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索(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关注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主动建构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知识基础,以及生物学概念的特点,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去设计生物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知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总结,而能力是认识事物、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本领。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透彻理解生物学概念反映的本质特征(生物学概念的内涵),明确生物学概念的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生物学概念的处延),并学会运用生物学概念分析生活和生产现象并解决有关问题。要通过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如推理能力、创新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质疑能力;用类比的方法、模型建构的方法、由浅入深的思维方法等。生物学中有许多字面相近、含意相似或属性相关的概念,容易相互干扰,出现概念间本质属性的混淆。如“呼吸作用”与“呼吸运动”、“性状”与“相对性状”。要弄清某个生物学概念同其他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常常会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掌握同类概念的共同属性和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可培养学生比较与分析两项思维能力。
二、构建概念图促进知识的整合
绘制概念图可以将众多概念的内在联系直观地加以展示和区别,这样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合,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学会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可以使概念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生物概念图的方法很多,可以列知识网络框架概括:如生态系统的组成、花的结构、种子的结构等。还可以利用数学图形理清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基因、染色体、DNA、细胞核等概念。此外,概念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章节复习,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张概念图中,比如,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细菌和真菌的知识点多而且易混淆,很多新概念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体系,概念图就能帮上大忙。以细菌和真菌两个核心概念展开,利用对比的方式构建概念图,让学生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一目了然。
三、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
初中阶段学生还未进行系统的生物思维训练,其生物学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较多地凭借事物的直观形象来理解事物。生物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从观察出发,从实验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总结归纳,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教师要介绍科学家通过哪些经典实验的反复研究,逐步归纳、概括出事物共同本质特征,了解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科概念的形成。如笔者对光合作用发现史中一些重要实验的学习,指导学生重复前人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真正地理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一个生理过程。
作者:胡海华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二中
第二篇:初中生物课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一、设置各种实践活动
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学习的探究和分析,更深层次地了解事物的真相。因此,在生物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通过设置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一些特点,比如,争强好胜,对实践活动的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并且设置奖项进行奖励,可大幅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教学法的实施
生物教师可通过实验教学法,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和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认真完成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实验,直到实验正确完成为止,可培养初中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正确引导学生探究事物
初一、初二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很容易被生物中的现象所吸引,但在实际学习中,缺乏继续探索现象本质的精神。可看出初一、初二的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不稳定,很容易对此课程丧失兴趣。因此,生物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多注意、观察有趣的昆虫、植物、标本模型、动物等,正确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本质,研究植物、动物的更多内容。比如,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及目标要求学生观察常见生物的生活习性,了解人、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并且将现实生活与生物理论相结合等。此外,在教学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从而对生物课程产生较大的兴趣。
四、总结
学生在初中时开始接触生物课,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任课教师应积极地寻找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比如,设置各种实践活动、实验教学法的实施、正确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等,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俊芳 单位:青海省大通二中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分析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通过板书的方式来总结与梳理教学内容,重要的知识点更要体现在黑板上,以期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仅耗费教师的体力,还浪费时间。而使用PPT制作课件,不用教师亲自书写知识点,一些图片也可以进行展示,这种工具具有一定的优势,曾一度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是,在使用PPT的过程中,其他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教师播放PPT需要长时间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不能及时顾及学生的反应;制作PPT的过程就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搬到课件中,学生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被激发出来,归根结底又回到了传统教学的套路上。交互式电子白板突出的特点正是它的“交互性”。这种电子白板是由具有感应能力的电子白板、专用的感应笔以及相关的操作软件构成的。先进的感应技术能够让师生在使用时利用电子笔甚至手指直接对板面进行操作,就像在黑板上书写一样,而在白板上形成的内容也可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保存到软件配套资料库中,储存和再利用都非常方便。除资料库自带的强大数据信息外,更是可以进行自由配备,并且可以与其他一些教学软件兼容,资源丰富且使用方便。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后,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互动也增强了,教学质量当然也会随之提升。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涉及的生物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是零基础学习,所以学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趣味性及感染力强而应用于生物课堂,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如讲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这个概念时,虽然书中图文并茂地进行了介绍,但是学生的直观印象不强。