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

摘要:农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农民生态道德认知不足、制度规范涣散、理论与实际脱轨、技术规范不完善等问题。农村生态道德教育应做到生态道德与文化素质相统一,道德水平与制度规范相统一,理论规范与实践应用相统一,基础规范与技术规范相统一。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生态道德观教育

1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近年来,乡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弊端渐渐浮现,城镇化和工业化飞速发展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加之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原本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面临危机。农民是农村地区的主体人群,对广大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促使其树立生态道德理念,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为乡村地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保障。

1.2有利于农民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和消费观念

一直以来,许多农民觉得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农业生产采取粗放型模式,如过量使用农药等。虽然经济得以发展,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出现了一些过度消费行为,如盲目攀比,比排场等,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转变农民错误的思想观念,培育农民的绿色意识和节约意识,营造绿色、和谐、文明、健康的乡村文化氛围。

1.3有利于农民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生态道德教育过程是提升农民道德素质的过程,也是农民把科学理论知识内化为道德观念的过程。生态道德情感的形成以生态道德认知和理念为基础,但是仅具有了认知,缺少实践的道德情感是不稳固的。通过实践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农民会有更多亲身经历的机会,可增加阅历、累积经验,从而形成稳固的生态道德情感,并将道德约束落实到行动上。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农民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2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生态道德认知不足

农民会不自觉产生一些破坏生态的行为,如随意砍伐森林、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随便倾倒垃圾等。被严重破坏和污染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地割裂农业种植的根本条件,给乡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追根求源,原因在于农民对生态自然的认知浅显,缺乏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毫无顾及地在自然环境中获取利益。农民生态道德观念现状和解决乡村生态问题的迫切性是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出发点。

2.2制度规范涣散

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具有对象广泛、内容丰富、层次繁杂的特点。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遵守系统性原则,层层推进。目前,乡村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多个部门管辖,各部门自行其是,生态道德建设工作成了一盘散棋,教育内容零散,毫无规划。一些乡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将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放置一边,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换取自身利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对企业污染行为视而不见。面对利益,生态危机未能使人们完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们内心的生态正义感还要进一步挖掘。生态正义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有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然每个人都要承担环境保护的使命。在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上,缺乏责任意识就是脱离了生态正义。

2.3理论与实际脱轨

生态道德教育和实际脱节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生态环境知识教育脱离农民实际。生态环境知识教育最常见的方式是发放宣传手册和书籍,现实情况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难以理解乏味的生态环境知识,这样就不能真正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二是农民不易构建持久的生态文明观念。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在认识和情感方面缺乏对生态道德的掌控,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容易被眼前利益诱惑,做出不当行为,偏离道德教育的目的。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旧的乡村秩序逐步瓦解,新的城镇化生活秩序还没有完全建构起来,留下了道德的“空地”。

2.4技术规范不完善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污染物大都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农业工业化已经成为趋势,机械化生产易导致耕作过度,加剧农田土壤的风蚀和水蚀,破坏乡村生态系统平衡。部分农民文化素养不高,教育者单纯依靠理论讲授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农民难以接受和理解,更无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内化为可以实践的学识。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不考虑农民的特殊性,按照学校教育学生的方法教育农民,教育效果不显著,甚至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解决当前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措施

3.1生态道德与文化素质相统一

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农民生态人格的缺失,而农民生态人格缺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农民缺乏生态道德知识。道德知识是道德判断的前提条件。农民生态人格的养成离不开生态道德知识的学习。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就是在对农民进行生态常识“科普”的基础上,重点讲授生态学阐释的生态规律,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常识等。要在乡村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在生产生活中树立新的自然观,既感恩于自然的恩赐,又惧怕自然的惩罚,形成对自然感恩和敬畏的态度,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倡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宏扬和谐社会新风尚。

3.2道德水平与制度规范相统一

制度是调整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或规约行为者行动的强制性规则体系[6]。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7]“生态制度是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8]应由政府主导建立健全乡村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监督体系与赏罚机制,在全社会构建生态有价、资源有偿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使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成为规章制度。环境执法部门要加大对生态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通过外在的强制力量促使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逐渐养成生态人格。

3.3理论规范与实践应用相统一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和制度体系,还体现在社会行为过程。要牢牢树立整体德育理念,优化生态道德教育方法。一是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不固守或留恋于某种传统的教育方法;二是发挥不同方法的协同作用,最大化地形成整体合力;三是充分挖掘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搭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平台,动员更多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效益。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的实际行动积累凝结而成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自身的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塑造好的品质必须要联系实践,农民生态人格的养成也不例外。要引导农民在生产生活中踏踏实实地履行环保义务,积极投身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养成生态道德习惯,进而建立自己的生态人格。

3.4基础规范与技术规范相统一

应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生态示范村镇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生活方式;以推广清洁能源、增强乡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改水改厕,增强污染物排放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等方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应以生态经济助推农民脱贫致富,以农民致富助推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保障乡村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改良人居环境助推农民生态道德思想改变,以农民生态道德思想改变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精神文明建设。要从生态环境立法、乡村规划、干部考核制度等方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2]耿敬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视角[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04):57-60.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

[5]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N].人民政协报,2013-06-20(1).

[6]梁金霞,黄祖辉.道德教育全球视域[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7.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8]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29.

作者:王文艳 单位:喀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