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现如今教学方式不该再是简单的听说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悬念式教学法或者故事性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愿意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初一的历史课本中出现的“社会变革和国家产生”这一章节,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参与课本教学,比如向学生提问:“在你们的心里什么可以称之为孝?”并让学生讲讲自己身边关于孝的故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时候,顺便拓展课外知识将春秋时代郑庄公黄泉见母的故事教授给学生,由此让学生对郑庄公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时再进行书本知识教授,学生自然会牢牢记住关于春秋小霸王郑庄公的各种相关历史。
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章分析中常常会出现“融情于景”这四个字,而对于历史教学,我们也主张融情于书,将学生的情感与初中历史学习紧紧相融。例如,学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并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历史内容的相关资料,然后在下次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历史资料。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又能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刻直观的感受,促使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的发生原因以及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残酷局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才是真正的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三、搭建对话平台
教学是双向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对话的平台,有交流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则要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发言的交流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历史变成一个“活着”的说故事的老朋友。例如,在北洋水师同日本的海战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当时的战况以及旅顺军港覆灭的场景。这种用史料说话的教学方式,就像是一个参与这场战争的老兵在娓娓道来,而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情绪就容易被带动,就会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产生努力学习、保家卫国的热血情怀。初中历史的探究性学习从根本而言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发现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和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性思维,结合理论与实践,寓教于乐,使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从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作出贡献。
作者:姚尊香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