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论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数学;数学模式
一、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再领悟
《论语•学而》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其中“学”指获得知识、技能,“习”指复习巩固、练习应用知识、技能,强调及时、经常复习的重要性,可从中体验到乐学这一最高层次的学习情感。其中还记载了孔子的弟子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谋划是不是忠心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教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把复习提到了与为人处世一样的高度。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无不赞同“学而时习之”。朱熹很重视“时习”,强调要经常不断地温习、练习和实习。2300多年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的规律,绘出了“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速度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之后,若不抓紧复习,很快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所以复习越早越好且要循环,以遗忘速度的快慢逐步拉大复习的时间间隔,如果把知识遗忘到零时才开始复习,就会耗时费力而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反之,记忆中还保持着大量知识的复习会让学习者轻松愉悦,故要“时习之”。
二、高中生的英语词汇记忆现状
时至今日,再审视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隅———词汇的学习和记忆,似乎已把先哲的思想尘封于历史和教科书中,在漫无边际的旷野中艰难地走着自己未知的路。长期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的教师会有一个共识———学生的词汇量不足是很令人头疼的问题,高中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大多数学生对必修1的词汇较为熟悉,但随着教材的延续,熟悉程度几近直线下降。通过观察就能发现学生的词汇学习与复习之间存在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领读生词之后,把记忆和复习交由学生自行完成,也会强调按照遗忘曲线的规律经常复习,并以1~2次的听写来检查和督促,但由于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张、学生自己还要面临自己不同的事务等原因,按规律复习几乎是纸上谈兵,极少有学生能完全透彻地落实,诸多学生的首次复习就是败局,致使记忆痕迹在单元学习的早期就已消退至零。笔者在本地省会及县区的三所高中对高三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超过93%的学生承认存在这些状况。正因为如此,学生学习了生词,但生词却一直是英语学习的绊脚石,跟不上课堂节奏,动辄就翻查课本后的生词表,大量练习题的空格中本应填写生词却因不会而空着,一个单元结束了生词仍然不会,随着新课的推进,生词日积月累,出现总把旧词当新词的“怪象”,偶想突击复习,但生词量已过大,劳心劳力又费时,只好忘词兴叹,产生不了乐学情感,反而滋生厌学情绪,最终形成恶性发展的态势。此现状就如同词汇复习的胚胎发育不良,在往后的复习、阅读及各种练习中即使复现也难以茁壮成长。即使给予学生大量的资料以求提高词汇复现率,还存在大量没有完成的现象;加之处于非英语母语环境,所学词汇通过生活语境的复现率偏低,学生的阅读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又难以增加,对不同的个体来说都会有不少考纲词汇再也没有复现,所以复习次数总是达不到要求。时间不等人,新课要继续,久而久之在师生的意识中成了常态,以致被熟视无睹,致使先哲的理论与实践处于脱节的状态,或者说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但凡词汇量偏少者均可从这一状况中看出原因之端倪。
三、启示与对策
显然,要改变此现状,需构建一套教学模式,把词汇的教学和复习按照遗忘规律融入模式,利用英语课和早读由教师操纵学生完成,方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因素。模式肯定需要必备资料,可把词汇表的词汇设计为只有词性词义的表格,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就能回忆朗读或默写一遍整个单元词汇的英语形式,这样每天复习阶段所学全部词汇也耗时不多;也可编印单元词汇练习以循环使用;还可设计针对性测试来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反复复习。这样做能使学生的词汇量逐步扩大,往后的课程进度及词汇复习势必会加快,最终会将模式占用的课堂时间反补回来。总之,这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探索空间广阔,一线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景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