件发生以及舆论生成几乎同步进行。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零时差”以及资源的共享。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2]。大学生是网民的主力军,而大学校园里又出现了无人不“微”的局面。高校要顺应大学生对微媒体的热忱,借助微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之优势,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微媒体中,提高大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识、理解和消化的能力,进而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2.传播形式“微”。微媒体,顾名思义就是“微”与“媒体”的结合,是由传统媒体一次次演化而来。“微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尝试着以“微言”“微行”来解读社会发展和表达自己的心声,进而表明态度和立场。比如,用微博互动来探讨事实,用微信点赞表达态度,用微公益来献爱心等。当前,环境问题是全世界的一个重大难题,我国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也前所未有,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灌输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形式,应创新“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充分利用微媒体形式,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3.传播模式“裂”。“微媒体时代”每位大学生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制造者和传播者,三者合一使每个大学生成为了信息的一个节点。传播信息的分支越来越多,信息分享呈裂变式,传播速度迅捷,传播范围甚广,像火山喷发一样迅速辐射其他人,以网状式扩散和传播。微媒体的裂变传播给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依托于微文化、微媒体、微公益等新型载体,以独特新颖的教育形式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力。
二、“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的新形式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的创新是当今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题中之义。“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的塑造设计,蕴含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大学生个性需求,形式必须多样化,体现出时代性。
(一)以微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载体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文化载体,是指生态道德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并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目的。以微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载体主要指的是校园微文化。比如,微文体活动、微舞蹈、微电影、微绘画等微艺术形式。把生态道德教育融于这些微艺术,以一个既富有时代气息又蕴含生态文明知识的新形式传播给大学生,使其在欣赏艺术之余感受到它背后所蕴藏的教育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以微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文化载体的感染和熏陶,进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自觉地保护和爱护环境。
(二)以微媒体为主要形式的网络载体
目前在大学校园里最为流行的微媒体莫过于微博和微信,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自然而然就成为生态道德教育最合适的新型网络载体。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和分享一些信息,也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深度的交流和互动。微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生态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些特性,在第一时间传达有关生态文明的相关文件,推出有关生态文明的讨论话题,推送保护环境的佳文……从而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微公益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载体
微公益就是有爱心和责任担当的人所发起的微小的公益活动,用自己微薄之力去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可以见到很多社团所举办的微公益活动。微公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它能够强化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节约资源等意识。比如,地球熄灯一小时、生态文明宣讲、微公益宣传片等,可让大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微公益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公益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创新的现实路径
“微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载体的现实路径,对提升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科学性、时代性、实效性,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增强微媒体意识,建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联动体系
在“微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利用新载体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构建以微平台为基础的个性、时尚、新颖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联动体系,提升生态道德教育的质量。但在创新新载体的同时,不能完全淡化传统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方法依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把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新的载体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一个以微平台为基础,以传统教育方法为主导且二者相互融合的联动体系,助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利用微媒体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文化、微公益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艺术性和实效性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高校可以利用微媒体建立教学平台,设立生态道德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完善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还可以组织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微视频大赛、微电影大赛、微舞蹈大赛等,充分把握微媒体时代新载体的特质,通过微信、微博进行转载和推送,让生态道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地影响学生。
(三)借助微媒体优势,创新发展生态道德教育渠道
微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即时性、互动性和新颖性,借助微媒体时代新载体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资源共享等特点,创新发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渠道,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实施保护环境行动,共建美丽家园。首先,利用微博的即时性,开设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官方微博,及时传播有关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安排一个阶段的生态文明工作。其次,利用微信的资源共享性,建立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有关生态文明相关文章或者是保护环境小常识。再次,利用微电影、微公益等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在活动的实施中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之,随着微媒体时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该随之进行创新。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以及他们的全面发展,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微媒体时代”新载体的优势,理性地思考和探索生态道德教育创新载体的影响,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经纬 于传洁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2]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2016-01-22)[2016-09-08].
[3]雷艳平.高校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进课堂途径探析[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4(4):65.
[4]白启辉,金国玉.“美丽中国”语境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时代意蕴[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6):53.
