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创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中不断强调的就是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讲述基础的自然科学的课程,在带领初中生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的同时,同样要注重培养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自主创新的能力。因为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创新的能力和素养。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要营造适宜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许多初中生在课堂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不自信,不敢轻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害怕犯错误,怕被老师和同学嘲笑。了解到学生的这方面特点,教师就要正确对待,尽量照顾到学生的这种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整自己的语气和态度,力争和蔼可亲、积极热情,为学生营造出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畅所欲言,而只有当学生在放松状态下,才能够积极思维,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就生物教学的具体教学环节来说,教师要构建比较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对比较抽象、难懂的生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允许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允许学生在适度的范围内相互争论……只有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够更踊跃地进行思考,让他们的类比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获得发展,培养起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要通过探究式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探究式学习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借助教师的因势利导进行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学到的知识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未知领域的习惯和态度。生物教学特别适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因为生物学科是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的科学。根据认知规律,当个体受到外界新奇事物的刺激与自身认知结构有偏差时,会不自觉地出现惊讶、质疑等情绪,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让课程中新颖、有趣的现象和事物形成对学生的刺激,能够极大地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生物课离不开演示、实验,而这正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最好的平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们渗透这样的认识,我们所学的关于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等都是生物学家们经过观察和实验得来的,因而,在学习中大家要像生物学家们一样保有崇尚科学的情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所学的生物知识,要有毅力、有耐心,并要敢于研究、质疑……这样潜移默化地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物学家们的经历和事迹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认识,不自觉地对他们进行学习和模仿,比如,在讲授“信息的传递”这个知识点时,我就结合巴普洛夫的科学实验来讲,着重强调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巴普洛夫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学生们因此受到启发,在学习接下来的课程时,也更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性思维了。再者,探究式学习模式告诉我们,教师仅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真正的教学任务是要教学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让他们能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现在,许多教师都明确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主要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想学生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当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了,才能够自己从学过的知识中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面对未知的知识,也才能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生物学科探索所需要的能力融会贯通,让他们不仅在学习期间能够在生物学习上事半功倍,而且在以后的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遇到问题能够自己进行分析、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对于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也大有裨益,让他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够迅速、顺利地适应。同时,学会学习,也就是掌握自我的更新能力,有了“自新”的能力,创新还会远吗?
三、要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是关于生命的科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很多生物知识都从日常生活而来,同时又反过来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初中生经过教师的着力引导,在生物学习时、在课堂上大都能够进行创新思考、自主学习了,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想要他们进一步提升,就不能不重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在生活中验证所学,让他们的创新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初中生大都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我们教师要引导他们把这些变为学习生物的重要资源。生物概念、规律,虽然是源于生活的,但是科学家们从许多表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很多时候也并不好理解。所以,想要学生切实领会概念的意义,就需要我们教师为他们搭建起一条从现象到概念的美丽的桥梁,让他们看到概念和丰富的生活现象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他们对生物概念的理解,也才能更好地应用。而且由现象到概念,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如“顺水推舟”,更容易对生物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这种与现实的联系,让生物知识等更有“实用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能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生物概念、知识的内涵,而理解正是发现与创造的必要的前提。所以说,在生物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绝对不能忽略生活实践这一环节,因为实践能够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把知识的“空中楼阁”从“天上”拉回“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创新的能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总而言之,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中从始至终不忘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能够创新的氛围,提供创新的空间,并教会他们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作者:潘玉斌 单位:长春市第六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