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反思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数学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三大科目之一,在提升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出现问题后,教师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是将问题归咎于学生。但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相影响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教师难脱干系。那么,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困境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及近年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当前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除了兴趣较低的原因之外,很大程度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通过反思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实际学情产生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揭伤疤”,能培养其面对问题的心态,有助于其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解决问题,使学习行为更加有效。
一、在学习情境中反思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口头传授数学概念—例题演示—题海训练三点一线的教学方式,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不断机械重复,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忽略了学生探究知识时的自主思维过程与知识发现过程,非常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对学生综合素质、数学素养的提升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教学内容,并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自我反思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学生反思能力发展的温床。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情境教学法”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反思、对自身短板的反思、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让学生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向反思性学习靠拢。为了与学生的反思性学习靠拢,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应当向反思性教学靠近。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反思,在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方法指导,将让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促使学生以最快速度认清自己的实际学情,从而提升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不仅如此,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学生身处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思想转化为数学方法,并逐渐转变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具。
二、在解题过程中反思
解决问题的过程实则是学生反馈实际学习情况最直接的途径[1]。因此,在教师布置适量的习题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尝试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在学生成功学会一种类型题的解决方法后,教师便可改变题目的数量关系、数据等已知条件,让学生尝试采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思想及相应的数学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解题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便是可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优秀素材。在讲评习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反馈,总结与归纳学生出现的问题,使用提问与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反思。但在提问与追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采用“可不可以”“好不好”“对不对”等过于重视最终结论的问题,而应将提问与追问指向解题的过程,如“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还有哪些方法”等。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提问与追问的引领下,直接将反思指向解题过程。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身的问题,并能通过教师的集中讲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引领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时,教师还要注意提问与追问的时机。在教师提问后,学生会进行反思,初步找到问题所在,教师再追问。这个流程是不能改变的。因此,教师在提问后,需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与时间,不让反思性教学与反思性学习流于形式。
三、在现实生活中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终将回归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转变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具。这与“情境教学法”原理相通,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情境教学法”中的反思性学习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能非常准确地击中学生的不足之处。但在现实生活中,反思性学习的指向性却不能与“情景学习法”中的反思行为相提并论。那么,为什么还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反思呢?究其原因,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有随机性的特点,其数据不可控。因此,实际问题要比解决教师预设问题的难度大许多,对学生理性逻辑思维的锻炼效果更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反思,能够引起学生对困难的挑战欲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一旦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进行反思,便能在课堂学习时取得长足进步。综上所述,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时,首先,要给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教师的预设问题,进而初步掌握数学思想及对应的数学方法;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解题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目的与意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反思,要求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采用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反思性学习,学生的成绩能获得质的飞跃,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数学素养也会获得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秋玲.基于初中数学学生反思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36.
作者:姚晓娟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