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探究论文(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论文(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论文(8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学探究

一、疑问作导向,引自主思考

疑问就像是山顶上闪闪发光的明珠,指引着人们不断攀登真理的高峰,有效的疑问设置,能够促使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初中生物开展自主性教学,首先就要用好疑问这把利器,层层设置,帮助学生不断推进思考进程,提升思考能力。利用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我认为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主要有两个要点:一个是问题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要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二是问题的设计要有连续性和层次性,要能层层推进,串联学生的自主思考行为,使学生的自主思考更有成效。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生物《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1.我们都知道,大家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细胞,后来逐渐变化成我们一个个个体,你们知道这个细胞是什么吗?你们又知道它是如何变化的吗?2.组织是什么?有何功能?人体有什么组织?3.器官是什么?与组织有何不同?4.系统的定义是什么?我们人体都有什么系统?这几个问题,从细胞到组织,从器官到系统,涵盖了人体组成从简单到复杂的四个层次,通过这样进行设问,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进行自主思考,并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收获,从而促进下一层次的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性的自主思考学习循环。

二、解析作药方,引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教学,并非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仍需要“师傅领进门”,只不过教师的课堂角色由大包大揽转为指导帮扶,教师的引导作用仍旧十分重要。如何发挥引导作用?我认为解析是药方,教师通过对知识案例的有效解析,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从而开展自主学习。要真正发挥解析的引导作用,我认为教师在进行问题解析时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思路原则,重视呈现解析思路、过程,而不是结果;一个是方法原则,重视呈现方法的选择缘由,而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使用何种方法。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这个单元内容时,有这样一个题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环境”,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但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显然不利于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我是这样进行解析的:“我们知道,生物为了生存,都会去适应环境,但同时,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作用;例如我们知道蚯蚓能够松土,增强土壤肥力,这显然对土壤来说是有利的;我们也都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蚂蚁破坏堤坝,使之不复存在,这就对环境带来了改变。所以说生物也能对环境带来影响和改变。”做完这番解析,我接着分析:“如果此处填写改善和破坏环境,对吗?这样的说法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改善和破坏都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相比起来,并不如影响和改变全面恰当。”通过正反面解析,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题为平台,引自主探究

初中生朝气蓬勃,充满创造力,但受限于传统教学理念,学生的创造力长期受到抑制。初中生物开展自主性教学,就要改变这个情况,为学生的主体呈现和个性彰显提供一个有效平台,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实践,我认为,这个平台可以是生物实践课题。通过以生物课程为基础,设计一些开放性强、实践范围广、操作性高的实践课题,让学生各展其能,在课题实践中展现能力,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生物《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这一单元内容时,我设计了“制定最佳食谱”的实践课题,课题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周的食谱,要求这份食谱既要美味诱人,又要营养搭配(要求学生标识出主要物质成分及搭配理由)。学生的食谱制定完成之后,由学生评选出“最佳食谱”五份。这样的实践课题,以吃为主题,既生动有趣,又简便操作,有利于学生各显神通,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在自主实践过程中,淬炼知识,提升本领。

四、总结

总之,初中生物自主性学习的开展,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愿意自主思考、可以自主学习、能够自主实践,教师要围绕重点,为学生开展自主实践打造一条全程的服务线,让学生在可靠的引导下,不断习得自主学习方法,不断进行自主探究实践,不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最终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作者:张颖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装备使用探究

1前言

在生物实验教学当中,显微镜、样本等实验装备的引进,丰富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为推进素质教育,生物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实验装备如何实现正确使用及充分应用,以期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建立数码互动显微镜教学系统

