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探析(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历史课堂探析(5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课堂花开不败

摘要:

为了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课堂教学的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授之以渔以及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高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先学后教 先练后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于进行创新和开发,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先学后教,学生主体标新立异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紧紧围绕着课堂学习任务和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先学,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先学,学生会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探究中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大脑中逐步地构建出一个知识网络,形成对于知识的系统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先学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先学,让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开元盛世》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本课学习的知识目标是掌握唐朝开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等基本事实。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于导学案的问题以及任务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会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的先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知识对于当今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作用。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促进课堂学习氛围的浓厚,让学生在自己的不断探究中充实和完善知识体系。在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授,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先练后导,自主探究构建思维

为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出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先练后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来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思考。教师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来进行接下来的探究,从而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就会在逐步学习中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总结知识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辛亥革命的背景是什么?教师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分析。因为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观与客观、偶然与必然、政治与经济、思想与文化等多种因素。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会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在探究中掌握知识规律,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学习有困惑产生质疑后,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学生探究的良好效果,保持学生对于课堂的新鲜感。教师有针对性地练习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能够紧紧围绕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来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在探究中学生也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加明确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也会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突破学习上的困难和疑惑,促进学生能够做到“堂堂清”“天天清”,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先练后导”的引导下,不断地提高和进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授之以渔,引导方法提炼构思

有效教学策略是针对教学策略的效果而言的,是教师在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效教学策略的获得与实施是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条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避免对学生采用“授之以鱼”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和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能够层层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和材料的阅读,带来学生进行分析和推断,使学生能够得出结论,由浅入深地突破重难点。在学生的分析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线索,比如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南北战争的起因?战争初期双方的形式如何?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项法律,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等。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形成课堂的良好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了独立思考,掌握了探究问题的方法,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够轻松应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使学生在探究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学生中心,参与课堂锻炼能力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做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避免教师主宰课堂的做法,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亲历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与教师的积极对话,学生会亲历学习过程,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大脑的锻炼。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材料,“两份礼单”。展示英国使臣给乾隆皇帝祝寿的“礼单”和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单”: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特产若干。———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让学生思考:“两张礼单”中的礼品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个国家有怎样的不同?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学生通过分析和判断,会对历史知识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和细致的认识,从而能够探究中问题的来龙去脉,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认识到中英两国经济形式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而英国则已经进入工业经济时代。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会在思想上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全面、细致地理解历史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不断地探究中,学生会理解到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的提高。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会提高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的活跃和学生的主动学习。

五、总结

总之,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勇于创新,并大胆实践,在历史教学中以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实现高效课堂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探究来习得知识,感受知识获得的过程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突破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历史课堂能够展现出勃勃生机,花开不败。

作者:徐志荣 单位: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薛珍.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生生互动在历史课堂上的应用[J].中学生阅读,2009.08.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参与式教学方式运用

【摘要】

在新课改大力推进的当下,提倡参与式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特别是正处于过渡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其心理与生理都比较适合采用参与式教学。笔者将依照教学经验,围绕初中历史课堂,浅谈参与式教学,希望能够对教学质量的改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初中历史 课堂

目前,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硬性灌输,教师讲授,学生记录,教学提问,学生回答,使得历史课堂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活力。如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保持着全神贯注,自主学习,已成为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笔者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后,将参与式教学界定成:在公开、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借助协作、探讨和竞争,构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师生关系。通俗来说,参与式教学除传授理论知识、锻炼技能外,还应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参与式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参与性、课堂趣味性和运用能力。

二、历史参与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相对简单,内容浅显,便于理解。在原有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将自己定位成教学主体,学生只是倾听者和接受者。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参与式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历史教师的重视,并慢慢地转换着教学角色,教师不再是神圣、威严的角色,逐渐认识到了指导性作用,学生也冲破了教师设定的框架,不再惧怕教师,可清晰、直接、准确地表述个人观点,提出质疑。

三、历史课堂中参与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1.构建公平、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时,应准确定期自身的角色,认识到自身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渴望参与教学活动,并以此获得教师的认可和赞许。因此,历史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公平、融洽的教学氛围,这不仅满足参与式教学的要求,还满足学生的心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给予更多的鼓励,尽量不要打击学生的上进心。例如,讲解工业革命时,学生在未正式阅读和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不清楚工业革命的发起地,众说纷纭,此时,教师不应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应给予尊重和鼓励,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有机整合新旧知识。

应用参与式教学时,历史教师应多多鼓励,引导学生依托现有的历史知识结构,凭借合作交流来创造新知识,有机整合新旧知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应全面掌控学生的知识结构,明确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具体见解。例如,讲授亲王扫六合时,为让学生完全理解秦朝疆域,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则可要求学生绘制秦朝疆域,借助该情境作业,可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然后教师从旁指正,以此来完善学生的认知,最终牢固记秦朝疆域。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参与式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通过相互感染来提高参与性,还可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一般是将学生依照日常表现划分成多个小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帮助,不断进步。同时,教师还要正确评价每一个小组的具体表现,选出表现最出色的小组。另外,还可组织竞赛活动,借助激烈的竞争氛围来刺激学生的参与欲望,增强学习动力。

