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初中数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需求。本文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及问题反思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问题反思,旨在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策略;问题反思
一、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介绍
1.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内涵
“课题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就是初中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将学习内容整合成为课题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学习研究,课题学习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索课题,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内容不仅要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尽量融入社会生活。
2.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特征
首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以及探究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占主体地位。其次,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具有探究性。在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学生不能通过教师讲授或者是课本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结论,而是需要自己在发现问题之后,通过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最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学习内容不仅仅关注教学内容以及课本内容,还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联系,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综合性强。
二、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就是将实际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熟悉有趣的学习情境,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选取具有现实性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数学课题的应用性,学生才能够从数学课题中找到切入点进行课题探究。另外,情境创建要保证知识性,这样有利于背景知识铺垫,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快速发现数学课题中的核心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课题探究。
2.课题设计
在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课题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课题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着课题学习的有效性。简单来说,数学课题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数学课题,在课题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选择。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课题设计,保证数学课题研究的问题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其次,要注意数学课题的范围,课题的范围不能过小,这样就无法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不能起到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作用。课题的范围也不能过大,这样就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探索的兴趣,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保证问题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即学生要综合应用各个方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不止一种。
3.教学组织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组织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个体探究,另外一种是小组探究,与教学组织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有全班教学形式、小组教学形式以及个人教学形式。其中,全班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相似,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课题学习;小组教学就是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究;个人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单独探究课题。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课题灵活地选择教学形式。
三、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问题反思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趣味性,由于数学课题缺乏趣味性,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学习积极性,这样就影响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质量。情境创设、课题设计以及教学组织都缺乏趣味性,这样非常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不愿意积极投入到数学课题的探究中去,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在之后的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要注重趣味性,在情境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保证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题设计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喜好以及兴趣点进行设计,在保证课题设计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增添课题的趣味性。综上所述,“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以课题的形式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初中数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本文研究分析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以及问题反思,详细介绍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转变初中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董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19):123.
[2]赵萍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03):97-98+103.
[3]刘尊斌.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42-43.
[4]姚志芳.初中数学教科书中"课题学习"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作者:王小琴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
摘要:互动教学理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已经走进初中数学的一线课堂,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推广,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而数学作为一门理科性的学科,对于教学方法的依赖性更强。此外,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新颖并且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学好数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互动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所谓互动教学,是指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机械式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的交流和探讨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符合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学互动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数学教学互动的策略
在实施教学互动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明确上课的目标以及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变通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只有遵循以上三个原则,才能发挥出课堂互动的优势,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上课围绕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课堂上的互动教学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单纯地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明确讲课的目的,紧紧围绕上课的内容展开学习和讨论。比如,在讲到全等三角形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对于全等三角形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和认知,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作全等三角形,它在数学方面的意义和运用。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什么叫作全等三角形?然后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全等三角形。这样,学生在思考和练习的过程中就会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有所理解,同时,练习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深一步地掌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围绕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原则。
(二)教学互动的形式一定要灵活变通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变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实际的合作和探讨可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就需要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练习。例如,教师在讲到与绝对值相关的内容时,就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加上绝对值这一部分的内容是中考的重点,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在黑板上列举一些相关的绝对值的例题,并且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程度。所以,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互动教学应遵守交流互动的原则
互动教学形式的精髓在于互动两个字上,就是让学生谈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比如,在讲到相似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讨论和交流。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一部分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多变,一道题目有多种解决办法,通过做不同的辅助线可以采用不同的解法来解决同一道题目。所以在教授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讨论和沟通,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答题目,这样一来,学生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就能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施互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互动和交流,在探讨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互动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它能够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程辉.浅析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
[2]叶文.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探讨[J].新课程(中),2014(10).
[3]李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学周刊,2015(24).
