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育初探(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课堂教育初探(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生物课堂教育初探(6篇)

第一篇:人文教育与初中生物课堂

摘要:

生物是一门拥有科学探究精神的学科,人文教育拥有着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生物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瑰宝。当代社会步伐加快,科技慢慢渗透到方方面面,教育应该是两者相结合。初中生物课堂除了发挥生物科学的特质外,更应该渗透人文教育,生物课堂不仅要介绍生物科学增长知识,更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关键词:

人文教育;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方法

目前社会情况下,有两个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分别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精神越来越受大众关注,然而,相对于人文精神,却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以提高人文素质和涵养为目的的教育,也是在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一个学生如果只接受科学方面的教育输送是远远不够的,按照长远的角度发展,科学教育应该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1]。当然,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在生物课堂上渗入人文教育,仅靠教材是很有局限性的,教师作为传播文化的使者,更应肩负起人文传播的使命,把人文教育渗入生物科学教育中,不仅仅传播枯燥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人文教育,使两者相融合,从而达到科学和人文的共同教育,学生不仅吸收了知识点,而且培养了真知、善良、聪慧、好学的各种优秀品质,这是仅仅传授死板知识点不能够带来的意外收获。

1.珍爱生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承载着整个家庭的爱和希冀。然而,一些初中生正处于尴尬的年龄,对于生命的认知比较浅显,爱做出格的事情博人眼球。一些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某些青少年发生自杀或者自残的现象,这是一种对于生命的亵渎,说明他们对于生命的认知不是很清楚,这种不珍重生命的现象要如何改变?就是让他们对生命有全面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后开始对生命有全新的认识[2]。

2.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

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科学家们科学研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发现真理、探求真理,告知世人种种社会现象,让人们相信科学,打破迷信的思想观,这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生物学背后的科学家探究真知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为了一个数据而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种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可以引导学生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负责任对待每个细节,这是出于对真理的尊重,要严谨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有责任心、严谨的人。再如教材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等资料,让学生体会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感受科学家在探究发现真理,通过理解前后实验的关系过程中严谨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科学家们孜孜不倦探求真实的现象,所付出的努力教导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要求真务实、严谨好学,这类科学和人文的碰撞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5]。

3.审美教育的培养

在生物课程中,我们将身体的构造给放大,在其中,我们可以对身体内的构造和形状等有大概的轮廓。介绍生物品种种类时,发现原来大自然是如此绚丽多姿,如蝴蝶的翅膀、变色龙的颜色、鲜花的多姿多彩等,这些都是具有美学研究价值的,通过很多种方式展现这种美,如看视频、观看图片、户外真实体验等,都可以对大自然的美深深折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感恩大自然带来美的感受,从对美的欣赏中,学生可以对大自然多些尊重和敬畏,那么乱摘花、乱踩草坪、乱扔垃圾这种现象是否会有所减少呢?再如,DNA双螺旋结构和DNA在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充分体现出对称美和科学的严谨美[6]。通过这样的生物课程,让学生发现无处不在的美,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情怀,发现不同角度的美感,爱上这个绚丽多彩而美丽的世界。

4.道德的指引

人文科学是对社会和个体的关心关怀,最终目标就是求善。生物科技中新出现的问题,如克隆羊多里、试管婴儿、DNA复制等这些生物学的伦理问题,我们要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操守关心和坚守。这些新兴的生物学科技,我们要用高尚的道德守住底线,不能利用这些科技做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谋取暴利或者满足自己的欲望[7]。要在传授这些知识的同时,灌输关于伦理道德的内容,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学习,要做正确的利民的事情,让生物科技造福子孙万代。

结语

人文教育与初中生物课堂的完美结合带来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生物科技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通过生物课堂我们可以了解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和周围的社会,在学习过程中也要重视人文精神教育,让课堂更加充实有意义。

作者:王玲 单位:银川市第二十中学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巩美玲.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傅紫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4]欧金凤.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教育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刘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鲍小兵.初中生物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7]董志彪.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二篇:初中生物课堂参与式教学法

