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初探

一、在讲授农民战争时,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据“人教版”历史教材编著者介绍,现行教材“已经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点,但从来并不忽视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的进步作用”(臧嵘《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第一册的编写体会》,《历史教学》,199.7),因而仍然编进了秦末农民起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隋、唐末年的农民起义及明朝农民战争等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农民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及其规律。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剥削者不仅无偿地占有劳动人民的剩余劳动,而且有时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以至于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其剥削欲,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教师可以秦末农民起义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例如,秦朝统一六国以后,曾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后来,秦朝的暴政却使其走向反面。当时秦朝用于修筑长城,建造阿房宫,建造骊山墓和从事杂役的劳动力,占成年男子的1/3,社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和破坏,许多贫苦农民的土地被剥夺,赋税负担却依然沉重,加上严酷的刑法,终于导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秦朝的暴政,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农民起义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推行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秦末汉初的历史对比充分说明了农民的阶级斗争是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以榜样鼓舞人,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面对楚国的衰落,希望革新图强而遭到排挤流放,最后怀着悲愤绝望的心情跳江以身殉国。明朝时期的戚继光做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立志驱逐倭寇保卫海防。鸦片战争时为了抗击英国侵略者而壮烈牺牲的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少年发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目标,为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在父亲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死后背负着国恨家仇,不为日本帝国主义所利诱毅然在东北宣布改旗易帜,当日寇日益入侵中国时,又在西安逼蒋抗日发动西安事变。这些都体现了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将领兀术并向部下号召“直捣黄龙府”,并传承母教,教育儿子岳云精忠报国,最后父子一起殉难。南宋文天祥面对元朝的种种威逼利诱坚贞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出崇高的气节。科学家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冲破美国当局的阻饶,回到祖国,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上的许多伟人都以先进的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榜样、如林则徐崇拜岳飞,终身效法;孙中山从小要做洪秀全第二等等,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强烈地感染学生。如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同存亡的邓世昌、为变法不惜抛头颅的谭嗣同、还有孙中山、、等等都是值得敬仰的英雄人物。尽管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所处的时代和所属的阶级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都充满对祖国的爱。使学生具体地懂得我们国家的今天是千百万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通过学习这些爱国人物的事迹,要使同学们认识到:爱国是世界名国人民共同尊奉的美德,爱国人士不仅会受到本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纪念。激励学生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爱国志向。通过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广大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而且还可以使他们从中悠久的爱国传统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自觉树立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意识,维护祖国尊严和民族气节的责任意识。

三、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人格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史前人类社会与古代区域文明》的教学中,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学生们都不难总结出大江大河滋养孕育出了四大上古文明这一特征,因为大江大河水源充足,饮水方便,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农牧业的需要,并提供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我在讲课中有意识地增加了相关的内容。在讲述古埃及文明时,我讲到尼罗河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河”,“尼罗河赋予两岸土地予生命:只有尼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她生存。”这是镌刻在尼罗河畔岩石上的赞语。作为受惠并传承上古文明的今人,我们应该善待大自然,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学们也纷纷谈到,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应该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2010年在我国云南贵州发生的严重旱情,让我们学生又上了一堂深刻的环保课。在讲授七年级第一学期“辽阔帝国的统治”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首都后,提出了“为什么元朝以后我国都城长期设在北京”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生态环境方面查找原因:两宋以来,黄河中下游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入海口长期在天津至淮河一带摇摆,黄河的长期泛滥破坏了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故元朝以后的都城迁至了远离黄河的北京,经济重心也完全转到长江流域,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变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现在的都城北京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就是其中典型事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从而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环境大国,她的环境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具有全球性的意义。通过联系社会现实,能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认识基础上,切实提高环境意识。

作者:马成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隆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