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等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物教学在提升历史教学意义、提升学生历史认知发展水平和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历史课堂开展人物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人物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物教学能够极大的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仍然处在具象思维认知阶段,对形象、生动的事物认知是充满兴趣的,而人物教学本身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能够很好的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在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人物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历史知识具有典型的过去性和不可复制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和人文逻辑,将丰满、形象富有浓厚情感色彩的人物融入到历史规律、历史思维的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点,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再次,人物教学能够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很多历史人物,如戚继光、文天祥、岳飞等身上都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些形象的人物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刻的情怀体验,在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初中历史课堂开展人物教学的设计
(一)创设历史人物课堂教学情境。采取多种方式创设历史人物课堂教学情境,搭建历史人物情境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人物教学开展的重要方法。初中历史教材中大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学点对处在认知发展初级水平的初中生来说是相对比较枯燥和乏味的,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记忆错误的问题。基于历史人物实际创设人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发展和思想选择,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在创设历史情境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基于历史人物的背景、相关事件等实际开展。不能出现演绎,不能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知识出现认知偏差。其次,情境的创设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图片、文字、视频、情景剧、角色扮演等都可以引入到课堂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具体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确定。再次,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要在尊重历史人物本身历史实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的看法,促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开展深层次的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例如在学习武则天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武则天的“无字碑”为教学情境创设点,让学生对历史上关于“无字碑”的种种说法进行评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典型的说法,如“夸耀自身功绩,无声胜有声”“留给后人评说”等让学生开展主题情境讨论,开展人物主题讨论情境教学。
(二)注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相互联系。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相互联系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之一。首先,要通过历史事件巧妙的引出历史人物教学。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色的历史人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历史事件带出历史人物,例如在《》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的背景、过程以及变法的意义是这节学习的三个要点,而在这其中牵扯到的光绪、戊戌六公子等相关人物则是推动这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关键,在开展这节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在事件分析过程中引出上述相关人物,从而增加学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要通过历史人物去强化历史事件。例如通过林则徐人物引出“烧鸦片”历史事件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对林则徐烧鸦片的相关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进行系统掌握。
(三)开办人物专题讲座。很多历史人物的一生是十分精彩纷呈的,并且在多个历史事件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还很有可能会跨越多个关键性的历史时期,但是在历史教育实际中,由于教材编排的需要,很多历史人物会在不同的章节、不同的事件中出现,内容零散、难成体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系统,因此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经历串联起来,以某个历史人物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历史人物整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储备等对人物进行评价,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知,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习。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李鸿章,针对李鸿章就可以开展人物专题讲座,李鸿章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等多个典型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事件,并且历史学上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多种多样的,是一个十分丰满、复杂的历史人物。针对李鸿章的专题讲座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这个复杂的人物,而且在更好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发展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人物教学,既能够有效体现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又能够有效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发展特点,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做好人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初中历史课堂人物教学的解读
作者:未加新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镇桃山中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恰似一场甘露,滋润着中小学校园,辛勤的园丁们群策群力,勇于创新,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教学局面,开创了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只有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面对现实,着眼长远,才能为打造启东特色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模式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主体地位;因势利导;创新视野;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恰似一场甘露,滋润着中小学校园,辛勤的园丁们群策群力,勇于创新,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教学局面,开创了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笔者作为身为一名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师,也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做学生所做,改学生所改,大刀阔斧地在七尺讲台上默默地展示自己应有的风采,为全面提高三维教学目标努力奋斗。
一、更新教学观念,凸显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师生之间“主仆”关系的束缚,教师虽然“至高无上”,但学生不一定“言听计从”;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学生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奔东跳西,虽然通过勤奋好学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结果还是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怪圈。国家教育部顺应时代潮流,及时推行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措施,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务必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留足一定的时空,让他们充分思索,积极发言,勇于质疑,课堂上既有浓烈的争论声,又有琅琅的读书声。譬如,我在执教世界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时,采取放手发动学生的策略,让学生在预习时仔细阅读文本内容,并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相应的资料,初步了解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原因和对各国、各地区的深远影响。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大家围绕预习内容课堂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大部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学好历史的自信心。
