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探微(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设计与教学
化学教学工作主要是以实验为主,用于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但由于某些学校自身管理模式的不完善,导致在化学演示实验课程分配、设计、实验器材无法满足正常的化学教学工作,从而加大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一、保障演示实验的清晰性特点
在化学课程中,可以选用一些化学反应较为明显、颜色变化幅度较大、有气体产生的化学材料,在给学生带来视觉上冲击力的同时,达到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目的。而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应将试验台放置在较为开阔、学生能够清晰看到的区域,并在某些不易造成安全事故的演示实验中,将学生分为相同的小组,让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练工作;或者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化学实验,利用视频的方式将其播放,进而达到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化学材料的实验反应。例如,在进行《酸、碱、盐》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先对酸、碱、盐的含义进行讲解,探究浓硫酸、浓盐酸、盐酸、稀硫酸、烧碱、消石灰、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特性,并加深学生对强酸、强碱的强腐蚀性印象,同时还要确保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出现,之后再进入化学实验过程。众所周知,在某些水溶液中可以产生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分子,从而使溶液拥有导电的现象,该实验所需材料为盐酸、硫酸、硝酸,实验期间分别将这三种材料加入水中,然后对水实施通电通过观察得到结果。而实验数据表明,加入这三种材料的水溶液都可能够产生电流,由此可见该三种材料都可在水中产生自由移动的分子、离子。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盐酸、硫酸、硝酸三者之间的特点,并写出化学离子式:HCL=H++CL-;HSO4=2H++SO42-;HNO3=H++NO3-,以及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三者之间的物理性质。
二、利用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思考、动手能力
实验中,化学材料使用的大理石与稀盐酸是真实存在化学反应,并在反应中吸收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而这种化学实验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直观上的感悟。通过对化学材料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学生《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实验时,教师采用两种化学实验装置,一种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装置,另一种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装置,之后进入化学实验过程,并提出实验内的锥形瓶为何要进行密封等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带着问题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而通过化学实验的证明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避免锥形瓶内因压力过大造成瓶塞弹出现象。同时,教师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将材料的化学反应归为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并总结“五定、两变、一待定”的化学反应规律,其内容为:宏观不变因素:元素种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微观不变因素:原子种类、数目、质量等;宏观变量因素:物质的种类;微观变量因素:分子的种类;待定变量因素:分子的数目。此外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第二,质量守恒定律主要是指化学材料的质量不变,而非其形态、体积不变;第三,参加化学反应的质量总和应包含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第四,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包含所有生成的物质,例如,气体、沉淀物质等。
三、完善化学演示实验的完整性、合理性
初中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缺乏专业的化学实验理论知识,因此在实际化学实验中无法得到预定的效果。甚至由于化学材料添加的顺序不当,还会导致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存在教师应以身作则,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提前设计好化学实验的具体实施步骤,了解每一个化学材料自身的特点,利用科学的手段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步化学实验。同时,在进行易燃、易爆化学材料实验过程中,应事先做好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突然发生,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总而言之,在化学教学中采用演示实验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提高学生理解、观察、分析能力的同时,提升化学教学工作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在化学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充分地发挥化学演示实验自身的优势,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作者:柳兰梅 单位: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
第二篇: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
摘要:
新课改要求化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基点,大力开展探究实验。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初中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入手,对实验内容的选择以及如何设计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新课改后,我国教学标准明确提出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点。尤其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化学本身就是基于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探究实验更是化学家得出化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因而开展探究性实验理应是化学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但是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下,许多学校和教师还处在观念的转变期,很少能意识到在初中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学生去做探究实验,因而演示性的实验仍旧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水平,研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方式和教学引导方式,对于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化学探究实验设计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每个探究性实验首先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探究的每一个步骤也需要设计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整体实验是为了探究什么原理,探究过程中实验品、实验条件的设计又是为了向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这样具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设计,整个探究实验才有实际的意义,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创新探究原则。
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探究实验,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实验设计的内容具有创新性、探究性,可以借助教师的创新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去发散思维、创新探究。
3.切实可行原则。
再好的想法都要能落地才能称之为“好主意”。探究实验也是这样,如果探究实验不能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开展,或者超出了学生的年龄和知识范围,学生难以融入其中,那这样的探究实验是无用的。切实可行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4.实时安全教育原则。
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保证学生的安全是基本规范。因此,实验设计要力求装置简单、操作规范、安全,在实验结束环节要对有毒物质进行无害处理,使用药品时也要注意节约。教师在平时以及实验中也要时刻进行安全教育,以防患于未然。
二、探究实验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
探究性实验的实验内容既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又要是学科知识中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进行探究,初中化学实验室也并不是能满足所有探究性实验的实验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合理筛选探究实验的内容,并选择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呈现方式。
1.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择来源
