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党建新闻的融合传播策略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习强国”平台建立了一个新时代的融媒体“思想库”,融合了新旧媒体的传播模式、聚合了优质媒体的传播资源、糅合了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党员们创建了一个新时代融合传播的优秀学习平台。本文结合“学习强国”的传播模式和优势,从新旧媒体融合时代性、优质资源聚合突显科学性、融媒标配糅合体现创新性3个维度,分析高校党建新闻的融合传播策略,为高校创新党建新闻传播方式,推进“党建融合强引领,凝心聚力促发展”,实现融合党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党建新闻;融合传播;策略
随着科技发展,“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事不网”已成为典型的工作生活及信息传播方式。“媒体形态全”“全民皆媒体”“指尖上的媒体”成为了典型的融媒体信息传播格局。“学习强国”平台真正起到了“先锋引领,凝心聚力”的作用,建立了一个新时代的融媒体“思想库”,融合了新旧媒体的传播模式、聚合了优质媒体的传播资源、糅合了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党员们创建了一个新时代融合传播的优秀学习平台。高校如何以“学习强国”平台为融合传播典范,增强党建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快媒体信息融合向纵深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学习强国”平台的融合传播模式和优势
(一)融合新旧媒体的传播模式。“学习强国”融合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在当前主流网络媒体中,创新了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新格局和新模式。平台PC端设置了20大板块、200个一级栏目,手机移动端设有40个图文、视频学习频道[1]。其融合了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传统权威媒体,也融合了这些权威媒体的新媒体客户端信息。梅宁华在《2019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里指出,单纯的媒体移植和嫁接并不能有效提升传播能力,反而会因为流量控制、商业利益等受制于平台,患上“平台依赖症”[2]。因此,不是简单的所谓新旧媒体平台融合就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事实证明,“学习强国”平台已合理地融合了新旧媒体,传播模式获得了受众群体的认可,逐渐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和理论宝库。
(二)聚合优质媒体的传播资源。“学习强国”平台以贴近人民需求为工作导向,聚合了网络上的优质资源,承担了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的任务。平台开设了“党章党规”“学习科学”“宪法法律”“文化学习”“慕课”“党史”“军事”“学习全书”“环球视野”等学习专题,汇集了“电视台”“中国音乐”“边听边学”“中国戏曲”等音视频资料,聚合了120多家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76家中央和省市的主流报刊、77家主流的可转载新闻网站。“学习强国”平台做到了百花齐放,使网民进入平台后便进入了一个知识的海洋,无论是音视频图文的形式,还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信息,人们能各取所需,真正为优质资源的聚合提供了强有力的阵地保障。
(三)糅合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在融媒体时代,建立完善而智能的互联通道,将当前主流的媒体传播优势糅合到一起,才能实现从传统弱传播模式向新兴的舆论场强、舆论共鸣一致、人气旺的传播模式转变。“学习强国”平台提供了互动式、体验式、服务式的信息和分享模式,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多领域覆盖、多渠道涉猎,使党的声音能够直观地进入用户的视界。平台糅合了学习和互动相结合的交互式功能,搭建了组织体系严谨、指导体系明确、管理模式先进、服务功能完善的科学化量化管理体系,设置学习重难点、工作日程任务、会议提醒等。学习平台完全糅合了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将智媒体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运用到用户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在整个获取信息和学习的过程可量化、成体系、可督促。
二、高校党建新闻的融合传播策略
(一)新旧媒体融合彰显时代性。在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如果故步自封,继续以老旧的文件、纸媒、电视广播等形式进行党建新闻的传播,党的建设就会面临影响力削弱的问题。因此,要加强融媒体党建平台的建设,彰显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时代性。一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文字积淀,文字品质过硬,内涵丰富。新兴媒体渲染性强,易于传播,符合当前网民的传播习惯。媒体融合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已是媒体发展趋势。高校传统媒体的受众主要是教师群体,新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学生群体,这就需要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体现”到新兴媒体中。高校在通过报纸、简报、电视、广播、网站等传统纸媒和网站传播党建新闻的同时,可以同时开辟AI教育、微视频、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受众面大的新媒体网络空间,融合新兴媒体进行信息和互动交流。二是利用好手机移动媒体。“指尖上的媒体”是当前媒体的真实体现,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和分享信息、进行互动的最直接途径。