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8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思路图应用

一、在思路图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教师在运用思路图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对思路图的反映,教师通过板书和语言表达来吸引学生对思路图教学方式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思路图的展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点,还要教授学生运用思路图的方法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使得学生掌握解题的根本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证明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教师通过做辅助线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问题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知识点,通过已知的知识来验证未知的知识,从而是问题得到解决。要想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首先以一个三角形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然后利用平行线内错角相等的特性,使得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与辅助线形成的两个角相等,这样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就在一条直线上,故而得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整个思路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做辅助线来明确做题的思路,使得学生很容易就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思路图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知识的掌握水平,采用科学合理的思路设计进行教学,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果,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思路图的过程,这种动态的展示要比教师单纯的再黑板上画图效果更好,学生对于多媒体的吸引力胜过对黑板的吸引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经典数学题目中:“有甲乙二人骑车相对而行,他们相距20千米,甲每小时的速度是4千米,乙每小时的速度是2千米,另外甲还带着一条狗,狗每小时的速度是6千米,狗跑得很快,它同甲一起出发,当与乙相遇的时候又向甲跑回去,碰到甲时又向乙跑去,问当甲和乙相遇的时候,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当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乱了方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思路图,将文字的语言转换成图的形式,在一步一步的画图中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从而使得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在思路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思路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反应,重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能够在做题中遇到类似的题目快速的做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数学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减轻学生对学习新课程的难度,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每操作思路图的一个步骤时都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互动中强化学生对思路图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指导,而不是“一刀切”式的直接给与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答案,教师最大限度的极大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抓好思路图的教学工作,积极的备课,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共识,使得学生在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思路图来进行尝试解决。通过思路图,能够快速、方便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景云峰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八中学校

第二篇:绿色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一、从学生视角看“低效课堂”的成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对于教师来说,要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钥匙”,必须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调查表明,初中生的课堂表现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课堂学习的时间短、空间封闭、知识量大。受此影响,很多学生的课堂学习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在课外应用所学知识时受得了阻碍。二是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共通性。众所周知,数学的公式、符号等都是抽象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严格来说,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其实都是生活现象的缩影。因此在学习数学时,学习方法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其实是一脉相通的。然而,受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其实都是理论知识,这些理论与生活相脱离,成为脱离生活实际而独立存在的数字、符号乃至数量关系,由此,这也导致了学生很难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学生缺乏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思维。数学思维的形成,有赖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触大量理论与实践,即每当学习了一种理论知识,都会有用实践来检验的过程。因此,也可以说,数学思维是以理论为基础,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所掌握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仅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势必会影响数学思维的形成,而从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来看,正是因为他们陷入了这种有理论而无实践的“魔咒”,才导致了课堂教学低效。

二、打造绿色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增加课时,减少课堂知识量

很多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将大量信息汇集一堂,让学生的思维在数个新知识之间跳跃,这种课堂组织方法虽然能够加快教学进度,但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可借鉴美国的教育模式。美国的小学和中学是知识的“吝啬鬼”,教师会严格限制学生得到知识的数量,数学课只允许学生得到一个知识,但仅这一个知识,学生都会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因为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一个知识,从知识的概念、定义到各种应用的方式,都要求学生必须熟知,并能信手拈来,活学活用,而非粗略了解,即开始新知识的教学。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这种技能包含理论与实践,是真正的“学到知识”,而非知识的皮毛。借鉴这种教学理念,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尽量增加课时,减少课堂的知识量。通过反复的指导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即能够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此,久而久之,则能够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本功,从而消除“上课听得懂、下课做不对”的现象。

2.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可根据课题的类别,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相匹配,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对此,教师可采用从实际问题入手,以实际问题来组织课堂的方法,让学生首先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才掌握学习方法。如“二元一次方程”一课,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向学生列举了一个实例:小丽和玲玲等几个同学随家长去水上乐园,水上乐园门口的票价提示,成人票35元/人,学生票半价,团体票(16人以上)6折。小丽的爸爸说“:我们12人,需要350门票。”小丽说:“等等,我还有更省钱的算法。”那么,小丽是怎样算的呢?小丽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用这一实际问题来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首先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其次再学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同时也有助于精简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某一重点知识上,对一堂课产生的知识进行逐段吸收,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自然”蕴含着深深的人生哲理,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也有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学习和成长方面有其“自然”的天性。生其自然,成其发展,需要教师精简课堂,打造与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龙建梅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

