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没有香味的花儿中的道德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没有香味的花儿中的道德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没有香味的花儿中的道德教育

内容摘要:绘本在儿童的成长教育中起到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激发儿童求知欲、培养儿童观察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绘本内容的设计符合儿童发展需求,对儿童在爱祖国、讲文明、懂礼貌、讲诚实、爱劳动等道德教育的启蒙中做出了重大贡献。道德教育启蒙,是儿童绘本所设计和传达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埃及著名儿童作家希哈卜•苏丹的绘本《没有香味的会儿》为文本,研究该绘本中所传递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希哈卜;绘本;没有香味的花儿;教育

儿童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对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依据社会道德教育的要求,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道德品质。《没有香味的花儿》以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残疾人并与他们相处。

一.希哈卜•苏丹和《没有香味的花儿》

希哈卜•苏丹,埃及儿童文学多产作家,他在国内外出版的作品100余部,涵盖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作品有《颜色家族》、《尤恩斯叔叔历险记系列》、《鳄鱼和埃及鸻》等,其中影视作品《颜色家族》,1997年在沙迦创意比赛中获得第一名;《鳄鱼和埃及鸻》2010年获阿拉伯思想基金会奖;《小鸟之梦》2011年获卡塔尔文化部颁发的卡塔尔国家奖。同时,希哈卜•苏丹在1980年获奥地利国际木偶剧院一等奖;2005年,获苏珊•穆巴拉克儿童文学奖。他的绘本《没有香味的花儿》是2016年3月出版发行,适合6至9岁的儿童阅读。绘本通过故事解答了儿童的许多问题:你认为有运动障碍的人能成为足球前锋吗?沉默的人能弹着吉他让朋友们围坐在他周围吗?如果残疾人相互协作,会发生什么等?该绘本由一个大故事套了六个小故事。大故事以苏力坦叔叔和他三个儿子艾哈迈德、穆罕穆德和萨巴哈在俱乐部里发生的事件为起因,教育孩子如何正确认识残疾人并与他们相处,由此而讲述了六个故事,分别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双视角讲述故事,传递道德教育思想。

二.全职叙事,融入道德教育

绘本中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解故事,对故事人物的情况非常了解,以全职的叙事视角,为儿童讲述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儿童积极的情感经验。

(一)培养儿童的勇敢心

《努尔叔叔的拐杖》中讲道,突然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怪兽,大家都吓得四处逃跑,而盲人努尔叔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寻找大家时,遇到了怪兽,而努尔叔叔却不知道自己正在靠近猛兽,继续往前走,猛兽见努尔叔叔没有像其他村民一样看到它们就害怕,于是觉得努尔叔叔是个厉害角色,开始安安静静地往后退,退的无影无踪。努尔叔叔用自己看不到的眼睛拯救了整个村子!没有让猛兽们得逞,而是让它们一败涂地。从此以后,努尔叔叔成了村民们眼中的超级英雄。俗话讲:“无欲则刚。”孩子勇敢的根基是内心世界单纯。当一个人想法越多,越会优柔寡断,做事自然瞻前顾后、胆小怯懦。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人需要有勇气,勇敢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要轻易被困难所吓倒。在人生的长途中,不仅需要用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各种困难,而且在各种事业中更要靠勇敢的精神去争取成功。

(二)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街区的球王》,小男孩艾哈迈德自小腿就没有力气,几乎不能站起来。如果他想走路,迈开步伐是极其困难的,医生们都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因此父亲伊卜拉伊木就成了他的双腿,带他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到公园里看绿队和蓝队的足球比赛。突然,绿队的一名队员受伤了,躺在了球场上。艾哈迈德一直支持绿队,他把手举过头顶,希望能够走过去安慰受伤的队员。他沉默了一下,滑到在地上,他费了好大力气站起来,才走向受伤的朋友,安慰他。他对爸爸说:“爸爸,我想替他完成比赛,可以吗?”爸爸犹豫了,自言自语道:“如果艾哈迈德参赛,那他肯定会对自己产生信心。”爸爸回答道:“我会转达你的愿望!”绿队球员都同意艾哈迈德加入比赛,因为他们觉得艾哈迈德脸上的笑容比他们赢得比赛更有意义。艾哈迈德伸伸身体,走向球场中间。虽然摇摇晃晃,但他还是坚持走下去。他铿锵有力的、继续走着。所有队员鼓励道:“加油!艾哈迈德!”、“继续!”、“你是最棒的!”人非生而知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许多技能都是由不会到会,这需要去大胆尝试,不断锻炼。尤其是在某一方面存在不太擅长甚至是缺陷的孩子,更是需要勇敢尝试突破,只有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就。

