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4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策探究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历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虽然我国已经大力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仅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历史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历史知识进行高强度记忆,或者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本中划出重点内容,以此来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譬如在这一历史知识教授中,绝大部分教师仅把的过程大致宣讲一遍,然后就重点讲解该事件中考试的知识重点,致使学生对仅仅只有个简单认识,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浇灭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初中历史教学缺少良性的课堂互动。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仍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上课时只有教师在讲课,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这些都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3.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历史并非单纯的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一种记录,更是让人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达到引以为鉴的目的。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是想脱离的,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研究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有何作用,除了应付考试外,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与社会常识。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策

1.加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要培养出符合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建设需求的人才,因而,陈旧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桎梏新时期初中历史教育对我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对历史课堂教学予以变革,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譬如,教师在某一历史知识教授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就这一知识予以内部探讨,然后回答教师对该知识点的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为深刻。其次,教师也可以采取历史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模式。当教师教授完某一历史知识时,鼓励学生扮演该历史事件的角色,在课堂上再次演绎,不仅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有趣的历史角色表演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合理地创设课堂问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历史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理解接受能力相结合,适当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散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参与此次变法中的主要人物,此后让学生对的结果进行探讨,为什么此次变法如此快就惨遭失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与探讨,此时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了,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共同地探讨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初中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的教授,更要使得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与历史有关的课外活动,如集体参加屈原祭祀、抗日先烈扫墓,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相应的历史事件的印象。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者:钟美娟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探讨

一、初中历史课本的编排特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综合性提出了跟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全面了解课程现状之后,对教学内容方法加以改善。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内容就是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状况。历史教材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地图册、教学填图册、练习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光盘、教学幻灯片等。其中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主体地位,是老师与学生直接接触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最明显的表现是我们的历史教材出现了“同一教学大纲多种教材版本并行”的现象,而且现行教材大多数的主体设计上已经开始由“教”过渡到“学”,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现行川教版的历史教材为例。该版本在2003年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列入教育部推荐的试验教材目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材体系。与传统历史教材相比更突出学习主题,课本结构基本为单元,即学习主题、课以及子目录三层。每课课后还配备有合理的思考题、注释、每课一得、自我测评、活动建议等。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模式要活起来

在教材创新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再以传统教学模式来荒废教材编者对教程改革付出的良苦用心,要让给人“枯燥”印象的历史课堂“活起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这种改革要从课堂模式开始。现在一些较为广泛的教学课堂模式有:第一,情景模式。在课程导入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与影音资料,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听觉体验。通过学生体验,为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创设相应的历史情景,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中的“三大战役”时,可以给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素材,让学生能够根据资料将课本内容串联起来,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和历史有关的真实故事讲给学生,更便于学生理解其中的历史作用和意义。第二,分组模式。一个老师如果单独面对几十名学生个体的话课堂局面不容易把控。但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面对的教学对象由个体变为小组,更便于学生以自己的优势来参与课堂,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竞争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进行课后学习栏的学习时,就可以采用小组积分的模式,让小组成员能各展所长,为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与其他小组展开积分竞赛。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其他综合因素来进行小组人员分配,尽量做到小组间的水平均衡。第三,体验模式。这种模式可分为课堂体验和课外体验两种。课堂体验中又可分为教学体验和知识体验两种。所谓教学体验,就是现在倡导的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通过预习备课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体验教学的过程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内容。知识体验在课堂中更多的是文化体验,例如,可以在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组织学生在课上体验涉及的一些文化活动,如包粽子、汉服体验等。课外体验的主要形式就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或者在节日时组织文化节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些流传并不广泛的文化活动。通过自身的体验,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因为组织形式活泼有趣也很受学生喜爱。这样模式下的历史课堂,一改历史课“枯燥”的形象。通过文化体验、友谊竞赛等形式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达到了更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并对现有模式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改革,让其能更有效地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历史课的学习。

三、试谈一些有趣的历史课堂活动

一堂好的历史课,有了教学模式只是有了课程开展的方向。如果要让课堂有内容,我们需要注重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现在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课堂活动。第一,限时记忆。我们在上文中提到情景模式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观看一些影音或图片资料。但是,如何确定学生真的认真观看了资料,或者注意到了关键的内容细节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开展限时记忆活动。对一些教学中设计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看看哪些内容被学生注意到了,错过的重要部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重复观看。帮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的同时,也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抓住课堂的教学重点。第二,赛“龙舟”。在进行课堂内容复习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的知识问答,由一名学生担任“舵手”。小组学生回答正确,“舵手”前进一步,“舵手”自己答对前进半步,答错则都要后退一步。最终哪组“龙舟”先上岸,哪个小组就获得胜利并给予适当的课堂奖励。这种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回顾知识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且活动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帮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第三,60秒历史猜词游戏。将一些历史事件、历史条约名称等编成词卡,在复习课时,组织学生做猜词游戏。给出限定条件,如:(1)不允许出现词卡上的内容;(2)如果说对应人物必须正确,提供的猜词条件出现错误每次扣除5秒的猜词时间。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记忆历史时间和条约的签订时间、原因、涉及的关键人物等琐碎历史知识点。川府地区是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一站,除了组织这些课堂活动外,还可以借助本土的历史文化优势,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历史文化体验活动。让初中历史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堂让人期待的历史探索课程。

