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初中生物知识点多,课时较少,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学习,思维导图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式教学手段,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将思维导图融入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生物学习体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印象,进而达到不断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其优势突出表现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生物思维。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实现相关知识内容的串联与拓展。结合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而言,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跟随着思维导图明确各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学习与记忆生物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生物思维

通过图形或者图像的方式辅助生物教学活动,能够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相互融合,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而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与启发者。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话语权,有助于学生生物思维的培养。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串联生物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建立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将思维导图灵活融入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串联生物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将某一个知识点视为主线,串联相关的生物知识,构建一个系统性的知识内容结构,以便于学生各项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串联生物知识,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建立思维导图,以植物体组成的结构为层次实施思维引导。即以“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为主线,建立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有层次地学习生物知识,记忆生物知识。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结构的创设,会以树状或者金字塔形为主。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学习与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视觉冲击,发散学生思维,使初中生物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师需要讲解思维导图的建立,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要点和画法。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应用思维导图将知识清晰、直观呈现,这种方式便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使各项学习重点与难点更加突出,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也需要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绘制各项学习的内容结构,在复习中拟定各个章节的重难点,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各个单元的思维导图。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人体的主要组织”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建立思维导图,联系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的功能及部位。围绕生物重点知识,通过层层联系、层层分析的方式,明确各个知识点的直接联系,构建为具有系统性特点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生物知识的快速吸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多赞扬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有针对性地记录相关知识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点,围绕课程教学的重点进行教学指导,将相关知识间的关系直观地表现出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系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在明确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创新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散具有重要影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串联生物知识,建立思维导图,使初中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活动更加灵活,进而掌握学习方式,并且能够深刻记忆各类生物知识,为初中学生深入学习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印宝军.巧借他山之石优化课堂教学———例谈思维导图在高考生物复习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3):99-100.

[2]虞驰.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以浙科版“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6,51(11):42-44.

[3]岳顺利,刘忠华,周佳勃.思维导图对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以“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践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01):27-31.

作者:徐玉明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汤庄镇甸垛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