二、坚持因势利导,激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原动力,假如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历史知识,就会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共同探究、分析、总结,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按照新课标指示的航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每一个历史事件或者重要的人物的地位和影响;其次,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走进“真实化”的历史时代,在了解中分析,在分析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强化合作机制,提升求知热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历史主要靠死记硬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经过以及意义,但往往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只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围绕某一个教学目标,畅所欲言,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励学生张开创新思维的翅膀,发表独树一帜的见解。其二,坚持以身作则,以利触类旁通。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投入到深层次的互动合作中去。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模仿性比较强烈,他们对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敬佩有加,但对教学水平平庸的老师,往往是不屑一顾的,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古人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指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以身作则,在平时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基础知识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为拉近师生的距离作出贡献。诸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如此的尝试:①一旦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采用“小辩论”的方式,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都要据理力争,摆出自己鲜明的观点驳倒对方,使学生在争辩中提高认识,在互动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②为了不断丰富完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结合课堂具体的教学目标,适当穿插一些趣味化的典故或者神奇传说,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深入探究新问题。
三、巧用好多媒体,扩宽创新视野
改革开放使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使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也逐年提升了,就技术农村初级中学也基本普及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实施。由于多媒体具有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教学效果美不胜收。譬如,我在讲授“中国古代钟鼓之乐精品编钟”时,为了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就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用编钟演奏的《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学生一边欣赏美妙的音乐,一边自然联想到古代编钟的神奇之处,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新知识。
四、巧妙设疑问难,把握互动节奏
课堂提问虽然不是教师的专利,但适度的提问能把握师生互动节奏,甚至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的思维兴奋点,能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促进思维的目的。譬如:我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就尝试“走进历史———分析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积极探讨如下问题:①小日本为什么侵略大中华?②邓世昌的抗战行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③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④当时的清政府为什么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⑤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你有什么启迪?经过大家集思广益的争论,使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让教师真正把握了课堂教学节奏。当然,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渠道恰是夜晚的星空,枚不胜举,我们应该在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继续摸着石头过河,面对现实,纠正部分不足,发扬自身优势,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顶风破浪的前进。
作者:徐建忠 单位:启东市陈兆民中学
第三篇:e学习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每一次新技术的运用,都会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变革、新的希望。“e学习”是新一轮的教育革命,它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而且也重构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然而“e学习”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发展还不完备,还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创新。本文着重对“e学习”环境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e学习”;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在“e学习”环境下,学生不再是“台下听众”而是“台上演员”,而且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受时空限制,对于那些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内容,课后可以下载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上的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等进行再次学习。然而我们的老师往往总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不敢也舍不得放手打造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其实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群体,他们的能力是超乎我们老师想象的。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所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新型的现代化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做的更好。当然,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角,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当不再是“赶牛人”而是“引路人”的角色,其主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探索的能力,使他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主动探寻知识,实现从“学会”到“会学”、从“苦学”到“乐学”的根本转变,这样一切就事半功倍了。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事先把“学习资源包”(本课的教学目标、相关的各类版本的电子教材、历史照片、历史地图、相关网站、纪录片、“丝绸之路”的Flash演示文件等等)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供学生随时下载查看和学习,将更多的学习资源前置,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搜索“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以及造成的影响”等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小组成员就“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困难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等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感悟了面对困难要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
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即时而全面
课堂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必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方式比较单一,导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往往是教师,学生则常常是被评价的对象,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这样的评价体系往往有失公允,不能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应该是学生、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评价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e学习”的课堂使课堂教学评价即时而全面成为可能,教师和学生通过人手一部的平板实现了师生之间交流的多样及交互性,学生在完成概念图并提交作品后,教师能够即时看到,并在平台上进行评定,写出修改建议,随时把评判结果反馈给学生;教师将问题给学生,学生通过操作平板可以自由作答并发送自己的意见,发送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浏览、点评,生生点评、师生点评不仅让学生的发言得到及时反馈,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学生点评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得学生发送的意见成为一种宝贵的课堂教学生成资源。
三、“e学习”课堂教学的思考
