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改革教学方式,落实“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将原来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学师生互动
在过去,教师大多追求上课时,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个个在底下听,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其实这样看似很规矩的课堂纪律,又有多少学生是“主动”在学习呢?“教学”二字的通俗意义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为“学”服务。老师上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气氛是热烈的。课堂上,老师不宜将上课的内容讲得过细,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老师不要只承担灌输知识的简单“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勤于思考的能力。
(二)反对评“三好学生”
日前,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中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否则就与正在实施的新课改评价标准相违背。在教师的眼中,每个学生应该都是优秀的。
(三)反对课外时间补课
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补课依然存在,教师希望通过补课改善学生的表现。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家长和教师的认知上有一个误区,认为不断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实际上,现在有不少学生已经不堪重负,课外时间无休止的学习更使孩子们失去了最后一点自由的时间。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运动、娱乐、参与活动,才能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全面发展。否则,身体上及精神上的压抑,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规规矩矩的书呆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愉悦和揩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置身于身临其境,欲罢不能的学习境界。美国心理学家杰罗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假如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没有丝毫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别说不会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是书本知识也难以掌握好。故而为了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构建一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我少讲、精讲,让学生多去联系体会。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他们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
1.探究,就是在学生兴趣盎然时,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设下障碍,让学生理出头绪,发现问题,就如挂在树上的果子,设法让学生跳一跳,从而摘到它。如一年级遇到的问题:“假如父母不让干家务活,应该怎么办?”可让学生思考后,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讨论,最后总结一下可行的方案。2,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积极探索、能力培养,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之后,教师让学生在情感延伸的同时运用及巩固学习的知识,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思考、阅读,学生能理解:可以发动并鼓励他们回家做实验,这样,不单巩固了已学知识,也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乐中学会、乐中运用,创新学习模式。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服务对象是其教学目的。旧的教学方法“教学分离”、“重教太过”等主观主义痼疾。主观主义的特点是教学过程的演变。老师只知道自己的教授,无论学生是否可以接受,只知道一味灌输和加强重复。人们习惯于所谓的“教”的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教授”,似乎是教师专用的知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教。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动精神,反对灌输的教学方法。明确的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不要以“考试”成绩来定学生的优良差,应该注意学生身体的情况,手脑并用及改变社会环境及改造物质的程度。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培养人的创造力、实践性。避免出现“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和借鉴成功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的理论主义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作者:肖春蓉 单位: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射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1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物的教学多是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收获生物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古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大脑没有进行思考,并且也没有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初中生物的教学。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往往会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只会按照教学大纲上的要求进行知识的推进,不在乎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在生物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没有增强学习生物的能力。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高,课下又没有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不高。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的时候,教师只会让学生观察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而不会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起来,学生学习不到应该学习的知识。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2.1建立生物兴趣小组,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关键性一步,生物的学习比较依赖实验。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生物兴趣小组,加强对于学生实践实验的培养,让学生增强自己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在小组内,积极的与同学进行交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学习《洋葱切片》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在一旁进行合理的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明白生物知识究竟对于实验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并且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物实验中。教师在实验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扩大生物实验的成果性。加强生物的实验操作,是能够进行高效生物学习的基础。初中生在初中阶段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要利用这一点,积极的展开实验教学。
2.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着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培养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不理解意思而导致自主学习受到阻碍,所以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没有细胞的生物—病毒》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找出关于病毒的知识,并且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关于病毒的认识,最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是加强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并且增强探究生物知识的能力。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入的把握生物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阅读的技巧以及学习生物的技巧,不仅完善了生物的学习,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2.3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环境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有着非常巨大的优势。因为生物的教学需要展示一些关于实验的照片与关于生物的图文知识,多媒体就正好适应了这一点。学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展开多媒体的教学,并且从中学到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生物知识,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识储备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关于生物知识的图片,观察森林、人体血液循环等。多媒体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并且感受到日常的生物知识。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在生物的学习中加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反思意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忘记与教师进行交流解决或者是因为课程的紧张而来不及与教师进行交流,所以自我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的进行学习的探究,并且养成检查自身学习成果的习惯,让反思意识成为自己的习惯。反思意思对于自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反思意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所以,学生需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为生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