一、有效提问中使用的原则

1.实效原则。

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只有提出的问题具有真实性和确切性,才能提高提问的实效性。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当堂课要讲的教材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确切性和真实性,使问题的提出真正做到有实效性。

2.适时原则。

课堂提问的适时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抓住提问的时机,第二是适当的提问次数。要想真正的提高课堂的提问效果,就必须要掌握住提问的时机,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应根据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表现,掌握好提问的时机。有的老师的课堂上热闹非凡,老师不停地提问,学生一块热闹地回答,但实际上有些学生是不会的,但也可能随大多数学生一起回答,这样的提问不但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而且还使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提问的次数和提问的方式,次数太多学生就会厌烦,就不会认真的思考答案,提问的盲目性就增加很多。看来提问的适时原则一定要掌握好,否则出力不落好。

3.梯度原则。

知识的学习和学生不同水平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层次地、有梯度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教学的进度、教材的总体要求、学生的层次水平、接受的能力等,把需要提问的问题按不同的层次和梯度展开设问。这样就能做到从易到难、从低到高,逐级提问,循序渐进,充分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有效提问中要善于倾听

数学课堂的提问中要想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有开放性,有了开放性才能使学生都参与进来,如果学生不能都参与进来,只是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和满堂问,那么就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实质上承认了学生是不会自主学习的,从而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倾听就不会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会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就是空谈。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只有学会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掌握住学生回答的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老师提问的意图和初衷。老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而不是急于让学生回答,也不是急于给学生提示性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提问时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认真的等待并倾听他们的回答。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

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种提问方式,但只有使用恰当才能在提问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得到应有的提问效果。

1.激发兴趣性的提问。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教学内容非常枯燥难懂,老师教起来不但无趣,学生学起来更是索然无味。但是如果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提问的时候能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一些激发起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那么就会使课堂的气氛热闹起来,就会激发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这样的话老师教起来有劲头,学生学起来也会非常兴奋地愿意学。例如学习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就可以给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时,为什么用手托住枪杆就能保证稳定性呢?”这样的提问一出,学生立刻来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都积极地思考这样的问题,都想知道答案,然后大家你一言我也语地讨论了起来,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知识的探索,这样的提问方式,就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成了有趣的探讨式学习。

2.进行创造性和发散性提问。

创造性和发散性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如果初中的数学老师在提问中能够提出具有创造性和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打开,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合思维,那么学生就能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四、争做学生爱戴的老师

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所教授的课,相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是正确的,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就要让学生喜欢和爱戴。而每个老师要想成为学生喜欢和爱戴的老师,就必须要具备热情、期望、可信任这三种品格。

1.热情。

这里指的热情一是对所教科目初中数学的热情,二是对学生要有热情。讲授初中数学是每个初中老师的职业,每个初中数学老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并能把自己对数学教学的热爱传递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那么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就会默默地对数学的学习感兴趣,就会投入热情和精力去学习数学。数学老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热情地帮助他们解答,让他们知道老师是时时刻刻热爱他们的,学生的心理就会是暖暖的,就会通过学好数学来报答老师。

2.期望。

学生的成功有多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多大。如果老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学好数学有很大的期望,那么学生们就会把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内化为学习的动力,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充分地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仅包括语言上的期望,更应从行动上,教学中来表达对学生的更高期望,从而激发起他们更强的学习动力。

3.可信任。

学生只有对老师信任了,才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会相信老师所教授的数学知识是对的,才能够接受老师的帮助。如果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不是很高,在课堂教学中处处出现差错,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那么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就会遭到学生的怀疑,提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数学老师的人品有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敬而远之,更不会相信老师所教授的数学课程。

