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探究式初中生物教学实施

1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探究式教学是指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应用更加广泛。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探究式教学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问题。传统接受性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是重视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围绕问题而开展,保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自控能力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生物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2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现状

教师能够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受到教学时间、指标等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师难以正确把握知识点,总是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效果不佳。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改革思路的实施方案设计,考虑到初中生物在初中教学中属于一门副科的状态,教师的专业性普遍不强,能力有限。当前所采用的生物教材实践性不强,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照本宣科。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很难有机会单独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在各个环节的开展中,学生即使参与其中,也很难思辨性地思考问题,很多情况下,学生是依靠教师的设计,机械地完成学习。在探究互动过程中,从互动形式上来进行分析,师生互动期间,互动形式比较单一,以师生互动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小;从互动的对象来进行分析,优等生是主要的互动对象,全体学生难以得到关注;从互动层次角度来进行分析,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教学内容,问题质量不高;在探究式教学开展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就被忽视了,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减少学生的问题,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找到标准的答案,违背了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

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度,让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协作能力,注意加强探究教学的科学知识;在评价方面也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形成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校在开展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改革,设计好完整的探究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整个探究活动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利用涵盖身边的探究资源,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探究式教学开展中,需要合理安排教材,可以适当进行改变,整合新教材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思路,根据学生能力编写完整探究的内容,依照探究时间的长短确定探究的主体和问题。在教材编写完毕后,还需要找悟性好和行业水平高的教师来设计完整的教学思路,使用在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再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不断完善和丰富。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在一般的评价中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在教学策略方面的实施中,需要注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采用范例教学来促进教师的理解。在生物探究式教学开展中,可以说教师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因此需要从教师的研究入手,深入研究课程实施的过程。在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中从教师角度切入分析,以示范教学模式来推进专业发展。以“种子的探究”为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涉及过这一方面,因此也不知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采用先讲课再寻找问题的方式。在整个设计思路中,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照顾到每个学生,接受学生提出各种建议。学习小组是课堂学习的基本学习单位,“小组讨论”是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小组活动,改变了传统的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对部分基础欠缺、信心不足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心理上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积极创建班级合作学习小组,一些成绩不怎么好,或者说不怎么喜欢说话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与同组以及其他小组学生的交流逐渐变得非常大胆,和大家渐渐融合在一起。甚至可以代表本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去和同学一起交流。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方法”相关内容的时候,便可以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然后组织大家分组讨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体会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行为习惯。并鼓励小组内部以及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于是,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如果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也能够及时提出来,从而使答案更加完善。这样一来,学生的生物知识掌握、相关技能的形成以及活动经验的积累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生物实验教师在上课方面思路一般比较固定,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教师难以准确地定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生物实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构造网络结构图,有意识地划分各个基本领域。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善于利用板书,把握好标准。如在关于“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按照观察的目的合理安排观察顺序。首先,积极引导学生简单观察大豆种子的颜色和形态以及大小;其次,重点、细致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详细了解并认清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为什么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并充分关注后进学生,调动其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的主体时间让给学生开展组群讨论活动,学习小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自由组合,在课堂上进行“组群”对话交流、探讨实验细节、展示实验成果等,从而切实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需要保证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自我学习,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评价,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罗开荣 单位:唐山市第21中学

第二篇: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运用研究

一、概念界定

(一)案例

案例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为素材,媒介为载体,而编成的对某一典型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选择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带有启发性的典型案例,并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感悟、理解并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根据新生物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的优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案例教学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发展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能够让情景再现,案例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地了解案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新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案例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合作的学习环境,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注重取长补短,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1.深化理解知识

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和趣味化,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感性中把握抽象的知识、掌握理论知识,进而去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2.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案例教学大大加强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将案例呈现出来,而且还要通过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发展。

