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

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衣食起居、礼仪交往、婚嫁、丧葬、节庆等方面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民族性、地区性差异明显。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不同,是在长期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虽不同,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具有平等的地位,都应得到尊重。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少数民族大学生虽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他们对国家,对党的忠诚是一样的。只要对其进行培养、教育,明确党的方针、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必定会坚定他们对党追求的信念。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

来自“三州”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大体上是热爱、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昌盛紧密地联系起来。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一部分学生由于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影响,思想上存在信仰迷茫、信仰模糊等问题,从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不坚定,因此我们要依靠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教育,从而坚定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

2.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需要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数量及质量的建设,一方面会充实、壮大党的队伍,另一方面对民族高校地区的稳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在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教育学习中,会不自觉地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向党的方向靠拢。民族高校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交平台,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和其他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便于真正地了解到群众的心声,并把这种心声及时报告给老师,老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微杜渐。高校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未来,承接着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巨大的历史重任。然而,大学生求学期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是极易受到外来思想影响的。让少数民族学生远离宗教的束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能有效地促进其人生价值观的转变,为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3.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党组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发展观,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并把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作为学校党委的重要任务来抓。如今在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大部分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如果在校期间他们能及时地被发展成为党员,尽早接受党的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这将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且会在社会中扩大党的影响,坚定党的群众基础,尤其对于“三州”地区大学生来说,加强其党建工作,对地区的稳定、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入党的动机不纯正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五花八门,有的是父母要求;有的是看到同学们都在提交入党申请书,自己就随大流;有的是为了时髦,认为只有入了党,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还有部分学生迫于公考中部分岗位要求是中共党员的申请入党等。对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成为共产党员,则意味着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别人没有的优势。另外,各个党支部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时,较大程度上看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就是一切。殊不知,成绩只代表学生一方面的素质,如人品、修养、思想道德素质就无法简单地用成绩来衡量。这样,在推荐给基层党组织的人员中难免会有不少入党动机不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入党积极分子。由于大三的入党积极分子面临着就业压力,现在的很多用人单位在学生党员这方面作出硬性规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基层党组织就会多方面想办法使毕业生尽快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免会出现超前发展、简化程序等违规操作。因此,在平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上就应多方面、长时间地考察学生,提前做好学生的入党规划问题,尤其是对大三毕业生。只有本着公平、公正、效率的工作方针,才能把学生的党建工作做的更完善。

2.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的制度不规范不完善

党校培训作为入党前的必要形式,平均一个学期才举办一次,而且有资格参加党校培训的名额又少之又少,加上不能补考,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入党,这样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急切渴望。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些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性。况且,党校的培训时间也不够长,使一些学生对党的了解不够深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这些入党积极分子的锻炼机会也比较少,只有对这些学生加强锻炼,才能使他们纯洁入党动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另外,在处理大学生入党的一些日常问题时,学生党建工作的各部门没有很好地做好协调工作,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负责学生日常入党工作的多为兼职人员,平时忙于自身的事务,无暇顾及学生党建工作;二是这些兼职党务工作者平时没有腾出专门的时间研究党建工作,对学生党务工作的认识、理解远远达不到要求,更不用说形成一套完备的党建培养制度。有些高校在学生成为预备党员之前,制定了一系列考察、评定的措施,学生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后,就放松了对其教育、监督和引导。没有让预备党员每一季度都提交思想汇报、和大家一起进行思想交流,这样预备党员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及对党的认识。

3.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问题

随着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的思想难免比较消极,会把这种责任归结为学校的培养,由此,他们就不太关注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问题,以至于学校联系不上学生,学生也没有意识主动联系老师,这样党组织关系的转移就出现了僵局,有些同学就脱离了党组织。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对转移党组织关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便已经意识到要把党组织关系转移到已就业的党组织部门,但由于有些就业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党组织部门,致使学生无法顺利转移党组织关系。有些学生随身携带党组织关系到工作部门之后,由于各种原因而迟迟未做好党组织关系的转接,这样就给党建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四、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建议

1.加强入党积极分子中民族优秀成员的教育培训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是大学生党支部的一项长抓不懈的政治任务,尤其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中少数民族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要求。从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宣传动员他们写入党申请书,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端正入党动机。在进行党校考试时,严把质量关,给他们讲一些党的光荣传统。对于民族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要积极地把他们吸收进党的队伍中来。在日常的活动中,要多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党的政策好,这些少数民族的学生才有机会上大学,他们对党是有深厚感情的。通过激发学生对共产党的热爱,他们会更加拥护党的政策,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民族和谐,国家繁荣。

2.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关键是要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党务工作者。加强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定期举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班,要求党务工作者务必参加,并以主人翁的身份在培训时积极发言,相互交流思想,以此增强党建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在日常的管理中,为党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时事,并做好先进事迹的宣扬工作。三是干部队伍与业务队伍多进行思想交流。高度决定认识,干部队伍的理论高度与业务队伍的实践能力相结合,取长补短,使各自的工作能力得到加强。

3.加强积极分子教育,进一步做好党员学生的再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很多都具有强烈的入党动机,但由于他们生活的地域差异,民族风俗习惯、受教育程度不同,在入党动机的认识和平时表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民族习惯、信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让他们明白入党是为人民服务,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只有经过党校结业考试且成绩合格才算是在理论上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入党积极分子。民族地区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给入党积极分子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实践锻炼。实践出真知,经过实践的检验,生活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能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民族地区高校党员要时刻牢记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党支部要对学生党员加强管理,定期举办党务会议,监督和督促党员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事关民族团结,国家兴亡。高校党支部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壮大党的力量。尤其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党员的教育,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党的政策传播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需要高校党建工作者以积极的心态扎实地做好党建工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伟伟 姚媛媛 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