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有效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有效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生物是一门与自然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次接触生物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生物知识,建立生命观念。实验是生物教学中探究相关原理与概念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究意识,教师应利用实验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动手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生物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实验是指在进行知识学习与原理探究时借助一定的实验设备及场地,根据实验对象与性质设计探究过程以达到认识自然事物本身规律的活动。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师往往采取示范实验的方式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学生只需观看教师的实验探究过程,而不必过多参与实验。这类教学方式确实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性,也为教师高效率授课提供了简捷的途径。但教师应意识到实验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自主性,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合作学习等途径,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

一、合理设计实验教学环节

初中生物教学考察学生对基本生物原理的理解能力,而实验则为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学生不必局限于从课本的字里行间理解生物知识,也不必在对课本插图的观察中,了解实验现象及探究过程。实验教学使学生将生物课堂拓展到实验室,学生能够亲身近距离接触实验设备、了解科学实验过程,从而将生物学习作为一件具有参与意义的课堂探究活动。生物教师应考虑到让学生在实验室“大展拳脚”就要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实践实验步骤,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对实验室的好奇摸索中。因此,合理设计实验教学环节十分必要。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研读课本内容,让学生清楚所学知识以及本节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对象、生物原理等。其次,教师应带领学生明确探究目的,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始终以达成实验目的为导向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时时反思实验步骤的正确性。此外,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师应带领学生检查实验设备,并且向学生详细讲述每一件新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奠定了实验开展的基本前提,教师应带领学生熟悉实验步骤,教师可以为学生边示范实验步骤,边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该实验的步骤操作规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特殊的实验步骤,并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确保学生胸有成竹的参与实验实践。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提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能够轻易克服面对新实验时的紧张感与不自信,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与铺垫下,学生能够水到渠成地开展实验探究过程。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往往将学生放在受保护者的位置上进行引导,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主性。教师应意识到实验探究是自主化、不可全权掌控的过程,既然将实验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教师就应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听取学生想法,将学生作为实验的探究者与开拓者。例如,开展《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用法及注意事项,为观察实验做好准备。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制作切片”,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正确制作切片的重要性,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切片。许多学生拿到实验材料洋葱后,直接将洋葱叶子夹在玻片中央,并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却发现观察不到细胞内容。学生经过自主尝试发现了不根据规定制作切片是不可行的,在实验探究时就会有意识的遵循科学实验的准则。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洋葱表面的薄膜,并引导学生将用镊子将其撕下来。自主探究为学生的实验带来了趣味,使学生感受到参与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自然会将积极投入到实验探究中。教师将实验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总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而教师则促进了学生潜能的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舒适、自由的实验探究氛围。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物知识本质上是对生活现象的细致总结,同时也是对生活中某一类现象或事物的放大。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其意义就在于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去解释生活中种种现象背后的奥秘。而想要深入理解这些生物理论又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对生活现象的细致观察与生物教学的开展是相辅相成、不断影响和促进的。首先,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实验教学也应当坚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在对某一类生物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先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其次,教师,要安排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步骤,让学生尝试动手实验来解释生活现象背后的原理。例如,教师在进行《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教学时,就可以先提示学生去观察平时生活中吃的豆芽是什么样子,探究豆芽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豆芽是如何生长等问题。学生在观察过后肯定会存在种种疑惑,这时实验就成为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的最佳工具。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事先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在实验中对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等必要条件进行一一探索。实验中还可以将其他植物如蚕豆、玉米加入以作对照。而学生学习了上述生物知识后最终还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以更好地运用种子萌发的规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四、合作学习

实验教学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对生物知识的敏感程度。这一过程虽然强调发挥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但受到学生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依靠学生个人的能力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也可以适当的加入合作学习的因素。通过鼓励学生实验之前问题探究、实验过程互动交流、实验结束有效反馈,来提升学生整体的实验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血液循环》的教学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验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与人体内物质运输相关的生物知识。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人体内物质运输的整个过程,如血液在流经心脏时其中有哪些结构参与了血液运输的过程,其中各个结构又有什么功能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验中借助心脏的模型或动物的心脏对流经心脏的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物质构成等进行详细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借助已经了解的生物知识对心脏的结构进行具体的分析。而在实验结束,学生充分了解了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小组交流反馈,分享彼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分享各自的收获。通过合作,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充分拓展,也更能理性地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

五、结语

生物实验不仅仅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做到规范、流畅,更对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实验探究是检验与锻炼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的开展效率与教师的课堂开展方式息息相关,教师应从实验内容、学生学习特点出发,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白海侠.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其改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9):154.

[2]嵇有慧.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7,(77):138.

作者:付艳红 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