“e学习”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气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e学习”刚刚起步,还处于初始探索阶段,肯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数字化校园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应具备网络环境下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合理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和组织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e学习”环境下进行备课时,要根据学情,合理整合课程资源,课件的制作不能完全套用普通的多媒体课堂所用的课件,应更注重学生活动的可操作性,要能将展示的内容转变成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感悟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难点,从而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教材内容为主体,适当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涉猎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趣闻轶事,但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光顾枝叶而忽略主干。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不应仅从知识点的掌握上加以衡量,而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注重学生思维的扩展和能力的应用。课堂设计要注意变化,不要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模式,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电脑,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历史课堂的精彩。正如学者亚历山大所说:“仅依靠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改变学习,真正的改革在于学习和教师理念的变革。”“e学习”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革命。即使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离开教师的操作,教师的观念在这场革命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改进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真正做到思想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把“e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每一次新技术的运用,都会给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希望,相信未来“e学习”平台软件的进一步优化一定会给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
作者:周烨方 单位: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2]朱联.《关于“E”学习的思考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3]宋国学.《e-学习的理论内涵及实践价值》,《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第四篇:参与式初中历史课堂运用
摘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采用参与式教学能将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引导到同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平台中。参与式教学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以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研究就对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参与式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在各阶段教育中的不断渗透,要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教师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向主动学习模式。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能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所以有必要对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分析。
1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翁,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平台,鼓励学生能对同学、老师所提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抗日救亡运动》中涉及到“九一八事件”知识点,该阶段的教学中讲述了我国东北三省沦亡是因为在面对日本侵略时放弃抵抗,为了让学生感受当时东北三省的惨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图片,有的学生因为情感较为丰富,看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情绪上会有很大波动,在笔者的课堂上,有同学举手提问:中国人有那么懦弱吗?我们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反抗?做了错误的决定就没人反抗吗?虽然同学的提问对笔者的授课思路有所扰乱,但是笔者并没有批评学生,反而表扬他积极提问的行为,因为乐于提问是学生认真思考的表现,笔者利用这个提问,让全班同学在听笔者讲课的时候,对这位同学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课程结束后,抽查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笔者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所以同学们的注意力被笔者的授课内容以及这位同学的提问所吸引,更深入的投入课堂学习,使历史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初中历史课堂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的态度,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和谐、轻松、民主的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保持轻松且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相关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以及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逐渐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比如,在学习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这一课时的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对这些历史内容本身没有多大兴趣,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按照传统的讲学模式为学生讲解这些知识点,是不能起到较好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为了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讨论。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讨论话题“清朝入关之后,如此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治国方式?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又会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呢?”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的交流环境中感受一下“做统治者”的心情。课堂气氛的民主和谐,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障。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笔者只是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围绕课堂知识进行讨论,不偏离学习方向,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极大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兴趣,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3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认知结构等的培养和形成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自身主动积极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个体尝试,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进行学习内容的自学,然后让学生参与到练习题的设计中,让学生能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学习效果的验证,改进不足之处;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完成测试之后,参与到试卷讲解中,让学生感受当“老师”的感觉。学生在试卷讲解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总结和改进,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总之,教师可以开展各种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4总结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式教学的运用能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从而激发自身的历史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当然,教师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仍然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力求不断改善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作者:张国庆 单位: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彭胜桂.浅析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4):69-69,74.
[2]张国丽.参与式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讷河市孔国中心学校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姜柳美.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6,(12):63.
[4]刘在升,隋元芳.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主动参与式教学刍议[J].新校园(理论版),2011,(4):105.
[5]潘赛明.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可行性探究[J].华夏教师,2014,(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