三.角色体验,引入道德教育

以第一人称当事人的角色讲解故事,容易让儿童步入故事人物的情感世界,与故事角色产生共鸣,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绘本通过主人公身边的小伙伴叙述故事,“我”的行为引导读者的道德教育。

(一)培养儿童的博爱心

《喊人吃饭的言语障碍者》通过“我”讲述了灯叔叔和他儿子油灯的故事,讲述者正是与主人公玩耍的小伙伴。父子俩都是言语障碍者,灯叔叔每天早上会按时带着油灯,敲起兔皮鼓走街串巷,叫大家起床吃早饭。而村民们也习惯了他的鼓声。当大家听到灯叔叔的鼓声和他那让人听不懂的外星语时,就赶快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这天,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睡着,等着灯叔叔的鼓声叫醒他们,但是等啊等啊,也没有等来鼓声。后来得知,灯叔叔病了。没能像往常一样叫醒大家。灯叔叔的朋友艾哈迈德带着他去城里看病了。突然有一天,灯叔叔的鼓声又响起来了,没有像往常一样有力,但还是能够叫醒大家。大家发现,原来是灯叔叔的儿子油灯拿着他父亲的鼓,像灯叔叔那样敲打着,嘴里也说着像以前一样的让人听不懂的外星语。但大家都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灯叔叔和他的儿子油灯虽然不能和大家一样表达爱,但是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种爱,一种无私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在灯叔叔生病不能继续敲鼓叫醒大家时,他的儿子油灯便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份特殊的使命,这就是一种爱的传承,博爱的传承。这个故事意在培养儿童的博爱之心。

(二)培养儿童的包容心

《还没长大的男孩》,以“我”佳努讲述了她与一位智障胖男孩的故事。他七八岁,但是智力却是三四岁的水平,他在玩耍的过程中差点伤害到一岁半的小女孩茹雅。为此胖男孩的妈妈不断向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妈妈道歉。小女孩的姐姐佳努看到胖男孩的妈妈并没有因为这事惩罚胖男孩,这让她很不开心。她的妈妈小声对她说道:“他并没有伤害到你妹妹。”佳努反驳道:“但他是个大小孩,怎么这样对一个小小孩呢!”妈妈继续说道:“他只是身躯大了点,年龄大了点,但他的精神年龄并没有和他的身体年龄一样长大”。佳努说:“可是我怕他!”妈妈摸着佳努的头说:“不要怕孩子,他只是个生病的孩子。我们应该爱他,帮他!”“我们怎么帮他?”“我们接近他,和他聊天,和他一起玩耍……不要怕他!”佳努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于是拿着一些饼干走向胖男孩,面带微笑把饼干递给他。胖男孩非常高兴的拿走饼干,默默的吃,并没有像刚才那样摇晃身体试图伤害别人。佳努的妈妈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应该有一颗包容之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而故事中的胖男孩更是由于特殊原因比同龄小孩发育迟缓,我们更加应该有一颗包容之心,要能原谅别人的缺陷。

(三)培养儿童的同理心

《沉默的天使》讲述的是一个聋哑男孩,他将自己封锁起来,不与任何人交流。因为他认为自己失去了和朋友交流的工具。但一次偶遇时“我”发现,男孩可以听到从远方传来特别微弱的木笛声,这个声音让男孩的表情有了变化。笛声逐渐变得清晰,木笛的主人,把自己装满货物的篮子挂在手肘上,腾出手拿着一支木棍做的笛子,为了吸引男女老少顾客买自家木笛,在公园各个地方边走边吹,正向我们走来,笛声越来越响,男孩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同时,他嘴里发出吱吱喳喳的调子。“我”买了一支新笛子送给男孩,他一拿到笛子就吹小贩所吹的那首曲子……他的笛声在空中起舞,美妙旋律飞入每一个过客的耳朵里,就连树上的一片片叶子也开始随声飘扬,小鸟们轻轻摇动身体,在他头上飞来飞去;玩耍的孩子们也停下来,快速聚集在他周围,倾听这动人、他们先前很嫌弃的“朋友”所吹演的歌曲。曾经孤单的孩子现在有了朋友。“我”自言自语:“这个男孩之前只是没找到他喜欢什么,音乐就是他的良药!”这个故事告诉孩子,身体残障的孩子也有特长,他们的特长需要有人去发现、了解,他周围的朋友要有一颗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这样既可以满足他人的真正需求,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拥护。该绘本从两个角度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从残疾儿童的角度,鼓励他们去战胜身体上的残疾。从健全儿童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的角色体验、第一人称的路人视角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教育儿童正确认识残疾人并与残疾人相处。总之,儿童绘本对幼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更大地挖掘出儿童绘本对于幼儿的价值,以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注释

[1]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9-83.

[2](埃及)希哈卜•苏丹:没有香味的花儿[M].开罗:知识之光,2016年3月.

作者:李喜娟 单位: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