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科学飞速发展,在当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各个学科,作者从实践中总结,然后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化学课上的运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充分说明了在化学课上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又激发他们自觉的获取一切信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提升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初中化学教学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科学飞速发展,在当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各个学科,尤其新课改以来,“嘴巴加粉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信息技术悄无声息的进入了教学领域,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雄霸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初中化学是中考学科,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比如学习中枯燥的概念、较难的实验以及学生在通过肉眼观察但是不清楚的一些化学现象等,我们在化学课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图像进行输出,对信息进行处理,在屏幕上面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可见,在化学课上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又激发他们自觉的获取一切信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有效的调动起来,提升了课堂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上的合理运用
1.更新理念
由于计算机的优势,导致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师备课是大势所趋,比如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查看省内外的化学教学信息,或者选用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化学教学。
2.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办法就是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因课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把已知的知识和新知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处理之后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脑、耳、眼、嘴共同工作,吸收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比如,我在教学二氧化碳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充分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二氧化碳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室里面惊呼声不断,他们才了解原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用途这么大,然后介绍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则就水到渠成,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激发,自然就非常想学习更多的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渴望知道它们是如何制取的,还有哪些性质,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
(2)机理剖析
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机理,学起来比较难,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形象的再现化学现象和反应过程,例如,运用三维动画就可以把水通电分解的过程生动的呈现给学生等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3)实验模拟
实验是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实验危险性比较大或者有的实验在普通实验室无法完成,有了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得这些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效果非常好,还可以把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通过计算机显示,比如浓硫酸稀释的时候直接把水倒入产生的后果等,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反馈检测
运用计算机存储量大、速度快等独有特性进行反馈检测非常方便,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测试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计算机题库中的任何试题进行练习或者测试,学生答完题还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纠正和更改,和老师面批效果相仿,教师运用计算机软件帮助总结和详细分析试卷,教师和学生及时反思,通过数据和学生对话,查缺补漏,反馈检测快速高效。
二、信息技术融入化学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一定要认清,它在教学中不是主导作用,是辅助教学和提升教学效率的,它在教学中有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在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导致有的课堂是离开电脑不能上课,有的老师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做PPT,上公开课不用PPT好似就不是成功的示范课,有的教师误以为电脑是万能的,其实,初中生都还是孩子,他们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过多的运用信息技术会导致他们的想象力缺失,会影响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用信息技术代替老师的作用,只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才能更好的诠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
2.不能替代实验课
我们作为化学老师应该深切的体会到,化学是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实验室出来的数据是衡量化学科学性的标尺,所以我们知道信息技术不能替代实验课。要想学好化学,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多动手,多操作,要善于观察,通过实验得到结论。
3.不能复制
化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不要复制,不能照搬,要因课而异,要有能力制作符合教材和学生的课件,提高课堂效率。
4.不能顾此失彼
在化学课堂上,信息技术一定是锦上添花,是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的,所以教师要注意课件的处理上不要顾此失彼,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总而言之,教无定法,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不能滥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信息技术,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作者:胡唤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
第二篇: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在一节课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核心是高效率;其本质是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其难点在于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其重点在于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其落脚点在于提高化学学科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厌学、不学,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课堂始终处于低效状态。基于此,我校近几年提出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思路
坚持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在校学生为对象,以学科教学为范围,以发展学生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构建优质课堂、高效课堂为主题,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我校独特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二、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目标
(一)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重点,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模式。(二)建立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三)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课改能力的名师群体,通过示范引领,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
三、“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在一节课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效果最好,使教学效益最高。其核心是高效;其本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难点在于转变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其重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其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具体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科优势和学习习惯等,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为师,学生之间相互利用资源,特别是要发挥优生资源。小组内通过互相指导、互相检查、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与合作,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做好学情分析。要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学情分析是前提。通过对本人所带三个班级共21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35.4%的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很浓;有51.4%人对化学学习有一点兴趣;有7.5%人无所谓;有5.7%人没兴趣。结果表明,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自学效率低。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组建合作小组。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是关键,组建和培养好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关键。通过分析学情,将全班的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分组时全面考虑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交际能力等因素,尽量保证不同小组之间起点相同,并对组员分工、明确任务,保证小组合作的有序性。每组选一名组长,组长不但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而且在同学中威信一定要高,组长是一组之魂,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三)确定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必须由学科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来确定,最好将教学任务问题化。