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党的确立了新时代的新任务,为了培养出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高职院校应牢牢把握职业道德的历史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丰富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内涵,突出“中国梦”的职业理想教育,“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本位观教育与爱岗敬业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把握新时代新思想的基础上,创新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路径,转变传统办学理念,积极进行职业规划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
新时代,我国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封建文化中还有许多糟粕,全球化浪潮中侵入我国的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想正在侵蚀部分人的道德意识。在高职的道德教育中,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已经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一起共同组成了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但近年来,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相关课程的系统性不够。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他们要经常面对社会上的诱惑,对于这些思想糟粕缺乏清醒认识,个别学生往往不加甄别一并吸收,形成了金钱至上、崇尚自私享乐的价值观念,对高职院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心存抵触,学习过程中敷衍应付,无法形成全面完整准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这既不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备军,是新时代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拥有一大批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新时代职业道德的特征
职业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职业分工协作历史中发展而来,具有很强的历史性。职业道德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中既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水平的制约,也受同时期主流道德形态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历史形态。职业道德伴随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发展形态趋于复杂和严密,对人们的职业行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更为明确与显著。职业道德是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由于现代社会中的职业类型和行业分类的多种多样,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是多样性的。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知识与经济爆炸式发展,各个细分职业类型、劳动关系和企业文化等对于从业者行为与品德要求更是丰富和多元。未来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催生更为多元化的职业类型,因此各类职业道德将更加多样。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赋予职业道德更为丰富的内涵,也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指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发扬劳模精神将爱岗敬业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结合起来,这是职业道德的最鲜明的时代性。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涵
党的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任务,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切实做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努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后备力量。
(一)进行实现“中国梦”的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理想是劳动者从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出发,对职业前景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过硬的政治素质,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抱负。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将个人发展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怀有“中国梦”的年轻人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肩负起未来整个“中国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最终落脚工作,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是对“中国梦”的最坚实的守护。
(二)进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本位观教育
职业本位观是劳动者对自身工作的定位,涵盖工作目的、工作性质与工作路径,决定了劳动者进行工作的最根本出发点。高职院校学生往往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不能清楚认识相应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再加上受西方某些思潮流毒干扰,形成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职业本位观,错误地认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庸俗地获取财富,忽视了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应当教育高职院校学生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出发点,培育他们努力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才能将这一观念体现在他们走上社会后长期的工作中,切实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人才。坚持职业本位教育是道德教育基础与起点,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才是正视未来工作,做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源点。尤其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本位观教育才是为“为人民服务”最终实施的落脚点。
(三)进行爱岗敬业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层面的基本要求,反映劳动者对工作的基本态度和观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动力源泉。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著称于世,历史上伟大发明创造与宏伟工程无一不是这一精神的杰作。新时代,需要继续坚持弘扬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年继承并发展这一美德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四)进行针对性的道德机制教育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的是对学生在未来职业工作中所需实践工作技能的教育与引领,针对工作本身的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容易过多强调职业性而丢失其社会属性,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强调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在实践工作中作为思想引导,约束行为。尤其针对职业教育,在纯理论教学不足的基础上,一旦放松道德机制教育,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也难以估计。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有效适应未来工作,道德操守是否能够有效把握是关键点。未来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的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否稳固。当前需要注重的是,积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政治、法律、知识、审美等方面的道德机制教育,为学生排除落后消极道德的负面影响,这直接关系到学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准的长期培育。
(五)重塑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提及道德教育,学生们往往难以提起兴致,认为是简单重复的说教,这是对职业道德教育认知的偏差。学校需要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新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面向的是未来职业岗位与社会化角色,重塑的是与未来社会职业道德关系的图谱。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持续地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为社会主义的持续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肩奋斗,应在工作岗位上为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应让其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来了解职业道德,来理解“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引导高职学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尤其应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理想、“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原则、“爱岗敬业和乐于助人”的职业道德规则三个层面来重塑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路径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新思想指引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入推进。具体说来应当以转变传统办学理念为切入点,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进行职业规划。
(一)转变传统办学理念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为追求高就业率,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开设各类专业课程,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重,认为其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不大,或是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是企业培训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人才竞争更趋于多元化和全方位,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人才比拼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拥有优秀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有可能脱颖而出。而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中树立高职院校的良好口碑,反过来有利于学校就业率的提升。
(二)积极进行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学生在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往往缺乏职业经历,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容易产生焦虑、迷惘与冲动等不良情绪,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在经历挫折后更容易形成自暴自弃心理。学校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念,在充分了解他们所思所想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与就业帮扶,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与抵制侥幸心理,积极为他们拓宽就业信息渠道,鼓励学生树立勇于尝试的探索精神,一方面树立他们崇高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肯干精神。
(三)优化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高职院校培育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目标,又是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最直接体现。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明确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根据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丰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改变传统的以空谈理论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对职业教育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结合行业发展和社会要求细化职业道德标准,利用案例教学、工学结合等多种渠道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
(四)构建良好校园环境
在学校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长期在校园里面学习生活,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对于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它不仅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而且直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
(五)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要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性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奋进精神。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成为学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载体。高职院校要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设立以强化职业操守为特色的专业课程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特色的公共课程,多渠道扩展综合素质教育,以期达到“能力和道德水平同时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
(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必须以师德和教风建设为切入点,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氛围,提高广大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并以他们认真负责的精神教育和感染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要在校园范围形成“齐抓共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优良的教风、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出表率。
作者:李贺刚 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