五、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喜欢上老师,信任上老师,爱戴上老师,那么老师设计的提问原则、提问方式等才有可能实施,才有可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孙亚兵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一、氛围营造,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学生学习实践,是在外在适宜环境和内在积极情感两种“作用力”的趋势下实施和开展。其中氛围环境“外因”对学习情感“内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渲染功效。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有趣、和谐平等、生机活力的教学环境,更能激起学习对象的强烈参与欲望、更能提升学习对象参与教学的内在主动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氛围的“营造者”,情感培养的“激励师”,要善于利用现有丰富数学教学资源,从语言、教材、案例、情景等有效途径入手,营造和谐、融洽、生动的教学氛围,展现数学课堂的“活力”“、生机”。师生关系是课堂氛围的基础性因素,初中数学教师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让初中生畏惧害怕,应该从点滴生活细节方面,尊重学生,走进学生,帮助学生,多肯定、少否定,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屋及乌”,让初中生感受数学课堂“魅力”。又如现行实施的苏科版数学教材,将名人轶事、真实案例、趣味故事融入其中,呈现出来,初中生在品读这些内容中,内心产生触动,情感受到激励,助推教学进程。如“轴对称图形特征”教学环节,教师抓住很多初中生对汽车感兴趣的特点,设计了“现在有四个汽车的品牌标识,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的案例,使初中生感受数学之美,体味课堂教学“活力”。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多媒体在教学课堂“活力”氛围营造上所具有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师应灵活运用,科学设置。

二、实践锻炼,让学生主体充实“活动”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培养学生主体学习技能和道德情操,是课堂教学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职责”。加之,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解读中明确提出,要将学生主体特性充分“释放出来”,让学生个体充分“活动起来”。笔者以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活”,还应体现在学习对象的动手探究的锻炼培养。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新课改目标精髓,坚持能力第一教学理念,提供初中生动起来,思起来,探起来的“时机”,组织初中生动手探究、思考研析,在亲身“活动”中,获取数学学习技能,锻炼学习品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在让学生充实“活动”中做好“引”和“导”的工作,推进活动进程,保证活动成效。

三、灵活应对,让课堂教学充分“活落”

课堂教学是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其过程充满了许多未知的突发因素和情况。教师课堂教学要达到“活”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不能按照预设要求,按部就班,而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课堂教学实情,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变”,针对实际情况,确定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确保课堂教学“活落”起来,“有效”起来。如“一次函数”案例讲解时,教师先期预设教学活动是,对一次函数案例结合其图像进行讲解,但在实际解答过程巡视中,教者发现部分初中生在解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综合案例时,对“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深刻关系还未能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教者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针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提升实效。

四、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将课堂活力充分展现,主体技能有效锻炼,课堂教学贴近实际,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作者:华槐红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堂训练策略探析

一、课堂训练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含有大量概念、原理和计算公式,具有逻辑性、规律性等的学科,而初中生的年龄、心里及思维水平等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教师所讲知识、掌握相关原理和技能,也难以将其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课堂训练,精心设计应用练习,促使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相关法则的应用,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来完成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从而发现规律,不断提升数学能力与水平,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课堂训练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贯穿了数学整体教学体系的始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其掌握“双基”、发展智力、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训练旨在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学原理与方法,同时让教师从课堂训练中获得学生学习信息,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课堂训练的应用策略分析

1.充分准备课堂训练

要想有效提高课堂训练的效果,教师首先应进行充分准备,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形式、数量、难易程度以及知识之间联系等进行掌控,同时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训练,奠定初中数学课堂训练高效性的前提.例如:课堂训练所选择的题型应丰富多彩,尽量选择具有时代性、典型性、侧重思维训练、方式灵活的代表性题目;训练题不易过多,要重视形式的新颖与梯度,立足于学生实际,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有的放矢,配备必做题和自选题;明确课堂训练的目标,安排好知识讲解、课堂训练与题目解答等的时间;此外,注重训练的趣味性,以富有创意、新颖、联系实际的内容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2.突出课堂训练的重点与难点

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知识的难点与重点,也让学生明确课堂训练的重点与难点,以促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练习时间内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比如:在勾股定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讲述相关定理、公式和计算方法后,设计这样的课堂训练: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如何得出第三边的长度?其中,可以灵活变换已知条件中的直角边与斜边,从而让学生在快速掌握勾股定理用法的同时,加深其对计算前提条件的理解,提升其实际应用的能力.

3.课堂训练应联系生活实际

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训练的设计,也应尊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保证正常教学时间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为自由、充满活力的发展平台.因此,初中数学课堂训练应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体会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以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在训练中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两位同学是邻居一天,A同学先从家中步行出发,一定时间后,B同学骑自行车追赶,两人同时到达学校门口.给出一定的已知条件,要求列方程计算.这样的方式更具时代性、趣味性,更贴近生活,方便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与热情.

