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研究

一、结合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参与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能够拉进历史和学生之间距离的教学方式就是将乡土资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在进行主题式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亲切感,就会想要知道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学生在听老师讲解时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促进主题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将乡土资源引入到主题式教学中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学形式来展现当地的历史,如PPT、视频、音乐等,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主题进行资料的整理和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大大地提升主题式教学的效率。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阐述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历史和文化,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个学期来进行教学的,由于教学时间比较长,因而学生学完之后往往不会将其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对此,教师在期末时可以在班级里组织有关“我们家乡的唐宋元明清文化”,让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对本地曾经在这五个朝代中出现的历史名人进行了解。由于学生查找的历史名人是自己本地的,所以在查找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并且在查找时会将五个朝代的历史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能够较为全面地去进行分析,逐渐使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得到改善。

二、注重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开展历史主题教学时,需要对课堂的节奏进行把握。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把握好教学节奏,显得教学过程很不稳定,稍不注意就会拖堂,还让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这违背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教师在课堂上放映视频,若不对时间进行把控的话,就很容易超时,这就使多媒体教学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并没有在主题式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水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中国近代史,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曾经屈辱的过去,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因此,在接近期末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我眼中的近代史”的主题教学活动,但在开展这个主题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对教学的节奏进行控制。首先,在课堂的前10分钟,教师要给学生梳理近代史的知识脉络;其次,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给学生放映有关近代史纪实的视频;然后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说一说自己对于近代史中某一历史事件或者观点的看法;最后的15分钟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显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环环相扣的,使整个主题的教学过程比较有节奏感,学生在这样的主题教学引导下,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底蕴。如果上述的教学安排过于紧凑的话,教师就可将教学内容分成两节课来进行,从而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安排实践内容,增强学生体会

历史本身就是对曾经发生的事情的客观描述,但是学生在使用课本学习历史时,往往没有深刻的体会,使本来丰富灿烂的历史完全变了样。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的体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式内容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体会。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加强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他们周边七八十岁的老人进行采访调查,了解这些老人对于改革开放的体会,了解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现代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就会了解到那些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从而对于改革开放有更深的体会,而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就会对改革开放有全新的理解和体会,在那些老人的讲述过程中,学生仿佛回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看到了活生生的历史。于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就能够对历史产生好感,逐渐喜欢上学习历史,在遇到相关的历史问题时,也会主动积极地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对历史进行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好相关指导,并且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开展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十分必要,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潘金 单位:江苏省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