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教学效益最大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以史明智,以史为鉴,改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与综合能力,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这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而要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这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效益;快乐学习
历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在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不能再是照本宣科,让学生生硬地记忆历史史实,而是深刻理解新课标,灵活运用新教材,还原历史学科的生动与活跃,发挥历史学科功效,让学生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以史明智,以史为鉴,促进学生历代人文情感的全面提高,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呢?
一、在兴趣中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强烈的心理期待与主观认可,是活跃而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如果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知识没有兴趣,那么无论他们学什么做什么都没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是在机械地应付,而非出自主观意愿,自然难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趣味教学、快乐学习这正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与基础。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爱教师,才能对他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只有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尊重,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才能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同时还要具有历史教师的专业特色,不能只是机械地照搬教材,而是要博古通今,能够将历史讲活,营造愉悦的氛围,构建有活力、有魅力的课堂,以教师本身的活力与魅力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
(二)引入影视剧资源
影视剧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历史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历史背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此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来播放相关的影视剧片段,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如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时,我们就可以截取《大运河》中的相关片段,以壮观的画面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这一内容浓厚的兴趣。
二、在探究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视学生为信息的接收者,认为学生只要将教师所讲的教材知识点记牢就可以,这样只会让学生机械地接受,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学生的思想限定在固定的模式与条框内,只是机械地运用,更谈不上自主创造。素质教育正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改变学生的机械接受,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历史不能复制,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悲剧可能再重演。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史实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透过表象认清历史规律。
(一)设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
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要想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就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运用提问艺术,设计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只是简单地从材料中提取,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这些学生通过阅读直接解决,没有探究的必要;要深入历史本质,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与思考,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探究。
(二)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体,我们要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有更多的话语权。那么教师在学生的主体探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事无巨细的保姆型教师,在学生的主体探究中,教师不能由传统教学的全权包办者这个极端走向不管不问的完全放任者的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究的指导者与启发者,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确保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在议论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就史实本身来进行讲解,而是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勇敢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与感受,碰撞出思维与创新的火花,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的同时能够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辩论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本质认知。
(一)对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
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据此来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正认知。
(二)对学生有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同一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分歧,此时不要以所谓的标准来将学生强行拉到教材与教参上来,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不同意见表达出来,就此展开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闪现学生智慧与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要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重视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分析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这样才能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李丽敏 单位:河北省威县教育局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林俊辉.初中历史教学开发利用影视资源探微.文教资料,2010(22).
[2]翁卫东.关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若干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3]孙宏.浅析初中历史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中学教学参考,2012(27).
[4]陈彤.初中历史课讨论法的运用.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