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预习指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时期历史课堂教学中,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学案的设计,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预习学案,必须要充分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习题,激励学生全面把握知识要点,组织课堂活动,拓展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图表等有效信息,鼓励质疑,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境;课堂活动
当今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环节,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热身,预习不充分,后面的教学环节及相关活动,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来,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初步探索和尝试,认为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对增强预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一些拙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在教学七年级(上)《百家争鸣》一课时,我注重创设情境,先播放一段“山东曲阜祭孔大典的盛况”视频,引导学生思索“几千年后,孔子为什么还会受到人们的称颂?他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大贡献呢?”等问题,这就引起了学生对本课内容探究的欲望,能够自主地进行预习。再如学习八年级(上)《辛亥革命》一课时,通过播放大型历史影视剧《辛亥革命》片段,让学生感受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使学生在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组织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自主地查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课外资料,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历史知识的把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时,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时,我通过预设这几个问题,进行“我随郑和下西洋”现场采访活动:假如你跟随郑和下西洋,会想到途中遇到哪些困难?你们有没有信心战胜这些困难?你们的信心来自于什么?你们跟随郑和远航,有哪些重大收获?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这样的预习题促使着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促使着学生深入地自主学习。而在谈到“郑和下西洋的遗憾”时,学生更是畅所欲言,有的说没有找到建文帝,有的说没有进一步前行,去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一些国家等等,这些回答跟教师的预设答案虽有出入,但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说明了学生在预习中,确实了解了一些课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地、深入地进行探究、思考,对于这些课堂生成,我就因势利导,结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不具有商业目的,所以没能利用这一契机开辟国外市场,没有使中国进一步走向富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效。
三、左图右史,提高学生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图表也是信息呈现的常用方法之一,信息的准确获得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解读上。如何才能使学生在预习时对图表进行深入解读以达到预习的效果呢?这就需要老师设置一些问题来加以引领。如学习《宋金对峙》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宋金对峙形势图》,并把它与前面的《辽、西夏、北宋形势图》比较,从中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提高了他们的识图能力,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学习八年级(上)《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这一课,探讨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我在引导学生预习课文的同时,结合课本地图《1929—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情况,并分析这些革命根据地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都是处于各省边界,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便于发展革命力量,从而对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和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导无定法,重在得法。在当今课程改革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和课标的能力,更要深入了解学情,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精心编制预习学案,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预习,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课堂教学不断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任小彦.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174.
[2]熊绍安.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变革[J].知识窗:教师版,2015(1):40.
作者:程燮平 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城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