4.传授学习技巧和方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旨在通过参与式教学让学生深刻记忆知识点,增强独立思考和实际运用能力,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点。因此,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多多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不断增强自尊心,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真正掌握学习方法。为实现该目标,历史教师应强化引导,关心学生的真实想法,构建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有效发挥自主性,切实增强学习能力。以君主专制政体这节内容为例,首先,组织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找到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唐三省和宋三司,找到不同点。通过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可构建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并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讨,创设开放性课堂,全面提升历史学习自主性,主动配合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5.重视个体尝试。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尤其是在参与式教学中,更加突显了学生的主人地位。在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品德修养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仍需要学生的个体参与。从这一层面而言,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个体尝试,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指引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待学生具备一定基础,掌握某些知识后,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与教学,也可让学生讲解试卷,通过切身体验与个人尝试可为历史课堂注入无穷的活力,彰显学生的自主性。

四、总结

参与式作为新课改中的基本内容,其具体的运用效果直接关乎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若想构建有效、优良的历史课堂,教师则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实践探索,重视反思,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宋美华 单位:新沂市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在升,隋元芳.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主动参与式教学刍议[J].新校园(理论版),2014,(4):105.

[2]彭胜桂.浅析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4):69-69,74.

第三篇:初中历史生命化课堂实践体验

所谓生命化课堂,是指教学中充满生命因素的课堂,学生在获得学习认知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情感、体验的成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新课改介入课堂教学之后,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要尊重课堂教学发展规律,珍惜课堂教学生成资源,展现教学过程的生命观念,通过多元教学活动完成课堂生命塑造,全面提升学生生命观、价值观。

一、角色定位,尊重历史教学生命价值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要对课堂角色有清晰的认知。新课改要求教师彻底摆脱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平等权利。教师要注意身份转换,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服务者,这也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意识。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构建生命化课堂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越高,课堂生命特征就会越强烈。为培养学生课堂生命活力,教师需要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学实践,与教师形成多维互动,提升师生关系的亲密度,这对实现课堂生命化有重要意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离开学生,教学就会回到原点,教师沦为独角戏,教学失去积极性;同样,如果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离开教师,学生学习也会陷入盲从和迷茫,学生生命力自然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为课堂角色进行科学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也要帮助学生建立角色意识,这对提升课堂生命力有决定性作用。

二、资源生成,体现历史教学生命发展观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因素众多,关键要看教师如何进行把握掌控,复习旧知要让学生温故知新,这个“新”并非只有知识创新,还有众多生命因子的呈现,学生在复习学习中实现生命更新,这种成长经历本身就是生命特征的体现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自然要形成多元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这些操作过程都包含丰富的生命特征,学生的成长历历在目,课堂教学的生命化特征自然呈现。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时,其学习兴趣、学习关注力、学习方法、学习思维方式、合作学习意识等,都会处于动态的生成阶段,由此生发的教学资源则会获得大爆发。教师要特别珍视教学生成,因为这是极其珍贵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学生生命力的体现,其应用价值更为明显。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判断、建议、观点,都是学生认知观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学生思维认知的全面启动,由此产生的学习认知自然带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挖掘教学生成,并对其进行整合筛选,让其成为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驱力,这对大幅度提升学生生命认知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过程展现,强调历史教学的生命观

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呈现时代性,教师在具体施教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文本展开多元解读。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展示,彰显教学生命力的强劲支撑。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介,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学生梳理文本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厘清历史发展脉络;在课堂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点,针对性设计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课堂训练时,教师要对训练内容进行多方观察,特别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群体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课堂评价时,教师要倾注更多感情因素,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鞭策,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给出更多关心,这对提升学困生信心有重要帮助。

四、总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引入新型教学观念,要尊重课堂教学的成长原则,为教学生命元素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教师要摆正自身位置,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课堂生命化特征。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展示生命活力,对学习内容展开多视角多维度探索,运用强劲生命动力,塑造个性和人格。

作者:李艳梅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教研室

第四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组织策略探究

摘要:

重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得到优化,教学效果就佳。初中历史老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学习活动。在教学组织上可以尝试选择好教学切入点、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及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等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组织 策略

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新课改理念和实操都是全新的。在新课改下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相应有了很大改变。作为初中阶段学习既重要又相对边缘的一门学科,初中历史当然要积极投身到新课改浪潮中。那么,如何才能更科学地组织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使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让老师、同学们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好处呢?从新课改理念出发,一堂课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参与度高低是有直接关系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一定要把绝大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组织引导他们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学习活动。

