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党建思想逻辑起点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敏锐的理论思维,针对我们党所处的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为应对“四大考验”和化解“四种危险”,致力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命题。从党建思想的丰富内涵来看,人民一直是党建思想的核心命题和关键词汇,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深刻体现了在新时期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种最直接、最本原的认知态度。
[关键词]
人民;;党建思想;逻辑起点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1]在这里,恩格斯所指的“历史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逻辑的起点”,不仅仅是指历史开始的某个具体时间段,而主要是指历史发展中的最原始的社会关系。亦言之,是指人们在深刻的社会实践中将事物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个思维过程,不仅反映了人们在对事物进行概括、归纳、演绎过程中的最原始的逻辑思维结构,而且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事物最初、最本质、最基础的认识观念,是人们对事物产生思维的逻辑动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敏锐的理论思维,针对我们党所处的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为应对“四大考验”和化解“四种危险”,致力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命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科学理论。从党建思想的丰富内涵来看,人民一直是党建思想的核心命题和关键词汇,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深刻体现了在新时期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种最直接、最本原的认知态度。
一、从认识论看,人民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该事物的看法和认知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实践的基础;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解释,政党是一定阶级、集团的政治组织,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社会组织的利益,其目的是通过普选、革命或其他政治手段来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影响国家政治,从而实现其政治纲领、政治目的和政治构想。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代表着无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亦言之,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组织。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能够建立且不断发展壮大,其原动力源于人民,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壮大的逻辑起点。在此观点的影响下,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对人民与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认识深刻。比如,新中国成立后,针对部分党员官僚主义作风突出的问题,认识到人民之于共产党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指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2],共产党“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3]。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党员只是人民中的一部分,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不具有任何特殊性。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关系的认识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来源于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逻辑起点。对人民之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前瞻视野,从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从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新特点出发,极力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4],从而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执政、党的建设、国家的长治久安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只有把人民的力量调动起来、汇聚起来、凝结起来,让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扮演主体角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壮大,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得以稳固和拓展。“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5]。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干部更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少数”,而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坚定的支持者、践行者和助推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试金石和检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成功、改革开放是否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成功,由人民说了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人民的态度好坏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否,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取得预期目标,反映改革开放是否给人民带来了福利和实惠,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落到实处,反映发展是否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党的一切改革目标都应该围绕人民来设计,围绕人民来实施,围绕人民来谋划,围绕人民来构建,背离这个轨道或者偏离这个方向,就不能保证改革取得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人民处于主体地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我们党是人民的公仆,其主要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其根本任务是为人民谋福利,其扮演的角色是为人民服务的群体。从的相关论述来看,他显然是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认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关系的。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组织,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逻辑起点;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注重人民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人民的需求出发、从人民的愿望出发,大力提高人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如此,方能实现党的建设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融合。
二、从历史观看,人民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
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否认上帝创造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否认“神”是推动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反对英雄史观,否认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马克思看来,人民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是进行社会改造的重要元素,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不但有力地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们的英雄史观,而且还毫不犹豫地坚定了人民的立场,深刻表达了人民创造历史、改造历史的思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马克思还指出,在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背后,并不存在什么隐性的力量,也不存在什么其他动力,唯有人民才是改造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唯一动力,“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在这里,马克思笔下的“人”其实就是指人民,是人民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是人民在改变历史进程,是人民在助推社会变迁。和马克思一样,列宁在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对人民亦有深刻的认识。列宁认为,党的事业需要人民的力量,国家建设需要人民的参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的介入。事实上,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在同敌人的艰难斗争中,列宁就坚信人民群众是俄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巩固革命政权的过程中愈发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并主张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人民联系起来、将党的事业与人民充分结合起来。对人民推动历史发展这一论断深信不疑。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针对人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的论述充分说明了人民在社会改造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从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与历史的关系来看,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解放全人类、改造全世界,而这些都离不开人民的帮助与参与。因此,从历史观的视角看,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以人民为逻辑起点,重视人民解释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作用。不但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而且从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出发,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对人民给予评价。重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9]因为,在看来,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就前后动员民工25万人、民兵5万人。进攻时,他们跟随解放军一起前进;防御时,同解放军一同守御阵地。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给前线运送弹药器材3000万余公斤,粮食、燃料2亿公斤,修补道路300余公里,提供门板50万余副、檩条34万根、麻袋55万条[10]。正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光辉的革命斗争史出发,意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1]。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下,我们党能够依靠的力量仍然是人民,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为只有人民才能赋予党前进的力量,只有人民才能给予党创新的活力,只有人民才能夯实党执政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和从事的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里面,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者,但同时也是实践者;而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党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12],紧紧依靠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进程。同时,要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离不开人民,人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方能垒土成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人民还是党的事业的监督者。在人民的监督下,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担当使命;才能更好地践行承诺,完成人民的嘱托;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才能更好地执政,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与社会治理。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干事创业,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党的建设,紧紧依靠人民全面从严治党,要让人民成为党的建设的监督者,要让人民的批评成为我们党营造风清气正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党同样也只能依靠人民。人民所持的肯定、否定态度就是我们党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小康,全面小康社会才算真正建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才算真正实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党也必须依靠人民。从某种意义上讲,依法治国中的“法”指的就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人民的意愿就是最大的“法”,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就是最大的“法”,只有人民满意了,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依法治国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总之,正如所强调的那样:“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13]无疑,上述关于人民与党的历史的关系的相关论述表明,对人民创造历史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逻辑。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追求解放和幸福的历史。我们党虽然是领导核心,但人民才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源泉[14]。人民不但可以为党的一切活动提供动力,而且能够不断地校正我们党管党治党的航向,使其永远与人民的利益相吻合而不偏离正常轨道。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党要完成一系列的历史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党要把人民放在重要位置,要发挥人民的力量,要拜人民为师,要使人民成为党的建设的逻辑起点。
