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效性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方向。初中历史教学也应该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了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以此来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要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一)历史教学定位模糊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做到以生为本,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目前的初中教学阶段,很多学校仍然受应试教育影响,不重视历史教学,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多流于表面形式。这就导致历史课程教学,无论是教学资源配置还是教学课时安排都远不如语、数、英等基础科目。除此之外,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功利,讲解知识以应付考试为主,很多时候都是单纯地灌输历史理论知识,不重视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极为低下,甚至抵触历史学习。
(二)历史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并未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得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但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作为教学出发点,不注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始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无法真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多情况下,课堂宣讲成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学生的看法与观点,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束缚,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不高。
(三)历史教学缺乏互动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注重引导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仍然保持着教师个人的权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学生也没有深入挖掘知识的意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难以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教学时间较为紧张,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颇为繁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重心都是知识传授,很少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与空间,彼此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除此之外,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并未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无法真正了解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愿意主动向教师提问,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教学效率也因此持续降低。
(四)历史教师综合素质较低
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包含了多个学科的内容,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才能真正做好教学工作。然而,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综合素质较低,文学综合能力不强,知识面较窄,无法借助自身的教学能力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任务繁重也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持续学习,加之参加培训或进修的时间较少,导致教学活动始终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教师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一旦教学目标不明确,就会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的情况出现,致使课堂氛围沉闷,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明显[1]。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建立三维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串其中,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熏陶,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降低学习的强度;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适当提升学习强度。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中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让学生依据自身的情况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2]。在布置课堂习题时,教师也应该设置不同类型的习题,以此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为了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才能产生求知欲,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地思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初中历史教师应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图画、音频、视频的方式将有关的历史知识展现出来,以此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3]。最关键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不但教学效果不会提升,而且还会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越来越低。比如,在教学《统一国家的建立》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应该制订好教学计划。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查找有关秦、汉两朝的相关视频,如《秦始皇》《大汉天子》等,在课堂上将相关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关键的是,能够加深学生对秦汉历史的了解。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绎,从而真切地感受历史人物在那时那地的思想感情。
(三)提问要有技巧
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知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质量很高,就会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这足以说明提问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有技巧,不要盲目地提问。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而且要有技巧地进行提问。以此,帮助学生扩展思维,让学生紧跟教学的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对课堂问题进行合理的选择[4]。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对学习的难点内容进行探究。在上课前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比如:“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现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之后,教师再提出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总结。教师通过这种逐层提问的方式,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剖析,在确保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将容易出错的问题总结出来并进行整合,可以通过填空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将这些问题呈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加深理解,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提问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选择提问的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提问的内容和方式。特别是在材料题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分析能力,能够在材料中快速找到答案,并且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解题能力。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比如,在学习《洋务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朝廷的大臣,面对当时的形势,你会怎样做?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之下,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挽救国家?”也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还原历史场景,在演绎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并有效地启发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理的地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教学方法。第一种是小组合作法。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强调合作共赢。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为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方式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和探讨问题。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每组的成员中不仅要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要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才能够形成互补。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所有学生的动态,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完成探讨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陈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所有小组发言完成后,教师需要对所有内容进行总结,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帮助学生及时改进不足,取得进步。第二种是知识竞赛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关注教学内容完成的进度,还应该理论结合实践,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要多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竞赛活动来测试自身的学习效果。为了确保竞赛的效果,竞赛的内容一定要贴合教材内容[5]。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良性竞争,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应该依据题意要求进行回答,找到竞赛题目中与课本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注重评价机制的有效性
评价机制是有效性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最关键的环节。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验收,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前应该先进行深刻的反思,评价的机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考试上,评价内容应该多元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于看重学习的成果,最关键的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态度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尽量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的结果并不是为了评定成绩的好坏,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评价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引导,要将评价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让评价成为教学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动态评价、自主评价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团队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获得进步。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不断优化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要积极正面,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反思,积极调整与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西岭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