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的注意事项

我们讨论了好的课堂模式、有趣的课堂活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历史教师在课堂活动组织和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大教学环境中,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依然是不容忽视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时仍然需要老师注意一些课堂活动与教学中的细节问题。首先,合理安排课程进度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分配。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时间分配除了要注意合理外,更要注重的是效率问题。比如,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活动内容教学时,学生其实在生活中就已经有所接触,那对于课本内容的教学活动,我们只需要简单地强调重点,并对一些学生不理解或者不了解的内容进行说明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浪费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式的讲解,可以在这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化活动的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要关注整体的同时也关注细节。现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更多的是做课堂的组织和维护工作,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外,对个别学习上有困难或者纪律性、自觉性差的学生也要加以关注。在注重课堂整体进度的时候,也要注意各个活动之间的衔接。在探讨了教材、模式、活动和教师在一堂有趣历史课堂中的作用和职责后,我们更全面地对历史课教学的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可以为今后历史课堂活动和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让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的历史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陈显义 单位: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第三篇:初中历史课堂生本教育教学探究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载体,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综合技能和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强化自我本身的实力,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教师想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就必须基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创新教学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载体来改革教学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历史性改编的电视剧很感兴趣,而现如今不乏出现历史改编的电视剧,诸如:从古装的《秦始皇》《成吉思汗》《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大帝》过渡到《末代皇帝》再到抗战时期的抗日战争电视剧之至今天的现代剧等等,他们的出现都是对历史素材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鉴于学生对此感兴趣,笔者以此为着手点,尝试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自行地或者组合成组编写历史剧,并导演。如:在学习“丝绸之路”教学内容时,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的素材进行创写丝绸故事;在学习“长征”教学内容时,鼓励学生融合历史剧,创作出新的剧本。在创编出历史作品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导演。整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根本上实现了初中历史课堂质的改变。

二、以全面发展学生为基准开展教学活动

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的人才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综合型。它要求的人才不仅仅有着较强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其综合方面的能力,诸如: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初中生是塑造思维、观念的关键时期,心理学家也指出:初中生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多维化的。对此,笔者认为,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中应秉承生本教育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学生”,以全面发展学生为基准来开展教学活动,借以来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各个方面都得到提升。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改为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历史内容,一方面透过自我的体验和感悟深化自我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一定的历史事件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某种情感因素,进而熏陶学生的思维、观念等等。如:在学习“统一国家的建立”章节教学内容之后,结合活动课的要求就“秦始皇的功过”问题开展了辩论赛,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主持、分组辩论,分担辩论组的角色等等,基于发展的角度让学生自主的、合作地搜集素材,并整合成发表言论。整个过程学生都处于主导地位,且辩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这其中有的学生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与“”事件相融合来进行辩论,很大程度了拓宽了其本身的思维范畴,深化了自我对历史知识的感悟和体验,强化了自我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以时事来强化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历史