4.设计有层次、有差别的课堂训练

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是有差别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基础也有好有坏.因此,初中数学的课堂训练设计,也应注重学生的差别,立足于全班学生的实际,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基础,遵循由易到难、从浅入深、由单一模仿逐渐过度到需要思维解决的练习原则.例如:在“分式加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的课堂训练.如:由不需要通分的同分母分式加减,到可直接通分的异分母加减,再到需要因式分解分母才通分的异分母加减,等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进行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并能充分体验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5.注重课堂训练题型的多样化

初中数学有大量的概念、原理与计算公式等,本就枯燥机械,如果再总是出现机械重复、单一乏味的练习,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应注重课堂训练题型的多样化.如:除了常见的计算、证明题外,也可添加选择、填空、说理、问题设计等题型;另外,练习方式也应尽量多样化,如让一个学生回答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三个条件,接着让另一个学生证明余下的过程等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活跃课堂气氛.

6.及时对课堂训练进行反馈与反思

学习行为和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尽可能短是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联系越密切,学习成果才会越快表现出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练习也是不够的,更应给学生提供课堂的及时反馈,通过反馈练习实现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比如:在学生领会了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后,可以利用十分钟时间出几道容易出错的典型题进行小检测,检查学习效果,并从学生的练习中寻找其出错的原因,及时反馈出现问题的原因,以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课堂训练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有效的课堂训练是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训练技能与技巧的必要手段.因此,应用有效的课堂训练策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训练的教学效率,真正发挥课堂训练的重要作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初中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本班学生实际,改变传统练习观,真正发挥课堂训练的作用,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作者:李敬之 单位:甘肃省华亭县皇甫学校

第六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电子白板应用

一、巧用电子白板构建“问题情境”,激活思维,构建兴趣

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图形、声音和动画的有机编排,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立体、直观的课堂情境,顺利地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自觉地对知识展开联想,从而进入到一种积极、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来,形成一种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比如在学习有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老师单纯地让学生想象或者利用模型进行展示的话,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老师利用电子白板将“海上日出”的情境展示出来,学生一定会被这美好的景象所吸引,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主动地观察太阳和海平线之间的关系:当太阳调皮地露出头来,我们可以看太阳与地平线相交,有两个交点;当太阳冉冉升起,我们可以看到太阳慢慢地与地平线相切,只有一个交点;当太阳跃过地平线,太阳与地平线相离,没有交点。整个过程,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等关系,并利用简单的线条将其勾勒在练习本上,从而顺利地导入对新课的学习。电子白板生动地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内心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调动学生原有的思维,使得整个课堂都在学生积极的知识构建下进行。

二、巧用电子白板展示“知识形成”,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传统的图形、图像展示,都要靠老师花费较长的时间在黑板上进行绘制,然而有了电子白板的辅助,不仅节省了绘制的时间,还可以进行随意的放大、拖拽、旋转、添加和消除等操作,使学生深入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有关“拼图”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将学生的拼图进行直观的展示。首先,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接成不同的图形。在学生积极的动手中,有的学生拼出了正方形;有的学生拼出了三角形;有的学生拼出了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图形,并利用电子白板将学生的图形表示出来,让学生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对比,学生直观了解到了其中的“平行”“垂直”“角”等相关数学概念,对图形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对图形有了创新和突破,摆出了更好更美的图形。电子白板灵活地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直观又形象,增强了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对比,领悟出了其中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增强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能力。

三、巧用电子白板凸显“重点难点”,有效整合,集体攻坚

电子白板采用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观察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找到自身的思维障碍,将重难点定格在那一瞬间,以有利于学生进行重点攻克,集体攻坚。比如在学习有关“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时,学生在二次函数的系数不同,对其抛物线的影响也不相同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些思维上的障碍。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任意说出几个不同的系数来建立一个二次函数,同时利用几何画板将学生所设计的二次函数显示出来,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二次函数绘制在了几何画板上,都非常兴奋,激动地将自己的图形与其他图像相比,学生亲眼目睹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在静止的图形中清晰地看到了两条或多条抛物线的不同;在变换的动态的图形中不断掌握其中的规律,总结得出了相关的数学知识。电子白板将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了定格,使所有学生的矛头都对准了它,使学生具体、立体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系数值对二次函数的影响,在集体攻克中突破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四、巧用电子白板拓展“广阔资源”,培养想象,实现创新

