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道德教育在中学生家庭实践中的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道德教育由原来的家庭、学校、社会并驾齐驱不断渐进发展,逐渐演变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叠加发展,没有让每个层面的道德教育发挥最大的积极效应。道德教育应该伴随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种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形式。在养成教育的这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影响力最大则是显而易见的。如今中学阶段的德育现状向教育生活化或生活化教育的趋势发展,更加要求中学生的德育养成应该在家庭中找一个平衡点才能达到引领中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目的,在家庭生活实践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中学生。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教育;教育生活化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科技快速发展时代,在知识不断创新发展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人们的思想理论也随之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现代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其中一个重大趋势就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始趋向生活化与生活教育化,基于此,要让道德教育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让道德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实际家庭生活中,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则需要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在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在家庭生活中践行教育理论,不断将道德教育生活化,不断将家庭教育持久化。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
对于每个中学生而言,家庭之于母校,父母之余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的第一阶段,所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道德教育成长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家庭教育功能至关重要,而如今,家庭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一,重智育轻德育。启蒙教育过多强调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现在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胎教到早教、到幼儿园教学、以及义务阶段教学等,然而呈现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家长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孩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成果,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导致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严重的偏差。当智育“战胜”德育而成为学校的“宠儿”时,势必会出现学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滑坡、心理失衡、身体素质下降等恶果[2]。孩子的道德品行出现很多不良行为,校园暴力、斗殴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多,而家长将这一系列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归结为学生的调皮、不听话,殊不知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长此以往只会让家庭教育误导学生、阻碍学生的健康的发展。第二,教条主义盛行。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更多选择理论、教条的传授,而忽视了道德实践,特别是榜样示范作用。这其实一定地违背品德形成规律,是忽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的表现。导致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学生对我国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品质了如指掌,却在生活中渐行渐远。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必须符合道德发展的规律,将传统文化和道德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所听到、学到的优良品德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第三,缺乏良好的亲子沟通。父母缺乏对沟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现代家庭教育的观念中,不少家长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片面认为只要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即使偶尔进行沟通,也会经常不注意沟通的语气和措辞,让孩子总感觉到自己处于弱势,家长处于强势,久而久之,忽视了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学生开始不愿意同他们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总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遇上中学生的叛逆期,使得亲子之间沟通更难,矛盾不断激化,家庭教育失去了主战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经常处于不被尊重和被动说教的地位,因此很容易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沟通的质量。第四,转嫁家庭教育的责任。普遍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只应该是学前教育,进入学校后,道德教育就归学校与家庭无关,这种想法导致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迷茫。例如,最近发生的一件痛心的事件,黄冈某中学考试过程中,某学生用手机作弊,老师刚将手机收上讲台,这个学生则从教学楼上纵身一跳,这一举动让大家感到惊讶的同时还有痛心。家长将所有责任归咎于收手机的老师,可是这个事件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的责任又该谁来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什么时候交给了学校德育呢?这个案例值得家长深思。
三道德教育在家庭中的实践途径
第一、家长良好的榜样示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很明显,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这个阶段性飞跃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或者这个飞跃不能及时实现,儿童长大后无法适应社会;或者儿童遭受难以承受的认知矛盾,对道德丧失信心,长大后对社会安定不利[3]。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做到凡事以身作则,并且认识到榜样的无形力量,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论语》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孩子成长角度来看,家长的习惯对孩子习惯的养成起决定作用。因此,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平台,作为父母要时刻以自身为榜样去示范和引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有好的榜样、正确的参照物和正确的行为、语言示范可以让孩子有形可循,有样可学。因此,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家庭的环境和氛围是青少年养成教育和道德教育成长过程的根基,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第二,道德教育在家庭实践中保持持续的激情。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家庭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而不是只特定在学前阶段;道德教育应该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而不是只在幼儿阶段;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在生活实践中时时处处予以孩子道德示范和教育。当前的学校德育所强调的只是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不是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所以作为家长,平时应注重孩子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注意养成教育,好习惯好品质不是一日速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道德教育,在跟孩子的接触当中可以细心留意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及时的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积累的。第三,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庭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参与力量,学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家校合作对培养孩子的意义与价值,做好服务者工作,给予家长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构建有效的参与渠道[4]。学校应让父母意识到道德与教育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和责任。Symeou指出,应该使父母认识到他们对于孩子学校教育的成功富有最终的责任,而不是学校和老师[5]。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构建家长参与渠道,例如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小组等形式。家长深入道德教育课堂中,参与学生的研学旅行、社会调查、人文情怀等新颖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吸纳社会中良好道德信息,开阔中学生的视野,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有机结合,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行作用。让道德教育应用于家庭生活实践,更富有针对性、具体性和生动性以及时效性。对于学生来说,家长要让家庭教育功能成效显现,在家庭生活中时刻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学习传统的道德文化同时教育孩子践行道德理论,加大渗透的力度,把道德教育和家庭生活的每个层面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同时,社会、学校、家庭积极配合,群策群力,重视家庭教育的延伸作用,让学生学好道德理论,并将其贯穿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实践中,感悟到道德品行会绽放人性光辉。
作者:姚程 李莉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