时事与历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从某个角度来说,今天的时事过些时日甚至在几十年之后也会以历史素材呈现出来。现如今是信息时代,时事的传播速度很快,初中生通过手机、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能够了解相关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爱讨论社会的热点问题,有时候还就时事事件开展讨论。鉴于这种认知,笔者在教学中以时事为点来逐渐的拓宽范畴,将其与历史知识相融合,强化学生主动探究,并感悟历史,锻炼学生运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升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民族团结”教学内容时,笔者以目前西藏、新疆发生的恐怖事件为例,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评述、开展讨论,并从讨论中感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趁热打铁,将其转移到历史中来,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历史的时代性特点,感悟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强化自我综合技能的提升的同时端正自我学习历史的态度。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项烦琐且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长时间地、不断创新地、基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詹水秀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第四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下,不管是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还是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置。故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依据学生的基础、个性制订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质疑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比如,历史教师在进行东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关课时的教学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春秋五霸分布图,让学生上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叙述,对积极表现的学生要表示肯定,对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并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思考精神,将课堂交给学生。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之间进行比赛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课前把活动任务交代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来了解本课的任务,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课上再通过比赛积分的方式来说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及其故事背景、相关人物经历等,通过学生之间的激烈比赛,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爱于学习的兴趣,对于整个历史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的学习效果都会比预期的学习效果更加强烈。这样学生就会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历史知识点,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每堂历史课都应设计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又必须让学生有探究欲。比如在进行红军长征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日记”的形式,分析出长征的原因,从而导入新课。如下文:1934年9月6日阴天气阴阴沉沉的,使人感觉非常闷,我们心情也是如此。在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四次围剿后,又开始了最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这次,同志们坚持了一年的辛苦抗战,也没能将敌人打退,看着同志们一个个的倒下了,我们都很难过。这场仗怎么会这么艰难?我们可以获取全胜吗?出路又在哪儿?通过日记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新鲜,进而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带领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小组探讨,从而分析出打仗艰难的原因是敌我力量差距比较大,再加上博古等人采取了错误的抉择而致;我们能全胜是因为我方所表示的是人民的利益,反对的是反动统治阶级,所以一定会胜利;出路就是进行战略转移,避开敌人的锋芒面,以延续革命等。通过创新的引入课题,巧妙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对历史学生产生兴趣,进而进行探讨,积极发言,进而解决问题,还可以完成此时的过度。

三、引导学生互动以突破重难点

历史课程的重难点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的内容,必须进行反复的磨炼学习。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就不得不去背诵,但背诵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习方式,故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主动地背诵重点知识,以更快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比如,在进行遵义会议方面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模拟旅行社推出撰写导游词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背诵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如下文所设:近期,我们将推出“重走长征路”的旅行活动,并需要一名对红军长征路线和长征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非常熟悉的人士来带领大家进行这次活动。有对这项工作感兴趣的人士,请完成下面的题目,我们将选取最优的人来进行这项工作。题目是:你能为遵义会议的会址写一段解说词吗?解说词的内容必须重点介绍会议相关的内容和意义。示例如下:“欢迎大家来参观遵义会议的会址,我是这次的活动的导游小王。这是当年红军长征……”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说词的设计,然后派代表进行演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自主地去掌握遵义会议相关内容。但要让学生能记忆这些知识,教师必须更进一步地设计教学,教师可以设计示意图,让学生对知识更加理解,记忆更加深刻。难点问题经常是令学生非常头疼的,它需要教师去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突破难点。以长征的路线为例,由于长征途中所遍及的地名非常多,学生没有充足的空间概念,很容易造成混淆,使顺序错乱。为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将长征过程中的重要地点列出来,如下图,然后让学生根据长征的过程对地点进行排序,并描述各地点相关的重大事件。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去对长征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并积极地展示自己。进而教师再逐步地、系统地向学生展示动态地图,引导学生回答记忆相关知识点,从而消化难点。

四、将历史现实适时地导入课堂,以促使学生情感升华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态度观、情感价值观。初中历史中的长征给后人留下了长征精神,这种精神需要去发扬光大、需要去弘扬、需要去学习。这就需要学生能理解有关长征的这种精神。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地导入历史现实,可以通过出示材料、报道等让学生能够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提出:“红军是以何种精神去面对前行中的困难?”“若你是当时红军途中的记者,该如何去写随军报道?”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并展示自己所写的报道,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征精神,比如,坚定不移的信念、团结互助的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等。最后更进一步地将之与现实进行关联,引出“新时代下的我们,该怎样把长征精神发扬下去呢?”从而升华情感,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

五、模拟情景,提高学生的思考、质疑能力

在之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去设置固定的问题,学生被动地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丧失了主动思考、质疑的能力。故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思考、质疑、提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和多维度思考能力。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和问题创设情境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能对历史教学内容产生疑问,提出质疑,从而通过思考、质疑获取知识,促进高效化课堂的形成。比如,教师在对大变革时代中的商鞅变法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模拟情景中,让部分学生扮演充满智慧的商鞅、改革心急切的周王和争夺土地财产的诸侯等角色,让其他学生扮演平民等,再现当时的情景,从商鞅和平民在广场立威信,到与诸侯进行唇舌之战,再到与周王愉快会谈,最后到周王向诸侯发号施令等场景。让学生能切身地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印象,并可以通过参与此情景的设置,回归历史,去发现问题,思考当时的情形,依据当时的环境去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质疑能力。并且,这种模拟情景式的教学方式,比较生动有趣、真实,容易理解和掌握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掌握课本的知识,了解历史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熟悉知识的重点在哪里,除此之外,还能带动学生进入学习、思考、讨论、质疑的氛围,通过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便于记忆历史课本的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就必须从学生出发,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设置更多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思考、质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作者:范玉琴 单位:昆山秀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