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说现实意义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党建学说现实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已经从国内战争中走出来,列宁面对新的形势,对党员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形成了列宁的建党思想。列宁认为在新时期要提高党员的标准,提升党员的素质,改善党的作风。而在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员虽然整体形象较好,但是还存在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党员作风不正以及对党员的监督不到位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列宁的建党思想对我国有着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列宁;建党学说;党员作风;党员监督

列宁的建党思想十分丰富而且富有价值,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党建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列宁的党建思想在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依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借鉴列宁的建党思想,不断深化党建改革,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

一、列宁的建党思想

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基本上结束了战争,但同时又面临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列宁提出了一系列的建党学说,主要包括提高党员的素质,对党员进行合适的监督等内容。

1.提升党员的标准,提高党员的素质

在战争结束以后,列宁认为对党员的要求不应该还是“不怕死、忠诚老实”,而是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更高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党员。战争结束后,共产党人亟需解决的问题是经济的发展,“充分借鉴外国资本主义”。所以,在当时的俄国一个党员是否懂得经营管理是党员更高层次的标准。列宁认为在成功建立苏维埃政权后苏联共产党面临着两个任务,一个是经济建设,另一个就是文化建设。要进行科学文化建设,就需要党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列宁主张所有的苏共党员不仅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他还斥责一些文学艺术的门外汉,说他们没有什么哲学修养。列宁指出必须要利用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艺术来充实社会主义文化,共产党员不仅仅只应该是革命家,还应该是艺术家、科学家。

2.改善党的作风,反对官僚主义

历史上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会因为官僚主义的存在而威胁到其执政地位,列宁也从中看出了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认为官僚主义者是一个国家执政党的最大敌人。列宁认为官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小生产者的涣散性和分散性,贫困,不文明,交通不便,工农业生产之间缺乏整体的经济周转”。列宁同官僚主义的斗争非常激烈,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彻底铲除官僚主义。他指出,必须要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社会主义的实现靠少数人和一个党是不可能的。列宁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到底是沧海一粟,只有当我们正确地表现所意识到的东西时,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引导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引导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毁坏。”列宁要求,苏维埃的政府机关必须从组织上杜绝官僚主义和拖拉的作风,并且还制定了反官僚主义法,必须将那些严重的官僚主义者送上法庭。只有铲除官僚主义,整顿党的作风,使党员成为人民真正的公仆,人民才会支持这个党。

3.高度重视党的监督

共产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因此,列宁认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受到党内外的监督,这是党的利益和党的团结得到保障的重要措施,也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在列宁生命的最后阶段,苏共党内官僚主义日益严重,潜藏着分裂的危险。针对这种情况,列宁认为为了党的团结稳定必须对党进行监督,并且他强调监督机关不应该是中央委员会的下属机关,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平行的,需要一个有权威的监察机关对党内、党外、基层、中央实行有效的监督。监督必须是铁面无私,不屈服于其他权利的。列宁提出的党需要监督的思想对国际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二、新时期我国党建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种思潮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我国的党建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在我国的党员队伍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不良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也可以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党建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党员政治素质参差不齐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党员数量可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党员都具有比较完备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的党员崇拜金钱,特别强调物质生活,对精神文明构建不够重视;有的党员奉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表现出自我膨胀,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完全颠倒。“政治素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淡化,入党动机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党员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侧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许多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少,对党员标准认识不够,甚至有的党员对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都知之甚少,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发展和党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这都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的表现。

2.党员中存在作风不正的现象

十八大以来,高到中央的领导干部,小到科员,落马者不计其数。落马原因多样,但无非是钱权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几种。虽说是反腐效果显著,但是也从另一方面显示了我国党建中存在着作风不正的问题。由于党员们的个体认知水平、思想觉悟、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都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西方文化不断渗透,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愈发复杂,对党员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有些党员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出了一些对党风有损害的事情。这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根基不稳导致作风不正,从而影响了整个党的形象。

3.对党员的监督需要加强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党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身居要位的党员干部,都需要接受监督。受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不仅对我国的经济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在人们的思想领域引起了强烈的碰撞,对人们的思想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党员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影响着党员的行为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需要党员坚定信仰、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还需要从外部对党员进行监督。

三、列宁的建党思想对我国党建的启示

对于列宁的建党思想,我国历届领导人都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攻坚期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依然可以借鉴列宁的党建思想。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党正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过程,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所以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党要采取新措施,争取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1.要提高党员的准入门槛,控制数量

新时期,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队伍不断壮大,但是质量上却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对党员的评选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党员,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一来,不仅使党员自身得到锻炼,还使得党员在群众当中起示范作用,提升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以达到提升党的整体形象的目的。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必须时时刻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党员的入党动机进行全面的调查,在具有端正入党动机的积极分子成为正式党员以后,依然要对其进行多种渠道的引导和管理。党员入党后思想上容易产生松懈,认为已经成为党的队伍中的一员,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要继续引导他们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党员的责任心。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素质

在新时期,需要加强党员的素质建设。“列宁认为党员的质量比党员的数量更有利于党的战斗力及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国情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实情况对我们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党员也需要更高的能力水平才能适应现在复杂的情况。只有建设学习型政党,才能提高党的凝聚力。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但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员的思维、生活方式都已经改变,传统的党建教育培训由于政治教育色彩太浓厚,也已经不适用于现在思维活跃的青年党员。因此需要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优化教育培训的内容,使其更具有吸引力。组织生活的内容要根据党员的不同而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安排,这就需要理清学习内容的轻重缓急,有目的地去制定具体计划。同时,党员组织生活的内容要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内容要与时俱进,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去设计。

3.加强党员监督,改善党的作风

党的作风可以表现为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干部生活作风等多方面内容。党员要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形成血肉联系,那就一定要解决党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要在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必须要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并使之贯彻到生活工作之中。党员是社会成员中的优秀分子和社会中坚力量,党员的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整体建设和未来发展。改善党风,以共产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来带动整个中华民族向前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党员在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群众的监督力度,扩大群众的监督渠道,利用现在方便的社交媒体,增加向群众征求意见的广度,促使每一名党员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利用网络对党员考察可以延长考察线,扩大考察面,这样才能预防党员的投机取巧心理,激发党员严格律己的自觉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党员的财产情况进行监督。这些监督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作者:张文 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吴东泽.列宁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15.

[3]江海华.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20-23.

[4]荀毅.列宁执政党作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27-33.

[5]袁新.列宁晚年建党思想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