[5]张建颖.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福州大学学报,2014(2):10
第二篇:轨道交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实效性有所增强。但是,仍然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职业特点不鲜明、观念陈旧、评价方式不科学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轨道交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成就
1.职业道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企业加快发展的强烈需求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疾声呼吁下,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下发后,职业道德教育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轨道交通类高校也先后开设了铁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等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职业道德教育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日益得到该专业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认同。调查显示,有71.99%的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和71.15%的轨道交通企业员工认为有必要开设职业道德的教育课程。
2.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有所增强。目前,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已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受狭隘的课程观影响,教学途径单一、教学形式枯燥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低微。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结合职业实践,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逐步归纳出一些能够打破课堂灌输教学形式、垄断局面的方法和途径。如案例教学、讨论学习与隐性课程设计等先进教学手段也在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出现。这些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运用,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调查显示,90.15%的受访大学生和毕业生对当前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83.4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开设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能够解决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道德问题,或能为此打下基础。
二、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道德教育受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一些轨道交通类的高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仅把职业道德教育是作为“两课”的一部分。少数开设了职业道德专门课程的高校,忽视专业背景,在教材的选择上又搞起了一刀切,要么是针对轨道交通专业的铁路职业道德教材,要么是普适性的全专业通用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类教材。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是职业道德课时严重不足。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职业道德课程的全部课时仅有10个课时。这10个课时全部用来介绍职业道德的行业规范尚且不够,又何谈学生职业道德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缺乏职业特点。一方面,当前教育系统的各级文件中缺少对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明确表述;另一方面,轨道交通行业的相关文件中也没有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进行深入论述。这导致该专业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混乱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授课教师常常在实际操作中,直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直接搬来当作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这些做法错误的将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德育目标等同起来,丧失了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职业特性,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引作用,反而更容易使该专业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走入歧途。
3.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亟待更新。我国轨道交通行业“高大半(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和半军事化)”的特点,在行业内形成了特别强调纪律,特别强调服从的行业文化。在此氛围的影响下,人性关怀缺失,似乎也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障碍。2011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主管部门只顾通车不救人,把恢复秩序凌驾于抢救生命之上的行为,就是人性关怀缺失的表现。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轨道交通企业积极改革管理体制外,也亟需相关高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摒弃落后的非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取而代之以尊重人、理解人和关怀人的教育理念。
4.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及评价方式有待改进。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在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大部分高校仍然以灌输现成的理论知识为主,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铁路职业道德的特性,使职业道德教育在效果和形式上都存在严重问题。与灌输式教学方式相伴随的便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简单化,表现在:重视职业道德课程教师的单项评价,忽视其他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综合评价;重视学校的评价,忽视企业评价和学生的自主评价等。这容易导致学生在校时道德素质评优,走向社会后却道德堕落的现象出现。
5.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外延发展、内涵提升等原因,高校师资队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到职业道德教育这一领域,很多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师资队伍和人才梯队。职业道德课程教师主要由两课教师、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兼职组成。两课教师只懂德育不懂专业,不能结合铁路实际,照本宣科,空谈理论;专业教师只懂铁路不懂德育,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铁路行业规范。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作者:朱志超 贾蓓蓓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勤生,唐湘桃.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分段式顶岗实习改革与实践--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6).
[2]徐远平,王秀莲.铁路特色高职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陕西教育,2009(5).
[3]李国涛.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第三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