摘要

本文从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出发,结合现在生物教学的现状,针对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生物;参与式教学法;策略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应运而生。通过此方法,可以转变传统生物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以期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不同的组织活动、设计形式,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且积极发挥主动性,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当今生物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在教学时,老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掌控着课堂,不给学生时间去仔细阅读书本内容,不留思考讨论时间,学生没有交流沟通的机会,更没有习题辅助练习,只是一味地埋头记笔记,生搬硬套地运用知识。学生不能理解,最终导致生物课堂毫无趣味可言,学生学习很是被动,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改变这种局面迫在眉睫。而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转变传统生物教学现状,促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并且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学生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可以探索生物的奥秘,进而更好地学习。

三、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参与、多变互动

初中是学生思想和认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好奇心重、爱玩,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多变互动,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燃起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例如,在教学“植物光合作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探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向学生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植物为什么会生长,为什么要进行光合作用,又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带着好奇心进行积极的思考。

(二)小组互动,巧妙吸引学生参与

小组讨论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不再有拘束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同时,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讨论,能够消除学生间的隔阂,让教学更加高效。如在教学“生物链”的相关章节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对生物的繁衍、大自然的循环、优胜劣汰的法则以及生物链有更好的了解,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我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试着去解决这些疑问。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间的疑问不仅得到了解决,他们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同时,消除了学生相互之间隔阂,增加了信任,实现了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学生讲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讲授者、传输者,只负责教学,而学生只是倾听者、学习者,只负责听讲、记笔记。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秩序,但是课堂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因此,师生角色的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生物进化”的相关章节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入参与课堂教学,更好地了解“生物是怎么构成的,又是如何进化的”等知识,我特意安排了几个基础较好,学习较用功的学生作为小老师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当堂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当堂提出来,让这些学生进行疑难讲解和知识总结。在讲课的活动中,教师边听边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过程中去。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参与式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作者:戴玉梅 单位:江苏省盐城多伦多国际学校

参考文献

[1]马春花.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2]冯丽.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钱芳.个性优化发展下的生物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02(10).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课堂设计多样性

【摘要】

提到高质量的课程,教师总会想到好的开头,好的过程,但很少会想到好的结尾。事实上,课堂小结非常重要。它的存在,首先就保证了整节课程的完整性。教师要重视课堂小结,不能因为课堂时间不足而草草带过或是干脆不讲。也有的教师虽然预留了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但形式一直单一,不能起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课堂小结;生物;初中;多样性

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帮助虽然是潜在的,但是时间一久效果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课堂小结,能够迅速在脑海中将授课内容过一遍,区分重难点。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在课前稍微提一下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就能够勾起学生的对知识的记忆。这样,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教师就能够将上一节课的考察点和下一节的考察点串连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等到考试的时候,教师再进行考察点的梳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不是所有的课堂小结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都比较随意地说一下课本或者课程的大纲,没有着重点,没有强调,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小结既无趣又毫无意义。其实,课堂小结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教师可以不断去尝试不同种类的课堂小结方式,也可以不断地去创新出新的课堂小结方式,从中选择最能够贴合自己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种即可。本文将在下文对课堂小结方式的多样性进行探讨研究归纳,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一些启发。

一、总结法

总结法,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在课堂上对所讲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但是,教师要体会到这种方法的精髓。总结法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整节课中需要去着重讲解的部分,在进行课程小结的时候要提点学生对这些易错易忘点进行巩固理解。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这节课到底讲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需要去着重把握的地方是什么。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植物光合作用的性质》或者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这样有笼统概念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比较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在课程讲授结束之后,一定要带领学生对课程进行课程小结,让学生理解记忆。就拿《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这一章来说,这一章有两个概念:

1.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2.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直接将归纳出来的概念念一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垂体异常会带来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幼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就会得巨人症,过少就会得侏儒症。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甲状腺异常会带来的影响,人类幼时分泌不足,会造成发育缓慢,呆小症,成年之后分泌不足,会造成大脖子病。当然,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相应的治疗方法,比如说食用加碘盐或者含碘的食物等等。类似于这样的重点还有很多,教师要在课上进行课堂总结,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时,就不会遗漏知识点。