作者:吕超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周巷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摘要: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必修科目,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多将学生禁锢于课堂和书本中,不仅无法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同时还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重新焕发课堂生机。近几年分层教学法备受初中数学教师的推崇,本文旨在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运用研究
一、前言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是其他理科学习的基础,它在人类历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必备工具。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初中数学作为衔接小学和高中的桥梁,其知识点相较于小学阶段更加细致深奥,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无法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分层教学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教学方法,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总结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分层教学法优化数学课堂,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二、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数量、结构等概念的学科,抽象是该学科最大的特点,以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过于依赖课本,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教师多以说教为主,反复解读数学概念和理论知识,题海战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时间紧、任务重,面对繁多的课程,教师不得不追赶进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以至于学生在知识链条上存有漏洞,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日后数学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进,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势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是当前民众热议的焦点。
三、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由“因材施教”演化而来的,旨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进行针对性教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受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其学习基础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个体差异,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法兼顾所有学生,影响教学质量。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分层教学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像2000~2005年沈阳8所职业院校运用分层教学法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推崇分层教学法以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挥学生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四、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组织教师进行再教育,便于教师准确把握分层教学法的内涵,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先组织学生进行考核,从卷面成绩和做题思路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理论基础,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前一定要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告知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法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如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理解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应重视其知识点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对于学生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将重点放在书本知识的灵活掌握上,尽可能去扩充其知识面;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教师可能申请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录制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学习,进行巩固练习。如选择难度系数较大的试题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教师课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把握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录制视频资料供学生课下学习使用。教师也可以搜集网上优秀试题或教学视频,推送给学生,便于学生查漏补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学习,打造多元化初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同时学生也可以自行发表意见,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所侧重。设计分层作业,巧设作业难度,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解,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其切实掌握理论知识,为日后数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此外,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不定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试题,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以学生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进步为评价标准,完善考核体系,科学分析学生的教材知识掌握情况、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多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重拾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为初中数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契机,准确把握分层教学法的内涵,结合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进行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根芽.初中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运用浅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5):181-182,184.
[2]周秀华.分层教学在农村初中数学应用推广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247-248.
[3]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18):131.
作者:陈文光 单位: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基本策略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数学知识,提高合作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价值入手,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基本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感悟新知,获得新知,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积极组织实施小组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数学问题的实效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从形式上看,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然后将学生按照4-6人组成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对小组每个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突出每一位成员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作用,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完成教师确定的探究主题,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数学探究的能力。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数学学习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生生之间封闭的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纵观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现状,尽管很多教师也经常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但存在着许多的低效现象,比如,合作学习主题不够明确;课堂教学过度依赖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分组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等等。这些造成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学习质量不高。笔者认为,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针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抓住课堂探究活动的契机,精心预设,并合理分组,加强过程监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一)合理分工与协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分组,并进行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在合作探究中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实施分组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然后按照能力较强与较弱的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在分工与协作中,教师可以考虑到每一位成员的能力,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清楚自己的任务与目标。如在教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时,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的进行记录,有的做好统计,有的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最后发表各自的看法,并汇总成小组意见。