每一节确定一名主备教师,提前两周完成导学案,然后同学科教师集体讨论,达成共识,梳理完善,形成公案。提前一天印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应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提纲、内容、任务和要求,进行自主学习,特别是要扎实认真地自学教材,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完成导学案。每个学生要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和问题记录下来,提交给学习合作小组。(五)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应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合作小组,组长整理后,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组内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然后教师组织组与组之间相互展示、讨论。(六)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帮助学生理解,总结答题规律,指导答题方法与思路。(七)达标测试。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精选适当的练习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检查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八)反馈纠错。达标测试卷可由教师抽查,也可由小组组长批阅,也可以组内相互批阅。把错误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起来,对错误较多或典型的错误教师集中讲解,学生在错题本上收集更正。(九)小组评价。评价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每节课,教师根据小组自主学习情况、相互讨论发言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合作探究情况、交流展示情况和达标测试情况对学生个人和小组及时给予评价,采用10分制,每节课结束前由教师进行总结,得分最高的小组被评为本节课的“最佳合作小组”。
作者:李升 单位:庄浪县水洛中学
第三篇: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需要注重微课的有效使用。在微课的作用下,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化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便为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优化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注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视频教学,扩大微课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范围,有利于保持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将某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实现对学生化学方面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因此,需要加深对微课特点及实际作用的深入理解,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微课的实际利用效率。
一、微课在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的有效设置,可以使学生能够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正确地看待化学,能够对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及化学式与化合价有着深入的了解,培养自身良好的化学学习兴趣。结合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概况,可知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难以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间接地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需要初中化学老师能够注重微课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保持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微课动画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对微观世界中化学物质的正确认识,促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能够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比如在讲解“原子的构成”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注重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有效利用,采取微课动画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分子破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变化过程的理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正确地看待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初中化学微观领域的各种现象,促使初中化学微课教学方式长期使用中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提升初中化学整体教学水平,拓宽老师教学思路的同时优化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加深学生对各个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时,由于某些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时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此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对掌握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明确每个实验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微课的合理引入,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授“酸和碱”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常见的酸和碱有着必要的认识,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水注入浓硫酸实验内容进行细致地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熟悉整个实验操作流程,为后续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从多个角度正确看待各种实验现象。
三、微课在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挑战,需要掌握正确的考试复习方法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教学过程中选择可靠的教学方式、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增强各部分内容复习的实际作用与效果,引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复习计划。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注重微课在初中化学复习考试内容的实际应用,促使学生们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结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自身化学复习效率的不断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在良好的化学课堂模式中享受更多的乐趣。比如在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金属的化学性质,老师应采用微课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动态化的文字、图片等进行讲解,逐渐形成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微课教学中加深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必要理解。
四、微课在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突破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包含了多个知识点,对学生的抽象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各个化学重点及难点,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需要重视微课在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突破中的应用,实现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针对性培养,避免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产生畏惧心理。比如在讲解“溶液”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处理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问题的效率,老师应采取微课的方式讲解各种典型的案例,促使学生们提高处理溶液问题过程中的综合能力。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探讨,客观地说明了扩大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围的重要性,对于当前形势下初中化学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未来初中化学教学计划实施及教学活动开展中应注重微课的有效使用,将可靠的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初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创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金波 单位:集安市第七中学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中范例教学的有效运用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学生步入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其通常以一种基础学科的形式呈现在教学当中,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及开展各项分析的能力。本文以范例教学为轴心,分别从范例选择、组织范例教学及正确组织范例教学等方面,探讨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范例教学;运用
范例实际就是在众多繁杂的知识当中所选出的典型代表,通过这些范例的帮助、引导与启发,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本质,帮助其认知内在规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实际及教学内容,以灵活方式构建带有激励性、开放性、迁移性及扩展性的范例,能够帮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了解各类概念,系统探究内藏化学规律,提供优质、多样的互助合作平台,突破学生思维定式,培养创新精神与潜质。于范例辅助下,使教学更为简洁、清晰,具有更强主题性,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与积极,具有更强创新性,最终构建起教与学有机融合的高效化课堂。
一、选择合适范例
在化学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首先明确各项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范例。教学目标即为利用范例教学,增加学生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化学水平,并顺利达成测试。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明确需用范例来解决的各项教学问题,还需深入、全面、系统化的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当中所具有的能力,以教学目标为轴心,合理安排、调整教学任务,另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选择更为恰当、更加合理的教学范例。应用于教学中的范例,除了包含有教师需传达的内容之外,还需囊括一些带有典型性的教学问题,以及有效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与对策。比如在《酸和碱》教学过程中,教师便能以钠为例。与实验相结合,开展各项操作。把钠放入水中,钠能产生白光,且有声响,而后将苯酚滴入水中,水便呈粉色。完成实验后,会有许多学生不理解这些化学现象,此时教师便可首先将问题引出,水为什么会变成粉色呢?这样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最后,教师可借助解释这些化学现象的机会,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引出,还能依据其它未解现象,如所发出的光与声音等,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其视野扩展。