二、对比法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还可以采用比较知识点之间的差异与不同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方法。这样的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对比记忆,也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温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或者留下悬念,启发学生把握下次课的中心内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比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这几章节,教师就可以放在一起讲授。让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考察点之间的不同与联系。教师也可以主动让他们自行比较和归纳,这样也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样的,这种归纳总结方法也可以应用在第十二章《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课堂小结中。在《激素调节》的课堂小结,教师可以强调激素调节的重点,之后询问学生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学生在此时一定不能够答出来或是答全,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行预习《神经调节》这一章。在之后的上课中,教师会发现因为上一节课有过对比提问勾起来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所以学生在课上的配合度也会很高。教师在教授知识之后,仍可以使用对比法进行课堂小结,这样一来,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对比学习法的好处,让他们将这个方法消化吸收化为己用。

三、知识网络架构法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还可以使用知识网络架构的方法,具体就是指用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这种课堂小结方法适合层级性的知识点,比如苏教版初中生物第五章《植物的一生》,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中就有种子的萌发条件、根的功能、根尖分的四个部分各自的工能特点等。这些知识点除了就有层级性以外,还比较冗杂,不是很方便学生记忆。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绘图表的方式,将知识点,一点点展开,比如说根尖,教师可以画一个简易根尖然后分部介绍,依次梳理。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只要带领学生顺着图表记忆一遍即可。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遇到这些的知识点,也只要将图表画出来即可,非常方便。当然,知识网络架构,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但是,教师在应用前,一定要先进行推演,以确保其知识机构的逻辑性。在此之余,教师也可以用图形或者ppt添加一些趣味性进去。

总结:

课堂小结有很多方式可以供教师们选择,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本文选择了一些较为常用的进行了分析。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说将课堂小结编写成口诀、歌词让学生朗诵传唱,又或者在课堂小结时给学生一些检测核心知识点的练习题进行练习。这些都是可以的。教师只要根据所授内容进行课前准备及选择即可。

作者:黄丹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崇仁三中

参考文献:

[1]安连云.打造高效的课堂小结[J].速读•上旬,2016(1).

[2]李娟.课堂小结,完美收尾[J].知识文库,2015(7).

第四篇:初中生物歌诀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掌握知识并长久的记忆是困扰每个一线教师的难题。韵律教学法选取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将其整理汇编写成诗歌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

韵律教学;生物课堂教学;记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科学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生物学却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了种种困难。首先,生物不参加中考,使生物得不到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等社会群体的重视;其次,初中生物的课程安排是初一、初二学习生物,初三的课程里没有安排生物升入高中后再继续学习,这就使得整个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出现了一个断层。基于这两个事实,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重点、难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后都能主动的去回忆所学的知识成为了一个难题。实践中,笔者将当堂课所需掌握的知识点编创成一首诗或者一只歌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我们以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为例,本章较前几章而言,知识点较多,尤其是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知识点繁琐又难记忆,知识目标就有三个:(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3)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第一步:熟读教材提炼知识点。

心脏的位置: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心脏的形态大小:形状如桃,大小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的结构:一个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各心房和心室又连接各自的血管;心脏的功能: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工作流程: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心房心室舒张;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的变化:流经全身毛细血管时失去氧气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得到氧气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第二步:将知识点高度概括,编写诗歌。

心脏胸腔左下方——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形状如桃拳头大——形状如桃,大小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肌组成中空腔——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输送血液泵是它——心脏的功能;左心房到左心室——血液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左心室连主动脉——与左心室连接的血管是主动脉,血液流进了主动脉;主动脉血到全身——主动脉把血液通过各级动脉运输到了全身;流进毛细血管中——血液流进了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里;失去氧气色暗红——红细胞释放氧气,颜色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动脉血变静脉血——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上下腔静脉回心——身体各处的血液流经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流回了心脏;右心房与右心室——血液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肺动脉运血到肺——与右心室连接的肺动脉把血运输到了肺里;得到氧气色鲜红——红细胞得到氧气,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静脉血变动脉血——血液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肺静脉回左心房——肺静脉把血送回了左心房,完成了体循环和肺循环。

