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管理与社区党建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社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育人职能,社区管理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面临同样的时代挑战和历史机遇,需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探索和实施基层工作创新工程,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工作质量。通过构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新体系,促进党建与社区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达到走近学生、服务学生的目的,从而带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提质增效。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党建
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承担起更紧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划了新蓝图,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前,信息化、智能化变革对大学生社区管理提出新要求,青年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达到新境界,集住宿、生活、学习、交流为一体的大学生社区日益成为育人新阵地。为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发展给个体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高职院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围绕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全面落实职业教育精神,全力弥补党建工作的短板和不足。社区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为基层管理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努力构建起适应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区育人生态系统。
1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管理与社区党建融合的必要性
大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存在显著不同,大学生社区概念的提出让单纯的宿舍管理变得人性化和生态化,进而让大学生社区管理(以下简称社区管理)充满温暖和亲和力,从形式上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距离。而大学生社区党建(以下简称“社区党建”)又从内容上对社区管理作了有效补充,让师生的关系更加紧密。
1.1新时代激发新作为,社区建设期待发力
近些年,众多本科院校围绕社区党建创新和管理创新作出了很多有益尝试,建设社区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或楼层党支部等,形成了浓厚的社区改革氛围。高职院校也对社区建设给予了持续关注,但在实践层面明显滞后,改革步伐缓慢,与新时代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高职社区建设需要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提高社区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水平,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1.2矛盾突出、诉求多样,社区管理呼唤改革
由于招生政策变化、信息化发展等原因,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源地更加多样性,学生的生活习惯、成长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宿舍区集体生活矛盾频发,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学业发展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较为简单粗放,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区未能发挥足够的积极作用,学生群体中的不良思想和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疏解,给学生管理工作埋下较多隐患。无论大学生的内在诉求还是外部环境的变革,都对社区管理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1.3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社区党建亟待加强
加强党的建设离不开实践创新和思想引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自我革新,是我党永保蓬勃生机的必然要求。在思想引领中教育青年、关爱青年,是党实现固本强基的必然追求。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响应党的号召,扩大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有效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途径。既有助于实践创新与思想引领的有效统一,也有助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深化社区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落小的具体体现。
2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管理与社区党建融合的可行性
社区管理与社区党建在同一空间内进行,服务于同一群体,具有天然的融合优势。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能够有效防止管理与党建“两张皮”,思想育人与管理育人相分离的现象。确保群众有呼声,党组织有回应。
2.1后发制人改革创新,空间相融统一高效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社区体量相对较小,社区党建总体起步较晚,为融合创新留出了发展空间。在集中连片的宿舍区实施党建融合管理的模式,能让社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学生的生活需求,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空间的育人潜力。同时,发挥党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积极开展品牌化建设,将理想信念教育根植于日常管理中。做到好人好事上宣传墙、党员宿舍亮风采、积极分子有行动,及时搜集身边的鲜活事例,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更好地激发青年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2立德树人凝聚力量,优势互补合力育人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让大学生对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出新的诉求。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社区软硬件环境也迫切需要更新升级。社区管理融合党建,能有效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为社区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营的状态。同时,为弥补管理漏洞、回应学生诉求、更新服务理念,提高社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地学生服务提供了组织保证。
2.3建强配齐管理队伍,多管齐下添薪蓄力
社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决定着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感受。社区党建融于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教工党员、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等队伍的正向作用,加强管理力量,有效解决后勤管理队伍松散的问题。在社区开展党建服务,搭建好共建平台,激发起党员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够有效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进一步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拉近师生的距离。通过组建学生自主管理队伍,鼓励优秀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促进党建加管理的良性循环。
3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管理与社区党建的融合措施
“支部建在连上”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制度保证。加强学生社区管理、深化社区党建,搭建好新时代背景下党联系青年、关爱青年的沟通桥梁和对话平台,是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加强党与普通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1组建网格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大学生社区中心
校党委牵头成立社区党总支,按照楼幢下设若干社区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可以由党员专任教师、辅导员和不同楼幢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组成。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兼任楼层长、宿舍长等职务,负责活动的上传下达和组织参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支部可以按照二级学院归属设立,也可以打破学院限制。同步建设大学生社区中心,作为日常办公和开展活动的实体空间,由社区党总支联合后勤部门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对外统筹协调。社区中心有别于传统的宿舍管理中心,环境更加舒适,功能更加多元,服务更加精细。可以按照使用功能将中心划分为阅读区、办公区、休闲区、活动区等,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心理帮扶、学业指导、团体活动等方面的一体化服务。可以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辅导员工作室、党员之家、第二课堂活动室等场所,让社区中心成为学生们交流学习、放松身心、排疑解难的精神高地,切实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
3.2充实社区党建队伍,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近些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各类加强和规范党建工作的文件不断出台,对实际工作给出了指引,也让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按照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社区党建大有可为。党员师生可以定期在社区中心办公和开展活动,以红色社团或者行动党支部的名义,充分参与宿舍区的卫生评比、出勤考查、安全管理、矛盾处理和文化建设,努力让宿舍管理摆脱干瘪的刚性管理模式,多一些柔性和温情,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载体、更鲜活有力。同时,为增强社区党支部的组织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优势,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积极分子亮承诺等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和党的基础理论学习,把他们在社区工作中的表现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入党考察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引导和督促学生开阔视野、胸怀宽广,努力跳出个人“小小的悲欢”,投身到振兴中华的伟业中。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发展的意识,又能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宿舍矛盾,营造和谐友爱的生活氛围。
3.3夯实社区党建内容,丰富社区活动形式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群体中理想信念淡漠,自律意识较差的“宅男”“宅女”较多,这群人过分沉迷于网络,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急需要外部力量的关心和帮助。依托社区中心平台,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创造力,围绕学生诉求充实党建工作内容,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有效占领思想阵地,成就学生的美好生活。可以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强社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挖掘第二课堂潜力,利用“PU口袋校园”“今日校园”等手机APP,定期推送和播报社区活动信息,建设好微信公众号红色专栏,积极开辟各类有形和无形的育人载体。可以在社区组建日常红色理论学习社团,发挥更多教工党员的先进作用,以主题沙龙结合直播课堂、专题讲座、预约访谈等形式,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和领悟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或者根据活动需要组建行动党支部,联合开展寝室文化节、安全宣讲月、走廊艺术秀等,结合寝室日常管理内容,加强党的思想宣传和文化建设。
4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社区党建融合社区管理工作,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既能发挥党建护航作用,促进社区管理升级,又能切实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值得作出更多尝试,以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参考文献:
[1]曹亮.党的背景下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以厦门大学勤业先锋党支部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7).
[2]郭旭明.高职院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研究——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4).
[3]左浪,王曾惠.高校学生社区设立楼层党支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8(9).
[4]张丽曼.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1).
作者:颜娟 姚金凤 张成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