因此需要发挥手机移动技术的传播优势,利用师生党员的信息数据库,把党建相关知识融合到手机端易于浏览的系统中,智慧定制,以手机报、手机短信、微视频等形式推送给师生,以便师生能快捷地通过自己喜欢的媒体形式获取信息。比如,各高校可打造“一党员一卡、一支部一系统”“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精准定制信息推送”的模式,开发智能信息共享和推送系统,实现推送信息的智能化、可控制、效果好。三是搭建党建智慧云平台。利用AI智能信息系统、云计算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建立党建智慧云平台系统,实现多网并进、多屏互动。将党员远程教育网、党建主页网站、党建电视及广播频道、党建微博微信的资源汇集到一起,实现信息的焦点式传播。很多高校在智慧云平台建设方面已非常成熟,应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实现党建新闻内容的规范化制作,加强智慧平台系统技术的稳定性保障,有效解决当前党建新闻内容“僵尸化”、信息资源匮乏、存在网络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升党建管理水平。
(二)优质资源聚合突显科学性。当前是一个优质资源丰富的时代,只要细心去挖掘,无论是主流APP还是微信公众号,都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借”过来用,那么,对优质资源的选择就成了关键。一是坚持党建资源的党性原则。就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媒体“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融媒体生态下,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媒体建设,建立媒体管理机制,落实监管问责制,从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可操作的明确规定,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例如,“学习强国”平台站在国家层面,精选出核心党媒的优质信息,有效传达了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形成了强有力的传播效应。二是把握党建新闻的话语权。当前,自媒体开始挑战官方媒体的权威。高校师生对网络话语的敏锐度高,因此需要在践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上,尤其是在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的浸入,整合融媒体力量,加强正面宣传,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凝聚力和整合力。三是聚合优质党建宣传资源。2020年3月,笔者在东北大学校园内进行东北大学师生互联网使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网媒的关注比较分散,教师对“学习强国”“头条新闻”等主流APP平台较为关注,学生对知乎平台、QQ空间、快手、抖音、B站等互动媒介较为关注。因此,高校要建立优质党建新闻资源的摄取机制,并发挥学校官方抖音、微信、微博、主页等媒体的聚合宣传效应,优化宣传模式和宣传方式,使党建新闻在融合宣传中保持活力。
(三)融媒标配糅合体现创新性。“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的网络行为习惯、网络需求,需要各高校有新的应对措施,微课堂、AI教学、虚拟现实授课等网络新教学模式需要创新,“不日新者必日退”,有温度、有品质、有人才的融媒标配已迫在眉睫。一是融媒形式有温度。高校师生对网络语言的要求较高,要利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平台,转作风、改文风,附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把根扎牢扎细,设身处地地体察人们的苦与乐,用有温度的话语讲述党的好故事,传播党的好声音,当好广大师生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二是融媒内容有品质。在新兴媒体为主流的舆论环境下,“内容为王,形式为皇”是做好媒体建设的根本策略。要在党建新闻的内容上求新,品质决定用户浏览的“回头率”,使用新的微视频、图文、语音等形式来优化传播内容;要在表现形式上求新,结合走在时代潮头的媒体形态去做党建传播的内容,将信息的思想性、趣味性融入新的表现形式,增强信息的传播实效性。三是融媒传播有人才。要创新人才发展理念,使赶在网络时代前列的年轻一代加入到党建新闻的宣传策划工作中。在融媒体网络生态下,一方面要善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马克思主义修养高、精通党建党史理论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挖掘善于传播、善于运用新兴媒体技术的人才队伍。关键是将两种人才磨合到一起,互相影响,共同进步,不断促进师生党建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范围、更好效果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新传播方式扑面而来、新兴媒体蓬勃兴起、各种舆论场众声喧哗的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严峻挑战和历史机遇,也是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高校要借助科研、人才的智库优势,研究媒体融合新方法、新理念,搭建融媒体传播平台,创新融合传播方式方法,将国家、学校党建的优越性有效传播出去,突显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助力国家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俊.以媒体融合优势做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J].先锋,2019(3):12-15.
[2]梅宁华,宋建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34.
作者:李家祥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