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在迈向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思维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作为当代高校学生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之一。同时,也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高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寻求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互联网既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如今,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高校学生;道德教育

一、网络是把双刃剑

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总是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使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时尚,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一直呈现为增长的趋势。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崭新天地,不仅能让学生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在学习之余获得愉悦,激发学习兴趣。但同时,网络对学生们的诱惑也非常大,他们在网上获得的信息图文并茂,声情融会,极具心理的感染力,使他们陷于其中,学习、生活受到影响。所以,合理利用互联网,促使学生在求知中创新。利用互联网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德教育渠道。

二、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将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校园内也同样能够接受到道德培养,接受伦理的熏陶。所以,在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可以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校园德育建设。在给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通过改变老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道德教育的实际案例,既可以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他们所遇到困扰和问题,又可以让他们接受到更好的道德教育,学会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下课后,可以结合课堂教育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德育意识的渗透,使道德教育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探索

1.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这种行为,社会将不断向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转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上许多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各种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屡禁不止。因此,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老师必须给学生传授一些正确的道德行为,坚守道德的根本准则,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防腐拒变能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免疫能力和抵御能力;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个体道德意志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正确判断各类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分辨能力。

2.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互联网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客观标志,在网络时代,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网络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音符而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甚至人为地去怀疑、敌视、限制互联网的发展。关注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不定时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正确的使用互联网,面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对此,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待互联网,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使网络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积极作用。

3.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面对日益强大的网络信息,教育者不能消极、被动地等待问题出现之后的补救,而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介入网络建设之中,有效地抢占网络德育阵地,并努力改善网络环境。培养一批熟悉信息网络技术的高素质新型队伍,不但可以深入培养学生的素养和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而且具有自觉维护真理的道德责任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灵活地使用和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各种网络教育形式,增强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

四、总结

总之,面对全新的网络世界,对于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新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增强老师工作的新面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促使学校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作者:蔡婵婵 单位: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