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复杂,而且知识点较为分散,所以通过问题总结并细化知识点,是初中数学教师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随着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也总结出了多种应用问题以引导学生学习思路的方法,本文将基于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以期能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问题导向法;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笔者认为,问题导向法和思维导图法之间存在很大的教学联系,甚至可以将问题导向法理解为更加具象化的思维导图法,教师通过典型例题,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数学硬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思路和学习习惯。总之,问题导向法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导向法

(一)问题导向法简介

问题导向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以问题为教学内容载体,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方式,在此过程中,问题即是学生的“第二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担当“课堂助教”工作,帮助教师理顺教学思路。总的来说,问题教学法是初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且教学成效十分显著。

(二)问题导向法的特点

总的来说,问题导向法共有3个特点。第一是总结性强,即问题中罗列的所有知识点均为教师整合、提炼之后的完整知识点,无需学生进行二次加工;第二是引导性强,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教学内容,甚至可代替教学情境和电教媒体教学形式;第三是连接性强,即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就可以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紧密连成一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础策略和方法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要以问题发挥引导、启发作用,就必须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承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主动“让位”于学生并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2.问题内容必须层次有致,简明扼要

问题是学生学习思路和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总结,所谓“深度总结”,即内容必须要囊括所有的知识点,而且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分属不同的层级,同时,每一个知识点都简明扼要,学生一看就懂。具备这种特点的问题才是真正可以理顺学生学习思路的问题。

(二)执行策略和方法——以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概率》为例

1.课前预习阶段:分发学案并要求学生完成问题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把“计算概率的公式”“影响概率的因素”“计算概率的思想方法”等若干个问题整理成学案分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预习教材,并解决相关问题,此过程比较简单,教师以任务的方式进行即可。

2.课堂引导阶段:同桌互换问题,补充不详之处

为保证问题的完成质量,教师在课堂引导阶段需要使用一些“小手段”,例如让同桌互换问题,然后补充不详之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同桌之间形成一定的监督关系,还能强化生生知识交流,对引导学生保质保量的解决问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课堂教学阶段:采用“问题+思维导图”教学引导模式

课堂教学阶段是应用问题导向法的核心,而鉴于问题和思维导图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为进一步提升问题的引导作用,教师可适当的加入思维导图,即以学案中的问题为起点,逐步细化问题内容并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配合问题,即可最大程度的发挥引导作用。

4.课堂练习阶段:采用“个人练习+同桌检查+教师评价”方式

此处以“影响概率的因素”为例,这一问题中共分为三个环节(问题分析、集中讨论和验证猜想),问题分析阶段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相对简单、直观的概率的计算方法(例如一件事情的对和错,概率是50%),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条件,分析随着事件中条件的增加,对和错的概率是如何变化的,而集中讨论阶段则由学生组成团队,通过问答形式研究影响概率的因素,在验证猜想阶段则采用“验证”方式,教师通过原始问题引导学生验证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从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

三、结束语

基于问题导向法的定义和特点可知,教师要系统、科学的运用问题导向法,就必须坚持“两项基础策略和方法”,落实“四项执行策略和方法”,这两部分紧密合作缺一不可。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问题导向法的应用策略也将帮助初中数学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建华.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19):12-12.

[2]王涛.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76):54-54.

[3]张家寿.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践[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6):133-133.

[4]余志江.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7-57.

作者:苏素艳 单位:抚松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