3.融洽师生关系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探讨,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三、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物学科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对学生来说,生物课也是一门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侧面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生物教学课堂应该贯彻新课改的要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学生集体讨论、小组谈论、个人思考等学习方式应该成为第生物课堂的普遍的教学形式。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讲授法,讲授法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给学生授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是权威的,教材知识也是权威的,“灌输式”是讲授法的主要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学生缺乏活力,总是被动的学习,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四、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运用案例教学

(一)采编合适的案例

1.让生活走进课堂

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挖掘生活之中的资源,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细胞构造之前,学生先学习了显微镜的构造,所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菠菜叶子组织、洋葱上皮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为学生观察的样本,用学生常见的物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倡导合作与探究

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合作与探究式的案例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淀粉如何在口腔中消化时,先以吃饭时将米饭或者馒头慢慢咀嚼就会发现越嚼越甜这个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合作探讨,让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咀嚼馒头做出假设:馒头变甜是因为牙齿还是因为舌头的参与呢?再通过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二)优化案例教学环节

1.个人准备

案例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准备,而且也需要学生的准备。教师自身需要精心准备案例,在案例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可将上课所用的案例先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仔细阅读案例,弄清楚案例中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根据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让学生写出分析提纲,供课上交流探讨。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个人准备之后,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列出的分析提纲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帮助学生。在组织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选取一名学生作为表达本组讨论结果的发言人。

3.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小组讨论环节之后,可以请每个小组的组长代表本组参与课堂讨论,讲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各组的结论。结束语案例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之一,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科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安丽敏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一、让学生清楚实验观察的具体任务

让学生清楚生物实验观察的具体任务是培养初中生观察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当教师制定好观察计划之后,学生才能根据这个计划去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而有效提升实验观察的针对性。比如,在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个教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在开展实验以前,告知学生观察的目标与任务:1.观察切片的详细进程;2.采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与叶的横切结构;3.观察叶片下表皮的具体状况。在进行实验的进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验进行的步骤,采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提醒学生必须要仔细观察的地方,如操作的方法、需要注意的地方等。这样,学生可以明白观察的重点所在,提升观察的效率。当实验完成以后,教师还应当根据观察的目标,采用问题的模式来了解学生观察之后的成果。比如,1.叶片当中哪些细胞中存在绿色颗粒结构?这些颗粒结构是怎样分布的?2.为什么在每次切片完成以后都必须要进行沾水?倘若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仔细的观察,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都非常容易找到,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运用科学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初中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当结合实验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去掌握动态观察法、层次观察法以及重复观察法等各种观察方法。比如,层次观察法,主要指学生依照生物实验的特征与目标,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通过循序渐进,逐渐深入,最终达成认知该事物的目标。例如,在进行“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宏观地看一下新鲜茎段的外部特点,比如木质部的粗细、茎段横截面的颜色组成以及树皮的结构等。在整体观察以后,学生就能够大体上掌握木本植物的构成,清楚其主要是由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以及树皮等部分组成。之后,教师在指导学生采用显微镜来观察茎段的横截面,仔细观察韧皮部的韧皮纤维、筛管以及木质部当中的木纤维与导管和形成层当中的细胞排列情况。在学生观察完以后,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茎横切面的放大照片,让学生进行对比参考。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后,学生就能够全面的认知木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当学生已经观察完成之后,教师则应当利用之前展示的图片,详细向学生讲解茎的每个结构的主要作用,比如形成层不断侧向分裂增生、加粗树干以及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为植物供养料等。如此,学生就能够将自己所观察的结果与教师所讲的功能进行结合,进一步加深自己对于知识的印象。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做好观察前相关的知识准备

生物实验就是针对生物知识所实施的验证。学生在观察实验以前,其自身提前准备的知识越充分,对于知识的认知就越深刻,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收获的也就越多。比如,在进行鱼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当中,要求学生把浸满水的棉球包住鱼鳃位置,使鱼能够保持呼吸。但是,许多学生都不清楚浸水棉球的具体作用,把棉球包裹在鱼的其他部位,导致鱼呼吸困难进行不断的挣扎,导致实验遭受影响。所以,学生在开始实验之前,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二)熟悉实验的基础操作