强化生态道德教育是改变我国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的重大举措。大学生是具有相对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其生态道德素质高低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其原因分析表明应从这“四位一体”入手进行综合治理,在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充分营造“三环境”熏陶等方面建立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1.大学生自身问题。(1)生态道德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素质不高。当代大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但部分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让人堪忧,具体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差,铺张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校园公共领域“人走留痕”,宿舍环境卫生脏、乱、差并非个案,浪费水电现象习以为常。(2)生态环保责任感不强,生态道德行为缺乏主动性。大学生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总体责任感不强,缺乏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良行为抵制的毅力,认为与自己无关,很难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别人;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存在陋习,不能把生态道德责任感融入到生活、学习中去。
2.家庭教育不合理问题。家庭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家庭生活中,有的家长不注重身体力行,浪费资源现象比比皆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大学生,难免不会受其影响,这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产生了负能量。
3.学校方面问题。高校缺乏生态道德教育专业教师,相关教材少,并且内容也不能与现实对接,在体系上不完整,未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教育途径单一,基本还停留在理论灌输上,教学方法多以讲授法为主;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以“分”定优劣;有的高校校园文化相对欠缺,缺乏一种和谐的生态校园氛围。
4.社会方面问题。市场上有关生态道德方面的读物相对较少,即使有几本还存在内容专业性较强,读起来比较费劲等问题,那些面向大众可读性较强的生态道德书籍难觅踪迹;经济发展一度片面追求GDP,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我国关于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犯罪成本太低,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大学生个体差异原因。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各不相同的现象。个体差异在生态问题上的表现,就是不同群体中都有生态表现优秀与欠缺的个体,但在这个问题上欠缺者比例较大。
2.家庭环境原因。家庭是学生接触的主要教育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环境中,一方面绝大多数家长重智育教育,忽视孩子的生态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家长的自身生态道德素质和意识也不高,未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甚至于是反作用。
3.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不完善原因。(1)传统德育的影响。一方面,传统道德教育受“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影响较深,认为人之外的存在物只具有工具的价值;另一方面,传统德育功利化影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表现在重治学、轻育人的急功近利思想。(2)高校重视程度不够。首先,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上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其表现就是投入资金少;其次,一些高校认为生态问题是国家层次的问题,与高校教育作用微乎其微,高校只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可;最后,高校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态道德违规规范性约束条文。(3)专业教育渗透不够。当前高校环境教育类课程只在环境专业开设,非专业要有也只有选修类别,且在内容、体系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数量上看也偏少。(4)教育资源短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短缺表现为:一方面,相关师资力量薄弱,很多任课教师是“半路出家”;另一方面,教材缺乏系统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有的甚至是直接由任课教师自行编制。
4.社会环境原因。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人们在经济利益上追求最大化,对“先污染后治理”的它国工业化之路持肯定态度;另外,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看重,而在其道德水平和整体道德素质上且未作硬性要求。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1.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的拓展。一是“进教材”。抓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才能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二是“进课程”。高校开设生态道德教育公共必修课、相关选修课和实现各学科生态道德教育渗透,教学效果才能凸显。三是“进活动”。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多渠道地开展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如生态调查、知识竞赛、辩论赛、朗诵比赛、画展等多种健康、意义重大的活动,增强师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影响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高校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求他们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生态知识、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手段,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与时俱进。
3.充分营造“三环境”熏陶。一是营造“家庭环境”熏陶。现代个体行为研究结果揭示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其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之巨大让人始料不及,所以父母应给孩子做出最好的生态道德教育范本,让孩子受益终身。二是营造“校园环境”熏陶。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指校园的绿化、学生寝室的布置、公共领域(例食堂、教室、图书馆、运动活动场馆等)的实用环保,校园水电等资源的低耗管理与循环使用。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高校师生的“三观”建设,路径是校园信息平台,具体有宣传栏、校报及校园网等扬善抑恶,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三是营造“社会环境”熏陶。“社会环境”这里主要指社会舆论,表现形式包括国家政策、公众言论、大众传播等,但往往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新闻等大众传媒为主要媒介。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新闻等大众传媒进行正面舆论宣传,还可利用互动平台,编辑生态道德教育宣传资料发送到大学生的手机上,以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其次,完善法制建设,强化社会各方监督监管力量。
作者:刘锦屏 徐文尊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曲靖市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杨振菊.新时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23.
[2]周俊满.寓教于游:生态道德教育新理念[M].保山师专学报,2006.89.