生物实验教学开展显微镜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微生物的观察,并能够了解生物的生活和繁殖的规律,是一种让学生亲自进入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显微镜实验教学当中,教师无法在学生的实验过程当中与之形成有效互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和推广,在显微镜实验教学当中,建立了一种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数码互动式显微镜教学系统,与传统的显微镜实验教学相比较,这种新型方式实现了实验的即时性,并能够完成实验结果的保存和共享,对于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支持教师与学生的实验互动。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刚刚接触实验,其内心带有对实验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会影响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正确判断。另外,在进行实验之初,学生很可能会出现遗忘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的现象。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失误。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提醒告知学生,很可能会造成实验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影响课堂实验安排,也无法实现预期的实验效果。而数码互动式显微镜实验教学,为教师提供了透过屏幕观察每一个学生实验情况的可能性。一旦发现某个学生操作不当,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如在教学“单细胞生物”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菌革兰氏染色”的实验,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处理染色图片的环节有些许争议,而这种争议的存在会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就可以检查视频记)。录,查找学生发生争议的原因,之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染色环节,并将染色的要领告诉学生,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第二,记录学生实验过程。在传统的显微镜实验教学当中,学生虽然能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呈现给教师,但是教师和学生都无法了解实验的过程。而数码显微镜实验教学却能够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实现实时地存储。这样,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就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观看自己的实验过程。之后,教师在实验小组的成员之间,以及其他小组之间形成相互的实验质量评定,并最终找到自身实验的改进方法。以“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实验为例,教师为学生布置通过血球计数板记录酵母菌数目,但是酵母菌的数目多,分布密度大,学生无法实现准确的计数,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方法是否达到标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后直观分析自己的实验质量,了解自身实验的缺点,学习其他小组的实验优点,最终形成一个最佳的实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生首先有了直观的显微镜观察实验,之后又在图像或者视频的检验中,形成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学习,最终又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最佳的生物显微镜操作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对于提升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展示学生实验成果。数码互动显微镜实验教学,将传统的显微镜实验、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地糅合在一个系统之内。因此,在实验过后,教师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网络社交工具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展示出来,帮助更多人进行相互的学习和讨论。不仅能够满足初中生对于实验成果展示的心理追求,同时还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对于他们今后的生物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3建立样本展示实验

样本展示是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形式。对于初中生来讲,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比较新鲜的学科,对此他们会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加以积极引导,使用样本展示实验,让他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在教学“探究种子萌发内因——种子的结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个种子萌发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实验解剖和终结结构的认知。之后,教师将探究种子萌发内因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放大镜、蚕豆、镊子、解剖针等实验装备分发给各个小组。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探究要求进行样本的培植,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由于样本展示实验,是由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进行的,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具体分工,并能够相互合作,以形成积极的氛围。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立即询问教师或者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式实验学习,让学生在样本展示的实验过程当中体会到生物实验的乐趣。而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展示他们的种子样本成品。然后结合小组内的实验记录,对种子的机构以及种子萌芽的原因形成小组的总结分析报告。当所有的小组实验报告提交之后,再由教师组织一个主题性的实验结果汇总班会,将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必要的更正,并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最后再将实验的意义告诉学生。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人际交流能力之外,还能够让教师更加深入认识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足,对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4引入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支持进行传统实验方法难以实施的实验科目,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教学设备的消耗。在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实验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实验的过程,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而对于虚拟实验,它依托于计算机,也就是说学生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完成对某一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这相对于传统实验来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也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效率。在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中,正确充分应用好实验教学设备设施,可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在整体上提升生物实验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作者:张建华 单位: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合作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一、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及构成

(一)应用价值

一是正确对待班级内学生差异。在常态编班下,各班级学生存在个别差异现象,部分学科学的学业成绩呈现双峰现象。分组合作学习最常采用学生能力异质分组,便是运用学生差异,使不同特质的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不仅能降低差异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可使学生得到适性发展。这也即是所谓的尊重差异、截长补短、互惠双赢。二是提升学生参与的学习动机。传统的教学形态偏向教师单向的讲述,学生被动的接受,上课感到无聊,不敢提问,容易分心或打瞌睡,学习动机较低落。分组合作学习则改变教学的形态,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实证研究发现:学生越积极参与学习,学习的成效越好。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Vygotsky潜能发展区理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简称ZPD)主张:个体的独立表现和经由协助下的表现,两者之间的差距,代表个人的“学习潜能发展区”。所谓“协助”,其方式多元化,包括老师对于学生提供的学习框架,学生之间的相互协助,以及经由搜寻学习网络资源获益等等。