学生在观察生物实验之前,必须掌握相关的基础操作与实验的大概流程,才能够保障实验的正常进行。比如,需要显微镜操作的实验,学生应当提前学习注意事项(准确对光、调镜头),观察时眼睛的动作(两只眼睛同时睁开),放置位置(桌面略偏左),握取镜动作(左托右握)。此外,学生还应当学习显微镜相关设施的操作方法,比如,装片与切片的制作方法等。所以,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操作训练,掌握相关的技术,不然就会因为自身的操作问题影响实验的结果。

(三)观察中结合自身的思维

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才可以透过实验的表象看清本质。否则,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水平。所以,生物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进行指引,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进行观察与思考,最终通过适当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实验的本质。

(四)科学地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完成以后,学生必须依照实验的实际情况,科学、详细地记录实验结果。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物实验真实性的重要性,记录切忌凭空想象的描绘,也不可以修改数据与伪造,要让学生在科学、严谨的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明确观察的任务与目标,教会学生科学、合理的观察方法。

作者:袁武耀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莲都镇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上《人的生殖》这一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解释清楚每个小生命是怎样在母亲体内诞生的,然后再告诉学生每个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所承受的疼痛是怎样的,从而教育学生要孝顺自己的母亲。其次,对学生进行性教育,通过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出来的男女生殖器的差异,来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这个问题,消除学生恐惧、迷惑和不安的情绪。此外,还要教学生正确面对异性,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让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避免学生早恋。

二、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来,学生有什么事就敢于和老师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日常生活的观察,如果发现学生有异常,要主动找学生聊天,在聊天的时候尽量以开导为主,避免对学生的责备,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

三、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教师都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而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用激励性的语言,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现在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唐仕洪 单位:重庆市开县中兴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观察能力培养浅析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老师要把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分成几个部分依次实施。首先是观察目的和任务的明确。只有明确观察任务,才能让学生们在观察过程中有轻重点地去进行观察,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观察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在脑海中烙下深刻印象,在观察实施前,老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分析观察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比如说,在观察叶的下表皮的这个观察实验中,老师需要让学生们明确观察任务,调节好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下表皮并且调好焦距,让气孔在视野中央呈现。明确目的和观察任务能够让初中生物实验中的观察更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没必要浪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多样观察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和数据,往往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观察方法,不同的观察方法是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而做出改变的。作为初中生物老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对观察方法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在观察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1.观察记录法。

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得到一定的观察结果或者是数据。这也就是说要求学生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点滴的记录。尤其是很多随着时间变化的实验,更要求学生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记录能力。比如说,在“观察唾液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实验中,当学生们在向加热过后的两只试管加入碘酒时,需要学生们明确记录下观察中试管内的变化,通过观察记录,从而得出实验结果。

2.反复观察法。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很多实验并不是一次就能得出精确的结果,为了得出更加精确准确的数据和结果,这需要广大初中生物老师要培养学生们反复观察的能力。很多学生中在观察过程中比较没有耐心,觉得一次观察到的东西就是权威的,绝对的。但是很多时候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或者是一个步骤上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所以说,在生物学习中,学生们的反复观察能力需要老师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老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综合实力是相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就在于,每个学生的观察特点都是不同的,同一个小组进行一个实验,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数据采集,材料准备的时间,还能够互相监督和检查,避免实验步骤出错,在观察过程中国,学生们可以把每个人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记录,从而共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同一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观察能力。

3.比较观察法。

有观察就会有比较,在观察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对比试验以及对比观察。对比试验是两个相似的实验之间进行观察比较或者是同一实验不同观察者之间的比较。这样的对比过程更有利于学生们发现自己观察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及时纠正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三、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兴趣