[3]李静.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24
第四篇:大学生道德教育同理心培养
[摘要]
同理心是道德教育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对道德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是大学生人格成熟的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提升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从外部客观因素出发,学校应该营造和谐的同理心氛围,教师必须重视和运用同理心;从内部主观因素出发,大学生应该提高道德水平,学习同理心,并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同理心。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教育;同理心;人格成熟;社会化
“同理心”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美学理论家用“同理心”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1920年“同理心”首度使用在心理学领域。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并对他人的处境或者困境进行识别,达到感同身受,从而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分享这种体验。换句话说,同理心就是人格成熟和社会化过程的标志,可满足人们的社会性生活方式的需要[1]。同理心包含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知和体验他人所感知和体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自身;其次熟知和理解他人有这种感知和体验的原因;最后能把自己对他人的感知和体验传达给对方[2]。学者普遍认为,作为一种心理特质的同理心,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表现的是一种过程,存在着情绪识别、理解、反应和表达等多个环节。道德伴随着人的一生,因而社会上的主流道德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有激情、有道德、有理想,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但部分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则需警惕,包括无故旷课、作弊,甚至辱师、驾车撞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道德行为取向不断偏离正轨,亟需学校和社会及时引导和纠正。那么,同理心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建设有什么样的作用?同理心和道德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一、同理心和道德教育
在人类的教育史中,道德教育始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德才兼备一直以来是国人追求的境界。道德教育是指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所进行的教育,以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内容,有目的、有指向地对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施加影响,并借此来引导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活动。其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确立信念和培养行为习惯等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环节。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大脑的反应机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当然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也不例外。不论是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还是职业道德,都要遵循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依靠个体的积极努力,而同理心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一,具备同理心是实行道德教育的一个良好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亚当•斯密认为,感同身受这种情绪体验是人际交往中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有利于道德体系的建设。有关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同理心在促进亲社会行为方面和抑制反社会行为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同理心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交往和道德发展中是重要角色,是道德之源[4]。其二,同理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可以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同理心多被用在医学领域,人们利用同理心来处理医患关系,缓解医生、护士和患者的矛盾。近些年,同理心也逐渐应用到管理学和营销学领域,以协调团队人际关系和团队沟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许多方面同样需要同理心。总而言之,同理心在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如果在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同理心的培养,会对个人的综合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面临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容易在道德上出现问题。所以,想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同理心的培养必不可少。
二、大学生同理心培养的重要性
相同情况下,拥有同理心的人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而言,同理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大学生心理成熟的需要
人才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方法。大学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国家发展的人才储备力量,他们生理心理的发展状况关乎个人的成长,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整个高校人才教育的综合水平。个人心理成熟的主要因素包括:自我意识的扩大、和他人联系密切、自我包容、自视客观、统一的人生哲学等。自我意识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基础。依据戈尔曼的观点,情感智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5]。同理心作为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决定着情商,而情商有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缺乏同理心的大学生很少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他们不能很好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其中社会需求包括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求则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的尊重和被他人尊重[6]。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同理心的运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和情感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格成熟。
(二)大学生道德提升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体现了社会公德水平,展现了高学历群体的整体风貌,呈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展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果。“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新常态经济社会的所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状况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能忽视部分大学生的不良社会行为的存在。如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中,缺乏同理心,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尊重意识淡薄;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缺乏同理心,公共意识淡薄;在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缺乏同理心,环境意识淡薄。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公共场所中“情侣之间动作过于亲密”和“乱扔垃圾”行为被视为典型的非道德现象[7]。良好的同理意识与同理能力能促进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特质、道德品质的形成,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也一样,良好的同理意识与同理能力能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需要
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人的一生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化程度亦不断加深。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最终会进入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下,学术界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看法存有社会化不足和过度社会化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总体来说是社会化不足,即政治社会化不足,生活社会化不足、技能社会化不强[8]。拥有同理心能让大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想法,并及时反馈给他人。这样能够提升大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更好地关注自身、他人和社会,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以及技能上的社会化。
三、培养同理心,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
同理心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道德提升以及社会化进程都有一定的作用。那么,又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从外部客观因素出发,培养大学生同情心
社会化的载体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其他群体。就外部环境而言,大学生这一群体,受学校的影响极大,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所以要从学校和教师着手,营造充满同理心的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