4总结
总而言之,要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师也需要不断的督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学习生物的能力。
作者:黎玉霞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实验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学生主体作用探究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分析
在传统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大胆地参与生物学习活动,包括读、写、听、说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做指导,确定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
1.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指导作用。
初中生物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原来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生物知识,了解更多的课外生物知识,包括生物学科的发展趋势、学科特点与具体应用等,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实验是基础,所以教师应该掌握较强的实验技能,并且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初中生物教师还需要对心理学与教育学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2.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直观。
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所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回答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只有对生物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究学习,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所以,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还要在学生在质疑和探索中发现生物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领略到生物知识的魅力,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会用到很多教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具,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增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植物细胞》时,在观察植物细胞时需要用到显微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上课,并且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并且教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自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充分准备课程,丰富课堂内外。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需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前预习,应该重点预习哪一部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记录课堂笔记等,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讲解知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更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哺乳动物》知识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教学,考虑如何引出知识点,讲解哺乳动物的构造。经过思考,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比较深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而在课外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课外生物兴趣活动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势和学习能力等划分小组,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4.能够学以致用,实现教学目的。
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由于很多初中生物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初中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又能够用于生活,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学生学习完生物知识之后,应该引导学生把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达到生物教学的目的。教导学生通过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用生物知识改变生活和创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讲完《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合理利用这些生物知识,了解传染病的传染源及该如何预防,在实际生活中该怎么做,如何与传染源隔绝,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从而将生物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总结
总之,初中生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和改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并且将生物知识科学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生物知识的价值。
作者:田如意 单位:乌海市第三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主体作用发挥对策分析
一、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必须使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将生物课程当成一门课程去教,而没有让学生真正的产生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生物课程是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在生物课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课程的开头,教师可以通过向同学提问,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作为课程的导入,这时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看到学生纷纷讨论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我们的身体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化学元素组成,其成分占人体元素中的96%之多。而氧和氢构成了水,当我们人体缺失5%的水分时,就会感觉到口渴,而下降20%时,则会导致死亡。学生在听到这些的时候,往往会对生物课程产生兴趣,自然就会主动的进行探索。