如果能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整个生物圈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再让学生按照学到的知识亲自去组成生物圈,效果必定会大不相同。下面,笔者着重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理论知识与实验这两个方面的应用来进行讨论。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理论知识中的应用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DNA”为例:先结合书中的《小羊多莉的身世》这一资料和白板软件资料库关于DNA的小故事引出DNA的概念,使学生对DNA有一个初步印象;再利用资料库中立体的DNA模型来对其分子片段逐一进行讲解,其中穿插着染色体数量对人体影响的小故事等,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之后再让学生看书上那一大段概念性的文字。这样,学生就会非常容易接受这些知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传授生物理论知识,可以使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有趣易学,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为例:在实验之前,教师通常会事先讲授学生即将观察到的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挂图或PPT图片来呈现细胞的构成,学生在观察动态的细胞时可能会产生不确定感,干扰了学习的结果。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便可以完整地模拟细胞的运动状态,可以给学生提供观察活的细胞的机会,这时教师再进行讲解就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事实证明,学生在观察时就能准确认出细胞的各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生物实验往往达不到目的,即使达到了,它的效果也不理想,这是因为很多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是依靠静态的挂图或书本,学生根本无法直观理解内容,更别说亲手操作了。同时,由于客观条件或安全性的问题导致很多实验不能进行,它们的操作方法仅凭教师口述,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阻碍。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事先观看有关实验的动态影片,模拟实验过程,对实验中需要重点观察的地方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也确保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
三、总结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完善了教学过程,它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积极作用也十分明显,将它的功能与生物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作者:文红惠 单位: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第三初级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实践与运用
一、初中生物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前提
1.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的发展放在了首位,围绕亲历、体验、分析、交流合作、实践与应用这五个主要环节展开,教师们始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领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甚至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去,同学生一同发现感知、平等交流,发挥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乐趣,积累他们亲身体验的经历。
2.减少师生间隔阂,树立良好形象
课堂气氛的沉闷与活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平时展现的面貌和性格。有些老师总喜欢板着脸,一副严肃面孔,以为这样就能镇住学生,减少那些调皮捣蛋之徒,殊不知这样也疏远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导致课堂气氛总是紧张,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活跃度也不高。所以,教师平时不要吝啬自己的笑脸与赞赏,多以和蔼可亲的面貌与学生交流,经常鼓励他们。这样他们上课时才能真正放开手脚,动用自己的各个感官去体验、去理解。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爱观察的良好习惯,注重点滴积累
生物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平时留心的观察。研究一朵花,你要从它长出新芽就开始观察,它的茎,它的叶,它的花心、花瓣、花冠,花期是多久,浇水、晒太阳的周期又是多久,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平时的观察。曾经有一个故事,讲到有一位老师某一天在黑板旁边挂了一幅人体构造的图,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尝试记住它,一开始大家都很好奇,大部分人都花时间去观察了,一个星期后坚持观察的已经只有一小部分人,半个月后几乎大家都忘了这件事,等到学期末老师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而那幅图仍然挂在那儿。初中生物是学生们学习这门学科的起点,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要从现在就培养起来。比如,在“种子的结构”那一章,我就布置了学生们观察浸软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一开始只是看,然后剥去外面的种皮,继续观察,再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写下每个阶段的观察结果。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互相交流后发现自己的观察有疏漏的地方,也有比别人全面的,但他们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和观察对于学习生物的价值意义。
2.创设各类情境,鼓励学生亲身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精髓之处在于教师能够创设各式各样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得知识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变成日常生活中或是趣味故事中可以感知的实在的东西。学生在情境探索中更深入地理解了知识,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1)从实际生活切入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问题的精髓,许多生物知识都源于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将知识讲解作为他们熟悉的生活作背景时,可以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和难度,便于他们理解。例如,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时,我首先讲了汽车尾气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接着问学生:诸如此类的还有哪些?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噪声污染影响了动物的生活,有的说水流污染伤害了小动物和人们的健康……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下纷纷开动脑筋,回想自己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学习效率很高。
(2)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具有启发性的、合理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们主动思考,亲自探索答案。比如,在“生物与环境”那一章,我向学生们展示了“晏子使楚”中晏子曾说过的一句话“桔出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积,其叶徒相似,而其味不同。”接着我便问道:为什么同一品种的生物在两个地方却性状不同呢?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3.亲身实验,感知变化与不同
初中生物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教师要提供学生亲身实验的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实验设计与操作,鼓励他们从实验探究的角度感知生命现象。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的实验室,教导他们正确使用生物实验中的工具和仪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具备基本的生物素养和品质。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多多给予他们亲身体验感知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顾建龙 单位:江苏建湖县冈西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课改教学新思路探析
