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迈入21世纪的门槛后,全球化进程在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推动下,如同京剧武生亮相的锣鼓点般急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使原有的信息载体得以迅速从纸质、音像媒介向虚拟网络和数字信息转化。网络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和形象性,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接收教育信息和实现自我学习。而网络的高效性和共享性为他们获取、利用和加工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不但丰富了高校知识理论和实操实践教育的内容,更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形式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然而,机遇的背后意味着挑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中国共有网民6.18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人数占总人数的31.2%。与2013年7月的统计数据29.5%相比,半年时间,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增长了1.7个百分点。在网民人数中,有25.5%的身份是在校学生,尽管受到互联网向低端学历群体渗透的大环境影响,大专以上学历的互联网使用者仍然多达20.9%,这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群体。由此可见,大学生已逐渐成为网络用户的主体,占据互联网这块高地已经成为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党员、扶持基层学生党组织发展,也已成为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选择。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以传统的理论学习、支部建设和以党建带团建、着重培养学生干部等形式推进。部分高校开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逐步探索通过网络媒介进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但整体现状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改进:首先,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理论学习形式单一固定、灵活性不足。学生党员的理论学部分停留在学习文件、撰写心得体会、开班授课等形式,个别学生党员的培养甚至出现为应付考核而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形式主义。究其原因,是在学生党员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与实践结合,没有针对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革新教学手段和授课形式。使得理论学习流于形式,不但不能指导实践工作,甚至未能在本质上提升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其次,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评价系统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效度和信度不高。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没有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民主评议会、支部会议等小范围、主观评价的形式。不能将评价量化、不能以网络形式接受群众监督评议,使得培养过程缺乏民意基础,不利于学生党员成长和发展。再次,学生党组织发展和培养学生党员模式的科学性有待提升。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都或多或少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高校学生党组织发展党员数量多、速度快,发展和培养学生党员的模式缺乏科学体系的规范,培养方针和目标不明确,导致“发展党员走流程、培养党员走过场”的情况不一而足。最后,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所提供的便利为组织建设工作服务,学生党员管理效率不高。党员管理工作是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党员管理的工作量也在呈几何级数地增长,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组织建设工作效率势在必行。

2、我校针对网络时代特性对党建工作形式进行的改良及成效

面对日益迅猛的互联网发展浪潮,我校将包括学生党建在内的党建工作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务求在原有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我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高我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2.1积极推进“党建上网”工程,搭建网络平台系统,开展网络党建。要形成完善的网络党建体系,必须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能够满足党建工作内各种类型需求的系统平台。并将其作为载体,搭乘以数据信息管理为核心、信息交换传输为工具、数据统计分析为手段的大型党务管理)系统。

2.2依托网络党建系统,建立学生党员理论学习互动平台。党建系统完成后,需要在其基础上构建学生党员理论学习互动平台。该平台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党员能够不受时间、地点制约地进行理论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生党员、基层党组织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党员间理论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拓宽学生党员与基层党组织的交流渠道。

2.3依托网络党建系统,建立学生党员培养评价体系。在理论学习互动平台中,还需要嵌入学生党员培养评价体系。体系应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技术层面需要解决的评价系统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功能;二是制度层面需要解决的考核评价的标准制定以及相关规范的执行形式。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的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将对学生党员培养评价体系的效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2.4依托网络党建系统,建立党务工作管理系统,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学生党员发展速度的不断增长,在壮大党员队伍、提高党员学历水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之而来的大量的档案、资料和文件使得原有的党务工作模式变得不堪重负,同时也给文档的保管和整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建立和完善党务工作管理系统,不但能提升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效率,还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2.5充分利用外部互联网资源,建立基层党组织与学生党员间的多形式、全方位互动网络,为打破原有的“校园内党建”框架提供支撑。除了搭建校内平台,还应当打破校园的壁垒和既有的定势思维,改变过去“党建就在校园内、会议上”的既有模式,借助外部互联网的资源和新式的网络媒体将党建工作、党的思想精髓、党的知识理念,甚至是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等功能向外传递。为党建工作注入新鲜的活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骨干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尽管我校学生党建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工作形式的创新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技术问题和系统的指标设置仍需要逐步解决和完善,但对于学生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已经初见成效。总括而言,我校学生党建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工作形式取得的成效包括以下几点:

(1)积极推进“党建上网”工程,搭建网络平台系统,开展网络党建;

(2)利用外部互联网资源和新型的社交型网络(SNS)在学生党员内部进行交流学习,推动学生党员间、党员与基层党组织的多元互动;

(3)建立学生党员培养评价体系,将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指标量化。高等教育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的成长摇篮,在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对人才理想信念的培育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针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开阔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利用持续革新的科学技术,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形式的创新注入动力。

作者:付敏 张杰 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