二、多媒体的应用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的知识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而这些知识点仅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接收知识的状态,没有主动的去学习的过程,很难对知识点有很好的理解。而多媒体的出现,将抽象的文字转变成了生动的影像资料,也使得枯燥的文字内容变为有声有色的影音图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度,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可以将一些课堂上难以操作的生物实验,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生物有个更直观的了解。例如在讲到一些动物解剖的实验时,一方面受到了社会上保护动物的道德的约束,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也认为解剖实验过于残忍,因此导致这个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而只是听教师讲,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完美的解决上述难题,多媒体呈现出的动物解剖实验过程,使得学生能观察到解剖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步骤,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关于行动的议程》是在1980年由美国数学教师协会正式提出的,它通常以问题的形式将课程中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出来,或者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将其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被提出的问题的同时,增强对问题的理解。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从而使学生对以往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对问题的积极分析,构成对问题新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思想固定住,而是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让学生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的束缚内,应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例如在讲到光合作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那么他们需要消耗氧气吗?这时学生就会进行思考,植物也需要能量活动,那么能量是怎么产生的呢?能量是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所以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那么植物呼吸会释放二氧化碳,为什么说多种植物会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呢?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然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要远远大于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所以说植物是释放氧气的。这样的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使学生不断的在问题中得到成长,真正的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课堂主体位置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多数是以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收知识,并没有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从课堂的主体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首先得更好的了解生物课程的内容,对课堂中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很好的解答,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作者:刘桂东 单位:成武县张楼镇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一、分组实验,稳中有变
1.初中教材中共有30个分组实验,本着不怕麻烦,课时不紧的原则,逐年增进实验个数。
对于一些经典的学生实验,如:学习使用显微镜、学习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蚕豆叶的组成等,一直通过三步走方略:自学(实验目的、材料用具、步骤、方法)、观摩(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操作(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提高每个学生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要每个学生都能摸摸仪器、体会氛围、看看做做玩玩。我的分组实验的课堂追求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学、学得细、做得会。
2.根据实验的需要或实验器具和材料的限制,灵活地开展五人四人三人两人的小组实验、十人的大组实验。
为了让每次实验都能顺利高效的进行,我的做法是:分工明确,配合得当,监督有力。大组小组的实验组长必须是通过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后经由小组内推荐,动手能力最强效果最佳的人才可以做组长。他的任务就是要负责带领本小组以最短的时间顺利完成实验,并力求使其小组的实验效果达最佳。字好的同学可以通过推荐做副组长,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和写实验记录并维持小组内纪律、监督组员实验。每组其他剩余人员必须无条件听从组长调遣,负责传递器具,领交实验器材,整理实验桌面,协助组长做标本操作等,实践证明,小组内人员合理的整编,分工的合理化,细化优化,可以大大提高小组的实验能力,也可以使每组的实验过程都紧张有序,有条不紊,自成体系。
3.竞赛是提升实验技能的助力,荣誉是能力充分被认可的表现。
为了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了让每个努力着的学生都会有被表扬的机会。实验过程中,实验指导老师和我会一直在各小组间穿梭,及时指导检查。经鉴定,凡是实验最先完成的、实验效果最佳的小组都要给予热烈的表扬(口头鼓励、掌声鼓励)。每次实验我们都会当场排两个顺序,各小组实验成功的先后顺序(截止下课不成功的排最后)以及实验效果最佳的小组顺序。实验效果很佳的小组除了给予口头表扬以外,当场也成为全班观摩学习的对象,小组间可以分享最好的实验成果。为了提高班级整体的实验能力,每次实验中,优秀组提前完成实验后,小组成员可以自由进入其它小组,指导或者帮扶落后小组努力尽快完成实验。为了给予能力较强的小组和个人嘉奖,为了让实验技能出色的学生有更大的自豪感成就感和积极性,我们每学期的生物期末成绩拿五分出来均入平时的每次实验表现。
4.积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材料的准备中来,让他们也能体会到精挑细选材料准备材料的乐趣
如:鉴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时,我让学生自带米饭馒头、花生米等。又如:叶表皮气孔的观察和蚕豆叶临时切片的制作时我让学生到自家或邻居的菜地采摘少许蚕豆叶等等。
二、演示实验,多开开好
教材中共有40几个演示实验,演示的原则是:实验室有材料和器具的实验能开就开,实验室材料不足时创设材料和用具也要尽量开展实验,如果遇到实验确实持续时间很长效果很差,很难当场演示成功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利用光盘和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众多的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增进学生浓厚的实验兴趣。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演示实验,还要遵守的另一个原则是,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操作、观察、演示中来。研究发现,实物比图片,图片比文字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活动的课堂远比讲授的课堂更有趣味,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外实验活动,因地制宜,丰富多样
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知识和活动相结合,我发现,耗一些时间来创设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验活动更能提高学生热爱生物的热情。1.比如,讲到植物的结构层次时,油菜花还没有开放也没结果实和种子,为了不枯燥地观察课本图片。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早开花并且已经有花有果实种子的随处可见的野菜进课堂观察。讲到植物茎和果实的组织组成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常见的便宜的西红柿甘蔗做实物展示,并让学生参与解剖分析器官的组织组成上来。2.比如,讲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时候,除了利用课本中的食物让学生自选三餐外,我们还让学生给每样食物标价。最后讨论:A.每人每餐所选的食物是否吃的完;B.每人每餐费用多少钱,每天每月每年要用多少钱;C.每人每餐荤素合理搭配了吗,有没有全荤或者全素的;D.每人知道各种食物里的营养成分各是什么吗。惊喜的发现,通过这样的活动和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不仅能激趣,还能帮学生容易记住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3.比如,利用绿色校园的优势,讲到生物生存的环境时,会带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的几十种花草树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还可以陶冶她们的情操。4.比如春暖花开的季节当讲到陆地上的被子植物的时候,我们会带领学生先步入学校的菜地观察油菜花,再到学校的河北岸观察桃花、最后到学校的花圃观察樱花,比起把花摘到教室里比较并记录各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更受学生的欢迎和热爱。5.再比如,讲到土壤里的小动物的时候,我们让学生用透气的纯净水瓶收集各种活体的小动物或昆虫,或者它们的标本,进行动物大赛。先进行班级初赛展览,制作巧妙精美者,或者所带动物稀有者再进行年级展览。优秀制作者名单照片会放在校园橱窗公开表彰一周。6.再比如探究小麦和玉米的萌发的时候,我们还进行了种子萌发大赛,萌发率高,萌发佳的可被为评课外实验能手,给予通报表彰,实验成果给予年级巡展。7.利用绿洋林场和广阔农村,我们还让学生去进行大型真菌收集,越野生,越罕见的比赛中越优秀。8.利用昭关河流密布的特点,我们还让学生收集各地湖水,评水质,再到实验室里进行观察看有无草履虫、眼虫、水绵、衣藻等。
四、总结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学相长,探究有乐。在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中,愿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能更有引力,更有章法,风格鲜明。
作者:许敏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中学
第六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信息化浅议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是一门比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特别深的理论性的学科。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容易导致成绩偏低,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例如:上次老师带领学生验证人体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个实验,让同学们用吸管将自己呼出的气体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之中,结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开始觉得生物很有趣,并表现出了对生物的极大兴趣。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不是像传统的课堂一样,只是老师单纯地讲解枯燥的知识。
