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探索

一、孟子道德教育思想之精髓

1.观念教育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主义”的政治观念教育。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善教,民爱之。”(《滕文公上》),君主只有顺从了民意,才能得到民心,社会才能安定,君主的统治才能长久;反之,若君主忽略了人民的利益,做出逆民心的举动,就会造成社会动乱,社稷不稳,就没人去维护君主的威严了。“去利怀义”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孟子认为‘仁义’是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原则,而要‘由仁行义’就必须‘去利’,这是孟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观点”。“去利怀义”也正集中反映了孟子对“义”与“利”的道德评判,“为利”是小人的行为,“为义”是君子的行为,区分了小人和君子也就凸显了恶与善的价值所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把“义”看成比财富甚至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教育。在孟子看来理想的人格应该是大丈夫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只有具有崇高的精神气节和独立的道德意识的大丈夫,才能在生死存亡时做出舍生取义的决定。在中国传统的道理观念中,舍生取义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孟子的道德理论所推崇备至的。

2.因材施教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如何教的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经世致用的教育方法,如:“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对于基础较好并且有较高自觉性的学生,只要施以‘时雨之教’稍加点化就可以了;对于长于德行的,要加以‘成德’之教,鼓励其继续发挥长处,在德行方面持久熏陶;对于长于才能的,要施以‘达财’之教,进一步指导其素质才能;对于资质一般的学生,则只要采用问答的方法,帮助其理解所提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不能及门受业的学生,则要采取‘私淑弟子’的形式,稍加提点就行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教学目的,就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使优者更优,次者变优。孟子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与时俱进将之运用于现代教育中,尤其针对当今大学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当代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的教育体制问题日益突显

首先,单一的教学目的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各大学为了就业率的提高,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注重各类专业技术,如计算机、外语、化工、数控等,此类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寻找工作方面能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培养有能力的专业精英可谓是各大学竞相追求的教学目标,但在教育中一味强调学校传播知识技术的功能,而忽视人文教化功能,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学内容单薄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无法正常展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高等教育中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品教材,有的则过于陈旧和肤浅。有的大学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不被重视,师资力量配备不足,课程形同虚设,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三,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不明显的学习效果。多数大学的授课方式还是课堂授课制,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方面讲解的知识不容易被学生吸收,缺乏互动过程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双向交流,授、受双方很难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某些问题比较突出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由于现实中一些不正之风、不公正现象与自身的美好愿望不相符,便对社会和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甚至认为自己就业难等问题都是社会造成的,有的对国家的时政热点冷淡,笼统地反对“唱高调”,片面强调“务实”,热衷于“来钱快”、“经济效益高”的东西,进而产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其次,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偏离。由于市场经济机制日益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校园中的一些大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切向钱看,要求有偿服务与报酬性劳动。例如在就业问题上,他们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到最容易赚钱多的地方去”的抉择上明显倾向于后者。他们往往用金钱来衡量所接触的一切东西,甚至在爱情、亲情和友情之中也受这种观念的支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有些人误入歧途,把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与自身相对立起来,这就形成了个人功利主义。如若利益追求难以实现,便会自怨自艾、意志消沉或者极端地抱怨社会甚至仇恨社会;而当他们的需求如愿以偿时,则沾沾自喜甚至变本加厉。最后,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偏低。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三方面:第一是同学关系,进入大学,因为年龄的关系对于处理同学关系相比高中阶段会理智很多,交往的深度只是停留在广泛的、浅交往的层面上,关系往往比较脆弱,一旦有利益冲突就会导致猜疑嫉妒或者矛盾激化;第二是恋爱关系,大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及爱情,校园情侣随处可见,但相较于处理同学关系,大学生对于恋爱关系的处理却没有那么成熟和理智,谈恋爱的动机和方式都有所偏差,并不是纯粹的追求爱情,掺杂了其他一些因素;第三是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师生关系比较疏远,缺乏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上课时间,下课后很少有交往。

三、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面对当前大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孟子的教育思想中获得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将其运用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必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1.孟子的德育思想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理念之源

孟子的“性善论”值得当代教育者去重新解读与思考,来指导大学生素质教育。首先,孟子的“性善论”暗含了对人性的肯定和追求,他坚定地相信“人皆可以为舜尧”。当代教育者在面对那些所谓“问题学生”时,如能有这样的观念,以一颗平等的心去教育他们,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次,孟子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较早地提出了修身习德的自我教育理念,重视受教育者的自我行为训练和观念转化,肯定了“人的基本尊严”。这一点值得当代教育者去思考,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我提高和修为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潜能。

2.孟子的德育内容可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必要补充

孟子所主张的德育内容,例如“仁义”、“五伦”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许多素质缺乏的大学生都有相似的共同点,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别人的利益,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家庭观念淡薄等。虽然当今社会更多地提倡自由、民主和平等,但并不等于可以无度地放纵自己,这样会使自己养成骄横的恶习,危害家庭和社会。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数、理、化、外语这些看起来很有用的学习科目,尽管它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单一的学习只会培养出不健全的人,甚至高分低能、低素质的人。

3.孟子的德育方法为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开辟了新思路

孟子提出的许多教育方法都值得当代教育借鉴:例如因材施教,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的问题,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很多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不容易体现学生素质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素质修养,却与那些素质缺乏的学生一起学习,其学习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又或者教师所教的内容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使所学知识难以被吸收,得不到良好效果。因此,有差别的教学和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升,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应当以人为本,首先强调的应当是人本身的素质修养教育,进而追求知识技能的习得。经济发展需要众多专业技术人才,但现代化不能丢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从孟子的德育思想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众多优秀因素不应当被遗忘在历史的记忆中,而应该被合理利用起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孟子的德育思想为当代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厚的伦理文化资源,带来了无限启迪。

作者:吴春香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