(二)构成

一是分享与讨论(sharing&discussion),具体包括配对学习(pair-learning)、六六讨论(Phillips66)、拼图法(Jigsaw)、脑力激荡(brainstorming)等方法。二是精熟(mastery),具体包括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student-teamachievementdivision,简称STAD)、拼图法第二代(Jigsaw-II)、相互教学(reciprocalteaching)、认知学徒制(cognitiveapprenticeship)等方式。三是探究(inquiry),具体包括团体探究法(groupinvestigation)、共同学习法(learningtogether)、问题本位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等方法。

二、初中生物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实质重于形式

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移动桌椅吗?若是在上课中,为了讨论,就开始移动桌椅,这样的做法是否恰当?因为别班正在上课,搬桌椅难免有声音。又或者时间上的不允许,有时上堂课耽误到下课时间,耽误搬桌椅的时间,移动桌椅是否有弹性的做法呢?在校内的某次研习,请到某初中的老师来进行翻转教室的演讲,讲者提到排座位的形式,有些班级愿意,有些班级觉得移动桌椅麻烦,但重要的是这些班级都有在进行合作学习。在今年的六月,也曾北上参访其他教师的公开课,实际听课的班级,学生也是围坐在一起或是并坐在一起,并非一定是移动桌椅排成固定的形式。考虑其他课程,有些课程并不需要移动桌椅,而且若是移动桌椅造成学生的困扰,这样对学习并无益处,因此我认为在实施活动时,四人一组或活动时间较长,超过半节的时间,会请学生们移动桌椅围在一起,但若是只有短暂的时间,未达半节时间,例如五分钟、十分钟,两两互相复习观念,可以允许学生转头,或是相邻的两人左右讨论。

(二)以座位的形式,从聊天到讨论

在实际的教学现场,很多教师可以发现,开放课堂讨论,学生们会天真以为可以讨论私人的事,而沦为聊天,对于“讨论”的界线,似乎很模糊而分不清楚。因此讨论时间的控制,并非要完整的一节,可以是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让学生们学习有效率地讨论,应专注于主题,而非离题。甚至是前述所说的座位形式,也可以帮助对讨论界线的界定,有移动位置是可以讨论主题,回到位置就不可以再无限延伸话题。

(三)应激发教师的教学热忱,使教学更为多样化

实践中,教师多会选用“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配对讨论法”及“共同学习法”等教学策略。而在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后,教师会自觉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学习表现及课堂参与等面向上均有提升,在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也有提升。此外,实施分组合作学习也能增进教师的教学热忱,使教师的教学更为多样化,并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分组合作学习对于班级学习气氛有明显地改善。教师们也认为教学前的备课非常重要,课程经过重新解构、分析、审视与不断修正,使教师于教学时能呈现课程精华,也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互享讨论及学习。且通过教师社群的组成,共同备课及观课,进行专业对话,不仅使教学质量精致化,也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成长。

三、结语

总体而言,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用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非常有效。

作者:朱振优 单位: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洋中分校

第四篇: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

1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中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扩展到许多领域,这就导致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对课堂质量的要求。对此现状,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构建生物课堂交互式教学模式中的作用,使中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力量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对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中引入新媒体技术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述

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交互式教学,其旨在注重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材料之间以及教学环境与师生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确保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许多教学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可被学生发现,而且在师生间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大幅度提高。但需注意的是整个交互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具有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我国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完全依托于书本知识学习的方式,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手段的改变,确保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内容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很大程度上能够适应素质教育下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明显的作用。