1.从学校出发,营造和谐的同理心氛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建设一个和谐友好、充满同理心的校园氛围。传统的道德教育很少关注同理心的教育,学校应该吸收和借鉴脑科学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调整德育的课程内容,将同理心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9]。目前,高校的一些德育课程说教性较强,人文关怀较弱。重视同理心的教育,把同理心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体系中,是一个创新。有关同理心的研究多是针对儿童或者中小学生,如苏霍姆林斯基多注重对儿童同情心的培养。大学生和儿童相比生理心理相对成熟,但由于个体同理心的发展并不是递增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同理心的不同成分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一般来说,个体的情感同理会相对保持稳定,但是其认知同理到了一定阶段,可能会出现下降的趋势[10]。有鉴于此,为保持大学生道德水平的稳定性,高校需要重视对大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和熏陶,促进他们的心理成熟和人格成熟。
2.从教师出发,重视和运用同理心。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好的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从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出发,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同理心,可以尽可能地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不要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儿童”一样,不要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美国心理卫生学会的学者研究发现,教育方式可能会造成同理心的差异,忽略对别人造成影响的教育方式,会形成冷漠的同理心[11]。因此,教师应注意同理心在教学中的运用。它有助于学生同理心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说话的艺术会影响谈话的效果,教学的艺术同样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与学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它是一个互动的环节。教师应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同理心,提升自己的同理心能力和意识。多运用同理心教育,善于倾听,建立平等关系,对学生积极引导和正确表达,增加师生互动。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重视、学习和运用同理心,才能与学生相互理解、沟通顺畅,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言传身教中让学生学习同理心、运用同理心。
(二)从内部主观因素出发,培养大学生同理心
1.从提高道德水平出发,学习同理心。拥有同理心有利于个人素质的提升。大学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必须认真学习高校开设的道德培养课程,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主观上真正重视同理心、学习同理心、运用同理心。增强自己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增进与他人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为稳固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而努力。同理心要求大学生从他人的立场出发,在与他人相处时,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做到文明礼貌;在公共场所内,注意自身形象,做到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在自然环境中,自觉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如果大学生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同理心的知识,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那么,其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一定会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从人际交往出发,运用同理心。同理心是人际社会交往的关键,它有助于建立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培养利他和服务社会的思想品质[12]。拥有同理心,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的集体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人脱离不了集体和社会,那么人际交往就不可避免。大学生在学校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在社会作为工作团体的一份子,都离不开集体,都避免不了与他人的交往。在人际交往中重视和运用同理心,能增进双方理解,建立互利合作的关系,促进大学生从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更好地处理社会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侯亚方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正接,罗琪.“同理心”在外科医患沟通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
[2]周红五.同理心:师生交往的基本能力和修养[J].人民教育,2010,(22).
[4]刘春雷.改进学校道德教育:以培养同理心和自我控制为参照[J].中国德育,2015,(24).
[5]吉布斯.情感智商因素[J].力文,译.现代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6,(9).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360百科[DB/OL].
[7]刘德平.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
[8]杜英.浅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价值工程,2010,(09).
[9]王亚鹏,董奇.脑科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2,(9).
[10]王亚鹏,宋欣泽,瞿佳佳.同理心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J].中国德育,2015,(24).
[11]刘春梅.浅析高校人才培养中同理心教育的渗透[J].时代教育,2009,(2).
[12]郑玮.同理心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与运用[J].高校辅导员,2013,(4).
第五篇:大学生道德教育运用
摘要: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纵观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被沿用的教育方法。这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包括道德施教之中提出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譬如有教无类法、因材施教法、温故知新法、举善而教法、扬善抑恶法等,但是限于篇幅考量,本文着重对“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愤启悱发”法、“文以载道”法、“志道力行”法的运用进行一定的剖析,以对以德治国的实施起到些微作用。
关键词:
孔子;大学生;道德教育法;价值;运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表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在国际国内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各所高校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就有必要借鉴传统道德教育法来强化道德教育效果,特别是需要强化孔子道德教育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的运用,以便促进以德治国方式的实现。
一、孔子道德教育法概述
孔子在一生的道德施教过程之中,主要提出和运用了有教无类法、因材施教法、温故知新法、志道力行法等基本方法,愤启排发法、循循善诱法、举善而教法、扬善抑恶法等一般方法,文以载道法、学思结合法、克己内省法等特殊方法。
二、孔子道德教育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的价值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最为主要的社会治理方式就是德治,并提出系列道德教育方法来躬行实践,并最终发展生成儒家学说而影响至今。而在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不容乐观的环境中,最大程度地将孔子道德教育法贯穿和渗透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无非有着独特的和重要的价值。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之中,需要注重德育过程和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不能不重教学效果一视同仁地采取同一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的德育之中,需要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整合,通过道德观念、道德品质、道德评价三位一体的道德施教过程来生成良性的道德教育模式,消除道德教育说教和管教模式的负面影响,与时俱进赋予德育新的内涵,充分发挥情在德育过程之中的桥梁作用,最大程度增强大学生意志的自律性,至始至终地强化大学生行的实践性,切实遵循德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孔子道德教育法通过大学生道德教育之运用而实现其最大价值。
三、孔子道德教育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的运用
1、“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的运用
“克己内省,学思结合”就是通过自我教育方法来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避免他律教育的长期化和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具体而言,在运用“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之中,需要贯彻或采取以下方法,即心得体会法、思想小结法、温故知新法、自我鉴定法等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从而切实注重大学生道德品格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通过大学生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来确立起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的发展,进而自觉地转化思想和控制行为,最终培育起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2、“愤启悱发”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的运用
“愤启悱发”就是通过启发诱导方法来达到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以便克服注入式的僵化教育而实行启发式的灵活教育。具体而言,运用“愤启悱发”法需要注意施教的时机和施教的要求,施教时机就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在任何状态下都对学生予以道德教育,也就是通过学生的“愤”和“悱”之心理状态来实施道德教育,从而激发大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最大程度上调动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力,不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被动接受和盲从接受,切实从内心触发大学生的灵魂深处;施教要求就是以触类旁通为教育目的,通过“闻一知多”来避免道德教育的单调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和道德遵从力。另外,还要注意“愤启悱发”的方式,即主要通过讨论、诘问、比喻等来促动和引发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深化认知,并深入骨髓之实践行动之中,从而以良好的道德品格贯穿一生,并成为行为准则约束之一。