二、概念学习,以扩展性范例实现多面延伸
概念乃为知识之基础,围绕此中心能够扩展出各种化学现象、问题及应用。在化学教学当中,通过运用带有扩展属性的范例,能够帮助并引导学生全面、透彻的理解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及准确的判断能力,训练其睿智的眼光。比如在“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此概念,在教学前夕,可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与知识,使学生首先了解纯净物可划分为化合物与单质,通过回顾相关知识,能够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教师可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对比二者的内容,诱导学生以元素的形态、性质及彼此间的联系为重点开展讨论,当对上述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学生便可对两者间所存在的不同与差异有一清晰的了解,当学生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之后,便能够将此些方面知识点的概念进行扩展与延伸,对于各概念间的区别,便有了一定了解与认识。此时教师可采用反问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便一定是单质吗?通过问题的提问,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扩展思维额窗口,构建多面性逆向思维,学生从中能够展出一些特殊元素加以验证,形成氧元素的单质有两种,即臭氧与氧气,尽管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乃由同种元素构成,但它们却是混合物,并非单质。通过如此对比,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
三、创建优质学习氛围,正确组织范例教学
运用范例教学时,需始终秉持两要素,其一为内在因素,实际就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其二为外在因素,即激励学生学习。所以,在实际组织案例教学过程中,需善于运用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在范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的行为与表现,这样除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保持此种学习激情与氛围。此外,教师还需积极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发表自身想法与见解,鼓励学生彼此间开展讨论与交流,教师需积极为学生营造和谐、优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到他就是整个课堂的主体,从而有助于自主学习性的充分发挥。将范例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采取如下组织形式:学生自主阅读范例,且针对所得习感展开个人分析;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于小组内达成一致共识;组织课堂发言,在全班内或各组间展开交流,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在范例教学当中,全班交流乃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还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潮所在,不仅使教学结果重要的形成过程,而且还是全班学生对所得知识与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最后,教师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最后的总结与归纳,且开展适当性评价,帮助学生了解所需知识,巩固知识架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开展范例教学时,教师的引导乃是十分关键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范例,并积极为学生营造优质的范例教学范围,抓住学生身心特点,将范例教学效能发挥至最大,有效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彬.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范例教学法[J].考试周刊,2015(91):135-135.
[2]沈宗华.转变思想,改革方法———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范例教学[J].考试周刊,2014(94):141-141.
作者:赵佳 单位:平塘县塘边中学
第五篇: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初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一方面,初中化学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应用范例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将具体探讨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范例教学;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1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初中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化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高中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初中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要求,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势在必行。
2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2.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相对复杂,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受到阻碍。范例教学可以把化学教材中的抽象知识转换成案例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自主联想,以此提升自身的联想思维能力[1]。
2.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其次,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突出。在范例教学中,教师举的例子经常是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化学知识,可以提升自主学习的水平。
2.3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再次,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我国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采用了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率非常低下。范例教学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化复杂为简单,帮助学生建构起基础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3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原则
3.1指引性
首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法,应该遵循指引性原则。在初中化学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概念,很多概念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引[2]。以“原子”的内涵为例,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对原子内涵进行界定时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原子”,一个是“最小”。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应该列举实例,如分子等,让学生进行定义辨析。
3.2基础性
其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法,应该遵循基础性原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基础化学知识的把握非常重要。基础化学知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化学学科成为重点学科,而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从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延伸出来的。教师在应用范例教学法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在习题练习中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3.3有趣性
再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法,应该遵循有趣性原则。初中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很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把关注点集中到化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如化学游戏、化学实验等。
4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
4.1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在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必须明确化学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同时采用范例教学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和要列举的例子联系起来。比如,教师在讲解酸碱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把“让学生正确认识酸碱性质”作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实验,让学生进行理解。当教师把钠放在水中时,水中出现明亮的白光,而且会发生跳跃。在学生观看实验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追溯化学现象的根由,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营造良好氛围
其次,在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的过程中,应该营造良好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生生之间的合作,以此打造高效课堂。比如,教师在讲解氧气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操作。教师可以先在白板上播放氧气制作的实验视频,为学生列举范例,然后再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中,在学生遇到实验阻碍时及时提供帮助。
4.3选择合适案例
再次,在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案例。初中生处在成长期,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挑选化学现象比较明显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进行酸碱性测验时,可以应用不同的化学溶液,如白醋、石灰水、盐酸等等。教师应用PH试纸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试,试纸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教师在实验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掌握酸碱性测验的方法。
5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初中化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范例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蕾.范例教学用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9):12.