3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中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作为当前社会比较推广的媒介传播方式,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出现的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新媒体形态,通过利用许多终端如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便能将相关的信息向用户进行传播。其本身的即时性、共享特征以及交互特征完全适用于初中生互作者:于敏,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256400)。动式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从近年来课堂教学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便可发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往学生线性思维模式将改变,能够将课堂中的碎片式的知识内容利用网络连接起来,尤其在生物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引导能够保证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教师的引导作用。第二,适应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技术的应用渗透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而中学生此时对于比较新颖的新媒体技术更感兴趣,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与学生兴趣点相吻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4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过程

以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骨”为例,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对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解,掌握骨的成分与特性以及体育锻炼等对骨的影响,并在交互式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得到培养。构建交互式教学模式过程中,首先对长骨结构进行分析。教师可利用Flash引导学生观察长骨结构演示实验,使学生能够大体掌握骨的基本结构,并确定长骨在结构特点上能够与运动功能保持一致。其次,做好骨成分鉴定实验课件。由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受课时限制,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开展,很难将所有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学生也难以对有机物、无机物以及其他成分物理特性进行掌握,所以教师需做好模拟课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并分组讨论,但需注意教师此时应注重对各小组适时的监督与指导。再次,急救知识的讲解。学习人体骨骼内容时,难免涉及许多骨折与急救知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形式将骨折的具体特征以及如何采取急救措施等全过程展示出来。最后,分析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该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将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相关知识进行搜索,并形成一定的报告形式向教师反馈。通过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统计至少90%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而相比之下,传统教学过程中大约一半的学生仍处于模棱两可状态。由此可总结,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注重教师职能的改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时,学生也需主动利用网络掌握更多生物知识,保证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才可使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5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中需注意的问题分析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需注意尽管新媒体技术能够解决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难题,但并非万能。而且许多初中生物教师本身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极易在构建交互式教学模式过程中错误理解新媒体技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避免将课件教学作为文稿演示新媒体技术中,教师可利用许多工具进行课件的制作,如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但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只需将制作的幻灯片或其他图片内容在屏幕中呈现即可,使课堂教学过程完全集中在演示课件方面,既没有将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有的效果发挥出来,也未真正实现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目标。如在教学“皮肤”的内容时,教师仅将教材中皮肤结构的插图置于幻灯片中,难以使学生对皮肤的真皮、表皮或其他附属物等进行充分了解,其获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的形式不存在较大的差异。避免以人机对话形式取代师生的交流新媒体技术应用下,许多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集中在人机对话方面,而未将师生情感因素考虑其中,很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无法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的强化。这种教学模式完全脱离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本意,使学生在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等方面得不到显著提高。因此,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初中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需注重掌握课件教学的技巧,尤其在学习较为抽象的生物概念或内容时,应充分利用更多符合教材内容的图形图像或动画,并引用较为诙谐且生动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这样才可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于理解。

6结语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提高的重要途径,而交互式教学模式效果的发挥又需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因此,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构建生物交互式教学模式,应考虑到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状况,避免教学过程中完全以课件教学作为文稿演示或以人机对话形式取代师生间的交流,这样才可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下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共同提高。

