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层次教学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体系。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老师尊重差异,合理采用层次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本文具体论述了初中历史课堂层次教学策略,以期能全面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历史;层次教学;思考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其目的在于对学生实施公民教育。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将教学主体放在学生身上,而教师则主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怎样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合理分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层次性教学策略,要求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活动和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几个层次,如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但是,在划分的过程中应该切忌公开优秀生的小组和中间生的小组,从根本上避免挫伤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具体划分时,应尽量将优秀的学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入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历史水平相近,这样有利于历史学习成绩较好、能力较强和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深入影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共同进步。同时,在选择小组长的时候不能够仅仅只按照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进行衡量,还需要综合思考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两汉经济的发展”一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有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掌握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即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二、分层设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逐层递进台阶
根据新课程深化改革的标准,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按照学习目标按部就班地学习。如在学习《秦士扫六合》的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即掌握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其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让学困生能够掌握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等生能够掌握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对“焚书坑儒”有自己的看法,优秀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通过设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三、分层展开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层次教学法,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合理转变教学形式,从而保证整个初中历史课堂不仅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秀学生和学困生的“分”环节。
(一)问题设置分层
在初中历史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分层次的教学问题,以便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整个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生动且活跃。其中,教师不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还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历史课堂。如在学习《战略大决战》的内容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了下列几个问题:①三大战役主要包括哪些?这三大战役的主要发生时间、领导人、军队、战况和战果?②三大战役的首战为何选择在东北战场?③在平津战役发展过程中,为什么要和平解放北平呢?④通过分析材料解析为什么共产党能够在短短的三年内打败国民党?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困生回答问题①,中等生回答②③问题,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④。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所有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
(二)辅导分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辅导时,针对学困生应要求其向优秀的学生或者中等生请教,或者直接向教师请教,以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历史教学目标;针对优秀生或者中等生,教师对其的辅导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需要延伸到课后。课堂上无法解决的历史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继续讨论,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历史本身的教学规律,指导学生不仅要积累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等基础知识,还要对历史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综合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杭慧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
参考文献
[1]姜宏波.新课程观下的初中历史分层次教学可行性探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89-90.
[2]张丛文.初中历史课堂层次教学之我见[J].教师,201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