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与教科研协同发展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基层党建与教科研协同发展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基层党建与教科研协同发展路径

摘要:高校基层党建教科研协同发展对高校和教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实际中,协同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所以应该从高校的制度建设、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方法创新等路径,促进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共同发展。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科研工作;协同发展

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教师和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多数的高校教师是中共党员,他们在开展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党建工作。因此,研究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工作和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作用

(一)有利于拓宽教科研的范围。高校党员教师如果熟悉党建工作内容,将有利于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引用党建工作的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使之具有说服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申报项目的时候,不仅围绕着专业申报,做到精,而且可以向党建领域拓展,做到泛,深度和广度相结合。

(二)有利于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党员教师从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将教科研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从党建工作中总结经验升华为理论,理论进一步指导党建工作,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方面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另一方面遵循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

(三)有利于整合工作。党员教师往往能在熟悉领域中的某方面总结出经验,各类工作虽有区别但又有联系,应多关注彼此可相互借鉴的内容,促进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工作实际,具有战略思维,将经验进行拓展运用,达到由点到线再到面,从而实现工作的整合,也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一)高校重视党建工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各大高校重视学校整体党建工作。学校和学院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等方式,加强党员教师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还注重研究党外人员的思想状况,并将思想和工作积极的教师纳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党建工作,也就是说日常工作除了教学、科研之外,也包含了党建的工作,这为二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前提。

(二)工作的方式方法具有一致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党建和教科研工作共通的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建工作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联系学生和社会等方面的现实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选题要具有实践意义。这些表明党员教师要深入实践开展党建和教科研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

(三)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理论在时代背景中产生,又在每一时代中不断完善发展。这就要求党建工作和教科研工作要与时代相符合,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体现时代性。如果脱离时代环境和要求,思想就会僵化,各项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即使有所开展也会达不成目标。这种与时俱进的特征,为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教师有提升自我能力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发挥能力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高校党员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一定程度自我实现的需求更高。另外,高校出台绩效考核制度,对不同职称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也希望任课教师一位多才博学的人。内部和外部的要求,使得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党员教师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党员教师都隶属于某个组织(支部或小组),组织中有专门人员负责党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主业”是教科研,“副业”是党建工作,需要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的时候,就“听党指挥,服从安排”。如果和“主业”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办请假手续,因为这样不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二)党建工作与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联系不紧密。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建设活动时,主要是活动的开展和思想方面的提升,学习内容往往与教科研工作没有密切贴合,所以教师比较难以将党建活动经验和思想的感悟上升为教921育研究的层面。另外,党建活动更多时候是短暂的开展和结束,教师在活动的当下有所心得,但由于时间短暂,感受未经细想就被其他工作“淹没”了,也就无法为教科研提供党建工作方面的经验。

(三)教师日常主要工作是教科研而非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主要由党支部委员们负责,支委人数一般在3~7人,占部门人数的少数。大多数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在教学的时候依据的是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虽然注重“课程思政”,但教学在总体上未与党建相联系。填写教科研项目申报书时需要有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教师前期更多在教学和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在申请教科研项目的时候,大多是围绕自身的专业来申报,而不是围绕党建工作。

(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重教科研轻党建工作。学校和学院主要从教学和科研设定指标对教师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的条件也主要围绕着教科研方面。在这些方面的导向下,教师会重视教科研工作而轻视党建工作。党建年度考核是较多从定性的角度对党员教师进行评价,考核党员教师参加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状况,这种大多数都能过关的“水平性”而非“选拔性”和“竞争性”评价,不会引起教师的过多关注。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原则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时时处处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同事物以及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的矛盾不同,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协调发展时坚持普遍真理(共性)与具体实际(个性)相结合,也就是既要看到党建与教科研之间的共同性,又要重视不同性,不搞一刀切,在尊重各自特殊性的基础上,寻求和谐发展。

(二)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党建和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是批判地继承。所以在协同发展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已有的好的经验做法传承下来,并在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党建和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促进融合发展。

(三)优势互补原则。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对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时要吸收彼此的优势,取长补短。党建工作一般理论性和组织性较强,而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党建和教科研工作相互借鉴,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知行合一原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所以要认识到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但只有思想认识是不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离开了实践,思想认识就是空中楼阁。所以要通过实践,将认识转化为现实,真正付诸行动,促进党建与教科研工作共同发展。

五、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高校提供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既要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学校和学科发展;又要加强党建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了促进党建与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高校要注重顶层设计的导向作用,从思想和制度上加强二者的融合。高校加强党员教师的理论学习,征集各支部党建创新典型案例。支部书记领导支部党员结合支部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学习,调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高校在年终绩效评价和职称评审时,结合本单位的党员数量,适当地将党建工作纳入到评价指标中,不仅从定性上更从定量上进行评价,这样更能激发起党员教师将教科研与党建协同发展。

(二)党员教师思想上认同和行动上践行。在学校重视党建和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氛围下,作为其实现主体的党员教师来说,要从思想上注重在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的时候,也注重党建工作的发展。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接受党性基地教育时,要真正用心去学去感,并将收获用于教学和科研中。高校重视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无论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通识课等都将“思政”元素贯穿其中,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共同发展。因此,党员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将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所得,融入到所任教学科中,促进共同发展。在为申报课题积累前期基础时,可将主题扩展到党建党建工作中。

(三)创新融合的方式方法。方向确定之后,方式方法的选择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关键,所以在党建和教科研协同发展的时候,注意切入点和方式方法。结合时代特点,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共发展。现在教师们尤其是党员教师通过学习强国APP进行学习,这一平台有理论文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视听资源、答题模块等丰富内容,并且内容每天都在不断更新,在备课的时候,引用其中的材料,丰富授课内容,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这些也为教科研发展提供了素材和思路,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总之,无论是高校顶层设计,还是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应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协同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屈朝霞,康超.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的创新机制探究[J].党史博采(下),2019.01.

[2]钱昕黎.新形势下党校教科研与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研究[J].化工管理,2018.11.

[3]杨丽静,牛永红.教师基层党建与学科建设结合提升教科研水平[J].学理论,2017.10.

作者:鞠宏一 谈笑 单位:青岛黄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