作者:于敏 单位: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人文教育体现

一、环境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呼喊较热的一个话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但是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故而科学技术被称为“双刃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对环境的依赖以及影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环境,生物成长于特定的环境之中,特定环境的存在也离不开生物的生长。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就拿狼、羊、草这一食物链为例来说,狼的生存依托于羊的存在,而羊的生长由离不开鲜草,假如没有了草,那么羊的就没有吃食,就难以存在;没有了羊,狼的生存也就受到威胁。在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最严重的全球问题,据研究统计,每分钟地球上都有一个物种惨遭毁灭,故而如何保护环境成为当前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必讲的内容。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强调生物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学活动带有浓重的机械唯物主义色彩,教师的讲解更多的集中于生物对其生长环境的依赖,然而对生物的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讲解较少。生物的活动和环境是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从生命的形成之初就在对地球的面貌进行着改善。例如在学习《生物和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出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当前青少年的任务并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要帮助他们建立起人类、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观念,保护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二、青春期性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在中小学的墙上随处可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职业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而且需要帮助学生知道怎么做人。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儿童步入青年的必经之路,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以及学生的道德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意识逐渐萌芽,有了男女之防的意识,渴望了解性知识,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困惑。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性知识,正确看待男女生的区别,反之则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我们国家的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再加上中国人特有的传统观念,性教育被排斥在初中生的生物学习中,遭到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忽略,每逢学到这些知识时教师就会让学生自己看看。针对这种现象,青春期性教育应当回归到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补充讲解女生的月经生理现象以及男生的遗精生理现象,告诉学生这两种现象都是正常的现象,不是丢人的事情,要正确的看待。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一些生理健康知识,例如如何保持生殖器官的洁净,如何正确的清洗生殖器官等等,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三、生命形成概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生命的起源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的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会有花等等,这些问题都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追寻。由于我们国家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的出生被认为成一种神秘的事情,所以孩子们经常从自己妈妈哪儿得到类似以下的回答:从垃圾桶里捡的;从马路上捡的;从树上摘得;地里面长得等等。到了初中生物课上,生命的形成得到了很好的揭示。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精子、卵子,爸爸的身体每天都会分泌出很多的精子,妈妈的身体每个月会分泌一颗成熟的卵子,当经过激烈的竞争后,卵子和精子结合就会形成一枚受精卵。这枚受精卵会在妈妈的子宫里慢慢长大,经过42周孕育出新的生命。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历经艰难的过程,同时孩子从小婴儿长大成人也要花费爸爸妈妈很多的心血和汗水。通过对生物中人体生命的阐释,让学生明白父母生养之恩的重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结语

曲黎敏教授曾经说过:“初中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离不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呼唤素质教育,其中人文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核心内容,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者:蔡文君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一、提供条件,营造适合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学生系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也会变得相对简单,即将课堂环境设置妥当即可。

1.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具,为学生提供直观教材

多媒体教具的普及和运用是信息化社会带给教育的一大福利,这个福利在教师的悉心调配和掌控下才能发挥重要作用。生物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只有在学生进行过事物观察之后才能够真正理解掌握,但是受环境因素和季节因素的控制,教师或者学生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到本学期讲授新课所用的材料,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设置了障碍,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多媒体教具的合理使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具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资料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生物中较为抽象概念、实验步骤等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也可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自行拍摄、录制;后者的效果更为真实可靠,也便于被学生接受。

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自主学习的人际环境

在以往的教学关系中,师生关系就像猫和老鼠,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学生就象征性地翻翻课本,教师一离开教室或者目光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去做别的事情,这种师生关系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那么,教师应该为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做出怎样的努力呢?首先,多沟通促进交流是关键,对待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的学生,要及时在课下与其进行谈话式交流,在谈话中了解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对学生提出中肯的建议。其次,课上提问法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了解,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必备要素。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呢?

1.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双管齐下

实验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育上对其的重视程度更是体现在将其作为一项中考加分项列入中考必考科目之一。虽然作为必考科目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对学生而言无疑加重了中考的考试负担,有些学校的教师更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惜利用周末时间给学生补习,造成了学生对实验学科的厌恶和抵触。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好好抓住这一机会,利用课上在导入、新授以及复结环节插入实验教学,使学生利用在实验中体会到的直观印象帮助自身自主学习思维的形成,也为更好地记忆理论知识提供直观记忆。

2.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按照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背诵、提问等枯燥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课,学生就会渐渐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变为应付考试的机器,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变得死气沉沉,教师的上课热情也会被影响。因此,教师不应该一味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学会变通,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设计疑问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问题的促使下进行大脑的思考运转,将平日所学与今天的授课内容相结合,在头脑中形成答案并描述出来大家进行聆听思考正误,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如果教师经常提出供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问题,学生也能够在找问题答案、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能力。