[2]王德凤.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24.
作者:马少贤 单位:临夏县红台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摘要】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将课堂看做一个特殊的微观生态系统,然后将学生和教师看做是这个系统中的生态主题,让他们不断的和外界展开信息内容的交换。在进行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对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打破那种封闭式、非生态式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探究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应试为目的,所教授的内容,也是引导学生如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还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过于沉闷,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是通过构建出单个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构筑出驻留时间较长的学习空间,并且在给予学生“生态位”的同时,创设出可供生态主体间交流学习的空间来。通过对学生桌位的改建,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重压下解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就化学问题展开双向的交流与互动。
一、创设多样化的互动情境
在生态课堂的教学中,老师根据化学教材内容,创设出相应的互动情境,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大胆的发言,这样也可以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在整个化学内容的教学中,老师也要根据化学学习任务,为学生有目的的创设一些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其在化学学习课堂上建立更为积极的学习心态。在互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引入一些游戏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对教学重点展开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燃烧及其利用》这个章节的内容,老师不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谁是纵火犯”的侦探小游戏:仓库里突发大火,警察毫无头绪,但是化学家根据警方提供的资料,很快就抓住了真凶。根据教材上的相关概念可知,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仓库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的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学生进过推论,能够得出以下这几个观点:有人放火、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仓库里很潮湿,草料慢慢腐烂产生热量,聚集起来使温度升高。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这种教学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生态课堂的互动教学质量。
二、建立良性化的交流氛围
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老师讲的筋疲力竭,学生听得似是而非,看着课堂交流十分的活跃,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甚明显。所以为了改观这种学习情况,在初中化学生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建立起具有良性化的交流氛围,既要弱化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这个个体建立起属于自身的学习意识。这样在生态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所进行的交流才能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在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也能够在生态课堂上建立良性化的交流氛围。首先,老师可以提问:O2、H2和CO2的性质存在哪些差异?并且通过比较实验室制取各种气体所选取的仪器装置,来思考所涉及到的因素有哪些?制取CO2时,主要的材料时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且整个过程不需加热,那么制取H2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吗?如果不是,应该采用何种装置?并且在交流互动中,也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气体制取的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这个过程不妨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相关的学习内容后,再根据老师的提问展开交流互动。
三、进行生活化的互动学习
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的辅助,这一点在化学课堂上也不例外。在生态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联系生活内容,展开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帮助他们将课本上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对生活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建立更为专业化的认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同时也可以在生态课堂上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对“酸碱指示剂”的内容进行了解时,老师不妨在化学实验室里,带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红萝卜皮进行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工作。首先用95%浓度的酒精对胡萝卜皮进行浸泡处理,然后进行过滤。这时根据实验的需求,让学生制作若干个pH1~14的标准溶液。每个标准溶液可以取15毫升,留着样品进行对比观察。在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加入上述红萝卜皮指示剂,当发生颜色变化时,跟上述制得的标准样品的颜色作比较,就能确定待测溶液的pH大致范围。根据观测结果学生可以发现,当pH在6以下时显红色,pH在6~8时呈现紫红色,pH在8~10时呈现绿色,pH在10以上时呈现黄色。同时在课堂上,老师也要对其中所蕴含的化学道理进行直观的说明,深化学生的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出和谐的生态教学环境,那么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在互动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学习,实现教学模式的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传宇.探析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之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159-160
[2]马天罡.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16-117
[3]许茂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122-123
作者:贲雪梅 单位: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
第七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元素观的渗透
元素观是指,在化学科学中,认为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种观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元素组合的原理,从微观的角度控制化学元素组合的变化.