当然,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自主探究、独立思索。教师要避免主题设计过于简单,从而失去合作学习的价值,也需要注意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教师在组织时,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并在倾听汇报后,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集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结合教材设计具有一定合作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绝不能流于形式,成为“花架子”,应针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能够获得体验与感受,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主题的设计时,应该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入手,适时开展合作学习,并给定明确的探索主题,激发学生主动思索的欲望。如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学生利用之前所学习过的一次函数的基本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但在具体取值进行比较时,全班同学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论,这样便造成了答案“不唯一”现象,这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两种不同的答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他们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观察、总结、比较、归纳,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同一个象限与不在同一个象限,结论是相反的,因此有必要加上限制条件“在同一个象限内”进行比较。教师不仅要在课前有一定的预设活动,同时,在课堂中灵活抓住值得开展合作学习的主题,及时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四、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不能设计好探索的主题后便放手不管,任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等,教师需要进行适度引导,并及时总结与归纳,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预防学生合作交流偏离主题,从而失去探索的价值。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合作进展,及时总结与归纳,保证学生能够围绕提出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对于合作学习的成果可以按照小组进行展示,教师给予点评,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吕智生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高作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式教学策略
【摘要】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式教学广受关注。本研究从策略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认为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式教学,需要借助连串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同时立足于生活,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促进教学。此外,还需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革新和丰富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策略
近些年来,促进式教学广泛兴起,其在教学领域内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发现,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式教学多集中于实践探讨,专门针对策略的整合性分析不够。本研究尝试结合相关案例,探究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连串问题,培养思维
促进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构建较为真实的问题情境,由此可见“问题”在促进式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教师应该学会如何设计问题。本研究认为,积极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各项要求(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合起来,形成“问题串”,用一连串问题进行强化式教学,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积极探究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运用“问题串”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是本策略所要关注的落脚点。如,《勾股定理》这一课时的教学,我就借助问题串,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思维,为促进式教学提供了推力。勾股定理a2+b2=c2,如果只看式子,是比较简单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了解这一定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验证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问题串,主要包括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应用五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掌握了勾股定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探究过程,是通过问题引导和开展的,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立足生活,吸引兴趣
促进式教学所面临的教学对象,一般为个性较为独特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差异较为明显,且在教学需求方面呈现出一定多元性。面临这种情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采取适应性策略,以增强促进式教学的效果。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认清其共有经历、共有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展促进式教学,可作为重要策略。具体来讲,教师要在促进式教学设计中融入生活元素,满足学生认知需求,找到不同学生需求的那个“公约数”。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秉持“让学生在我的教学中找到生活的影子”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开展促进式教学设计。如,我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就结合生活化例题,进行了讲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a,b为常数,且a≠0),从表面看较为抽象,但是将其融入生活场景,进行求解和应用,就相对形象化。我为学生呈现了经典例题:某班开展为贫困山区学校捐书活动,捐的书比平均每人捐3本多21本,比平均每人捐4本少27本,求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然后我层层引导,引导学生列出了一元一次方程,基于此完成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事实说明,生活化教学,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促进式教学效果。
三、借助故事,开展探究
诸多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表明,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有情节的叙述,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中,可借助故事,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具体来讲,教师可采取数学家故事、生活化场景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故事情景,并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开展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式教学所要求的“促进”和“发展”维度。如,我在进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就创设了一个故事情景,引导学生有效掌握了知识点。在教学前,我先对故事情景进行了呈现: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完全一样的玻璃装饰物,它们都是三角形。有一天,小明一不小心将其中一块打碎了,他很担心妈妈看到后会训他,就想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你能帮帮小明吗?在这一故事情景下,我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全等条件“SSS”进行了学习和掌握。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四、善用技术,革新教学
整合教学资源,创设和谐氛围,是促进式教学的重要维度。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力量不容忽视,要想实现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的良好效果,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革新教学模式。具体来讲,教师要从教学模式方面入手,寻求积极变革。教师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新模式,实现各个方面资源的广泛整合和互联,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促进学习交流。“反比例函数概念”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可有效利用上述举措。这一课时要求:借助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意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网上搜集了有关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不等于0)概念的视频,对其进行了分割,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采用亲自录制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知识点补充,最终共有六个小视频,每个2分钟。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提供给了不同学生,供其在课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这一举措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授课方式,获得了良好效果。概而言之,以上四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式教学提供策略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经过实践检验之后所得出的理论性经验。另外,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式教学的顺利开展,还需要一个必备条件:学校需要从培训、平台等方面给予师生支持,为其开展初中促进式教学提供必要基础,如此方获得理想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勇军.如何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J].数学大世界,2016(8)
[2]王卡挺.以任务为驱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J].教师,2016(20):29-29.