一、选择好的教学切入点

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选择直接关系课堂起始环节教学氛围的营造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教学准备工作的成效。这些教学准备工作做好了,课堂教学走向就明确了,教学效果也就有了相应保证,反之亦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历史老师想要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首先要在“良好的开始”上下工夫。在具体教学实操上,历史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教情和学情,根据教学内容发掘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甚至调动他们增加相应的知识储备,尽可能拓展课堂教学外延,拓展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如教学唐代文化的时候,我就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整理唐代著名文人们的诗词、逸事,并且要求他们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古代名贤进行风格流派上的分类。在课堂起始阶段,我专门安排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对他们课外搜集整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课堂学习做充足准备。从教学意义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在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起来,自主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因此,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预见到课堂教学氛围肯定是轻松、愉悦的,效果自然是良好的。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在看来,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因为该学习方式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得到碰撞、启发、修正。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学来的东西既具有独特个性,又有普遍性和共性。再加上学习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基于以上几种因素的考虑,初中历史课堂应该更多地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应该更多地考虑教情和学情。特别在探究环节,更要注意探究主题适宜与否。一般说来,要求学生探究的主题不能太过深刻,更忌宽泛。最好由课堂学习内容延伸而来,推动他们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索。如教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要求学生课后自行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然后我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专门开辟了一堂讨论课,讨论的主题就是“清政府为什么会这么落后?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的落后?”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学生顺利得出“闭关政策造成了清政府的落后”的结论。这个时候,我就势引导学生对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的主观目的和造成的客观结果进行深入学习,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课堂教学延伸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想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单纯靠历史课本,靠一周两三节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注重课堂教学延伸,善于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某个主题出发,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深化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教学完“宋元文化”章节之后,布置同学们抓住宋代文化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做进一步探究。我要求同学们着重探究苏东坡在诗词文化史上到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并且深入想一下他在文化上有杰出的才能,是不是意味着如果真的给他表现的机会就一定能够在政治上做出惊天动地的成就呢?这项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充分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有的上网查阅,有的去图书馆找资料,甚至有同学专门请教当历史教授的亲戚……从后来汇总上来的调查报告看,同学们的见地相当独特深入,根本不像是初中生的思想深度所能做到的。

四、总结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探究需要每一位初中历史老师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坚持把课堂学习权利还给学生,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拓展历史课堂教学。这样,快乐、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一定会实现。

作者:刘艺芬 单位:南靖县湖美中学

参考文献:

[1]宋爱泉.浅析新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J].科教文汇,2007.

[2]陆朝堂.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策略[J].新课程,2009.

[3]李炳臣.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激励策略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

第五篇:初中历史课堂质量探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越发的重视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已经变得尤为的重要,并且具有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应当重视师生互动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这样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师生 互动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越发的重视基础教学,尤其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应的,在真正的师生互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作为教学主体存在,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问题

1.师生互动形式较为单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做到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仅仅重视师生间的互动,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并没有深入,同样这样的互动教学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反的,这样的互动教学反而是浪费时间的,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同时,在现今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互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这样也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师生互动形式化严重。

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热衷于填空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提问模式往往缺乏新意,同时也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相应的,这样的流于形式的师生互动,往往重视的是一种表面的互动,没有真正的思想方面的交流,这样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师生互动中教师作用低下。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教学极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作为主导的作用,但是存在部分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在对学生的监督以及指导方面,教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这样的师生互动教学中,并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使得互动教学的质量大大降低。

二、提升师生互动教学质量的良好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越发的重视基础教学,尤其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应的,在真正的师生互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作为教学主体存在,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1.备课的重要性。

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重要途径中,最为有效的是进行合理的备课。同时,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哪里需要进行师生互动,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准确的进行安排,从而更好的丰富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因此,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的选择各种有效的师生互动来丰富整个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情景再现的形式来将历史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让学生有种身处其中的感受,只有在备课期间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认识以及了解设计,才能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的实现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任务。

2.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师生互动教学进行的基本保障,同样的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应当明确师生所处的地位,教师应当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而学生更应当充分的深入其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的环境。有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才能有效的创设相关的愉快的教学氛围,进而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中生大多已经能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对待问题都有了自己的见解,而此时的初中生,其表达自身情感的需求是强烈的,对待事物都有自己的认知以及情感,与此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并不喜欢教师进行一味的知识的灌输,而是希望教师能够真正的创设相关的情景以及典型事例来进行知识的诠释,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论,更好的表达自身的真实的情感。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要更好的提升师生间的互动教学质量,教师应当不断的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以及快乐,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激励式的学习,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4.完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师生间的互动,而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样的,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完善整个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提升互动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提问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问题难度的设置,随着问题难度的加深,不断的发挥学生的潜力,更好的解决每一个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再如:在进行合作讨论学习中,教师应当充分的担任引导者的角色,把控好合作讨论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在互动中学到知识,从而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合作讨论的环节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已经变得尤为的重要,并且具有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应当重视师生互动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这样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育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充分的有效的开展师生互动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师生互动教学质量,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者:朱萍 单位:徐州市东苑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玉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149+223.

[2]杨爱红.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3,13:130-131.

[3]宋桂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文理导航(上旬),2013,08:77.

[4]吴刚.小议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J].新课程(中学),2015,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