一、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形态的变化
在学习初中化学知识的时候,学生通常只有基础的化学常识,而没有化学观.如果学生没有化学观,就不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物质和物质相互影响带来的化学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从化学物质变化的角度逐步生成化学元素观.例如,在讲“铁元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两根铁钉.一根铁钉是新的,上面没有生锈,一根铁钉是旧的,上面有很多铁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会生锈?有的学生回答:因为铁被放在潮湿的地方,所以生锈了.再引导学生思考:铜会不会生锈呢?有的学生回答:铜不会生锈.在生活中经常看到铜丝,从来没有生过锈.这时给学生看一张图片,这张图片是铜制的鼎,至今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学生看到铜鼎生锈了,形成了绿色的绣班.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铜会生锈?铁也会生锈?它们是受什么条件的影响,与哪种化学元素发生了反应生了锈?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始反思.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化学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从分析物质变化的角度理解生活中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一元素构成的,也可能是多种元素构成的.学生必须理解元素和元素之间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规律.
二、引导学生开展元素化学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化学实验,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化学元素的本质及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化学影响.例如,在讲“铁元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到铁元素的化学符号是Fe,而铁锈是Fe2O3,即铁锈是铁与氧共同构成的氧化铁.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化学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上说得对不对呢?有没有一种实验能够证明氧化铁就是铁元素和氧元素组合成的物质呢?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看氧化铁与一氧化碳能不能发生反应,如果一氧化碳能变成二氧化碳,并且氧化铁能还原成铁,就说明铁元素变成氧化铁是氧元素造成的.这个学生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加热氧化铁,并让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所在的空间的实验.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知道一氧化碳通过加热的氧化铁所在的空间变成了二氧化碳呢?这个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可以在一氧化碳通过该空间以后连接一根导管,导管下置放澄清石灰水.如果一氧化碳变成了二氧化碳,那么澄清石灰水就会变混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设想开展化学实验,验证化学猜想.通过化学实验,学生了解到氧化铁是氧元素和铁元素构成的物质.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氧元素与碳元素构成的物质,区别仅仅在于如果氧元素不足的时候和碳元素生成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如果氧元素充足的时候和碳元素生成的物质是二氧化碳.通过实验,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元素观.在元素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元素与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使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化学元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灵活应用这一规律,就能控制化学元素之间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化学资料
如果仅仅阅读化学课本,学生就不能全面理解化学元素之间的变化,从而可能片面理解化学元素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化学元素课题,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元素之间的影响,并通过阅读化学资料、开展化学实验,形成完善的化学元素观.例如,在讲“铁元素”时,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铁元素只能变成铁的化合物,无法“变出”其他金属单质出来.这是学生不熟悉置换反应的结果.教师不要直接指出学生“元素观”上存在的错误,而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史料,让学生逐步地熟悉“湿法冶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再用现代化学来解释,这一冶炼的过程是一种置换的反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化学资料,使学生全面理解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避免学生片面理解化学元素观,得出错误的化学结论.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化学元素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观察元素形态的变化中初步了解化学元素观;开展元素化学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元素观;广泛阅读化学资料,形成宏观的化学元素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元素观,有利于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物质和物质相互影响带来的化学变化,也有利于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化学元素的本质,还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化学元素之间的变化.