学生们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考验了学生们的观察水平,观察能力,还是对学生们观察时的耐心以及细心程度进行了一定的考察。所以说,初中生物老师在提高学生们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兴趣,用兴趣支撑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比如说,在观察过程中,老师要多用鼓励语句去鼓励学生,用委婉地方式指出学生们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在实验观察中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自信和学习兴趣。作为生物老师,还可以变换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比如说,在课本中出现难以用实验进行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征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另外,和谐的课堂和师生友谊也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点要素。如果学生们在课堂观察中总是保持一种紧张消极的心情,那么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一定是不高的。所以说,作为老师,一定要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作为学生,也要积极配合生物老师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

作者:刘春林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张家坪九校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初中生本就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也许会比较容易受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困扰,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对知识、对未知的探索与渴望,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给他们良好的引导,在课堂上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诙谐趣味的教学语言、丰富精彩的授课内容鼓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学生自主有意识地想学了,才能更高效地吸收学习内容,要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完整具体的计划都是事半功倍的行动指南。尽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求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可教师的引导和督促还是必不可少的。每次课题之前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做简单的预习,课中做好重点学习内容的笔记,课后温习加强记忆,这些都是自主学习模式下同时要进行的,教师辅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这些细节工作做好,也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完成课题,培养自主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和听,师生之间实际上没有太多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气氛也会相对显得很压抑,这种状况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大家都参与到交流与分享中来,课堂上的气氛还是需要教师来主导调动。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学习,各小组根据课程大纲自行定出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进行讨论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有了参与感,就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进行户外教学,偶尔在教室以外的地方学习,学生会有更加浓厚的兴趣;或者可以将课程大纲做成电子版,采用视频教学,这样会更有趣味性,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然,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动学生敢于质疑,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课堂上的气氛才会热烈融洽。

四、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采用新颖教学的方法,主要还是给学生更多空间,让他们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实践,然后交流与分享。教师针对某一课题,比如关于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准备课题样本,如洋葱、大蒜之类的,课中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预习时课本提供的方法,自己采用各自的样本进行临时装片,再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分析并记录,各小组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互相交流探讨,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不管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学生都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和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五、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中不管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授课,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高效学习,将来能运用到生活中。现在的教学环境使很多方法成为了可能性,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将来更好地适应考试、适应社会,教师和学生都应参与到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建设中来。

作者:阿依努尔.阿布都拉 单位:新疆阿勒泰市第二中学

第七篇:初中生物教学生态美的渗透

一、对初中教育中融入生态美的重要意义

1.我国目前生态的现状需要得到改变

我国虽然在面积上有很大的优势,但在森林覆盖率的建设上远不及一些小国家走得好,将教育放在发展战略的首位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国要发展建设型人才就应该在基础教育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的渗透是可以增强中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初中生的发展是最快的,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有初步的自我意识,智力和思维也有一定的发展,在这个阶段让他们接触生态方面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生态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所在。这样对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起到很一定程度的作用。

2.培养初中生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态

生态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并使其和谐共处的科学。它是结合了自然生态学和生态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将生态系统中的事物联系起来,研究他们之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对初中生进行生态美的教学是教育学生不仅仅是从视觉的角度去感受周围,感受社会,感受自然,还要通过各种感官去体验周围的一切。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积极将自己参与到自然中。他们在充分的了解生态学的整体性后明白生命和生命之间存在有普遍联系的,正是由于他们和谐相处才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使他们在对自然的了解中收获到美学的修养和鉴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美学的渗透,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材料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培养。未来的发展舞台是现在新一代的学生群体,因此培养初中生的生态美观点将会影响到以后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渗透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此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考和高考都进行了一定改革,但是生物这门课还是门副科,也就是说不参加中考。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视程度就不言而喻了,老师的重视程度也就自然而然的改变了。对生物学这门学科就已经抱有这样的态度,那么将生态美深入到教学中就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可行性。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为了增加进入高校的机会将精力都放在了主科的身上,想要通过学习主科将学习成绩提上去作为自己的筹码,在这个过程中几乎就是放弃了生物的学习。学生是上初中之后才开始接触生物的,在刚开始的时候若是没有将学习的兴趣培养起来,到后面的知识就会因为难度的增加而主动放弃学习。对生物都没有了兴趣,何来生态美的渗透。