(二)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它的本质是一个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是从直观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步步探索的过程。初中开设生物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本质,并熟练的应用到生活和学习当中。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只有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才可以顺利的完成实验,同时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二、目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只注重课堂上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久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从而使学生变成一个只会学习,只会考试的机器。即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和其他学生相比,也只是一个跛子,因为你只有理论一条腿,还差一条实践的腿。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实验意识不强。虽然在学生的课表里安排了实践课,但是并没有认真的实行。有些学校由于器材有限,实验课基本都是老师一人在前方给同学们演示,学生只是看看而已,并没有亲自操作。如果学生不能亲自试验,就无法真正的打开他们的思维。这样的方式并没有实现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清晰理解。
(二)实验方式安排存在不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的类型分为很多种,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获取额外的收获。并不只是单纯的证实已有现象的存在。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做的多数是验证性实验,很少是探究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猎奇心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校、老师对于实验教学的观念有错误的认识。老师和学校应该正确的理解实验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促进作用,老师应该改正自己对实验教学的错误认识。要正确理解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教学使命,而非应付考试。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他们变成一种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更好地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实验课虽然有它本身独具魅力的趣味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不能为了贪玩,而忽视了安全性和学习的目的,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和老师的指导完成实验。
(二)提高探究性实验的比例,充分利用孩子的猎奇心理
在以往的实验中,探究性所占的比例相对少了很多,应该正确分配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在未知实验结果时进行实验,在老师的监督下,通过自己的一步步操作而得出一个未知的结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适当的提示,但不要代替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并对生物学产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对于实验教学的错误认识。并将实验教学落实到实处,帮助教师教学,改善学生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其他人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对于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更好地走进生物。让实验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更好地促进教学。并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让实验教学迈入一个更高的台阶,让初中生物实验课成为学生的最爱。
作者:杨娜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教育局
第七篇: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研究
一、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物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延续几十年来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讲义照本宣科,学生则是“唯命是从”般地记忆和学习,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真理,不能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研究问题,被动地接受课本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更严重阻碍了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
二、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1.提供、呈现生物案例
生物教学中,案例展示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我们从小就熟悉的活体标本,印有生物图案的纸质教学书本,还有生物活动图片拍摄、生存录像,甚至活体展示等。这种案例展示既可以在教学之前,也可以在其中穿插,或者课后演示。引导学生高效掌握和理解生物案例所体现的内容是一门技巧。学生在学习生物案例中,不仅要耳勤、眼勤,还要多记录、多思考,达到手脑并用、耳通眼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学习。我们可以在授课之前通过案例引申的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2008年,我国发生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化合物严重超标,造成全国近百名儿童中毒事件,这不免引发人们对三聚氰胺的抵触和恐惧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其作为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体验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
2.分析、讨论生物案例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列举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例如:为什么不法奶农要在牛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危害?同类奶制品是否也含有同样的元素?目的就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了解三聚氰胺在奶制品中的含量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案例展示中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激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小组讨论和共同研究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解决疑难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路径可能有多种,教师完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最后达成统一有效的解决方案,将生物教学案例分析的优点发挥到最大。生物案例的实施方法在生物案例的运用中也至关重要,可以说一种合理优秀的实施步骤直接关系到案例运用在生物教学中的成败。首先,在生物案例教学之前,要提前下发生物案例材料,不论是视频图片还是标本实物,最起码要让学生了解课堂中生物案例的基本特征、研究方法和解决途径。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阐述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每组成员的组内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做好讨论笔记,这样有助于组内达成一致协议或者解决方法。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班内的讨论,在此环节,教师要负责整体协调,提前做好沟通步骤和措施。为了更好地提高班内讨论的效率,教师要提前确定发言步骤、讨论内容、解决程序,也要提前将上述程序在班内公布,使相关人员做好准备。班内讨论是案例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最终达到深刻掌握课本主题的目的,并形成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班内讨论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倾听其他有悖于自己观念或者意见的同学的想法,并对其想法和观点进行有效认真的思考。如果学生在班内讨论中只是一味地附和别人的想法或意见,而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那么教师就要负责引导该类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再学习和讨论,使其从思想更深层次理解该课堂的研究目的和解决方法。
3.评价、总结生物案例