3、“文以载道”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的运用
“文以载道”就是通过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方法来实现道德教育目标,也就是将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并努力立足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视野和维度来促进大学生思考当下面临的道德问题,譬如在建筑学、遗传学、工业化学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要切实注意工作的社会和伦理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利用一切条件和尽一切可能来挖掘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的德育资源,以潜移默化和旁敲侧击等方式来进行“渗入式”的道德教育,从而形成学生需要而不是教师需要的道德教育态势,达到道德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实现道德教育的全面化和动态化,避免道德教育的片面化和静态化。
4、“志道力行”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的运用
“志道力行”就是通过知行统一的方法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最大限度净化社会道德之不正或不良风气。而知行统一法注重以知行相互为用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生成和发展,通过以“行”为道德品质载体来克服说教教学和形式教学,特别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实践活动来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之中深化德育认知,譬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访问革命老区和模范人物、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系列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和坚定爱国情感,从而内化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结论
孔子的道德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方法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当今中国的高校德育之中不同程度地运用着,有的是以显性教育方式呈现,有的则是以隐性方式呈现,但是无论以何种教育方式呈现,孔子道德教育法都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继续或创新式地运用,并结合时代环境和德育载体等予以一定变革,以便最大程度适应大学生的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逐步生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位具备高尚品德的成功人士!
作者:刘石光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晓雷,鲁敏,郑建强.孔子修身之道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4):94—97.
[2]宋冬林.汲取儒家道德文化精华,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81—83.
[3]李雨桐.儒家“五常”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29):36—37.
[4]张莎莎.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的启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8—9.
[5]付文佳.《论语》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2016,18(2):196—199.
[6]许文静.从儒家德育思想解析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34—137.
第六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作用
摘要: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高校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意义,即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等。又从合理利用大众传媒、在课堂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在生产劳动中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民族财富,因此,若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加强传统文化传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大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意志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贡献自身的力量。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应用传统文化的意义
1、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道德观、法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围绕这些教育内容充分运用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在价值观教育中又可以通过《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进行引导。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容量,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2、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自我意识较强,缺乏自我剖析和认知能力,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日常交往中屡屡碰壁,进而产生孤僻、自卑、沮丧等情绪。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仁、义、忠、孝、礼、让等优秀元素,对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及时审视和反省自身,并适时修正自我,促使自己更加宽容、体谅他人,进而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3、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我国传统文化包含鲜明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伦理价值和道德修养。强调个体的自我修养,倡导个体从社会、国家层面完善自我,进而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引导他们积极进取、内圣外王、重义轻利,促使大学生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人格,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奉献意识、合作意识,进而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合理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媒体具有受众多、时效快、影响广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这些优势条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措施,为学生精选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书籍等,且制作成简易的索引,在相关的教育学习网络平台中,方便大学生查找、学习。大学生作为大众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追捧者,习惯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及时过滤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消除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以网络为载体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创立国学网站、传统文化论坛等。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上传到这些媒体平台上,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大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大众媒体组织大学生参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大赛、动画制作活动等。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传统文化,进而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修正自身行为。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渠道日益增多,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但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下乡考察宣传、敬老院慰问、到落后的地区支教、资助贫困学生等。或到博物馆、旅游胜地、文化馆参观,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渗透仁爱、孝敬、助人等传统文化,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对这些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并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充分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自觉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并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3、在课堂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将当前的社会热点、时事政治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且提升大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此外,还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引入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以选修课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系统性。同时,还应当定期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作者:王娟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名称】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6sczy12)
参考文献
[1]田世宏,武岩.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契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
[2]胡琳,李发辉.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3]李良.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4]路飞飞,杜瑞平.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