2.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不够

学校的中是是一方面问题,但是作为学习主题学生自己就对于这门课就没有兴趣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得不到有效的结果的。初中生本来刚从儿童阶段过度过来,对着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当褪去了最初的那份好奇心后,学生不能对这种情况积极的调正过来。学生是上初中之后才开始接触生物的,在刚开始的时候若是没有将学习的兴趣培养起来,到后面的知识就会因为难度的增加而主动放弃学习。外加上有个别素质不高的老师还有可能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影响是很恶劣的。

3.教学方式陈旧

中国历来讲究对老师的尊重,就是当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时,学生在下面只管听就行,别的行为是不允许的,更别提对老师提问。近几年虽然教学方式也在改革,但是就目前取得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有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知道融会贯通,并没有想到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来增教学的效果,没有想到借助于教学道具来帮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生物学本来就是一门自然学科,揭示的是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老师只是一股脑的将书本上的知识念一遍的话基本上对学生起不到任何作用,就算是当时考试考了,但是之后很快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生态美是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进行审美的修养,如果一味的就由老师自己在那里用一张嘴来说,不能培养起来学生们的审美观,怎样才能使他们从美学的角度老认识生态以及将来改造生态等一系列的发展呢?教师在教学过程缺少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也是一大缺陷,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才可以将自己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渗透的相关解决措施

1.加强学校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

针对于学校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不到位这一现状,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应该把生物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突出来,并采取相关的一些解决措施将其提上议程,重视其教学工作。学校要先解决学生的态度问题,首先改变学生对于生物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心态,行动之前先有了意识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左右了。在对生物学的意义进行宣扬,是师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再对生态的重要性进行加强教育,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使得老师先了解到生物和生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和老师对生态的关注程度增大之后再无形中也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这样一来也增强了学生的生态美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增加动手动脑的环节,结合生物学的和生态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动手和亲自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然后通过老师对生态的讲解,让学生在生物实验中进行对生态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实现初中生生物教学的生活化,生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态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毁灭性的灾害,老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积极引入这些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拥有一颗探究的心,在学习过程之中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增加实验的演示,添加模拟的一些生态情景,这样就能让学生亲眼观看到变化的过程,对学生产生正面直观的刺激,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神奇的魔力,学生下意识的感受使他们产生对自然的敬仰,从这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生态美学观。

3.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老师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真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等等。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需要讲解的知识熟练地掌握,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生态美的因素,积极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当中来。让学生来来当学习的主体,老师只要把握好整体的方向,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和学生共同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一贯传统中老师古板的照搬书本的教学方式,结合现代的教学方式。学生分可分为有视觉优势者,触觉优势者和听觉优势者,但大多数的属于是触觉结合视觉优势。形象生动且色彩鲜艳的图像会比一个色调的文字对学生的作用要大得多,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展示一些和课程相关且有趣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关注,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启发学生对环境和生态的考虑,同时也激励他们从美学的角度来思考生态学的发展。

四、结语

在初中教育中融入生态美主要是结合了初中生在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整个学习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他们在这个阶段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融入和生态有关的教学内容,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亮 李咏兰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八篇: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浅析

一、引导是关键,兴趣是老师

1.引发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校,以学法指导为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生物学科有良好的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会学、爱学。家庭方面,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在家长的支持下,共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指导,让学生活学活用,达到轻松学习的目标。让家长也清楚,孩子的学习是家校共同的事情,家长要多一分责任与义务。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努力,引发学生主动学习,这样能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个人思维能力的提高,注重整体协调性。

2.巧设疑问,提高思维

灌输式的课堂是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在课堂教学中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布疑设问,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生物课堂有所期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把抽象的理解设成具体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轻松地解决了课堂重难点。巧妙提问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快速进入最佳状态,收到较好的思维训练效果。