作者:周恒戍 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霍桥学校
第八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规律是长期生产实践和化学实验的经验总结.因此,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利用化学实验,不难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复杂的化学原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实验教学,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他们过于追求单纯的知识讲授,为节约课堂时间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整个学期的课程中只进行几次有限的实验教学过程,而且在实验中学生缺乏完全的自主性.这样的实验过程,对于化学教学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缺乏自信,不敢自主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只是在一旁观察别人操作实验,没有自己动手实践,不利于掌握化学知识.2.化学实验存在着资源浪费与危险性.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着很多危险的要素,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比如,燃烧的酒精灯、浓硫酸及危险性的液体等.有些学生因为自身的好奇心与好动性,不服从教师的指导与建议,擅自行动,不利于化学实验的安全性.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注意爱护器具,粗心大意,造成一些实验器皿损坏;还有些学生使用化学药品过多,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些问题,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3.缺乏实验教学思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本知识,没有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利于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这种过于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缺乏灵活性与创造性.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效策略
1.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化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准备石灰石或者大理石以及稀盐酸,确定装置,利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然后提出问题:怎样验证二氧化碳是满的呢?学生提出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测,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满了.继续提出问题:怎样检验二氧化碳呢?引导学生思考,并使学生明白:向集气瓶里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之后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比单纯的课堂讲授化学知识效果更好.2.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因为化学物品的特性,化学实验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在实验过程中,化学药品的用量过多,会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初中生年龄尚小,而且处于青春期,比较冲动,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做事不计后果.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实验药品或仪器等充满好奇心,不听教师的讲解,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不利于实验的安全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采用较为安全的实验仪器.例如,在讲“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区别”时,当铁与硫不能完全进行化学反应时,教师要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法,用还原铁粉替换铁粉,而不是继续用颗粒大的铁粉.在收取铁粉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纸把磁铁包起来.这样,不但能够保护磁铁不受损害,而且能够将铁粉搜集的更干净.3.改革实验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人对于化学实验的初步认识是从课本上学到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在没有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就已经了解了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知识,对于实验过程才不怎么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预先设计学生来做实验,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化学知识点.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重视实验过程,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点.此外,实验教学不能局限在化学课堂上,或者是实验室里.在化学教学结束之后,学生仍然能够自制实验教具做化学实验.甚至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做化学实验.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例如,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醋、鸡蛋壳或者汽水等物品,这些都可以作为实验的物品.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的认识与理解.总之,初中化学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化学实验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龙召君 单位:广西龙胜县龙胜实验中学
第九篇:初中化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化学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很难被激发和调动.因此,教师要不断对化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当前社会正处于科学水平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化学教学的实际要求.下面分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影响比较深远,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仍有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利用成绩对学生进行划分层次.同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课堂应该保持安静,学生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对教师的讲述进行关注.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2.师资力量比较缺乏.首先,有些初中化学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自身综合素养方面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对教材中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扰和疑惑时,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正确的回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高有不利影响.其次,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化学课堂氛围相对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活跃的化学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针对当前教师观念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和思想的学习,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进一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营造活跃的化学课堂氛围.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深厚的化学知识,还需要教师掌握全面、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完善的因材施教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虽然很多学生在生活中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但是学生并不能准确理解其原理.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营造和谐和轻松的化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的情绪,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作业、考试、辅导到位并及时反馈.课后作业和导学案上的达标检测,争取在课堂上解决.每一单元结束,要总结复习,然后考试.争取让学生每个单元都过关.考完后及时批阅,马上反馈,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4.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教师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没有区别对待优生和学困生.教师要在考试之后帮助中等生和学困生分析错题,并鼓励他们,关注他们以后在课堂中的表现,偶尔可以在他们的作业本或试卷上写一些鼓励的话.学生很喜欢看,也会暗暗地感激老师而努力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教师的大量付出是成正比的.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化学教学的实际要求.教师要不断对化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石祥艳.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学习效率[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35(33)
2.李焱.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常态化的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4,15(12).
作者:沙金 单位:安徽芜湖市无为第三中学
第十篇:初中化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转变应试教育的有效方法.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教师耗费了很大精力,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和点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观察现象、小组交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实施过程: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读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了解,知道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使学生自然产生学习动机.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验内容,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碳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对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个难点,引导学生利用实验进行难点突破,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进行讨论、合作交流,总结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结论.再次,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利用小视频展示二氧化碳以及干冰的具体用途,使学生对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建立立体化、形象化的关系.这样,优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分析、交流的空间,能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
二、注重参与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
由于中考的压力,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了为了向前赶进度,对于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从简处理,对于演示实验应付了事,对于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看视频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实验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例如,在讲“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家里利用课下的时间寻找几枚铁钉,自行完成铁钉生锈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让学生对成功的原因进行总结,对现象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全员参与实验讨论、分析、合作交流,最终认定:铁生锈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铁处于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就容易生锈.再让学生思考:如果将铁钉的一半放到水中而另一半裸露在空气中,哪个部分锈迹更明显?原因是什么?这样,能使学生对铁生锈的本质以及铁生锈的预防有深入了解,从而掌握铁生锈的知识.通过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分析,在增加学生参与机会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有了对知识的思考、交流、探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
三、巧用检测环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
在中考题目中,会出现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华古老文明.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检测环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多元化发展.例如,在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有关中华古老文明的题目:中华民族的很多发明、创造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下面列举的古老发明创造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冶炼钢铁B.蚕丝纺织C.火药应用D.粮食酿酒给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清楚中国古老文化的文明成就,对祖国充满自信,由衷地生成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检测题目对学生进行中华古老文明的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而且能使学生感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提高民族自豪感,并在内心升起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缪娟 单位:江苏南通市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