作者:陈小利 单位:常州市正衡中学
第六篇: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是互动教学融入了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发展。在实践中,课堂互动加入了以往的初中教学方式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从而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本文叙述了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展开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团队合作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生对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但数学作为在教育活动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却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严肃刻板的课堂,使学生产生疲惫感,甚至困倦,从而导致混淆知识点,不能正确应用概念,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增加一定的课堂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巩固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感兴趣,并且愿意用更多的精力学习数学。
(二)忽略课堂知识巩固练习
初中生在课堂上被动消化教科书上枯燥的知识点,并且于课后用大量时间完成课堂上交代的作业。长此以往,这种单向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今后不能有效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知识点没有得到充分巩固,在开始写作业之前,学生要花费一段时间温习知识,这降低了学习效率。交流可以促进教学的进步,所以在初中教学模式中,要适当地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次数,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知识点。
(三)课堂上缺少有效练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将数学知识以写板书的形式传输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随时记录笔记,这种方式不仅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课堂时间,还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在课堂上做练习,以及对不懂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到下课学生还要忙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可谓是时间赶人。正因如此,教师最终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反而使学生很累,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
二、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课堂互动模式的丰富性及影响
课堂互动环节丰富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数学课堂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知识上设计互动模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程学习中去。从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全方面拓展教学思路、开阔眼界,为学生提供生动全面的教育方式。课堂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将困惑融入课堂,让教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更容易扩展和延伸教学内容、掌握课堂节奏。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展开教学,改变了以往一贯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课堂互动为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用平等的对话方式让学生在内心放松的情况下,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课堂互动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高效课堂。
(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科学分组搭配学习。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便于在课堂上协助教师开展教学,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合理分配讨论小组,找出问题并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思考问题,给予学生自由发挥和探讨的权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详细指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较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让落后的学生跟上学习进度。分组搭配学习能够从整体考虑学生的发展,使小组内的成员都能够及时吸数学知识。先由教师传授知识点,再让学生在组内探讨,然后再由老师深度教学,从教师的教授到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学习,一遍又一遍的巩固,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难懂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另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知识点能被更牢固的掌握。
(三)课堂互动三原则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模式不止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量大小,还要探索在不同情况下学生对学习效果造成差异的深层原因,经过多方面探索,最终总结出三原则,首先是创新,创新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学案设计、教学引入、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方法设置等方面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创新思维;其次是快乐,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并不稳定,这就凸显了快乐至上原则的重要性,只有内心安稳、愉悦,才能更快吸收新的知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迎接知识;最后是自主,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刚刚起步,尚未成熟,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互动中加以灌输学生自主性的思想,使学生能够主动汲取知识,完成对被动到主动学习的完美跨越。
三、结语
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共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提高了数学成绩,并且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合理地应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实现全面的发展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宦磊.浅论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2).
[2]傅惠金.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2).
[3]王洪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9).