第三步:教学生传唱16句诗,112字含括了本节几乎所有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门见山的给出来,在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由学生来解释每一句诗的含义,也可以在学生的学习结束后以这样的诗歌来总结整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也便于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回忆知识。如果有人现在说一句“门前大桥下”相信很多人都会接上“游过一群鸭”,这就是笔者研究韵律教学法的意义所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要为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韵律教学法在记忆上的优势可以帮助这一目标的更好完成。在学生习惯了这样的编创模式后,可以尝试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来编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也会由此提高,教师和学生一起编创和传唱也会改善师生关系,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作者:焦倩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古城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因素

【摘要】

“自主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本地课堂教学改革中全面实施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施,本模式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方式,并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人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和多次的调研,谈一谈目前“自主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保证自主高效课堂顺利有效实施的几个措施。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效果

一、“自主高效课堂”概述

“自主高效课堂”是我旗基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结合本地学生的特点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展示、讨论交流疑难、检测总结这样几个基本步骤。

二、我们的“自主高效课堂”存在的共性问题

1.教师引导在学生自学及展示中,不够到位,如要求学生按学案进行学习,需作进一步指出明了的地方没有做明确的指示,学生有时学习目的不明确,这样就会影响学习效果。

2.评价的不具体,不清晰,甚至有的老师没有评价。评价是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支点。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下才能知道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怎样更好,自己做的情况如何,否则学生就会迷惑,不知自己做的对不对,好不好,或自己本来做的很好,但老师没有给予评价,就会使学生失去了再这样做的兴趣,或本来做的不够好,因为没有老师的评价学生会依然按照错误的方法做下去。再如学生在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或优点,很少有老师进行及时的评价。

3.展示的不够。展示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下去的动力,没有展示,渐渐的学生就会不愿再自动的学习下去,正是因为展示给了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使其兴趣大增,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为下次展示做准备的想法,而现在的课堂,学生也有展示但不够。

4.学生的参与率上说,还是有部分没有参与进来,小组合作的不积极不团结,任务不明确,形式主义还是有的。

二、“自主高效课堂”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方式

1.良好的品行是学习的切入点,教学中要做到了教书先育人。任何一所名校或名师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教学中一直都在培养孩子善良、责任心、能够关心帮助他人这样一些良好的品质。如果一个孩子是善良、责任心、能够关心帮助他人,他怎么会不认真学习呢?著名教师李镇西在他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他送给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会继续解释“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但仍然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和我的学生讲起了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崔涛的故事:他如何帮助安超,如何给周围的同学送去温暖,到了高三还如何照顾一位受伤的同学,最后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又讲了在原来班上的优秀学生如何利用宝贵的时间给后进生补课,讲了“做人第一”的含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会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想不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都很难。杜郎口中学可以说是自主学习的典范,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初,就会想办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做法之一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兴趣就高;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效果好了,兴趣能更高。良性循环链就这样形成了(魏书生语)。第二个做法就是通过展示让学生有成就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要想展示的精彩,就要做好自主学习这一环。展示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上下功夫,展示只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很多老师听了杜郎口的展示课会说这样的话:学生像是在演戏。我说恰恰是这种演戏让学生找到了自信,把会的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是克服羞怯、懦弱心里的最好的方法。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不会学习,这不是学生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没有充分的预习,在展示上又怎么能取得好的效果呢?所以要想在展示这一环节上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上下功夫。

3.充分利用学生。魏书生曾做过上千次的报告,在每次报告完成后,当大学生们让他写一句做为教师和班主任最应该记住的一句话时,他都会在他们的日记本上写道: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杜郎口中学也是这样做的,比如,每个小组的评价都要在课堂上记下发言的次数,哪个人发了言,效果如何等,我们的老师可能就会想这样老师上课也不能再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指导了呀?如果这样想,就又忘记了充分利用学生这句话。再如小组的组建、班级的管理、活动的安排都是充分利用学生,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又是被管理者。