电子白板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可以对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模拟,使之在不断的拆卸、重组和变化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取正确的信息,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纵向、横向的发展,实现对自我的突破和创新。比如在学习“圆锥侧面积的计算”时,反复单一的图形问题使学生感到厌烦,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来设计动态模型从而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30度、60度和90度,边长分别为a、b、c,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在学生的想象和叙述中,一个旋转的几何体出现在了电子白板上,学生清晰地看到了旋转的几何体,动态的图形激发了学生的解题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这个几何体是由两个底面半径相等、高不相等的圆锥组合在一起,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就是底面圆的半径r,几何体的高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通过学生的努力,学生顺利地解出了几何体的侧面积,学生们感觉到非常的兴奋。电子白板使数学问题变得多样、直观,极大扩展了课堂资源,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杨建平 单位:赣州市南康区第五中学

第七篇: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

一、课下将教学知识传授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楚地指导翻转课堂教学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在确定好教学目标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之后,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对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规划。其中,主讲教师负责讲解,另外几名教师针对视频录制进行处理和上传。可以传到优质教学资源网或本学校的精品课堂网上。主讲教师在进行录制视频过程前,要进行认真、详细的备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时间一般维持在5~10分钟。在简短的时间内,选取经典的教学片段或案例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例如,在初中一年级关于有理数的学习内容时,教学重点就是关于正数与负数和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录制,后期再制作PPT讲义,上传至学校精品课堂平台上,供学生浏览并下载。通过学生进行下载视频自主学习,再对教学内容产生的疑问通过邮箱或QQ或电话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课中将知识深化

通过课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及时地解答学生产生的疑问。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问题,要对问题进行整合,对典型、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讨论,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帮助学生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拥有课堂的主动权。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互帮互助、合作交流,共同解决教学问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教师要针对谈论的结果进行问题的收集,然后针对结果的收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客观的评价。同时,要给予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不断完善翻转课堂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目前较为新型的教学理念,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应用得还不算普及。为此,应该结合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找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吻合、适合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王立仲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105中学

第八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方法实践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必要性分析

目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且被逐渐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课堂小结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每节课或每章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都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或表格的形式将所教内容归纳起来

这种课堂小结能够将教学前后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此外还可以将教学的内外在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之后进行课堂小结,也是发现教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无论教师的教学准备有多么的完美,在教学中始终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进行弥补。此外,在进行课堂小结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生疏的知识点,教师则可以根据这些点的特点,在课堂小结中进行重点的讲解,增加学生的印象。

(三)我国初中数学的课程比较复杂,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多数学生都不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的掌握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则应该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来大致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知识,为后续的教学铺设道路,避免一些学生糊里糊涂的就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常见的几种方法及实践

(一)数字法

抓住教学中关键的字词,结合相应的数字就成为了数字法小结。例如,作者在教授“有理数”的第一课时,我就将课堂小结分为了三个部分,即:一个定义、三个分类、四个法则。一个定义是指有理数的基本定义,三个分类是指可以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四个法则是指加减乘除这四个计算法则。数字法简单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数学中的重点。

(二)口诀法

在编制课堂小结时,可以将小结编制成为朗朗上口的口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预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教学时,建设就可以将教学内容编为: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法则可以编为:同号正、异号负、一项为零就为零。由此可见,初中数学中的大量运算法则都可以将其编为口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使用口诀,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数学的运算法则。

(三)兴趣激励法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的课程环节较多,而且多数内容又非常的抽象难懂,因此,教师的教学和课堂小结都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勇于探索未知的知识。比如,在对“平面图形”进行认识时,教师则可以利用课堂小结,安排几个学生扮演不同的平面图形,然后让扮演平面图形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所扮演平面图形的特点。这种新鲜又实用的课堂小结一下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感到非常的有趣,都想扮演平面图形的角色,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还活跃了课堂,为后续的教学搭建了坚实的基础。

(四)扩展延伸法

扩展延伸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通过扩展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一次高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围绕一个问题点进行扩展延伸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知识和更全面的数学理念。扩展延伸法主要是以一点思维,向周围可行的知识问题点上发展,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展开发散性教学。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发挥课堂小结的最佳效果,掌握并实践课堂小结的各种方法,是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需求,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王伟微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