作者:徐寿蓉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第七篇: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历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能否允许学生自由发展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发展空间,就值得商榷了。自主互助课堂模式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这一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我定向、自我尝试、自我质疑以及对问题进行自我归纳、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能力。还可以引导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格尊重,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所以笔者通过对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的活动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互助;策略
一、构建和谐互助的小组
在新课改推出之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能否得到提高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自主互助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数量一定的若干小组。并且确保每个小组在学习新的课程之前,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要根据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创造出学生讨论的契机和话题。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偏离的现象,教师也要及时介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在讨论过程中,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普遍能够较好的领会和掌握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与这些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就能有效地弥补自身的短板。成绩一般学生,也能明显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促成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做好生动有效的课题引入
在数学课堂上,形成民主、平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因为这可以充分的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强烈的求知欲望来面对所学的新课程,保证自身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心里成就感和安全感,激发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做好生动有效的课题引入,对一个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要通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进行着手。如果要讲授远离社会生活,而且在教材中表现较为抽象、乏味的知识,可以采用动态的场景来展现静态的观点。课堂是由教师创设的,要通过生动的情景来快速学习知识。并在师生之间形成必要的促进关系和相互互动,有效地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转变传统课堂中单调乏味的教授模式。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并且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
三、开展深入的预习检查活动
教师在自主互助课堂形成之后,要开展深入的预习检查活动。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主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使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之前,就能够将本堂课的重点画出来。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并能结合自身的水平主动进行弥补学习。同时,也能够利用不同的层次的练习进行学业反馈,促进自身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满足学生的自我探究欲望。充分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最终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抓好典型进行细致的分析
初中数学自我互助课堂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可以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在讨论学习的新知识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就必须要对每一个学习的模块中的典型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入的提高。同时,在学习新知识之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科学的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解题技能和技巧。也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用讨论中学到的技能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数学问题。总之,要通过抓好典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日常的反复练习作为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手段。这样,自主互助教学才能够真正得到教学意义上的体现。
五、做好课后的拓展和延伸内容
在教学中,学生发现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在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入老师的科学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掌握学习的技能与掌握知识同等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数学一直与我们息息相关,教师要善于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学习相关知识。学与用相结合,才能不断复习巩固知识,从而得到提高。教师也要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早的认识了解社会,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也让学生更加有信心,教学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高。在教学的各项活动中,自主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体现在备课阶段。教师自身不光要明确各种常规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第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第二,科学合理的规划学生的学习任务,可以适当减少作业的布置,但要重视课堂的效率,课堂的高效学习才是成绩提高的关键;第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建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因此,教师的备课环节一定要用心策划,既要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要在备课中多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中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胥加波.关于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11):40.
[2]马军帅.初中数学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6,(38):23.
[3]闫紫珍.初中“自主互助型”数学习题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蒋敏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第八篇:初中数学分层式教学思考
摘要: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每个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式教学,本文就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式教学;数学教学
一、引言
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以及个人特质的原因,造成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同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有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课堂知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响应号召,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开展分层式教学,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让学生整体的数学素质得以提高。
二、分层式教学概述
分层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和条件,实行有区别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不同情况主要体现在:初中生在小学教育的背景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分层式教学时,要进行有区别的教学,这种区别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首先,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避免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太简单,而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又太难,难以达到协调;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式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当下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它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开展分层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排斥心理;对于优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使其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式教学,可以调动群体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学习,这种进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如果在数学教育中实施分层式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分层
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分层,科学合理的分层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施分层阶段,不能只单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量,这种片面的考察缺乏合理依据,有的学生难免考试失利,如果因此将学生划分到基础差的层次中,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热情,打击学生积极性。所以,教师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水平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再对学生实施分层,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面。此外,在分层时要尽量避免伤到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例如,教师通过对学生平时的观察,结合学生近期的数学考评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这一群体的学生数学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一些;B层次的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认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成绩处于中等;C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要加大关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他们身上,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二)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性,而且通过完成目标,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完成目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一次方程与方程组》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对C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学生基本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题目可以简单一些,如5x+2=7x-8;B层面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除了基本的解法之外,可以增加题目难度。如2x+1=1/2x+4;而对于A层面的学生,可以除了使其掌握解题方法,还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增加题目的挑战性。
(三)恰当评价学生,创新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而且数学内容缺乏人文知识,本身比较枯燥,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区别教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性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加学生数学学习动力。例如,对C层次的学生以表扬为主,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而对于A、B层次的学生多进行鼓励,使其更加努力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中开展分层式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分层,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兼顾,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树才.关于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5):113.
[2]李延平.简谈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分层式教学[J].考试周刊,2015,(32):59.
[3]周景杰.关于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8):150.
[4]魏律洋.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2):177.
[5]魏律洋.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38):177.
