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课堂的科学探究活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科学探究活动成为了一项培养学生们学科素养的重要活动和方法,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来说也是如此,教师们可以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生物课堂;科学探究;活动
在新课标的推进下,科学探究已经成为了一级主题的教学任务之一,设置这一教学内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方式的改变,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主动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注重探究的过程,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最终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一、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原则
科学探究,就是一种将学科知识与学习能力、学科理论以及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增强学生们自主分析问题、解决综合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学生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的三个原则,充分发挥科学探究活动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优势。首先,是对照原则,在各个科学学科的实验中,对照原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实验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否则会影响最终的结论得出;第二,是重复原则,每个实验都必须要将个体的因素考虑进来,参与的个体不同,其最终产生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具体的指标分析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在确保能够大量地重复地进行实验的条件下,才能够显露出该实验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度,一般来说,单个实验至少需要重复5次才能够具有较高的可信程度;第三,是随机原则,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将各个小组之间可能产生影响因素的一些非必要条件确保一致,例如实验温度、空气湿度等等。除此之外,教师们需要了解,科学探究是一个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呈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活动,不是一个独立完成的活动,在进行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活动时,必须要让学生们从不同的教学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每一次的探究。其次,科学探究实现的前提是有一个合理的猜想,做出假设之后采取恰当的实验方法进行结论的验证,这些实验方法可以是多种途径的。
二、挖掘实验材料进行探究
在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们应该最优选择那些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作为科学探究的内容,例如:在初一年级的一个探究活动中,需要学生们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环境,那么教师们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去校园里找到一些小蚂蚁、小麻雀,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公园,以春游的形式观察湖中的小鸭子、天鹅等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他们自然也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们的工作,使得整个探究环节变得简单高效。同时,教师们也要鼓励学生们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例如:在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这一节课中,教师们可以按照课本上提供的方法,设置四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在不同的变量:温度、水分和空气三个环境下相同的种子萌发的情况。在设置“充足的空气”这一个对照组时,有一个操作动作是将瓶盖拧紧,这时有学生们提出,如果将瓶盖拧紧,那么必然会将瓶中的空气消耗完毕,无法达到充足的空气这一实验条件,这一看法是完全正确的,教师们可以就他这种敢于质疑的态度进行表扬。如果在不确定这一操作是否正确的情况下,也可以再设置一个对照组,做不拧紧瓶盖这一操作,观察种子的萌芽情况进行对照。
三、采用启发教学促进探究
因为科学探究是一个十分灵活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让学生们在这样灵活的环境中掌握应对不同情境的探究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多种科学方法,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探究过程,充分地掌握不同探究方法背后的逻辑思维,才能够实现科学探究的真正内涵,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朝着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例如:教师们在进行“蚯蚓”这一教学内容时,就要启发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蚯蚓,有的同学说可以从蚯蚓的运动方向入手、有的同学说可以从蚯蚓的器官再生入手研究,但是因为研究器官需要精密的仪器,因此教师们可以帮助学生们确定本节课的观察内容就是有关蚯蚓的运动。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们发散性思考,有关蚯蚓的运动能够引申出哪些问题?有同学们会说:观察蚯蚓是怎么样运动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蚯蚓能够爬得很快?蚯蚓是怎么探路的等等。接下来,学生们可以去寻找材料,如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蚯蚓能够爬得很快,学生们就可以准备表面光滑的纸、玻璃、泥土三个环境进行观察,尝试不同的实验情景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完成一次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总之,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必须要注重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们充足的机会投入到科学探究中来,进一步实现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学生们主动探究、主动钻研的教学目标。
作者:娄阿红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