首先就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组内和班内讨论的评价。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树立主观观念、形成独特见解和思路的过程。对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和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他们的观点做出指导性的评价。但在讨论遇到僵局或者争执不一的时候,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观点和解决方法。而对那些既不发言又没有主观想法的学生,尤其要加强鼓励他们发言,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就是对案例的总结。在此方面,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在案例分析或辩解过程中的错误,并通过合理的证据和实例,说服其主动转变观念和思路。对于学生由于知识匮乏造成的漏洞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提示和弥补,把学生的讨论归纳为统一的结论,达到共同认可。
三、总结
总之,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只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的分析中来,并形成教学习惯,那么生物课堂教学氛围将会明显改变,对生物学教学也将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作者:符绩雄 单位:三亚市第四中学
第八篇:初中生物施教方法探讨
一、强化互动,形成富有生机的学习系统
在我国,对初中生的基础教育有着严格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不能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课,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和创新意识.这便需要生物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避免太拘泥于一层不变的习惯的模式及预期的教学标准.在整个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课堂讨论和互动,将课堂上获得的直接和间接的体验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均全面的考虑进来,积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找到自己的创造灵感,以便于超越课改预设的目标和要求.举例而言,我们生活的生物圈或者对宇宙生命的探索等等,这些知识单凭教师在讲台上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滞后的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每位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和行动的个体,而作为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敬畏的个体来说,如果学生均能始终带着自己的兴致、灵感、思考、经验及知识参与到课堂氛围中,由此便能够保证每节课堂教学都彰显出良好的多变性与丰富性.也就是说,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相互讨论和解决所遇到的生物问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深入了解生物世界的所有知识和学问.整个生物课堂的进行并不仅仅是一个传递学问和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传递感情、相互交流,进而产生共同思想感悟的过程.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创造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碰撞,使教师和学生的隔阂最小化,交往的更加自然和频繁,由此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形成富有生机的学习系统.现阶段,主要采用的课堂教学流程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虽然目前的教学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统一的模式,但这种统一只是表面上的统一,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的统一,真正的统一应该是相互之间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流.而相对于课堂授课,交往意味着相互建构、对话及积极的参与,它不仅是一种课堂授课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寄托,能够为学生和教师创造出适合他们的课堂氛围和情境.而对于学生本身来说,良好的交往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够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还可以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予以挖掘和激发.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它传递的不仅是普通的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传递更多的是对理解和感悟的分享.因此,可以这么认为,课堂授课并不是时间的白白浪费,也不是在做无谓的贡献,而是生命的探索和延续,是一个实现人生价值及获得成长的经历.
二、融入“三观”,培育积极持久的学习动机
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而言,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做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原因就在于只有对学生渗透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素质教育在强调是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三观”培养,即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方面的综合教育.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初中生物教育革新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最大限度的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站在教育的最前线,有机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教师自身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改革行动和教育活动,切实形成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受教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逐渐形成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自然界中生物学是极具神秘感和创新性的,课改之后的新教材中增加了丰富多样的、各式各样的交流和互动环节.在实行素质教育时,教师在进行课授课时学要做到将所讲的内容合理的有效地划分成相应的层次,一般从简单到难逐渐递增.这样就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需要.教师们要在课堂中积极创造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理想的方向标,形成关爱生物、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热爱大自然等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这些都是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渗透教育和培养的.因此在新教材每章节前都会布置有相应的情境解说图片以及每节的都会有的思维拓展等等,这样的方面其实还包括很多,就比如说,生物学联系生产实际应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反映现代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等等,这些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对于学生的视野拓宽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普遍,因此,相应的新课程规定和手册也应运而生.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经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为,教师如果仍然一直沿用之前使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这势必会造成素质教育的失败,以至于阻碍社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相关的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互联网及信息操作水平,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育教学的特长,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
三、灵活指导,打造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相对于对初中生来说,因为他们尚且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对任何新鲜事物只是单纯的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和接受,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对学习由衷的产生兴趣,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倘若一个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足,教学的思路又很刻板,再加上其生物方面的知识本身掌握不全面,这往往会出现课堂上对着课本一直读,语调单一、平淡的情况,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氛围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因此,继而造成课堂氛围非常沉闷,学生们无精打采,注意力也不可能完全集中在课本上.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前、课中、课后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学习状况灵活的进行指导,并且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生物施教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得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必须采用创新的思维,重视学生三观以及生物科学素质的提升,营造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学习氛围.
作者:季永明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吴淞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