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谈高中语文词汇教学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言文字运用谈高中语文词汇教学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言文字运用谈高中语文词汇教学实践

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高中语文的学习正是学生语言文字综合学习和提升运用的关键阶段,而且新课标改革对高中语言文字的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教法。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高中语文的语言文字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近些年语文高考对语言文字灵活性的考查,教学中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反思,积极作出改变,将语言文字教学回归语言本质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建立语感,从而更好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本文展开语言文字概述、特点分析,并就目前高中语言文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高中语文语言文字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课标的不断改进,关于语言文字教学的相关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最初,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这个时期,语言文字知识在课本和练习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在考试上也有大量的题型体现,但是考查的题型都较为单一,考试的形式也比较传统。后来,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开始被弱化,在课堂教学上也成了次重点的教学内容,在考查方式上也不是很明确,考试的题型也被简化。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语言文字教学就开始偏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应用上,开始重视语言文字知识的本质,考试的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随着几次课程标准的改革,教育者也越来越提倡语言文字知识的应用,这也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和难点,也是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语言文字概述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包含词汇、语音、语义、语法等相关元素。语言一般是由字、词根据一定语法规则组织而成,通过语音、语调将其表达出来。除了口头语言表达之外,还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用书面的形式来传递信息。人们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和其他人、事物交流沟通,也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来获得信息、获取知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语言文字作为人类传播信息而特有的符号,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社会性。文字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价值,也具有一定社会历史价值。

二、语言文字的特点

语言文字具有自身的特性,尤其是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语言文字中也蕴涵着一定的文学特性,借助课堂这个载体,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熏陶语言文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语言文字首先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正所谓情境性,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创建适当的教学情境,来辅助语言文字的词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其次,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主动性,在学习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体验式、代入式地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化,从而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激活想象力和探索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开放性的思维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展现学生的独特个性。最后,语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跨越性。尤其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心智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进行深层次的信息加工,将不同科目的共同点总结出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丰富知识的储备,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目前高中语言文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中语文的教学更加导向应试技巧,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教4/2022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例,高中语文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注重积累语言知识,注重构建语言文字,希望学生可以通过丰富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掌握语言知识的基本规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布置作业上,都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累性。尤其是面对高三升学压力的教师,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作业的形式单一,因而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也不能真正从学习中积累语言材料。语言的积累不是一味要求学生记忆、背诵,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加快转变教学思维方式,转变教学理念。

(二)忽视语言文字的性质,混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

语文是学生的母语,学生在最初学习时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语言是一种物质外壳,通过词汇加以连接,从而表达人们的思想,进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是,学一门语言最本质的就是要研究透彻这门语言的本质,这是语言最基本的表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比如,教师在讲解古今异义词的时候,总是让学生参考注释,然后理解,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后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加深印象。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讲清楚古今异义词的来龙去脉,更没有从语言文字的本质入手,没有从汉字本身特点去分析,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很少会真正地领会,更难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诗歌讲解时,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在网上找来诗歌朗诵给学生播放,然后让学生读,教师只负责纠正字音,没有给学生讲解声律的平仄规律,更没有给学生渗透汉语的音律美,进而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也有一些教师甚至弄不清楚“语言”和“言语”的区别,甚至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两者的概念混淆,把它当作一个概括性、抽象性的概念去让学生背诵,学生很难在字词的具体语境中理解字词本身的含义,也就很难正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难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无从领略作家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学生就无法真正地积累到良好的语言素材,也就无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情境体验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对语言文字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并通过题海战术来积累语言素材。虽然新课改一再声明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很多教师依旧忽视了这个问题。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帮助学生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往往忽略了学生是一个会思考、会发现的个体,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反思性成长。当遇到具体的语言情境教学时,教师往往采取专题知识讲解的形式,不断给学生输出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很少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语言运用的环境,这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磨了学生兴趣,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难以形成有效的语言架构。

四、提高高中语文语言文字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路

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科学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上,还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学修养,这也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给学生上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情感的交互。因此,教师要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来掌握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生动形象地给学生阐释语言的本质。同时,语文教师在要在教学中,将语言文字知识放在教学任务的第一位,因此文字词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贯穿于语文学习的整个课堂过程,如果从词汇上打好基础,对学生以后的段落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从文字本身的魅力出发,从文学修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文章中使用了很多叠词,“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田田,静静……”,当学生读到这样的叠词一定会第一时间感受到文字美,此时教师就应该借助学生欣赏文字美的同时,给学生讲述运用词汇叠音词的妙处,让学生知道使用叠音词能够更加细腻地表达出眼前的美景,从而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教师应该正确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本质区别

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本质,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准确区分之前,教师要辅助学生掌握语言的本质和特点,只有从本质上了解语言,了解汉字,才能不受语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从汉字的特点入手,要让学生知道汉字是形音义的组合,汉字不仅具有古今的区别,更含有地区和官话的区别,汉字结构复杂,具有表意性。从特点出发,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字的精髓。谈及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可以简单概括为: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系统,而言语是个人所说的具体的话,或者具体的词和句子。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文章、分析文章时,是需要理解语言和言语的相互转化,因此,教师要能准确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时,可以从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比如,在《祝福》这篇文章中,四婶让祥林嫂放下筷子这句话时,不同的语境,祥林嫂的感受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言语和语言意义来感受,让学生结合旧社会的民俗背景,理解四婶的话,如果单纯从语言字面的意义上来解释,就很难辨别出在那个年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也就很难赏析出作者用词的特殊性。

(三)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体验

关于语言文字教学,学生的认知、感知是基础,所以要格外重视学生的感知理解,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就要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多重感官去感受、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课堂,不只是感官参与,更要全身心地体验。要让学生的感知和思维在实践活动中真实地参与运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基本能力。其次,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盲目地组织题海战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较为完善,心智也较为成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学习时是有个人的思维能力的,他们可以理性分析文本的关系,但是他们缺乏亲身感知的体验。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感受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这种互动,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个片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王熙凤出场的几句话,从声音,形态、感情来表达出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要让大家感受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性格特点。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互动,让学生学会体验课堂,走入文章,与作者、与故事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要让学生做一个学习的主动者

语言文字的学习,一方面要依靠教师的主导,另一方面是需要学生的主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从日常学习的点滴中积累词汇,形成属于自己的词汇库,引导学生在平时阅读的教材和课外书中,或者是实际生活中、网络中积累词汇,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调动思维,形成主动认知,有意识地归纳和总结所积累的词汇,形成思维导图。比如,按照词汇的词性、用法分类整理,以便用时翻阅,思考。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卷有益,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广泛涉猎不同范畴的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核心素养要求的不断深化,目前高中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人们借助于语言这个文化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和思考,也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反映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和时代都在不断地改变,语言的知识也在不断扩充,人们对语言知识的探索也不会停止。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更是一种全面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真正将教学落实在语言文字实质的教学上,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推动学生终身发展。

作者:高秉盈 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