初中化学探究实验内容的选择来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①教材。教材中会提及到许多化学实验。对于这部分,教师不能只进行传统的演示实验,而要满足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心理,着力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整个过程。比如,对于教材中提及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化学实验室的资源,请学生们一起进行探究学习。②生活现象。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现象。比如,厨房里炒完菜洗过的铁锅如果不把水擦干,再次使用的话会发现有一些红色物质。教学中不妨根据类似的生活现象,带领学生探究生成的新物质的成份。教师还可以据此与学生探讨洗油锅的时候用洗洁剂和不用洗洁剂后铁锅放置一段时间后的不同现象,并分析原因。师生把生活话题的探讨延伸到了化学探究性实验,对于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十分有益,还能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教学的生活化。③学生自身的发现与疑问。在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材提及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或者相关实验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等,学生也会有存在疑问的部分,对于教材和老师的论断,学生的这种疑问与发现是弥足珍贵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实验,选择具有实验价值且操作性较强的问题,把学生个人的疑问放在班级面前进行讨论和实验探究。这样也会激发学生思索化学、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兴趣和习惯。
2.化学探究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
探究内容如何设计呈现也会影响到整个探究实验。在此提供以下几种建议:①图文结合,巧用视觉冲击力。单纯的文字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单一的文字也会使简单的实验看起来很麻烦。因此,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探究内容,精美的图片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对相关的文字材料进行细化阅读。而且,图片可以更直观地表达实验的重点,避免文字过于繁杂、枯燥的描述。②巧设习题,融入探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习题的形式呈现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选择一部分以往的题型进行修改,融入新的探究性实验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思考这些习题时,就会融合运用曾学过的知识对内容进行探究、思考,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的化学实验探究思维。③在实验演示中揭露探究内容。教师借助教师和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者问题,产生出新的探究内容,从而让学生以此为探究课题展开新的探究实验。这样的呈现方式保持了化学思维的连贯性,用一个化学实验引发新的化学探究实验,也有助于学生对原有的演示实验有更全面的了解。④借助多媒体呈现。总有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资源,替代演示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实验过程,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化学探究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让学生自我观察,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新问题进行思考。这也是探究思维的另一种培养形式。
总之,本文提出了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并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及内容呈现方式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在这些教学指导下再结合具体的探究实验进行教学,对于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具有实际的意义。
作者:练文兴 单位:福建省武平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郑长龙.中学化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5-26.
[2]郭玉洁.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3(11).
[3]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2013(8).
[4]高俊芳.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24).
[5]杨柳.重视探究培养,提高实验能力--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4(12).
第三篇: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现在的教育教学在不断地革新和完善中,人们意识到比起中学教学中仅仅是教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探究化学知识过程中的能力更为重要,教师应该懂得在教学中不断教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性地按照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弊端,正在寻找一个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而化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不同于以前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化学本身和其他学科不同,它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不代表学生只要看着老师做,照着学就可以了,现在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互相谈论和探究并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此同时,在讨论和思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学习中的到乐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喜欢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自身能力,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其二,现在不是像以前一样是统一的教学模式,现在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要懂得结合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和学习的联系性,从而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单单是理论并且能适应社会,改变以前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应对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
二、探究性实验的特点
1.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地去验证和操作,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到结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够让一直有实验的热情。而不像之前,教师自己做一遍实验,学生跟着学一遍,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失去实验的乐趣。而现在学生自己操作,自己讨论,激发学习的乐趣,并喜欢学习。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在相互讨论和自主的实验过程中,都能锻炼自身的能力。学生分组谈论问题,不但能够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思考问题和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更能够相互合作,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在实验操作中,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全面性。这些都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三、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1.通过实验情境让学生有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不能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应通过老师的经验,或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例,讲解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想要了解实验和理论。这样,老师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更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验情景,例如白磷的自然现象,充分了解白磷的特点。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解答学生的疑问,组织学生能够积极地发现和理解实验中的问题和内容。
2.通过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课堂,不应单单是照着做实验,可以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在组内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互相学习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的进入学习中和了解实验的问题,并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够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为以后生活和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
3.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且设计探究性实验,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究性的实验中,可以不断地验证和进行大胆的试验来寻求正确的答案。即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挫折,但在探究和不断实验中也会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且能够从中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性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相互的合作,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的新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基础思想”以及科学修养,因此,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巨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方式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更加积极,使得学生在化学的领域中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变化。
作者:王晓涛 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五中学