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媒体网络平台下高校党建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传统党建宣教方式受到新媒体冲击。
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主要是通过报刊、文件、会议等单向宣传形式,因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与新时期的大学生形成共鸣。不仅造成传播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精神信念的灌输和价值观的引导。如何引起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问题。2013年10月一则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动漫视频出现在互联网上,一经推出就引起了青年网民的热议,两天之内的点击量就超过了120万次。在这则5分钟的视频中,国家主席以卡通形象示人,以他的成长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和任用过程,并与欧美等国领导人的产生机制进行对比。它用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国家政治知识的普及融入到新媒体表现和新媒体平台当中,实现了某种突破,也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思考。从这则视频所收到的效果来看,兴趣是俘获受众对于信息获取的关键。信息通道越多,形式越多样,受众就会更倾向于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方式.认清这种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和发掘新媒体技术对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创新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教育手段,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2.信息泛滥易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失控。
在信息封闭的年代,党对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可以有效地过滤负面信息,避免其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信息终端的普及,青年学生每天可以接触到海量信息。在思想解放和兼容并包的宽松社会环境下,来自外来文化和各种思潮的影响时时刻刻在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冲击,这其中不乏一些消极、负面,甚至是颠覆、渗透性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也是高校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主要窗口。“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青年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关注、了解高校学生舆情表达,将更加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3.传统党建网络平台流于形式缺乏创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力量源泉。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应当注重工作模式的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虽然在近几年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实际运管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党建网站内容贫乏,更新速度较慢。目前,高校网站党建栏目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显示位置不明显,查找不便,内容更新速度不快,可浏览资源有限,形式单一等。笔者随机访问了十所院校的官方主页,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党建专题和党建子页的仅有三个。对于主动浏览者来说,这样的设置尚存不便,更不用说平时对党建工作缺乏关注的人。另外,从这几所随机抽选的院校网站上来看,党建专栏、专页内容无非是会议记录、文件通知、文献资料等等。不仅内容枯燥乏味,有些内容的最后更新已数月之久。这样的党建网路平台不仅不能激发用户的使用兴趣,更不能及时、动态地反映校园内外各领域的发展变化,难以跟上日趋加快的信息化步伐。其次,传统的网络平台只提供单向的党务工作推进,较近几年来大力推进的电子政务系统构建有较大的差距。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实现“办公信息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和“交流通畅化”,这不仅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传统党建平台相对封闭性的不足,无法实现广大师生党员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参与到各种问题的研讨、交流,不利于党内民主的发扬和党的凝聚力的形成。
二、新媒体党建网络平台建设探索
目前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概念尚未统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学界公认的理念核心是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基于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媒介形态,尤其是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代表的即时网络通讯平台。本文所指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是指当下比较流行的博客、微博、QQ、微信、飞信、人人网、在线论坛等为代表的新式媒体形式。有学者将新媒体平台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开放性、即时性、无障碍性、交互性、便携性等。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平台的特性迎合了高校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行为方式和信息接受习惯。较之原来的党建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规范、高效,既拓宽了党建信息的渠道,有加快了党的理论知识的传播速度,同时也实现了党员干部之间信息交流沟通。对于高校网络党建平台的创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着力构建高校整体、局部新媒体党建网络系统。
高校党建网络平台的创建关键是一个完整、规范的网络体系的创建。在一所高校中,最小的行政主体是一个班级,其次是院系和整个学校。构建党建网络信息系统就需要由小及大层层推进,在不同层级分别完善,从而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党建信息网络。通过调查座谈笔者发现,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新媒体通讯工具依次是QQ、微信、飞信、微博和人人网。这些工具都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互动及时等特点。另外,这些新媒体工具对于使用者来说通常具有相对于个人联系方式更加稳定的使用度,也就更加能够确保平台构建的稳定性。在手机移动网络不断提速的当下,这些新媒体工具都已经实现了手机平台的安装与使用,因此更能保证信息传输的通畅和便捷。在高校学生个体新媒体使用基本普及的情况下,党建网络平台创建需要做的就是把单独个体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便于信息的,用户的交流和成员的管理。目前,这些新媒体软件本身已经具有了这样的功能。比如QQ软件当中的QQ群功能,微信当中的朋友圈、公共账号,微博当中的粉丝群体,以及飞信当中的群组设置等等。这些功能都可以短时间内将一个个分散的个体凝结在一起,并且基本上可以达到目标受众的全覆盖。对于高校来说,构建这样的新媒体党建平台需要学校各层级,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从行政班级到各个院系,再从院系到整个学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党务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我们应当积极转变党建工作思路,顺应目前这种形式变化,敢于摒弃一些过时、滞后的党建工作模式方法。充分重视新媒体党建网络平台的创建,用新的思路和方法接受新的挑战。
2.重视党建新媒体平台维护更新工作,加强内容创新变化。
创建高校新媒体党建网络系统,平台搭建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这个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和党支部建设应该是三项根本而又具体的内容,这些工作也应该是新媒体平台所应承担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党性教育包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解读,热点问题分析,先进人物、事迹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提升等几个方面。在党建新媒体平台上面,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党员微博、博客,时政热点链接,网络党建杂志等形式,使学生党员能及时获取党的理论知识,先进党员事迹和党建信息,让同学们随时随地感受党组织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的政治觉悟。在党性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党务工作者应当坚持灵活、开放的工作原则。所有优秀的党建信息都可以转发使用,不应局限于本校内部。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基本上都在网络上设立了官方信息传播窗框,这就为高校基层党建信息准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专业、时效性强的信息,更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的热情,视频、图片、flash动画等形式更有利于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新媒体平台对于党员日常管理和高校党支部建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一般的新媒体平台都具有数据整理和保存的功能,在上面可以建立网络数据库保存学生党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资料,通过邮箱接受思想汇报,同时在网上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考察和公示。从而实现党务工作透明化、高效化,完善对学生党员的民主监督和管理。新媒体平台上的群组设置实际上相当于各党支部的网络化转型,成立网上党支部可以让支部成员在网上交流互动。支部会议、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等活动都可以通过这种新形式开展。新颖多样的支部生活更便于学生党员的认可,通过参与这样的支部生活找到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3.重视党建新媒体平台使用效果把控,及时作出更新和调整。
高校党建工作无论工作模式、方法如何创新,根本要求是要保证党建信息的传播效果实现和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党建新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时刻把握信息反馈整理,注重效果分析评估,从而将工作推进落到实处。效果评估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党员使用新媒体党建平台的频率、持续性调查,以及对党建信息内容和接受程度的研究这两个方面。学生群体对待新鲜事物往往仅有“三分钟热度”,新媒体党建平台想要始终保持高关注度和参与度,除了要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之外,还需要有完善合理的制度机制作保障。从管理层面来讲,既要建立起一支专业、负责的新媒体平台管理队伍,又要在硬件维护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帮助。高校党建网络队伍应该由专职党务工作者构成,在院系里面应当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担任。他们与学生接触最近也最多,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舆论动向,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行为方式和喜好的变化,从而及时对党建信息内容作出调整变化。从制度建设层面来讲,要制定出规范、适用的网络平台党建制度规范。诸如网络信息来源净化审查制度、学生党员使用学习考核制度,信息平台问题反馈制度等等。只有这样高校党建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常用常新。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平台下的高校党建工作无论是思路、方法、模式都是一个相对全新的领域,各高校都在不断地摸索、创新,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新媒体的到来,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效率,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党建水平。
作者:李世桥 张会武 刘一夫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