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民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各个要素不是孤立的、分散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从而使各个事物成为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政治优势,同时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特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90多年的艰辛跋涉中从一个个困境中奋起、从一个个挫折中走出、从一个个失误中崛起,可以说,依靠的就是广大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才渡过一个个难关、跨过一道道沟坎,才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广大人民建立了一个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中华民族利益、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新中国。为此,郑重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5],从而辩证地强调了人民与共产党人之间的血肉联系。邓小平也指出:“如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看不起群众,遇事不同群众商量……将来一定要栽大跟头。”[16]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离不开人民,只有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力量才能一步步壮大,党的事业才能日新月异,党的道路才能宽广坦荡。因此,从联系的观点看,人民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逻辑起点。新时期,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以开阔的视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愈发感受到我们党所面对的巨大压力和所承担的巨大责任,愈发感受到我们党在改革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巨大挑战。正是从这些压力、责任和挑战出发,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我们党要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胜利、要取得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要使我们党成为新时期领导新长征伟途的关键核心,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因为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展现了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属性。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者,由于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面对的诱惑和考验比其他组织要多,因此,也就愈发要求我们党加大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保持共产党人的基本品德,继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急流勇进、一往无前,在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前能够坚守住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血脉相连、声息相通,始终坚持“群众是真正英雄……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7]。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不正之风,我们党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要以群众的意志为目标,要以群众的愿望为方向,要以群众的要求为杠杆,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想法与需求,了解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把群众工作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事情放在重要位置,不推诿、不敷衍、不扯皮,把群众的根本利益、阶段利益与特殊利益结合起来,以根本利益为准则、以阶段利益为目标,正确对待、合理解决特殊利益,从而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总之,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的力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显然,关于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相关论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逻辑。党与人民的关系是鱼水关系,党离不开人民,党的事业也离不开人民,党执政的基础在于人民,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来源于人民。有了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党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因此,从联系的观点看,人民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只有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党才能把人民真正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周围,团结在党的事业的周围;才能真正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密不可分,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协力奋进。
四、从发展观看,人民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
发展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前进、上升的一个过程,其发展趋向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的方向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并通过物质层面体现或者展现出来,成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一直坚持将发展是为了人民或者说发展是为了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追求的目标。早在青少年时代,马克思就有了为人民甚至为整个人类谋取幸福的思想,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里满怀深情地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18]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激励和驱使下,马克思后来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特别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进行描绘,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没有阶级压迫、没有贫富差距,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生产资料私有制将被消灭,人人从事劳动、人人参加生产,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全人类共同享有,重要的是,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关于发展是为了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思想很快就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和认同。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仍然主张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改革都是为了人民、为了让人民富起来,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社会。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趋势、回应群众呼声,主张将党的建设、改革发展、人民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强调党领导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主张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质就是为人民谋取幸福,指出人民有权利共享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19]。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新时期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体现。此外,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就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是发展的重要推手,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而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做大蛋糕”。“蛋糕”大了,要让人民能够分到“蛋糕”、吃到“蛋糕”,毕竟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最终判断标准是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共产党人是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引路人,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心,要有攻坚克难的坚强毅力,要有壮士断腕的非凡勇气,要有凤凰涅?的大无畏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矛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将改革的红利返还于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1]。总之,我们党应该加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改进生产关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谋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协调“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充分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成果,让人民成为改革红利分配中的获得者与享受者,不断缩小地区差距、消除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关于“发展是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观点来看,人民是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维逻辑。因为,在看来,人民才是改革发展的中心环节,人民的利益才是改革发展的最重要一环。改革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依托,以人民的利益为旨归,以人民的幸福为目的,以人民的愿望为落脚点;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人民的幸福出发,从人民的愿望出发,并且力争让人民的利益不受损、让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让人民的幸福生活有实现的可能。只有人民满意了,或者说人民能够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改革发展才算达到目的、才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算符合人民的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如期实现。
作者:黄亦君 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建设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3.
[2]建国以来文稿:第1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81.
[3][8]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1031.
[4][5][11][12][17][20][2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367、5、97、367、96、40.
[6][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295.
[9][19].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7.
[10]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课题组.群众路线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的生动实践[N].太原日报,2014-04-25.
[13].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EB/OL].
[14]鞠健.陈云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思想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3):90~94.
[15]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16]邓小平文集: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06.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