4.细节决定质量。我们常说细节决定质量,对于教学来说那就是细节决定教学效果。例如:在“肺的通气”这一节的学习目标中,第一位老师是这样制定的: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第二位老师制定的是:通过模拟肺的通气实验,尝试着说出吸气和呼气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位老师抽定的学习目标不但引导学生学什么,还教会了学生怎么学,学到哪种程度,较第一位教师提出的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明确,学生学习的效果肯定会更好。

总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进行自主学习的保障。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自主学习也一样,要从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入手,同时要不断渗透合适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要坚持此种学习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完善。

作者:陈丽红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教师进修学校

第六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摘要:

初中生物课是初中生新接触的一门实验探究型的课程,是一门理科课程,在内容安排与知识结构都和文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抽象性理论知识多,形象性描绘知识少,致使以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便是生物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合理梯度与有效情境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梯度;情境

课堂提问应当讲求艺术化和有效性,艺术化和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两种办法,现略谈如下,谨供大家参考。

1设计问题要讲求梯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向于无限的过程。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应该遵循认识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而难,讲求梯度。当然,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即能作答,这是不足取的。反之,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问题一提出,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无一人能够作答,最后,老师无可奈何地将答案全盘托出,这也是不足取的。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值得推崇:

1.1设计问题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

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下,根据教学目标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原则,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这样,我们就会让学生象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那样,或观察,或概括,或验证,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例如,讲授“根对水分的吸收”,由于细胞吸水的原理抽象,不易理解,我从让学生把握“水之源、木之本”入手,引导学生获取事物的现象,占有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抽象出理性的东西。方法为:提前布置好家庭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如:在家里,可以直接把盐撒在切好的萝卜片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有水分出来;把晒干的土豆片放在清水里,可以看到它的膨胀。待到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从此解决知识初步记忆问题。

1.2切实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还是在“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课,在课上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两个实验装置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学生答:所放材料不同,一个放盐水,一个放清水。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盛放盐水的装置出现什么现象,盛放清水的装置又有什么现象(及时提示:从液面高度上来分析)?学生答:放盐水的液面上升,放清水的液面下降。最后提出第三个问题: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少的水又到哪里去了呢?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分析,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了细胞吸水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这样,一个抽象难解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这样的问题设计,能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感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2问题设计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脑精思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激励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出发点,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着眼于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的课堂教育问题设计,应当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脑精思。笔者认为,创设情境,应该注意趣味、直观、点睛等几个方面。

2.1设计导语之问,创设趣味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极强,抓住此特点,在课堂导入时,设计一个好问题,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中的问题设计得好,这在课的开始便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未知欲,为一节课的成功开了一个好头。例如讲授“生物蒸腾作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在植物体内,却与此相背,水却是向高处走的,这是为什么?”学生们听后,兴趣盎然,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虽有人提出了答案,但是很快又被否定了。就在大家不得其解时,我引出“生物蒸腾作用”这一课题,并且告诉大家:答案就在“生物蒸腾作用”的新知里面。可以说,设计的问题象一把钳子钳住了学生的思绪,他们的思绪自然地随着老师去寻找答案。

2.2设计难点之问,创设直观情境: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不妨多设几个问题,化难为易,尽可能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青蛙的血液循环”,是教学难点。我绘制了青蛙血液循环图,并就此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和左、右两心房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血管(及时提示:动脉还是静脉)?它们的另一端各连什么器官?其中流动着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和两心房相连血管血液流向如何?心房与心室间的血液流向如何?和心室相连血管血流流向又是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通过配板图(或PPT)使其直观化。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识记,领悟了青蛙的血液循环过程,从面突破了教学难点。

2.3设计结尾之问,创设点睛情境:

生物课的结尾,在一堂课中至关重要。应该如戏的结尾一样,要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给人以心灵的震颤。我们在生物课堂结尾时,要紧扣授课目标,要着眼巩固知识,一句话,要画龙点睛,让学生把握住新课的精华。例如在授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新疆的西瓜又大又甜?这个问题直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学生找到了答案,也就握住了新课最主要的知识点,其综合分析能力与逻辑能力在理性的思考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学生爱护身边一草一木的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李春阳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郑海.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艺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

[2]李卫贞.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J].学苑教育,2011(16).

[3]王荣.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4).

[4]周宇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