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课前收集历史故事
历史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对历史讲解的真实性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一个乏味无趣的氛围中去。所以故事性教学法把历史事实通过故事述说的方式呈献给学生,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去搜集一些历史小故事来作为课堂学习的“热身”训练,收集历史故事的方法也帮助了学生更快地去了解历史,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寻一些关于科举制度的小故事并且摘录下来,然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些“科举”小故事。同学们在搜寻科举制度的故事时,会接触到一些历史名人、历史重大事件等,而这些内容正代表着当时时代的突出特点,对学生把握历史阶段特点有着直接的帮助作用。学生对历史上科举制度时期、关键人物等的把握也为科举时代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人教版初衷历史八年级下册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学习中,学生课前收集的历史故事更能代表着本课题的真实性。“红军长征”这个主题涉及到太多感人事迹,也有许多民族英雄的壮举永远成为历史的定格。学生收集这篇主题的历史小故事扩宽了教材内容,把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呈现给老师同学,加深了师生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敬畏,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小组合作,演绎历史
初中历史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故事化教学提供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编排历史故事,把真实的历史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给师生。这种演绎历史的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将历史事实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述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学生就可以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小组合作过程中制作道具、服装和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等都要体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原始居民所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用具。比如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生产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种植蔬菜,住半地穴式的房屋。这两种类型的原始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就要通过小组演绎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编排一些小情节、小故事来体现原始居民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去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学生参与与合作,共同构建这样一种生趣的历史课堂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促进作用。又比如七年级下册中“贞观之治”这一课,学生也可以采取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讲述历史。学生们可以演绎“唐太宗”,通过小故事创编来表现唐太宗在选用治国措施的过程,并且列举出贞观之治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这种小故事表现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下贞观之治的历史概况以及唐太宗治国之道的方法,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起到帮助作用。所以故事化教学通过历史演绎的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更能帮助学生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三、课后交流历史故事
学生在经历课前、课中的历史故事性学习后,形成了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此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再次加强历史性认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达到对历史更加客观、深度地了解。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时,学生可以举出明清时代的历史故事,比如青花瓷制造的故事、李贽离经叛道的故事等。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教师要强调的是明清时代的经济、政治等的特点促使着这些故事、现象的出现,所以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交流达到这种认识也是一种历史学习的成就,通过现象反映实质,通过具体问题总结出历史概念。所以,课后交流历史故事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了历史事件这种现象性的问题,更给学生启发性的思考机会,到达对历史表象地总结性认识。从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教学而言,学生参与历史故事交流同时也给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间接地推动着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
四、总结
对历史学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严谨、真实的学科,但学生对其的思考所产生的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和抨击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评述历史、批判历史现象的过程中才会具有创新精神,运用创新思维,因此对学生创造性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
作者:凌立冬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