1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领悟科学的本质在进行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准备材料,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应明确、简洁、恰当地进行提问,或让学生就所研究的问题自己提问,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活动。只有学生有了疑问并产生了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索才进入真正的准备阶段。做初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使他们专注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做他们认为开心的事。
2抓住时代的脉搏,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另一个研究也表明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它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越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会越理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喜欢生物,重视生物,就得先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这个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怎样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呢?其实我们知道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的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只要我们以生活为依托,增加学习生物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抓住时代的脉搏,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让他们充分的好奇,那么被动学习就变成了主动学习了。兴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
3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改革评价方法
从以往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来看,评价着重关注期中、期末的相对评价,忽略对学生平时学业的绝对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活动、兴趣、思考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增加平时的绝对评价,激励和改造学生的素质,也使得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更合理更科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提问,有时要故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使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回答出来,或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基本正确地回答出来。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用的方法。
4初中生物教改新思路
4.1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物是初中新增的学习课程,对于这位后起之秀,学生们的认识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也必须要被理解,向来对于大自然世界缺少关注的学生,要怎么样帮助他们重建这一部分知识的体系呢?要怎么样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呢?仅仅利用有限的课堂是无法实现这一可能的,在初认识大自然生物的时候,老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建立各种直观性的教学,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植物园和现成的校内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这时,学生见到一些熟悉却喊不出名字的植物时便会抓着老师问,这是什么?这是海棠花。这是什么?这是广玉兰。这是什么?这是葫芦藓。这是什么?这是木棉树。如此一来,可以把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物体,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理解记忆。这种胶汁又是名贵的药材和工业原料,因而当地人想出了一种采集的办法,先给食人树喂一筐鱼,等它吃饱喝足不愿意动了,再去采摘原液。在热带地区还有一种食虫植物,叫猪笼草,因其像酒壶,又名雷公壶。因为原生地的土壤贫瘠而通过扑食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而成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在介绍这些植物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这样的方法打开课堂,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带着这种良好的状态展开课堂的教学,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生物知识。
4.2精心设计教学,改变教学模式:
新时代的初中生物教学,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要勇于在传统的教学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明确生物课程设立的意义,建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老师的教学活动,促使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甘于做回课堂的配角,还初中生物课程应有的重视。初中生物尽管不是初升高的主要课程,但是这不代表课程的教学就是没有意义的,非必要的,教师要对科目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初中生物在于帮助学生初建生物的概念,了解周围的生物包括人类本身,学习基本的生命规律和保健常识,以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道理,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分数。
5结语
总之,生物课教学的探索仍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生物课堂的教学应该具有更多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生物不是单纯的理论课,而是更富人文关怀的课程,它教导学生生命的构成和发展,启示我们要热爱和尊重每一种生命体,因而初中生物学的老师更应该加快步伐,将自己融入到课改的教学工作中来,担负起生物教学关怀生命的责任。
作者:蒙余庆 单位: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初级中学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一、提供条件,营造适合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学生系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也会变得相对简单,即将课堂环境设置妥当即可。
1.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具,为学生提供直观教材
多媒体教具的普及和运用是信息化社会带给教育的一大福利,这个福利在教师的悉心调配和掌控下才能发挥重要作用。生物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只有在学生进行过事物观察之后才能够真正理解掌握,但是受环境因素和季节因素的控制,教师或者学生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到本学期讲授新课所用的材料,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设置了障碍,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多媒体教具的合理使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具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资料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生物中较为抽象概念、实验步骤等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也可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自行拍摄、录制;后者的效果更为真实可靠,也便于被学生接受。
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自主学习的人际环境
在以往的教学关系中,师生关系就像猫和老鼠,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学生就象征性地翻翻课本,教师一离开教室或者目光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去做别的事情,这种师生关系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那么,教师应该为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做出怎样的努力呢?首先,多沟通促进交流是关键,对待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的学生,要及时在课下与其进行谈话式交流,在谈话中了解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对学生提出中肯的建议。其次,课上提问法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了解,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必备要素。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呢?
