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学互动教学范式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数学三学互动教学范式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数学三学互动教学范式初探

摘要:结合信息时代及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开展“三学互动教学实验,旨在回归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角色,在微媒体下,探索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主动发展的新路子,打造个性化、综合型的教与学范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媒体;三学互动;个性化学习

微媒体主要指微课、微视频、PPT等这类辅助于教与学需求的微事物,具有快捷、高效、便利的信息功能,信息传播与沟通实现零距离。在教师与学生组成的特定情境中发生的课堂教学,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习习得知识的过程。[1]因此,运用“班班通”平台链接微课视频、投送课堂生成资源、检测评价学习效果等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互动教学范式,成为教师不可回避的必修课。为了表述简洁,把个体预学、集体研学、群体助学简称“三学”。三学互动指个体预学、集体研学和群体助学三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交汇、相互促进,是在微媒体作用下,实现学与教翻转、学与教互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经历自主探索、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协作交流、相互帮助的学习体验,获得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三学互动”教学策略

(一)传统课堂教学流程

传统的教学流程是一线教师普遍认可、采用的,其基本流程清晰、明了。但这种教师讲解、学生听练的讲授式教学特点是:学生相对机械地、被动地跟随教师教学节奏学习,教什么就学什么,教多少得多少。

(二)三学互动教学设计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判定平行的条件”为例,具体如下:1.情境引入。播放一段微课视频,展示现实生活“两直线平行”情境,创设学习意境与悬念,感悟学习的必要性,引发学习兴趣、探究欲望。2.任务驱动(预学、助学)。①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教材文本阅读;②点播教师讲解的微课视频;③完成以下任务:怎样悬挂中国地图使得不歪不斜?怎样判断双杠是否平行?怎样判断英语抄写本的横线是否平行?④学生用直尺、三角板对上述实际问题作图实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探究出平行判定方法。⑤在线测试,学以致用:简单的选择题、判断题各三题(略),对知识点全覆盖检测,让学生试错、犯错。3.答疑解惑(研学、助学)。①回归教材,师生共同研读、分析文本的关键词、易错易混点,学生充分发表想法,教师注重设问、反问,引发学生思维碰撞、反思、领悟、纠错,学生真正把教材的知识点读懂读透;②组织研学,由学生自己演绎布置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以及困惑,诱导学生阐述自己的发现,引发学生参与问题的思辨,教师适时点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盲点,完成知识的再建构。③教师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对“三线八角”进行动画演示,学生观察、思考“线动角变中的平行不变规律”,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记忆。④典例探究。围绕核心知识点精心选编例题(略),学生独立地先做先练,对所学新知从不同角度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然后运用展示仪或手机拍摄投送,将学生现场作答情况进行展示,并由学生自我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师生共同辨析、评价,解决思维障碍,达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的目的,强化变式训练、扩大思维视野,完成知识的拓展延伸。⑤总结梳理。教师运用PPT展示“知识框架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对三种判定方法进行梳理,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图,使得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化、模块化。

(三)三学互动实践价值

与常规教学一般流程的比对中不难发现,“三学互动”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回归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角色,教师主导作用明晰,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积极主动地亲力亲为“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全过程,躬身践行“迈小步、积跬步”获得真正意义的自我成长:1.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伴随数学知识学习积累,同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不应该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者,新范式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在观察猜想、推理验证、归纳总结出知识内容的特点与规律。2.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伴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在思维品质培养上,学生亲力亲为地经历了体验、暴露、思辨的学习过程。在微媒体支撑下,营造了开放、创新、智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教师循循善诱引领下,数学思维这个“命根子”始终处在学习活动的核心地位,凸显思维的发散、批判与创新。3.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伴随学以致知、学以致用不断深入,学生面对问题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寻求、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自主的、求助的),通过有质量试题的训练、提炼、总结,积累经验(通性通法、思想方法),发展了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二、实证研究的理性反思

三学互动教学促使教师角色发生颠覆式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形态从知识讲解转变为问题探究,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研究者、有个性化学习,随之而来,教师面临角色的自我革新。

(一)技术手段滞后的挑战

三学互动学习不仅是个体预学、集体研学、群体助学之间的互动,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还是人机互动、课内课外互动、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型学习模式,教师需要掌握技术性较强的教学设计、微课视频制作、微媒体平台操作使用、几何画板等常用软件熟练应用,需要通过生动的视听资源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需要通过动画展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运动与变化的规律。

(二)课堂驾驭能力的挑战

学生学习角色彻底转变,对学习新知是直接领悟与体验,个性化学习得以凸显,创造性潜能得以发展,但面对习惯于听讲的学生,教师亟待解决:预学如何使学生自觉、主动融入自主学习情境?研学如何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有多少时间可以互动探究问题?助学如何预判哪些学生需要帮助、怎样帮助?如何有效调动学生情感、知觉、思维、意志等一系列心理潜能?

三、结语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2]而优秀的教师绝非只是在被动的约束中成长起来,而是在自觉能动创新的过程成长的。[3]处在新技术、新时代,呼唤教师把教育教学信息化作为重要引擎,发挥各种微媒体优势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课堂教与学的生态,全力培育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段冰.课堂情境中学生的视角危机与规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

[2]肖川.教师成长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4).

[3]杨启亮.论主体性教师素质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0(2).

作者:林再生 单位:大田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