三、培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的习惯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这就给我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习惯,上课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圈画课本上的重点知识,习惯的养成对于生物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新授课上,对于教师教授完新知识,先不要忙着作总结,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学完新课你知道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哪些事情你没有弄明白?”久而久之,即使教师上课后不提示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

四、总结

初中生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更能为祖国发展提供高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贡献力量。

作者:钱世华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石鱼初级中学校

第七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

当前大多数初中生物老师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依然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机械记忆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生物作为一门实验类课程,理论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理解难度大,需要实践操作才能完全理解,但是初中生物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是重视理论学习,并没有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缺乏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水平低。

2.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

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开展合作学习初期,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生物成绩明显下降或上升不明显,就会产生放弃合作学习的想法,不能继续开展合作学习。并且大多数教师无法完全兼顾合作学习,组织能力较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完全的实验条件,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教学实验设备比较落后甚至残缺不全,就连实验基本设备如显微镜都没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实验合作学习的开展进程。

二.基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1.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合作学习创造基础条件

从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来看,大多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理论知识,缺乏合作学习内容,并且教材中存在密集的知识点,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所以没有时间和空间来开展探究性学习。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对初中生物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应该开展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初中生物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初中生物老师可以按照4个人一组的模式,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先在黑板上给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找出问题答案,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名成员,到讲台上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答案,待每个小组阐述完成后,老师再逐一进行点评,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提出表扬,同时鼓励其他的小组,最后老师进行总结,然后再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答案。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合作学习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具体实施手段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实验室独立完成相关知识的实验。所以,对于初中生物老师而言,在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带领学生走向实验室,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亲自动手实验,解决存在质疑的问题,并且采用2个人一组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让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分工,共同完成实验,获取结论,老师再进行总结,并让同学们反思实验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老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作者:杨洪智 单位: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中学

第八篇: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一、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育,而教育的本身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那么,要全面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就是关键点。我们知道,初中生本身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重。这也迫使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单一枯燥的事物上。所以,教师就要积极的引入教学情境,构建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参与中找到学习的存在感。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共同参与”理念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很好响应当前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

二、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1.精心设疑、营造参与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精心设疑,营造参与的学习氛围就十分必要。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且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参与激情,促进他们的参与欲望。例如学习初中生物(苏科版)《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章节时,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就要精心设疑,通过将抽象的问题转化成生动化的提问。例如本节的知识点都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的转化与吸收。学生很难从这些抽象的概念中找到学习的兴趣。我就把这部分内容制作成Flash课件,通过动态的电脑视频转化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自主的在课下通过互联网查询有关构建我们的身体,给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的资料。写一篇“绿色植物的重要性”的评论进行班级海选,然后在班级小黑板报上循环刊登学生的评论文章。通过这种精心设疑、营造参与课堂的氛围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构建实践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我们知道,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很浓,他们往往对于集体性活动参与热情较为浓厚。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特点设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集体性的实践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锻炼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交流能力。例如学习《学当小医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互动学习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的知识,同时学习拨打“120”急救电话和紧急止血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模拟意外情况,然后组员进行拨打急救电话演练,具体说出地址、症状等等。然后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学生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如何给小伙伴止血。让他们知道人体一次失血量在人体总血液的10%以内对人体的整个机能影响不大。如果超过20%就会使人休克。然后引导学生辨别是内出血还是外出血,内出血怎么做?外出血又要怎么做,如何使用止血带等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选择一根橡皮管,用小漏斗在一端注水,然后在橡皮管的一侧扎破一个小洞。让学生思考如何包扎可以阻止水从洞中流出或从洞中流出的水明显减少。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参与的乐趣,找到学习的快感。

3.创新考核机制、刺激学生主动参与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首先就要激起学生的竞争欲望。只有在竞争欲望被激起时,学生在竞争中才会保持高度的课堂专注度和参与度。教师就要大胆创新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综合发展。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这种综合式的考核机制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存在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可知,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的综合素质教育,而教育的本身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积极的精心设疑、营造参与氛围,构建实践活动主线、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韩昕蕾 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