1.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双管齐下
实验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育上对其的重视程度更是体现在将其作为一项中考加分项列入中考必考科目之一。虽然作为必考科目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对学生而言无疑加重了中考的考试负担,有些学校的教师更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惜利用周末时间给学生补习,造成了学生对实验学科的厌恶和抵触。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好好抓住这一机会,利用课上在导入、新授以及复结环节插入实验教学,使学生利用在实验中体会到的直观印象帮助自身自主学习思维的形成,也为更好地记忆理论知识提供直观记忆。
2.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按照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背诵、提问等枯燥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课,学生就会渐渐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变为应付考试的机器,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变得死气沉沉,教师的上课热情也会被影响。因此,教师不应该一味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学会变通,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设计疑问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问题的促使下进行大脑的思考运转,将平日所学与今天的授课内容相结合,在头脑中形成答案并描述出来大家进行聆听思考正误,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如果教师经常提出供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问题,学生也能够在找问题答案、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能力。
三、培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的习惯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这就给我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习惯,上课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圈画课本上的重点知识,习惯的养成对于生物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新授课上,对于教师教授完新知识,先不要忙着作总结,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学完新课你知道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哪些事情你没有弄明白?”久而久之,即使教师上课后不提示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
四、总结
初中生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更能为祖国发展提供高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贡献力量。
作者:钱世华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石鱼初级中学校
第七篇: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微课应用探究
一、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受课堂容量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对于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往往局限于字面意思上的了解和记忆,忽略了内涵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例如:“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这一重要概念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一生的几个阶段,还要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条件,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其中过程的体验需要很长时间,课内教学中可操作性和可呈现性较差,但是通过视频剪接可以将漫长的植物生理过程浓缩,以微课的形式完整地呈现,将抽象的生物概念直观化。
二、微课应用于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优势
1.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同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同时兼顾所有学生。微课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1)摆脱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多个教学环节,若干个重要概念要在45分钟的课堂传授下去,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很难做到分层次教学,更没有时间一对一地单独辅导。利用微课辅助生物课堂教学,可以把一节课的若干个重要概念分成一个个的小微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子书包、网络教学等实现随时随地地播放查看,学生可以在家通过自学微课完成课前预习,课上不懂的概念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进行学习,使得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面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而传统的教育,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再如何精心准备,也无法预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微课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自学,例如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这一重要概念学生可以通过课前微课的自学结合生活常识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基础好的学生自学一遍即可掌握,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通过反复多次地学习也能掌握或者产生一些疑问,这样课堂时间可以着重讲解一些难度较大的概念或者解答一些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促进后进生的无形转化
后进生往往自卑感强、羞涩、自信心受影响,不愿意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疑问,久而久之和别人的学习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后进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进行自学和巩固,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网络提问或者留言得到解答,既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知识,增强了自信心,无形中促进了一部分后进生的转化。
(4)有效地进行课后巩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及时的温习和巩固,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非常重要。通过思维导图式的微课学习,利用5~10分钟的视频,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及时反馈性的习题能有效地检测学习效果,避免了单纯看书的枯燥和书面作业的繁琐,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2.主题明确,有针对性,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围绕某个概念而设计的微课,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短小精悍。例如,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十专题健康地生活中的教学重、难点,微课制作过程中通过常见传染病“流感”的举例,了解传染病传播的必备环节,以导图的形式,分析传染病的传播,并根据传播特点、必备环节等思考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3.对实验教学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用具目标小,操作步骤复杂,距离远,后排学生的观察受限,有时候示范结束了,部分学生还不知道要做什么。而通过微课的制作,把教师的示范实验录制成视频,形象直观地呈现实验演示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操作。同时有些实验耗时较长,无法在一节课内完成,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浓缩种子萌发的过程,直观形象,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和补充,已成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将在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静静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
第八篇: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分层合作教学实践
一、简介分层合作教学
1.分层合作教学的概念
所谓分层合作教学,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进行全面了解,并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形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观点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平衡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效率会明显得到提高。
2.分层合作教学的优势
分层合作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类型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发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够开发自身的潜能,学习效率能够不断提高。在分层合作教学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目标,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实验小组内的差异性能够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将自身的优点发扬光大。
二、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1.将实验小组进行多层次的划分
在分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异质小组为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活动。这些试验小组有4~6名学生,且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都具备一定合理的差异性,小组之间要形成一定的平衡状态,这样才能进行公平的竞争。老师要提前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例如,根据小组中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三个类型:A层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优秀,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B层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一般,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比较努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一般;C层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比较低,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比较差。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之后,老师就按照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尽量保证各小组的水平平均。
2.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分组合作
我们以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为例,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根据这个洋葱的表皮细胞的构造制订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个层次属于基础目标,主要是对整个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能够掌握;第二个层次属于提高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将实验中的操作技能掌握;第三个层次属于扩展性目标,相对来说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创新,能够将这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运用到其他的实验中,并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还要对实验的原材料进行分层。对于这个实验来说,我们还可以选取花朵、树叶等这两种不同难度的原材料作为实验对象。又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老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学生的整体水平要差不多,然后对每个小组的要求和实验目标要有所相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由于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所以,实验教学对生物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分层合作教学,这也属于因材施教,能够针对学生的基础和不足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更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共享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施飞 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初中