作者:李开 单位:岑溪市糯垌镇第一中学
第九篇:初中数学试卷讲评问题及应对方法
摘要:试卷讲评既是考试检测的拓展性工作,又是考试检测的重点环节。只有将试卷讲评的效率最大化,才能将考试检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存在问题;应对方法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考试,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漏洞之处和薄弱环节都会显现出来。围绕这些漏洞之处和薄弱环节,教师就可以目标明确地引领学生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了。因此,考试检测在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考试检测的目的并不在于考试检测本身,而在于查缺补漏,在于检测之后对错误的归类。试卷讲评是查缺补漏、归类错误的重要契机。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切实把握好试卷讲评这一契机,引领学生查缺补漏,富有成效地迅速提升自身学习成绩。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试卷讲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一、存在问题
(一)讲评不及时
讲评不及时是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检测考试之后,阅卷不及时,进而导致讲评不及时。也有一些教师虽然能够及时阅卷,但却总会将试卷搁置到一边;然后,教学其它的内容,进而导致讲评不及时。绝大部分学生在答卷过程中,虽然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深入浅出地思考,但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在考试结束之后,这部分学生特别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些题目的解题步骤和答案。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讲评试卷,学生就会牢牢地掌握这些题目的解题方法。反之,如果教师讲评不及时,错过了学生“求解若渴”的最佳时机,讲评试卷的效率自然也会很低。
(二)方法太老旧
讲评试卷方法太老旧也是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部分教师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就和平常在课堂中做练习题目一样,逐题讲解。教师这样的讲解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收效甚微。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在立足试卷答题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新试卷讲评方法,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点不突出
重点不突出也是初中试卷讲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部分教师在批阅完试卷之后,对试卷不做任何分析就对试卷进行逐题讲解。教师对所有题目一概而论,不分主次地讲解势必会导致试卷讲评效果不尽人意。教师讲评试卷重点不突出,主要归因于教师对试卷的分析不够透彻。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对试卷中学生出现的一些共性错误不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解决这些共性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应对策略
(一)趁热打铁,及时讲评
学生在解答试卷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思考。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在答卷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不会解答的题目。对于这些题目,学生心中存在着诸多疑问。在考试结束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些题目的解答方法,想要知道所以然。学生这种“求解若渴”的状态会持续一到两天,也就是说,在这一到两天的时间段内对试卷进行讲评是绝佳的时机,效果也会事半功倍。鉴于这种状况,笔者在每次考试检测完之后,都会当即批阅试卷,并于当日或次日就对试卷进行及时的讲评。教师趁热打铁,及时讲评了试卷。如此一来,学生心中的各种疑问也就如同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二)与时俱进,创新方法
时下,正处于教育信息化时代,因此,教师讲评试卷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拘一格。教师要在紧紧围绕学生答卷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创新试卷讲评的方法。通过创新试卷讲评方法,教师讲评试卷的效率也必定会节节攀升,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也会得到有效的弥补。比如,在一次检测考试之后,一些学生在班级微信群中就某道题展开了讨论。针对这道题的答案,学生众说纷纭。就在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笔者也加入了讨论,借此讲评了这一道题目。教师与时俱进,创新了讲评试卷的方法。如此一来,教师讲评试卷的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地提升。
(三)整体把握,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之前,教师必须要对试卷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通过认真分析找出试卷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错误,并针对这些共性错误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教师唯有找准了共性错误,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试卷内容,才能在试卷讲评过程中突出重点。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和平行线”这部分内容之后,笔者进行了一次单元检测。在批阅完试卷之后,笔者对试卷错误进行了归类与分析。笔者发现:凡是涉及到“对顶角性质”的题目,学生出错率都比较高。基于此,在试卷讲评过程中,笔者就“对顶角的性质”这部分内容又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整体把握试卷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有所侧重地对试卷进行了讲评,真正实现了考试检测查缺补漏之目的。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及时讲评,与时俱进、创新方法,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唯有这样才能将考试检测之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喜玲.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现状及对策[J].新校园旬刊,2017(1):62-65.
[2]金燕.优化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策略[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7(6):58-58.
作者:张玉梅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北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