3.实验设计,敢于否定,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最忌教师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就会加上一部分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在课下学生已经有过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就会增加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造能力。敢于否定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否定不是说全盘否定、一点都不赞同,只有敢于否定过去、现在,才有对将来的创新,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才能标新立异。所以我们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追求哥白尼、伽利略的精神,指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应不断地否定,在否定中求同、求异,否定之否定方为正果,让学生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二、注重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中指出,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人也不例外。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所有方面,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要善于发现有特长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寻求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敦促其特长发展,绝不会因学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不行,而放弃对其进行教育。我们要顾全大局,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兼顾个人养成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思想、素质、性格等方面会随着其生长、发育而逐渐趋向于定性,而一旦定性就很难改变。因此,我们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成教育。生物课堂中也一样,我们要始终本着这一原则,在生物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方方面面的养成教育,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道德习惯,对其个人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因为生物就是讲解生命与环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面,因此在讲授知识的时候给他们讲解现实的问题,更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例如:在讲红绿色盲、血友病等一系列遗传病时让学生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更能让学生理解优生优育基本国策的根本所在。

五、将生物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生物科学的每次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实验,因此生物学习也要同实验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得清、听得明。现场演示给学生的印象相当深刻,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因为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不能把所有的演示实验全部做完,因此我们对能动手制作的实验全部做了演示,尽量保证课本上的演示实验都能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结果在以后的单元测验和模块考试中显示:相比起没有演示的班级来说,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效果的确有优势,成绩上要普遍高于没有演示实验的班级。

六、将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生物知识是很琐碎的,虽然是理科,但是却又有很大的文科倾向。有些同学就单纯地认为理解就可以做题,其实不然。没有强大的知识网络徒有理解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记忆、构建强大的知识网络,充实自己的大脑,这样做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七、总结

总之,教贵有法,但教无定法。不论哪种教学方法,只要符合教育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成功的。

作者:齐明真 单位:河北省青县大杜庄中学

第九篇: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1.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取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常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化的课堂形式与生活化的师生关系。生活化的课堂形式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从传统的黑板教学束缚中脱离出来。实行教学改革,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针对初中生,生物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而学生通常会对新鲜事物抱有极高的热情。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当抓住学生这一项特点,改变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进而促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如,教师在讲解生物圈的时候,可以根据生物系统内部组成部分的关系,将学生带入到校园环境中,研究校园环境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区别。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说出来。另外一方面就是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在过去,教师在学生的眼里总是高不可攀,学生不敢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针对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也不敢向教师询问。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促使学生与师生之间的交往类似于朋友与家人。当教师讲解营养物质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呀,今天大家都吃啥了啊”“你们所吃的东西有营养吗”,教师这样一种聊天模式的沟通,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愉悦轻松学习环境的营造,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整个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关键的部分。教师应当重点把握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通常包含这么几项内容。首先,生活化的课堂内容。生物来源于生活,生物教学中的内容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即使生物学科看起来较为陌生,但是如果教师采用恰当的例子进行讲解,即使不讲解深奥的知识理论,学生同样能理解。如教师在讲解生活环境多样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联系到生活中常见牲畜,如猪的生活特征,教师首先让学生将自己对猪的认识进行讲解,随后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对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明白,生活就是最好教材,教学活动的实施不可被书本的框架给束缚住。将生活中常见的常见于学生熟悉的画面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学生就会对生物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最后,生活化的实验教材。在初中生物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此兴趣比较高。但是由于实验实施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材料对学生而言相对较为复杂、陌生,学生难以一下接受。基于此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生活中选取实验材料。如,教师在讲解西跳反射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已验证一下自己的反射时间,鼓励学生相互测验,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生命调节。教师实验教学采用生活化的实验,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3.生活化的作业

课后作业向来是学生比较关心的内容,如果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让学生首先面对的就是繁杂的笔记,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反感的情绪,进而对生物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改革学生作业,让学生的课后作业与娱乐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更愿意去完成作业。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植物,并每天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更愿意接受,并且还能够学习到生物知识。

4.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进而学生就会更主动的学习,为其后期学习做好准备。

作者:张永刚 单位:湖北省监利县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