第九篇: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协作探究学习实际运用
1小组协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1鼓励学生互动,加强彼此交流
通过对小组协作探究学习进行了解,我们可以发现进行该项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能够向着共同的方向进行努力。如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矛盾,彼此之间互不相让,那么小组协作探究学习就很难进行下去。由此可见,小组协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首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搞好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在合理分组后,鼓励小组内成员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向学生宣传协作思想,让学生在小组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可以和小组内的其它成员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并且,强化学生之间交流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互动来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进而在初中生物学习中进行主动的探究。
1.2关注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热情
很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经常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情绪变化。实际上情绪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好坏的关键,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情绪造成影响,使得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受到打击,那么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也会减弱,甚至会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协作探究学习时,需要对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了解,多给学生正向的鼓励,无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对学生充满耐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小组协作探究学习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2小组协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2.1引入先进理念,搞好革新工作
行为上的转变与思想上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小组协作探究学习进行应用,就需要对之前的一些教学思想进行反思,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思应该是公正的,不是对之前教育教学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其中糟粕的东西进行删减,留下值得传承的部分和现在先进的思想理念结合在一起,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更加的科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得到有效的革新,为小组协作探究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观察生物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转变之前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通过小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最终完成对生物细胞的观察。这种方式较之前的教学方法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进行小组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默契也会有所提升,对于提高小组协作探究学习的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2.2深入了解学生,做好分组工作
小组协作探究学习的展开需要小组内成员进行配合,实践证明小组内成员配合度越高,探究学习的效果越好。而如何有效的搞好学生之间的配合工作,除了要促进内部成员沟通,关键就在于小组内成员的安排。小组成员划分是进行小组协作探究学习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教师不能随意的进行成员的安排,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小组的划分。而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每一个学生具备的能力都有所不同,身上的缺点也各有差异,所以需要从互补的角度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在分组过程中小组内所有成员成绩不能都在一个梯度内,必须能够划分出高中低档,这样才能达到互相带动的目的;并且尽量将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分散到不同的小组之中,避免集中在同一小组造成组内的冲突。
2.3巧用课下实践,拓展学生视野
小组协作探究学习不仅可以应用在课上,还可以在课下发挥出更为广泛的作用。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了解,我们可以发现生物知识包罗万象,初中生物虽然仅涉及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但是完全依靠课堂教学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渴求,仍然有很多知识讲解的不够透彻。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鼓励学生对课下时间进行应用,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进行小组协作学习。例如,在学习《环境与生物》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观察,看环境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并且让学生通过翻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找出一些生活中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在课下探究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会进行频繁的讨论,并且会就资料查找以及资料整合等工作进行分工,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环境与生物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而这正是成为社会所需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门极具探究性的学科,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和思考内容,让学生在其中收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而就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其并没有对自身这种优势进行有效的发挥,所以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得到的提升还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学习的应用才能弥补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得到更大的自由,成为初中生物课堂上的核心,在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下,不断的对自身生物学习成绩进行提升。
作者:刘志敏 单位:山东省武城县实验中学
第十篇: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式教学应用探析
一、注意提问的技巧,巧妙引入课程内容
新课改下,我国初中生物教材的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变化,删除了部分老旧知识,目前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和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吻合。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创新内容,使学生能够关注这些创新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生物学科的进步和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例如,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内容时,新教材中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适当减少了生物、环境独立体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新生物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科学思维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且学习教材的新课程内容。比如,在课程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生物呢?”“什么是环境呢?”“生物和环境是否存在联系呢?”通过提问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和环境的概念,使学生自主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经过独立思考获取的知识相信比单纯地在课本上获取记忆得更深刻。
二、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人因为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面对相同的问题时,因为学生的思维结构差异,答案也会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主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不同的看法下,学生的思维会出现碰撞,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生物思维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讲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的内容,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问题,觉得自己很难理解或者理解得非常充分的内容,可以拿出来和全班学生分享。有的学生提出,“动物一般有哪些运动方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找到一些线索,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是否还有课本上没有提及的运动方式,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相互讨论。这种引导学生提问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开发学生的思维
生物教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极具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设计探究式问题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层次性的问题。设计的探究性问题的难度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如果问题难度太大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生物的信心,但是如果问题难度太小的话,学生可能不屑,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设计问题,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在讲解“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人类进化的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然后再询问学生看了之后有没有想到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等到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讲解和人类进化的一些故事,并且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例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的特点有什么不同?”“从起源一直到现在,人类的发展过程是什么?”这些问题属于开发性的问题,探究性很强,而且这些问题和学生自身的起源与发展紧密联系,因此很多学生都有很大的探究兴趣。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的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总结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好的问题不仅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而言之,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林林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