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课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生物课程包含较多灵活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贴近生活性,倘若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众多生物现象、植物、标本、细胞结构,学生便容易在本来便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学习中产生恐惧心理,形成厌学情绪。因此基于新课改教学背景,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实践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指导学生明确生物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初中学习进程中,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生物只不过是应付考试的必要程序,因此对生物学科的精力投入照其他科目相对有限,无法引起充分重视。面对这一现象,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整体教学进程中有目的性地渗透生物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环境与生物课程内容时,合理引导学生只有正确明晰二者关系,才能有效解决社会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并最终创设和谐共处氛围,实现长久发展。在讲授免疫课程内容时,应引导学生正确对人体机能、各部分结构进行细化了解,进而合理掌握必要的养生措施,确保自身以及家人的身心健康及愉快生活。学生在了解了生物学习知识强大力量与重要性的基础上便会基于获取健康、实现长久发展的目标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动力,进而积极投入到学科学习中。
二、提升导入新课的丰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能否引人入胜,新颖,富于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我们应由学生熟悉,能够引起其产生强烈思想共鸣的事物入手,首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令其产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DNA课程内容时,我们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朋友中是否有双胞胎、他们的特征是怎样的、你与父亲母亲的相似之处都有哪些?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令其消除对新课程的陌生感,并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接着教师再次提问令学生回答自己的血型以及父母的血型是什么,进而引出亲缘关系与血型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然而通过血型并不能直接准确地判断人们的亲缘关系,目前有一种更权威的判定亲缘关系的方法,即验证DNA,这样便自然而然完成了新课导入。学生则在教师引入的熟悉事物中逐步加深对DNA相关知识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者,我们可通过借助实物完成新课的导入,令学生产生直观印象,并创设良好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膜功能结构一课中,我们可采用生动形象的细胞膜结构模型,令学生通过零距离观察明晰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征,进而轻松完成导入,同时学生由于较易掌握课程内容势必会提升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导整体教学进程,形成了一种独角戏、机械式教学模式。学生则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被牵着鼻子走,无法创新思维,更无法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有效扭转这一弊端现象,新课改进程中我们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动脑的精神,进而形成主动学习热情、创新学习思维,通过与教师的问题式互动形成良好共进提升目标。同时,基于生物课程的贴近生活性,我们应在实践教学中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不能一味开展唯书本式教学,应通过贴近生活性拓展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课时,我们可首先向学生发问,到底是清晨适宜锻炼还是傍晚适宜锻炼、卧室是否应该大量养花,学生则会依据生活常识踊跃积极回答,进而为后续课程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完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新课改进一步明确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优化教学效果,我们应通过生动、丰富的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印象,令其身临其境,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观察与总结能力,并良好地解决实际学习问题。首先我们应强化演示实验,选择经典、便于操作的实验进行新课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酶高效性教学试验中由于肝脏研磨液难于保存,因此,我们可将其改为演示实验,通过理论讲解、科学演示让学生直观进行气泡观察,发掘差别进而引出课程内容,在充分明晰酶高效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只有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科学教学策略,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作者:李咏梅 单位: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